西北邊防軍

西北邊防軍是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隊番號,分為前期西北邊防軍和後期西北邊防軍。兩者並無傳承關係,僅僅是稱呼相同。

前期西北邊防軍隸屬於皖系軍閥,其首領是徐樹錚。西北邊防軍建立後,於1919年10月出兵外蒙古,1919年11月17 日,外蒙古正式取消自治,回歸中國。1920年直皖戰爭後,皖系失敗,西北邊防軍與皖系軍閥的統治一起結束了自己的命運。

後期西北邊防軍原隸屬於直系軍閥,其首領是馮玉祥。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脫離直系軍閥自成一派。1925年1月,馮玉祥在張家口就任了執政府的西北邊防督辦職。此後,馮玉祥麾下的國民軍稱為西北邊防軍,簡稱西北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邊防軍
  • 外文名:Northwest frontier army
  • 其他名稱:西北軍、國民軍
  • 首領:徐樹錚(前期)、馮玉祥(後期)
  • 所屬派系:皖系軍閥(前期)、直系軍閥(後期)
  • 主要將領曲同豐、樊鐘秀、鹿鐘麟、韓復榘、宋哲元
  • 參與戰爭直皖戰爭直奉戰爭
徐樹錚麾下部隊,馮玉祥麾下部隊,

徐樹錚麾下部隊

前期西北邊防軍隸屬於皖系軍閥,其首領是徐樹錚
徐樹錚西北邊防軍編制序列
西北邊防軍總司令徐樹錚
第1師師長曲同豐
第2師師長郭堅
第3師師長樊鐘秀
第1混成旅旅長宋邦翰
第1混成旅旅長宋子揚
第1混成旅旅長褚其祥
第1混成旅旅長張鼎勛
第1混成旅旅長李如璋
西北邊防軍建立後,於1919年10月出兵外蒙古,1919年11月17 日,外蒙古正式取消自治,回歸中國。1920年直皖戰爭後,皖系失敗,西北邊防軍與皖系軍閥的統治一起結束了自己的命運。

馮玉祥麾下部隊

後期西北邊防軍隸屬於直系軍閥,其首領是馮玉祥。其前身是北洋陸軍直系第16混成旅,馮玉祥任旅長。
1915年,馮玉祥反對袁世凱做皇帝。
袁世凱死後,馮部調回直隸,駐廊坊。1917年馮玉祥參加討伐張勛復辟。1918年在湖北武穴通電主和,被段祺瑞免職。後派駐常德,兼任湘西鎮守使。1920年7月,北洋陸軍直系第16混成旅擴編為中央陸軍第11師,馮玉祥升任師長。
1924年9月,在直奉戰爭時,中央陸軍第11師擴編為直系討逆軍第3軍,馮玉祥任軍長。轄第11師,馮玉祥兼任師長,師下轄第21旅、第22旅、第7混成旅、第8混成 旅、第25混成旅,分別由劉郁芬鹿鐘麟張之江李鳴鐘宋哲元任旅長,另轄新增補充第1、第2、第3旅和衛隊旅、騎兵旅,由孫良誠張維璽蔣鴻遇孫連仲、張樹聲分任旅長。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討逆軍第3軍改編為國民軍第1軍,國民軍總司令馮玉祥兼任軍長。
馮玉祥國民革命軍第1軍編制序列(1924年10月)
第一軍 軍長 馮玉祥
第1師 師長 鹿鐘麟
第1旅 旅長 韓復榘
第2旅 旅長 過志綱
警備第1旅 旅長 劉汝明
警備第2旅 旅長 門致中
第2師 師長 劉郁芬
第3旅旅長 孫良誠
第4旅 旅長 張維璽
第3師 師長 鄭金生
第5旅 旅長 宋慶林
第6旅 旅長 李西峰
第4師 師長 宋哲元
第21旅 旅長 佟麟閣
第22旅 旅長 陳毓耀
衛隊旅 旅長 馮治安
炮兵旅 旅長 孫連仲
騎兵第1旅 旅長 張之江
騎兵第2旅 旅長 王鎮準
察哈爾第1混成旅 旅長 魏福生
軍官教導團 團長 段其澎
機炮團 團長 徐廷瑗
騎兵教導團 團長 王鎮準
1924年11月15日,段祺瑞臨時政府成立。國民軍第1軍除控制北京及其附近各縣外,取得了察哈爾和綏遠兩特別區的地盤。又將察哈爾都統張之江節制的劉天山暫編第5混成旅、葛金章中央第7混成旅,後合編為第5師;綏遠都統李鳴鐘節制的石敬亭暫編第4混成旅、石友三中央第8混成旅,劃歸其建制。
1924年11月26日,馮玉祥通電取消國民軍名義,並宣布自己解除國民軍總司令一職。1925年1月,馮玉祥在張家口就任了執政府的西北邊防督辦職。此後,國民軍稱為西北邊防軍,簡稱西北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