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持續深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方案

《襄陽市持續深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方案》已經襄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定通過,經襄陽市人民政府同意,襄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4月17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襄陽市持續深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2年4月17日
  • 發布單位:襄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文 號:襄政辦發〔2022〕11號
全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最佳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持續深化我市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建設,著力打造襄陽最佳化營商環境“金字招牌”,根據《最佳化營商環境條例》(國令第722號)、《湖北省最佳化營商環境辦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412號)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持續深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辦發〔2022〕2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十四屆一次全會部署,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持續提升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開放環境為主攻方向,以跨層級聯動、跨部門協同、跨事權整合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為基本路徑,大力推動營商環境革命走深走實,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為行政效率、投資環境、企業獲得感、民眾滿意度全國一流的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提升襄陽的城市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助推市場主體做大做強,為奮力實現“開局企穩、復元打平、再續精彩”和“加快建設美麗襄陽,率先實現綠色崛起”提供重要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著力打造自主便利的市場環境
1.全面提高準入便利度。進一步提高企業開辦便利化水平,將企業開辦提升至“210”升級版(2個環節、0.5日內辦結、零費用),把公積金繳存、銀行開戶預約納入企業開辦服務範圍。深化“一照多址”改革,在自貿區試點推行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深化簡易註銷登記改革,擴大簡易註銷適用範圍,推廣全程網辦,符合條件的實現當場辦結。探索建立歇業備案制度,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可自主決定在一定時期內歇業。持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全面推行涉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在超市、飯店等19個行業大力推行“一業一證”改革,試點推行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改革。
2.最佳化用電用水用氣服務。落實工商用戶建築區劃紅線外供水供氣公共管網工程建設“零投資”。落實全市用電報裝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業用電報裝“零投資”。推廣使用“網上國網”APP,10千伏及以下用戶申請用電報裝,由供電企業一窗受理,實現最多跑一次。推廣水電氣聯動報裝改革。對發現的轉供電環節違法加價行為100%查處,加大“轉改直”力度,穩步減少轉供電主體存量,有效控制增量。將用水用氣報裝接入政務服務“一張網”,鞏固提升用水“321”(3個工作日、2個環節、1項材料)、用氣“310”(3個環節、1項材料、零跑腿)服務成效。
3.最佳化招標投標管理。落實減少工程建設領域涉企保證金,招標人要求投標人遞交投標保證金的,金額不得超過招標項目估算價的1%,且最高不超過50萬元,工程質量保證金預留比例不得高於工程價款結算總額的1.5%。加快落實銀行保函、保險公司保單和擔保公司擔保函並行的工程擔保制度。擴大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套用覆蓋面,實現“一網通投”。在襄陽市區(含襄州區)範圍內,對工程複雜、技術難度高或單項契約估算價5000萬元以上,依法必須公開招標的國有投資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項目,推行“評定分離”。每年開展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遠程異地評標數占該類項目總數不少於20%。健全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平台、監督平台和信用平台,實現全流程監管。
4.完善政府採購工作機制。提高中小企業在政府採購中的份額,政府採購限額標準以上,200萬元以下的貨物和服務採購項目、400萬元以下的工程採購項目,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採購人應當專門面向中小企業採購。超過200萬元的貨物和服務採購項目、超過400萬元的工程採購項目,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預留該部分採購項目預算總額的4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採購,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的比例不低於60%。免收政府採購投標保證金、採購檔案工本費。對於滿足政府採購約定支付條件的,收到發票至付款時間壓縮至25日。將政府採購投訴案件處理時間壓縮至30日內。
5.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完善小微企業“四張清單”(授權清單、授信清單、受理回告清單、盡職免責清單)金融服務機制,3個工作日內反饋貸款初步審批意見。繼續實施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信用培植工程,幫助150家以上中小微企業進行正常融資或達到融資條件。普惠小微企業有貸款餘額戶數、小微企業信用貸款餘額不低於上年。推廣運用“楚天貸款碼”,進一步推動落實“1351”(1天內受理融資申請、3天內調查收集資料,5天內初步落實授信條件,1天內反饋辦理情況)“碼上融資”服務模式,暢通中小微企業與銀行間的融資渠道。深入推進重點產業鏈金融鏈長制工作。執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不高於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以內的監管容忍度標準。
6.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和套用。爭創國家智慧財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創建中國(襄陽)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新增十家以上企業進入湖北省智慧財產權“三大工程”項目。推動“襄十隨神”智慧財產權保護一體化。以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為抓手,加大對企業和金融機構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的支持力度,2022年實現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金額較上一年度增長20%。實施重點企業智慧財產權海外護航工程,為企業進入海外市場保駕護航。
7.強化人才資源匯聚。對中小微企業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含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契約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分別給予企業和個人1000元/人的一次性就業補貼。鼓勵和支持科研院所、高新企業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加強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打造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在市、縣兩級政務大廳設立“楚才卡”綜合服務視窗,建立持卡人檔案信息庫,實現信息動態更新,提升服務水平。深入開展院士專家企業行、科技副總、科技專員服務企業活動,為每名院士專家選派一名人社服務員。根據省“51020”現代產業集群和襄陽市“135”產業集群及23條產業鏈企業用工需求,持續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及時公布職業培訓信息,積極引導企業參加“春風行動”“高校畢業生招聘服務周”“民營企業招聘月”等專題招聘會,緩解“用工難”。開展“人社+工會”勞動爭議委託調解工作,推廣要素式辦案,多元快速化解勞動爭議。推動襄陽人力資源產業整體實力提升,在縣(市、區)建設6家人力資源產業園分園。全面激活“零工市場”,開發“襄陽零工之家”平台。擴大工傷保險覆蓋面。推進農民工工資支付信用監管。
(二)著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
8.加快政務服務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一門一窗”改革,推動市縣鄉村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率達到100%,市縣兩級政務大廳綜合視窗(能受理兩個以上部門事項)占比不低於50%,鎮村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全部採用綜合視窗模式提供服務。完善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電子檔案套用等制度體系。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業務數據區塊鏈上鏈及套用;推進電子證明系統建設及部門業務套用,實現企業和民眾各類證明材料自動查詢調用,努力打造“無紙質證明”城市。以“一網統管”為抓手推進政府工作數位化治理轉型,完善“一網統管”“三級平台、五級套用”的運作體系,將政府部門城市管理重點工作納入“一網統管”平台。
9.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推廣線上身份認證,實現企業、個人年度辦事頻次前20%的高頻事項全覆蓋。探索20個以上電子簽名、電子印章在企業、個人高頻事項中的套用場景。完善企業專屬網頁功能,推進一批基於企業專屬網頁的精準化服務套用場景,推介服務與企業需求匹配滿意率不低於80%。建立“一網通辦”幫辦制度,推動“線上人工幫辦”覆蓋100個高頻事項。加快推進“跨省通辦”和“襄十隨神”區域通辦改革。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指尖行動”,完善“鄂匯辦”APP襄陽旗艦店建設,實現500項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
10.深化企業和民眾“全生命周期”重要階段集成服務改革。進一步鞏固提升21項省定“一事聯辦”事項,不斷提高套用率和辦件量。堅持跨部門系統集成理念,聚焦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中高頻事項,最佳化再造辦事流程。持續精簡、最佳化、合併、調整辦事流程和申請材料。完善“一事聯辦”集成服務系統,推進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信息共享和並聯審批,實現“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網辦理、一口發證”。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集成服務,實現線上線下同標準、無差別辦理。向社會公開發布企業和民眾“一件事”集成服務清單和辦事指南,規範辦理標準,實現“一事聯辦”主題事項達到100項。
11.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將小型工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壓縮至25個工作日。全面推進“多測合一”,最佳化整合驗收、不動產登記等階段測繪事項,對同一標的物的測繪成果與有關部門共享互認。推廣“拿地即開工”五證同發審批模式,通過前置服務實現新增工業用地地塊、帶設計方案出讓地塊建設單位簽訂土地出讓契約並交付土地出讓價款及契稅後,當日核發設計方案批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及不動產權登記證。最佳化審批流程,鼓勵有條件地區在實現工程項目審批“80、60、40”標準(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間縮減至80個工作日,社會一般投資項目縮減至60個工作日,帶方案出讓土地的項目縮減至40個工作日)基礎上,進一步縮減審批時限。落實新建商品房“交房即辦證”改革。持續深化工程竣工“多驗合一”改革,進一步最佳化驗收流程。產業建設項目的單體工程竣工具備聯合驗收條件的,在完成聯合驗收後,可辦理單體竣工備案手續;暫不具備聯合驗收條件的,推行竣工驗收告知承諾制,在單體工程質量驗收、規劃條件核實和消防驗收分別完成後,支持單體建築儘快投入使用。在確保全全的前提下,根據項目類別劃分,逐步縮小施工圖審查範圍,制定免於施工圖審查的項目類別清單。探索完善建設工程保險體系,創新安全責任險、個人執業險等工程險種。
12.最佳化財產登記制度。進一步深化“網際網路+不動產登記”改革,提升不動產登記網辦覆蓋面和便利度。加強不動產登記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協同服務,實現抵押登記“不見面審批”和“零跑動”。全面推廣水電氣一體化過戶,並逐步拓展更多聯動服務,實現“一站式”辦理。進一步壓縮不動產登記時間,將抵押登記辦理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辦結。對實體企業間不動產轉移登記業務受理後即時(90分鐘)辦結。推行二手房轉移登記納稅繳費全程網上辦。深入探索不動產宗地分割登記模式。實現“襄十隨神”不動產業務一體化協同辦理。
13.最佳化納稅服務。繼續實施財產行為稅“十稅合一”舉措,增值稅、消費稅及附加費合併申報,將年納稅次數縮減至5次以內;實施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等便利措施,將納稅時間壓縮至85小時以內。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將發票“非接觸式”領用比例提升至85%以上。按規定將小規模納稅人起征點由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至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稅。全面貫徹落實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推進“要素申報”全覆蓋。開展納稅人跨區自由遷移改革。全面推行增值稅電子發票,實現發票全領域、全環節、全要素電子化率達100%。
14.推行政策兌現集成服務。全面梳理使用財政資金支付的行政獎勵、補助、補貼等惠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事項納入無申請兌現範疇,實現100%“免申即享”。完善惠企政策兌現平台“襄陽政策通”的功能,逐步實現各類惠企政策“一網匯集、精準推送、智慧型兌現”。對確需企業提出申請的惠企政策,合理設定並公開申請條件,簡化申報手續,加快實現一次申報、全程網辦、快速兌現。
(三)著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15.構建全周期閉環信用監管。嚴格按照《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2021年版)》《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2021年版)》,依法依規歸集各類信用信息,開展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工作。探索推進全市各級行業信用評價、專業第三方信用評價與國家公共信用評價結果相結合,健全完善現有行業分級分類監管制度,推動各行業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深入開展。推進全市各級落實“逢辦必查”,持續強化“用信”意識。對企業出現失信行為並按照規定申請信用修復的,自接到申請之日起,市級層面2個工作日內完成初審,對符合條件的100%修復。對符合條件的行政處罰信用修復“一次辦好”。持續推進政府機構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的問題化解。
16.落實審慎、規範、公正監管。大力構建包容審慎監管體系,統一行業執法標準和尺度。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除特殊行業、重點領域外,所有行政檢查事項全部納入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管理。持續推進常態化跨部門聯合抽查,最佳化全市“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抽查清單,擴大聯合抽查範圍,提高聯合抽查比例,實現對同一對象綜合查一次。探索將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處罰、免強制清單範圍擴展至各執法領域。常態化開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情況督察。修訂完善各領域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並公開發布。全面梳理現行市政府規章設定的罰款事項,對不合理的罰款事項按程式予以取消或調整。
17.深化“高效管好一件事”改革。深入推進“網際網路+監管”工作,推動各部門開展創新監管套用,加強監管數據歸集共享和分析,探索審管結合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依託省、市“網際網路+監管”平台和部門自建監管系統,完善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執法過程線上留痕,實現監管全程可追溯、數據全過程可查詢。
18.加大司法保護和服務力度。探索將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推廣至行政執法領域。深化“千警訪聯千企”活動,推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企一警”,幫助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整治企業周邊治安環境,完善內部安全防範措施。開展涉企警情、案件排查,著力查糾有警不接、有案不立、違規立案、違規採取強制措施等問題。加大追贓挽損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幫助受犯罪侵害企業挽回損失。紮實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工作,完善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選派律師事務所進駐中小企業法律服務中心工作,開展法治講座、法治宣傳活動,為中小企業提供法治體檢。
19.提升“立審執”質效。嚴格執行立案登記制,建立完善中小投資者訴訟綠色通道。進一步深化民事訴訟繁簡分流,推進案件輕重分離、快慢分道。進一步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充分利用工商聯、工會、金融等專業組織、行業協會力量,實現矛盾糾紛專業化分類處理,促進更多的糾紛在訴前解決。加強數位化套用,實現營業執照、司法判決、公證書登記簿、婚姻登記、車輛等信息共享,提高財產查控強制執行效率。貫徹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大力整治執行違法違紀行為。積極推行執行信息公開,反饋案件辦理情況。積極推行執行便民措施。大力打擊“拒執”犯罪,強化“拒執”刑事自訴案件審判工作。嚴格落實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常態化開展超標的查封等違規、扣押、凍結企業財物問題整治。建立健全“府院聯動”,積極推動涉眾糾紛、行政糾紛、執行案件的化解。
20.最佳化破產重組機制。積極開展“執轉破”工作。推進企業破產“府院聯動”機制落實,統籌解決辦理破產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完善破產管理人選任機制和考核制度。建立破產案件財產處置聯動機制,完善網路詢價、網路拍賣等工作措施,提高財產處置效率。簡化重整程式中銀行債權人減免破產企業債務所需履行手續。對重整、和解企業的欠貸、納稅、懲戒等不良徵信信息及時採取措施修覆信用。執行破產債權爭議訴訟每件收費100元。
(四)著力打造循環暢通的開放環境
21.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指導企業自主選擇全國通關一體化、“提前申報、貨到放行”“兩步申報”等通關模式,推廣“智慧型審圖”,節約通關時間。在襄陽綜合保稅區聯合口岸監管單位,完成湖北國際貿易“單一視窗”等相關係統對接,實現卡口自動比對放行。
22.降低跨境貿易成本。持續推進免除查驗沒有問題外貿企業吊裝、移位、倉儲費用工作。全面推廣新型“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進一步推動“4321”新型政銀擔合作體系建設。對服務疫情防控的外貿企業免收擔保費,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小微外貿企業擔保費降至1%以下。規範口岸收費清單目錄製度和常態化收費公示機制。
23.最佳化外商投資環境。配合省級部門整合面向港澳及外資的政務服務系統和功能模組。依託國家外商投資綜合管理套用、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公示系統,建立覆蓋市、縣(市、區)兩級的外資企業聯繫服務機制和外商投資投訴協調機制,完善外商投資企業交流合作機制。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按照與內資一致的條件和程式審核外資行政許可申請。簡化外資項目核准手續,所有備案的外資項目一律實行告知性備案管理。
24.建設開放型經濟新平台。持續拓展自貿試驗區口岸功能,做強對外開放平台。大力宣傳推廣“楚貿通”平台,為外貿企業提供資質代辦、通關物流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務。全面推進襄陽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以“鐵水公空”重點項目為抓手,推進集疏運體系建設;推動“襄西歐”“襄渝歐”等對外通道常態化運營,持續強化物流樞紐功能。
三、強化機制
(一)全面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機制,主要負責同志作為最佳化營商環境第一責任人,定期研究、定期調度,針對重點工作任務細化配套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和時間安排,切實履行職能職責,大力推進各項政策和改革舉措落實落地。
(二)持續抓好正反典型。繼續深入開展最佳化營商環境先行試點創建工作,持續開展典型經驗複製推廣宣傳,提高營商環境建設成果的知曉度,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敢於刀刃向內,大力曝光損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等破壞營商環境的反面典型,嚴肅追責問責,充分發揮“問責一個、警示一片”的震懾作用。
(三)強化完整工作閉環。全面落實營商環境問題投訴、處置、回應機制。組織開展綜合督查,強化執紀監督,對工作推進不力或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的,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及時督促整改,形成工作閉環。持續落實國家、省營商環境評價,定期開展縣(市、區)、開發區和市直單位最佳化營商環境考評,充分套用紀檢監察、巡察、審計監督結果,強化考核評價成果套用,實現全市營商環境整體最佳化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