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馬家軍(民國時期的西北地方軍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北馬家軍(俗稱西軍)泛指統治西北地區的馬姓回族地方軍閥部隊。主要是盤踞青海、甘肅、寧夏的馬麒馬安良馬步青馬步芳馬鴻賓馬鴻逵等部。

他們的家族統治歷經晚清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三個朝代,世代相襲。在中國近代史中,他們先後依附北洋軍閥西北軍蔣介石集團,積極反共,是國民黨軍閥派系中的重要成員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馬家軍
  • 外文名:The Northwest Majia Army
  • 其他名稱:馬家軍
  • 首領:馬麒、馬步青、馬步芳、馬鴻賓、馬鴻逵
  • 勢力範圍:青海、甘肅、寧夏
  • 派系分化:寧夏馬家軍、青海馬家軍
發展歷史,寧夏馬家軍發展歷史,青海馬家軍發展歷史,戰鬥序列,馬安良所屬馬家軍編制,馬麒所屬馬家軍編制,馬仲英所屬馬家軍編制,馬步青所屬馬家軍編制,馬步芳所屬馬家軍編制,馬鴻賓所屬馬家軍編制,馬鴻逵所屬馬家軍編制,

發展歷史

寧夏馬家軍發展歷史

回民起義
寧夏馬家軍源於清末爆發的河湟回民起義。1863年(同治三年),受陝西、寧夏回民起義影響,甘肅河州莫尼溝大阿訇馬占鰲起兵反清,青馬先人馬海宴此時投身軍中,為馬占鰲得力戰將。
1872年,馬占鰲等太子寺一戰“黑虎掏心”大敗湘軍,之後力排眾議,在馬海宴、馬千齡的支持下,挾勝而求撫,率眾歸降朝廷。隨後起義軍被朝廷收編,重要頭目封以官爵。此事件奠定了河州諸馬崛起的基礎。
效力清朝
陝甘回變後,馬福祿跟隨董福祥拱衛京師,先駐紮山海關,後調薊州。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馬福祿在京師與敵血戰,有人稱馬福祿戰死於正陽門,但清史稿中稱他死於進攻東交民巷的戰鬥中。
慈禧太后西逃途中,為表彰馬福祿之忠勇,命馬福祿之弟馬福祥繼之統領部下並護衛西去陝西。1902年,馬福祥所部駐紮寧夏,謂之寧馬巡防軍,這就是寧馬軍之來源。
辛亥革命後,馬福祥遣散了滿營官兵,並在甘肅編練甘肅新軍。此時他手下武裝分為兩支,其一為寧馬軍之漢營,時名說昭武軍。該部與馬福祥之子馬鴻逵自行編練之民團合併後,袁世凱給其一番號為混成第五旅,這個、混成旅實際只有5個營大約4000人,馬鴻逵為旅長;另一個是甘肅新軍,初始馬福祥為甘肅新軍司令,1920年馬福祿之子馬鴻賓繼之。
民國期間
1924年,馮玉祥調任馬福祥為西北邊防會辦,實際上是剝奪了馬福祥在綏遠的權利。馬福祥無奈請示馮玉祥允許馬鴻賓在寧夏擴軍,在馮玉祥同意下,馬鴻賓又在寧夏招募了3個團共7個營的補充團。
1926年,馮玉祥五原誓師,將馬鴻賓之昭武軍、甘肅新軍、衛隊馬隊、補充團全部取消,改編為國民軍聯軍第22師,馬鴻賓任師長兼寧夏鎮守使,1927年又任甘邊剿匪司令,無形中取消了寧夏鎮守使這個職位。
1925年,馮玉祥就任西北邊防督辦兼甘肅軍務督辦,馬鴻逵第五混成旅歸其節制,不久該屢擴編為陸軍第七師,下轄兩個旅和兩個直屬團及三個直屬營,駐防磴口。
1926年9月,馮玉祥五原誓師入陝,馬鴻逵被任命為國民軍聯軍第四路軍總司令兼第七師師長馳援西安,此時馬鴻逵的第七師有兩旅及三個騎兵支隊。1927年馮玉祥參加北伐,馬鴻逵部進抵鄭州,同年馮玉祥之國民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馬鴻逵部也隨之改為第二集團軍第一方面軍第四軍,下轄步、騎各一個師。
1928年12月南京編遣會議後馬鴻逵部被縮編為陸軍暫編第17師,下轄步騎各一個旅共6個團。1929年韓復榘、石友三、馬鴻逵聯合倒馮馬鴻逵所部從洛陽逃至鄭州,並被蔣部改編為第64師,不久擴編為第11軍,馬鴻逵任11軍軍長兼第64師師長。
在民國以前,河州諸馬軍事力量為 “西軍”時期,仍延續馬占鰲降清時的格局,即以馬占鰲子系(子馬安良)為首,轄制馬海宴子系(子馬麒,馬麟)和馬千齡子系(子馬福祿,馬福祥)。馬占鰲降清時,馬千齡無軍職,後為朝廷鎮壓回民起義才自組民團成軍。諸馬先隸屬於董福祥的甘軍系統,後獨立一系,為清廷東征西討,特別是抗擊八國聯軍時,諸馬為當時清軍最英勇之部隊。
民國後,馬占鰲子系在政爭中淡出歷史,馬海宴子系和馬千齡子系分據青海(青馬)和寧夏(寧馬),先後投靠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馮玉祥、蔣介石),逐漸養大成為割據一方的封建軍閥。

青海馬家軍發展歷史

青海馬家軍,簡稱“青馬”。指19世紀末至20世紀40年代統治青海(包括今天的青海和部分甘肅)的回族軍閥武裝,是近代中國一個奇特的封建家族式統制的政治軍事集團。
在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背景下,一方面體現了勇武、不屈不撓、團結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也浸透著殘暴和血腥。
青馬以其士兵的剽悍奮勇,幾十年征戰中勝多敗少。在1949年蘭州戰役中,青馬最終被解放軍掃蕩。
青海馬家軍閥戰鬥力
馬步芳在與南京方面的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中認識到,要保住自己家族在青海的霸業,鞏固自己在青海的統治地位,只能憑自己手中強大的武裝力量才能與蔣介石集團相抗衡,並在國民黨中央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馬步芳上台之後,馬家軍隊發展之快是十分驚人的。
馬家地方武裝從馬麒建立寧海軍起,開始獨立發展,到國民軍入青前,兵力只有三千餘人。馬步芳上台後,軍事力量迅速膨脹。一九三五年寧夏戰爭時,正規兵力已擴大到一萬四千人。西路軍血戰河西走廊時,馬步芳共投入正規軍已近三萬人,加上地方民團兵力共達十萬人之上。
抗戰期間,馬家軍隊繼續擴大,至第四十集團軍成立時,所轄正規軍兵力共兩個軍,一個獨立師,總計近十萬人之多。到解放戰爭初期,馬家軍隊總計已達到四個軍,一個騎兵師,二個獨立旅,三個保全團師,共約十五萬人。
此外,在中央編制限額之外,還有武裝警察數百人,森林警察總隊五百餘人,地方保全團西寧地區的十一個團,樂都六個團,循化三個團,民和五個團,化隆八個團,貴德、湟源五個團,總計近四十個民團武裝,七萬餘人。所以到四十年代,馬家正規和非正規軍隊人數已占全省人口之六分之一。青海全省從上至下幾乎成了一座大兵營。
馬家不僅保留了一支隊伍龐大的常備武裝和臨時武裝,而且軍隊的裝備也日趨現代化。民國初年寧海軍初建時,這支地方武裝尚是一支土生土長的土兵武裝。那時軍中所用還是一色的黃色“馬”字大旗,士兵沒有統一服裝,所持器械主要是舊式的刀矛兵器,僅有的一點火器,也是獵戶所用傳統的叉子槍和一部分破舊來福式步槍、老式的土炮。
後來馬步芳屢經更換,到一九四六年國民黨軍隊整編時,馬家地方武裝已初具現代化規模,軍中不僅武裝多為美式新造,而且炮兵、工兵、輜重、無線電、手槍團、修械局、兵工廠、汽車團、軍醫隊、軍樂隊已一應俱全。
為了維持這支龐大的軍隊,軍費開支十分驚人。馬家初建寧海巡防軍時,軍費年開支為二十九萬一千五百七十餘元,加上鎮守使署官員薪餉,年支洋計三十三萬一千六百餘元,民國六年甘邊巡防軍馬步各營軍費為二十七萬三千五百餘元,加上鎮守使署支費計為三十二萬三千餘元(銀元票),已占當時全青地區歲入的百分之四十。
民國二十五年馬步芳上台後,軍費開支已長至三十八萬餘元,加上國民政府補助的十二萬餘元,已達五十餘萬元,而且軍糧高于田賦的六倍,軍費一項已占當時全省財政歲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到了抗戰期間,馬家留駐甘青的軍隊年支軍費已高達一百五十到一百六十餘萬元,軍糧高於正額田賦的十倍,當時地方年收入(普通門)僅一百二十餘萬到二百餘萬元(法幣),因此南京中央政府每年補助軍費常在五十萬到一百萬元(銀元)。
儘管如此,到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止,青海軍政費積欠仍高達三、四百萬元以上。一九四二年國民黨政府對全國收入支系統實行劃分,地方軍費改由中央核發。一九四六年,南京財政會議又決定軍費重新改歸地方稅項下開支,青海因邊省財政困難,仍然中央補助一部分。
可是當時青海每年超支預算數字都很大,僅電訊事業、公路保運費二項,就高達五百八十餘萬元,實際上超支預算部分多為軍界獨吞。一九四六年,馬步芳在給南京財政部的報告中,一次索要補助費就達二千六百餘萬元。
此外,還有各地軍隊直接提取的課金、營買糧草、兵役稅、獻禮等等。地方財政超支除大量的私人侵吞外,主要是由於軍費投資巨額增長。
馬家軍事力量是在蔣介石集團反共、滅共積極內戰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在馬氏軍閥統治的後期,其軍隊的二次大發展,都是憑藉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的內戰政策而得以成功的。
一九三六年河西血戰,其正規軍一次就翻了一番;解放戰爭期間隴東作戰時,其正規軍又增加了三萬餘人。馬步芳正是利用這兩個關鍵時刻,利用蔣介石需要他為之賣命之時,大肆向蔣介石索餉要兵的,從而使他的軍閥武裝不斷壯大。
馬家軍事武裝的迅速發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馬家在青海實行武裝割據的需要。由於青海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各民族在這一地區發展的歷史中,有著長期的征服、兼併和戰爭,各民族的社會組織形式到了近代仍基本保留著歷史上傳統的軍事組織的形式和特點,無論土司的軍事屯堡,還是蒙藏的旗制、佐領制、千百戶制,都是一種“寓兵於民”、“軍民結合”的行政組織。
在經濟十分落後的條件下,各部落、各民族正是憑藉這種小的武裝割據來維護自己的生存。馬步芳軍閥統治,實際上是把這種分散林立的小割據變成了統一武裝的大割據,這就必須要求他憑藉武力打開局面,建立自己的立足點,並實行武力統治。
因此,在馬步芳時代,青海社會統治的軍事割據性並未減弱,而是有了進一步發展,這正是在西北局勢動亂之中,青海能始終保持相對平靜的重要原因。
由於軍隊在馬家政治事業中具有決定性作用,所以馬步芳把軍隊的訓練和建設始終擺在他的事業中的第一位。“他以善於練兵著名。練兵方面他首先注重兵源的素質,他所屬官兵皆純樸的農家子弟。他很注重兵營生產,在學術教練之餘,組織士兵織毛編物,以青省羊毛,做士兵自給的生產。
對於紀律與軍民感情,他提出口號為:我們不怕敵人,也不輕視敵人;老百姓不怕我們,也不輕視我們。”為了提高軍隊作戰能力,他還先後舉辦了各種軍事訓練班,平時訓練極為嚴格,所以青海軍隊在西北地方軍隊中,始終是一支強悍精銳的武裝,當時各方皆有同感。

戰鬥序列

馬安良所屬馬家軍編制

馬安良,字翰如,甘肅省河州臨夏縣人(今臨夏和政縣),1855年出生。馬安良為馬占鰲(官至補用總兵銜)之長子。為中旗正旗官。清末時期,1886年馬占鰲病故於河州家中,馬安良遂以長子的名義接替父職,擔任了這支武裝的新指揮官。
又帶領馬隊歸屬於董福祥所指揮的甘軍部隊(後改編為新軍武后軍),跟隨董軍在京師一帶受到鍛鍊、發展。1900年八國聯軍進犯津、京,慈禧太后光緒皇帝逃離北京,馬安良遂率眾護駕。親自掌舵,護駕過河,博得了慈禧的賞識,從而躋身正規官軍的行列。步步升遷,爬到了總兵和提督大員的高位。
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運動中,馬安良組建精銳軍(俗稱老西軍)武裝集團,由其三子馬廷勑任分統,馬麒任幫統。組織了一支有步兵5000、騎兵1000共24個營旗的隊伍,率部鎮壓陝西和寧夏的民軍,反對共和。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馬安良父子及馬麒、馬麟兄弟都轉而依附北洋軍閥袁世凱,馬安良出任甘肅提督。此後,馬安良以西軍為資本,擁兵自重,操縱甘肅省省政,成為民國初期甘肅省的“太上皇”。後來北洋勢力控制甘肅,皖系人物張廣建督甘之後,馬安良才被迫返回河州老家,於1920年因病去世。
馬安良生有5子:長子廷輔、次子廷佑、三子廷勑、四子廷賢,五子名不詳,綽號“瞎五”。三子馬廷勑接統西軍武裝集團,四子馬廷賢輔之。馬廷勑,字少翰,人呼“三少君”。他自幼在西軍掛職,依靠家族勢力曾擔任北洋政府總統府侍從武官,歷任甘肅甘涼道尹、涼州鎮總兵和鎮守使。
1926年,馮玉祥率國民軍入甘後,涼州鎮被撤銷,馬廷動所部老西軍被改編為國民軍第27師,馬廷勑任師長。由於他暗中投靠吳佩孚和東北奉系集團,又支持馬仲英武裝對抗國民軍,被國民軍逐出涼州(今甘肅武威市)。
1929年12月底,馬廷勑被馮玉祥部在河南焦作殺害。其弟馬廷賢接任其職。馬廷賢,1896年生,曾任西北軍營長、團長、旅長。1928年11月與其兄馬廷勑退往青海藏區後,聯合馬仲英殺害許多無辜藏民。不久隨馬廷勅投蔣介石。
1930年,利用中原大戰之機,率部回西北,攻下天水縣城,自稱西北回民聯軍總司令。1931年3月,其部接受蔣介石的改編,被南京政府任命為隴南綏靖指揮。1932年1月與川軍作戰失敗後逃往天津。此後,馬占鰲家族在蔭襲三代後,苦心經營起來的回族封建武裝小集團——西軍,最終也瓦解消失了。
抗日戰爭期間,馬廷賢被日軍委為“西北長官”,曾一度在包頭活動。抗日戰爭勝利後,化裝回天津,改名換姓藏匿於民間。新中國成立後被逮捕法辦。

馬麒所屬馬家軍編制

馬麒,字閣臣,回族,甘肅省河州臨夏縣(今臨夏和政縣)人,1869年出生。馬海晏之長子。幼習武,稍長隨父從軍,初任哨官。1900年其父馬海晏死後,由簡練軍哨官承襲父職。
返甘肅後率部駐防於巴燕戎格廳(今化隆回族自治縣)的扎巴鎮,倚仗馬安良的勢力,由旗官一躍而為花翎銜循化營參將。在馬安良大旗的庇護下,利用手中的一點軍權,把持地方政權,取得了對該地區的撒拉、回、漢、藏等人民的絕對統治權,為其家族統治青海奠定了基礎。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馬麒協助馬安良整編所部,建立“精銳西軍”,任副幫統。1912年,馬麒投靠新都督趙惟熙。甘肅光復後,馬麒擁護共和政體,被授任西寧鎮總兵兼蒙蕃宣慰使,身兼兩使,取得了青海的軍政大權。1913年受封為“銳揚將軍”。1914年率部進駐今玉樹、果洛、黃南等地區。
1915年,北洋政府裁撤青海辦事長官,改設甘邊寧海鎮守使,統轄寧、海地區軍政,馬麒當上寧海鎮守使。到1920年,馬麒已組織了一支有騎兵13營,步兵18營,炮兵、機關槍、特務各1營,礦務馬隊、雜務馬隊、台站馬隊、玉防馬隊特種部隊各1營的家庭武裝,號稱“寧海軍”,全名為“寧海巡防馬步全軍”,這一時期也是馬麒所屬寧海馬家軍的鼎盛時期。“寧海軍”由馬麒及親屬馬麟、馬寶(堂弟)等指揮,他的兒子馬步青(約1898年生)和馬步芳(1902年生)雖然還年輕,但已在軍中擔任營長之職。
1925年9月,馮玉祥國民軍進軍西北,“寧海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暫編第26師,馬麒任師長,轄2個步兵旅、1個騎兵旅。
馬麒任國民革命軍暫編第26師師長時部隊編制序列(1925年9月)
暫編第26師 師長 馬麒
副師長 馬麟
第77旅 旅長 馬海嘯
第78旅 旅長 馬步青
騎兵第7旅 旅長 馬步雲
1929年10月,馮玉祥調孫連仲部東移,準備參加中原大戰。孫連仲、高樹勛離開青海前,將馬步芳調入西寧,並讓馬麒代理青海省主席一職。1930年1月,馬麒被正式任命為青海省主席,實現了馬麒父子控制青海全省的願望。馬麒出任省主席後,馬麟則任甘肅省保全總司令,馬步青任旅長,而馬步芳則出任青海暫編第1師師長。1931年8月,馬麒因病逝世於任上,終年62歲。

馬仲英所屬馬家軍編制

馬仲英,原名馬步英,字子才,回族,甘肅河州臨夏縣人,約1911年出生。童年在青海貴族軍事學校受訓。父親馬寶與馬麒是叔伯兄弟。後因為和馬步芳交惡改名馬仲英。
馬仲英挑起河州戰爭後,短時間集合起2萬餘人,提出“不殺回、不殺漢,專殺國民軍辦事員”的口號,先後三次圍攻河州,戰爭一度進展到離蘭州僅60公里的牛心山,蘭州為之震動。1928年夏末,馮玉祥調集吉鴻昌、孫連仲、佟麟閣等部,對馬仲英發起反攻,激戰七晝夜,馬仲英戰敗後撤退到岷州。12月,馬仲英捲土重來,迅速進逼西寧,在遭到青海主席孫連仲部的阻擊後,轉而襲取湟源,退走河西。1929年進入寧夏被馬鴻逵收編。
馬仲英的部隊被馬鴻逵收編後,馬仲英遠走北平一年即返回寧夏,旋即攜舊部再叛。1930年冬天突然攻取張掖,然後收編部隊,自稱“甘寧青聯軍總司令”,開始擴充實力。馬仲英盤踞肅州(今酒泉)和甘州(今張掖),引起青海陸軍新編第9師師長馬步芳的嫉妒,馬步芳遂於1931年夏進攻馬仲英,馬仲英主力遠在肅州,救援不及而丟失張掖。
馬步芳乘勝開始進攻酒泉。馬仲英敗走新疆。9月東返肅州。此時,馬步芳已經占領甘州、肅州。馬步芳把肅州(酒泉)等地劃給馬仲英管轄。南京國民政府將其部隊改編為中央陸軍新編第36師,馬仲英任師長,駐酒泉,下轄2個旅,由馬仲傑(馬仲英的弟弟)和馬虎山(馬仲英的姐夫)分別擔任旅長。
中央陸軍新編第36師編制序列(1931年)
新編第36師師長馬仲英
馬仲傑旅
馬虎山旅
1932年,金樹仁任用盛世才進剿和加尼牙孜的哈密軍。和加尼牙孜再次請馬仲英入疆。馬仲英派手下馬世明、馬全祿率部進入新疆,分別攻占吐魯番和襲擊迪化(今烏魯木齊)。1933年1月,馬仲英率主力3000多人進軍新疆,占領新疆東部。
4月12日,迪化金樹仁手下的歸化軍(白俄軍隊)和東北抗日義勇軍舊部反叛,推盛世才為新疆督辦。盛世才以高官厚祿誘使騷擾迪化附近的馬全祿手下的馬德祥殺死馬全祿,收編了馬全祿部2000餘人。又利用和加尼牙孜和馬仲英的矛盾離間他們,使馬仲英得不到當地人的支持。
6月,盛世才在紫泥泉擊敗馬仲英,馬仲英退守吐魯番。1934年1月12日,馬仲英率部攻打迪化,盛世才在蘇聯轟炸機援助下予以反擊,2月馬仲英兵敗後退至南疆喀什地區,師長馬仲英赴蘇聯,部隊潰散。

馬步青所屬馬家軍編制

馬步青,字子云,回族,甘肅河州(臨夏縣)人,約1898年出生。馬麒之長子。17歲在寧海軍擔任管帶、統領等職。1920年被馬福祥委任為第2路警備司令,後在其父第26師中任騎兵團長、旅長。1931年任騎兵暫編1師師長。
1933年冬,蔣介石令孫殿英任青海西區屯墾督辦,率部前往柴達木屯墾。孫殿英數萬之眾西進,使西北諸馬感到威脅。1934年初,馬鴻賓、馬鴻逵與馬步芳、馬步青聯合起來和孫殿英在寧夏打了一場大仗,史稱“四馬拒孫”戰役,雙方損失慘重。
3月,孫殿英退歸太原,所部3萬餘人由胡宗南、閻錫山整編。戰役結束後,馬步青被任為陸軍騎兵第5師師長,駐甘肅涼州。轄2個騎兵旅、1個步兵旅。騎兵第1旅,馬祿任旅長;騎兵第2旅,韓起祿任旅長;步兵旅,祁明山任旅長。
騎兵第5師部隊編制序列(1934年)
騎兵第5師 師長 馬步青
騎兵第1旅 旅長 馬祿
騎兵第2旅 旅長 韓起祿
步兵旅 旅長 祁明山
1936年秋,紅軍經過長征,在會寧會師後,黨中央決定組織西路軍,渡過黃河開始西征,經河西去新疆。為了達到全殲紅軍的目的,蔣介石曾電令駐防河西的騎兵第5師師長馬步青阻擊紅軍西進。馬步青徵集沿途民眾修築碉堡、工事,並積極修補武威舊城垛口,準備防守。
紅軍到達靖遠縣境內,準備渡河西進,馬步青沿黃河北岸布防。紅軍在西進途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天氣嚴寒,衣著單薄,村莊稀少,補給困難;再加上浴血奮戰,在馬步青等“馬家軍”騎兵的追擊下得不到休息,體力漸漸不支;人員傷亡,彈藥減少,無法得到補充,作戰力量日益削弱。
經過高台、臨澤、倪家營子、龍首堡、梨園堡等戰鬥,在石窩會議之後,徐向前、陳昌浩遵照黨中央命令回到陝北。部隊由李先念等同志率領進入祁連山,擺脫了“馬家軍”的尾追,向新疆轉移,於1937年4月下旬到達了甘新交界的星星峽。
抗戰爆發後,騎兵第5師擴編為騎兵第5軍,馬步青任軍長。轄騎兵第5師。師長由馬步青兼任,後馬呈祥繼任。1942年,騎兵第5軍移駐青海,馬步青任柴達木屯墾督辦。隨後騎兵第5軍與第82軍合編為第40集團軍,馬步芳任司令,馬步青任副司令。1944年春,馬步芳把第82軍軍長一職交給兒子馬繼援接任,馬步芳乘機勸說馬步青把騎兵第5軍軍長一職交給外甥馬呈祥。
馬步青不知是計,表示同意。但馬步青交權後,逐漸受到馬步芳的冷落,成了個光桿副司令。最後,馬步青只好以養軍鴿為消遣。這樣,馬步芳實際吞併了馬步青的騎兵第5軍。1945年,馬步芳派馬呈祥率騎兵第5軍進入新疆,向新疆發展。進人新疆的騎兵第5軍,在1949年9月下旬參與了陶峙岳、包爾漢的新疆“九二五”起義,軍長馬呈祥不願參加起義,被“禮送”出境。
1948年8月初,臨夏解放前夕,馬步青攜家眷逃往台灣。1977年2月9日,馬步青病逝於台北。

馬步芳所屬馬家軍編制

馬步芳,字子香,回族,甘肅河州(臨夏縣)人,1902年出生。1915年隨父從戎,任甘邊寧海鎮守使署一等參謀。1918年,任寧海巡防馬隊第1營幫帶(副營長)。1920年,任騎兵第15營管帶。後改編為騎兵第1營,駐防巴燕戎(化隆)。為了擴軍需要,又在駐地成立軍士教導連。1925年,任寧海軍騎兵團團長,同年3月馬步芳率部開赴青海民和享堂,把守蘭州進人青海的門戶。
1928年8月,國民軍孫連仲部進駐西寧,馬麒被迫交出軍政大權。次年孫連仲派旅長高樹勛以清鄉為名,率部赴化隆、循化。馬麒星夜派人送信,囑馬步芳謹慎應付。馬步芳思慮再三,老父已在國民軍掌握之中,無退路可走,率領城鄉各族頭目應候,執禮甚恭,並將自己所屬寧海軍兵員、槍械、彈藥、糧秣等造冊呈送處理。
自己輕裝簡從,不分晝夜,隨侍高樹勛左右,並協助清鄉,取得高樹勛的信任。高樹勛返回西寧後,呈請孫連仲命馬步芳任暫編第26師第77旅旅長。
1929年10月,馮玉祥調孫連仲部東移,準備參加中原大戰。孫連仲、高樹勛離開青海前,將馬步芳調入西寧,任獨立第9混成旅旅長,隨之又任改編後的第9軍暫編第1師師長,國民軍失敗後又改編為青海暫編第丨師,馬步芳繼任師長。
1931年,馬步芳出兵甘肅河西,擊敗馬仲英占領甘州,並用計慘殺馬仲英部守城殘部200餘人。隨之投靠蔣介石,被改編為新編第9師,駐甘肅、青海。
新編第9師部隊編制序列(1931年)
新編第九師 師長 馬步芳 副師長 馬朴(兼)
參謀長 張昌榮
步兵第一旅 旅長 馬馴
步兵第二旅 旅長 馬繼融
步兵第一旅 旅長 韓起功
步兵第一旅 旅長 馬朴
同年8月,其父馬麒病故,馬步芳任省政府委員。1932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親英派派兵攻占玉樹,引起青藏戰爭,馬步芳派青海南部邊區警備司令部所屬部隊抗擊,並派兵增援。10月,藏兵退至金沙江西岸,次年6月15日簽訂停戰協定,戰事結束。1933年夏,蔣介石任命孫殿英為青海西區屯墾督辦。
1934年初,孫殿英率部西進,聲言借道寧夏前往青海柴達木就職。馬步芳、馬鴻逵、馬鴻賓深恐孫來西北奪了自己的地盤,於是,決心調兵堵截。當孫軍兵臨寧夏(今銀川)城下時,馬步芳、馬鴻逵、馬鴻賓聯合向孫軍出擊,經數次激戰,打敗孫殿英。1934年3月,孫殿英敗退山西,馬步芳率部回青海。年底,馬步芳所部被蔣介石改編為新編第2軍。
新編第2軍部隊編制序列(1934年底)
新編第2軍軍長兼第100師師長馬步芳
馬步康旅
馬繼融旅
韓起功旅
1935年6月,青海省政府成立保全處,馬步芳任處長,並著手訓練保全團隊。全省劃分為15個保全區,共編組107個保全團,有團丁15萬餘人,各種舊式步槍5萬餘支,馬槍600餘支。1936年8月,馬步芳代青海省政府主席,並就任“西北剿匪第2防區司令”。同年10月,馬步芳調遣其正規軍及民團在甘肅河西對北上紅軍進行瘋狂阻擊,歷時7個多月,至1937年5月中旬結束。
紅軍西路軍在馬步芳等馬家軍的阻擊下遭受重大損失。同年秋,新編第2軍改編為第82軍,馬步芳任軍長。1938年3月,國民政府正式任命馬步芳為青海省政府主席。後任國民黨青海省黨部主任委員。1943年9月,蔣介石將騎兵第5軍和第82軍合編成第40集團軍,馬步芳任總司令。
第40集團軍編制序列(1943年9月)
第40集團軍 總司令 馬步芳
第82軍 軍長 馬步芳(兼)
第100師
暫編第61師
新編騎兵第8師
騎兵第5軍 軍長 馬步青
騎兵第5師
暫編騎兵第1師
暫編騎兵第2師
抗日戰爭勝利後,第82軍改編為整編第82師。1947年3月26日,馬步芳奉蔣介石之命,派馬繼援率整編第82師開赴隴東。1948年5月,整編第82師恢復第82軍番號。從7月開始,馬步芳在青海擴編新軍,陸續編成第109師、第248師、騎兵第14旅、第129軍、第357師、新編第1師等。
為阻擊解放軍西進,蔣介石令馬步芳、馬鴻逵組成“寧青聯合兵團”。兩馬在青海民和會晤,達成由馬步芳任西北軍政長官,馬鴻逵任副長官兼甘肅省主席,並達成共同出兵的協定。馬鴻逵遂致電國民黨中央,表示擁護馬步芳任西北軍政長官,並派所屬第11軍和第128軍組成寧夏兵團,馬步芳派第82軍、第129軍、騎兵第8旅、騎兵第14旅組成青海兵團;馬繼援任總指揮,盧忠良任副總指揮,組成“寧青聯合兵團”。
1949年5月18日,國民黨任命馬步芳代理西北軍政長官,5月24日馬步芳率領青海省政府秘書長馬驥、建設廳長馬祿和省黨部主任馬紹武等到蘭州赴任。馬步芳上任後,對會晤中做出保薦馬鴻逵任甘肅省主席的諾言久不履行,馬鴻逵極為不滿,便叮囑盧忠良“寧夏部隊不得過鹹陽”。
8月14日,馬步芳赴廣州參加西北聯防軍事會議,19日返回甘肅時解放軍已將蘭州包圍。蘭州戰役後,馬步芳攜眷逃往重慶,後逃台灣,任台灣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去職後僑居沙烏地阿拉伯,1973年病死於沙特。

馬鴻賓所屬馬家軍編制

馬鴻賓,字子寅,回族,甘肅河州臨夏縣人,1884年出生。馬千齡之孫,庚子之役抗擊八國聯軍,在正陽門殉職的武進士馬福祿的長子。馬鴻賓幼年在家鄉習文練武,16歲時,父親以身殉國,叔父馬福祥盛意栽培,不讓離其左右,馬鴻賓對馬福祥也很孝敬,1905年馬福祥任西寧鎮總兵,成立西寧礦務馬隊,讓馬鴻賓任隊官,後來,這支隊伍發展成為馬鴻賓的一支基本武裝力量。
1910年馬福祥調任寧夏總兵,馬鴻賓隨叔父的昭武軍到寧夏,任騎兵中營管帶,1915年晉升為統領。1916年河套發生兵變及會黨作亂,為了“進剿”,經袁世凱批准組建“甘肅新軍”,馬鴻賓任司令,率部在綏西屢敗哥老會的首領弓占元、包永華。不久,會黨再起,他們又聯合察哈爾“獨立隊”,推盧占魁、金占魁為正副首領,復出包、綏,向寧夏發展。
馬鴻賓率部勇猛奮戰,並設計擊斃了金占魁。1917年初,馬鴻賓率甘肅新軍在寧夏和綏西磴口一帶追剿哥老會頭目高士秀和冒充清皇族後裔稱帝的達爾六吉部,在賀蘭山俘達爾六吉以下200餘人。同年冬,盧占魁又率殘部至榆林,馬鴻賓率部到慶陽配合榆林駐軍堵擊,盧軍覆滅。
1921年初,馬福祥調任綏遠都統,馬鴻賓出任寧夏新軍護軍使(後改鎮守使)兼新軍司令,仍兼管內蒙三旗軍事,其兵力主要為馬福祥留下的軍隊。計有昭武巡防軍,馬福壽(馬鴻賓的三叔)任司令轄騎、步兵5個營;甘肅新軍,馬鴻賓任司令(兼)轄騎兵3個營、步兵3個營、炮兵1個營,共7個營。炮兵營長馬普仁是馬鴻賓的長子。此外,馬鴻賓又成立了鎮守使署衛兵馬隊1個營,馬楚卿(馬鴻賓的岳叔)任營長。
寧夏新軍部隊編制序列(1921年)
寧夏新軍 司令 馬鴻賓
昭武巡防軍(轄騎,步兵營共5個營)
甘肅新軍(轄騎兵、步兵、炮兵共7個營)
炮兵營
鎮守使署衛兵馬隊營
1924年,第二次直奉軍閥戰爭後,馮玉祥任西北邊防督辦,馬福祥 任西北邊防會辦。但馬福祥失去了綏遠地盤,向馮玉祥要求擴充馬鴻賓 的兵力,經馮玉祥允許自行招兵,夠1個師編1個師,夠1個軍編1個軍。因此,烏鴻賓委派寧夏當地紳士和頭面人物在自己地方上撥壯丁, 共擴充3個補充團(計步兵7個營):第1團,王德銓任團長;第2團,馬 獻文任團長;第3團,馬顯誠任團長。
1925年秋,馮玉祥派劉郁芬代理甘肅督辦。次年直奉軍閥聯合攻打 國民軍,隴東鎮守使張兆鉀通電討劉郁芬,劉將張免職,派馬鴻賓為隴 東鎮守使,張又聯合隴南鎮守使孔繁錦與劉開戰。馬鴻賓積極發起“平
番會議,企圖通過調解平息戰亂,這一倡議雖得到甘肅各界贊同,但因 張兆鉀條件苛刻,使會談流產,以致馬鴻賓威信受損,不久終以國民軍 孫良誠、吉鴻昌等打敗了張兆鉀而告終。
1927年夏馮玉祥取消了寧夏鎮守使建制,改馬鴻賓部為國民革命 軍第2集團軍第22師,馬鴻賓任師長兼甘邊剿匪司令。
新編第22師編制序列(1926年)
第22師 師長 馬鴻賓
第64旅 旅長 王德銓
馬玉麟團
馬維麟團
第65旅 旅長 馬顯圖
馬義新團
馬顯誠團
馬彥新團
騎兵旅 旅長 馬獻文
馬忠團
馬榮華團
1946年,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馬鴻賓任西北長官公署副長官,其子馬惇靖接任第81軍軍長。胡宗南進犯延安,馬鴻賓受命派兵協助,3月馬惇靖派其第179團進駐環縣、將台,立足未穩,於次日晨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擊敗,團長馬奠邦被俘。1949年春,蔣介石又以第81軍和甘肅白海峰的騎兵師合編為固海兵團,馬惇靖任司令。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後,馬步芳軍隊土崩瓦解,大局無法挽回,馬鴻賓即去綏遠會見傅作義準備起義。當他返回寧夏的途中,其子馬惇靖巳於9月19日與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第64軍在中寧縣城簽訂了和平解放的協定,同時寧夏馬鴻逵的軍隊在馬全良、盧忠良率領下也宣布起義,寧夏全境解放。經人民解放軍改編,原第81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獨立第2軍,馬鴻賓之子馬惇靖、馬惇信分任正副軍長。
新中國成立後,馬鴻賓歷任寧夏省副主席,甘肅省第一副省長兼民委副主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並當選為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0年10月病故於蘭州。

馬鴻逵所屬馬家軍編制

馬鴻逵,字少雲,回族,甘肅河州(臨夏縣)人,1892年出生,祖父馬千齡,父馬福祥。1909年,考入蘭州陸軍國小堂。1912年,任昭武軍騎兵營營副。1914年秋,袁世凱以馬鴻逵圍剿白朗有功,入京任袁世凱的侍從武官。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馬鴻逵繼任大總統黎元洪的侍從武官。
1917年張勛復辟,段祺瑞率“討逆軍”進京驅張,擁馮國璋為代總統,馬鴻逵因其父與馮是盟兄弟之故,仍在京為馮代總統的侍從武官。1918年10月,段祺瑞驅馮國璋擁徐世昌為總統,馬鴻逵離京返寧夏。1919年,段祺瑞將寧夏新軍改編為第5混成旅,馬鴻逵任旅長。該旅轄3個步兵團,2個騎兵團,1個炮兵營,仍駐寧夏。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中,馬鴻逵被曹錕、吳佩孚任命為騎兵總指揮,率部開往熱河。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馬鴻逵表示擁護。1925年,馮玉祥委馬鴻逵任國民軍新編第7師師長,駐寧夏金積、靈武。
1926年9月,馮玉祥回響南方北伐,在五原誓師後將馬鴻逵部擴編為國民聯軍第4路軍,馬任總司令。1927年夏,馬鴻逵部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1方面軍第4軍,馬鴻逵任軍長。1929年,馬鴻逵投靠了蔣介石。
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後,馮玉祥、閻錫山聯合反蔣,蔣介石將馬鴻逵部擴編為討逆軍第15路軍,馬鴻逵任總司令。
第15路軍部隊編制序列(1930年)
第15路軍 總司令 兼第64師 師長 馬鴻逵
第191旅 旅長 馬寶琳
第192旅 旅長 李毓英
獨立第1旅 旅長 馬全良
騎兵旅 旅長 馬騰蛟
1931年1月,馬鴻逵部被調往河南,參與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進攻。所部縮編為第35師,馬鴻逵任師長,師部駐信陽。1932年9月,蔣介石任命馬鴻逵為寧夏省政府主席,11月馬率部北上赴寧夏。
1933年2月,馬鴻逵任寧夏省政府主席、省黨部特派員(後改為主任委員)、第15路軍總指揮。1933年冬,蔣介石為牽制馬家軍在西北的勢力,特任命孫殿英為青海西區屯墾督辦,引起西北“三馬”的警惕,於1934年1月至3月,馬鴻逵、馬鴻賓、馬步芳三人聯合率部逐孫殿英部出寧夏。
1935年春,馬鴻逵部在同心的預旺、豐州等地圍截徐海東率領的紅25軍。1936年6、7月繼續“圍剿”紅軍。構築封鎖邊區線。12月通電反對張、楊發動的“西安事變”。抗戰爆發後,馬鴻逵出任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17集團軍總司令。
第17集團軍部隊編制序列(1937年11月)
第17集團軍總司令馬鴻逵
第100師師長馬步芳(兼)
第11軍軍長兼第168師師長馬鴻逵
騎兵第5師師長馬步青
1942年冬,馬鴻逵率第1、第2騎兵旅參加綏西抗日戰爭。1943年,馬鴻逵的次子馬敦靜任第11軍軍長。1945年,經國民黨政府批准,將寧夏省會改稱銀川市,吳忠鎮改為吳忠市。馬鴻逵任西北軍政公署副長官、西北行轅副主任。
1946年至1947年,馬鴻逵配合胡宗南進攻延安,組織寧夏兵團並任總指揮,向鹽池、定邊、安邊、靖邊等地進犯。8月1日,馬鴻逵任甘肅省主席,命寧夏兵團堅守固原。馬鴻逵部被解放軍第19兵團第64軍擊潰,被俘500C餘人。
8月26日,蘭州解放後,馬鴻逵、馬敦靜父子飛台灣後,受到台灣“國防部”的指控,要他們對西北敗局負責。不久,馬鴻逵被“撤職查辦”後去美國就醫,長期住洛杉磯。1970年1月14日,馬鴻逵病死於洛杉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