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襄陽十大歷史文化名人
- 性質:名人團體
- 代表人物:米芾
- 所在地區:襄陽
名人概況,十大名人,前言,卞和,宋玉,劉秀,王粲,諸葛亮,習鑿齒,釋道安,蕭統,孟浩然,米芾,
名人概況
襄陽十大歷史文化名人雕像的確立,先後經歷了襄陽文史專家、藝術家、職能部門數十次嚴密的論證、精心的修訂和市民的民意遴選。著重突出這些傑出人物在襄陽生活時期,對中國歷史文明進程產生的重要作用和影響,展示名人業績,彰顯名人精神。同時,在襄陽十大歷史名人的刻畫上,每個肖像都力求達到“歷史、藝術、教化”的統一。
十大名人
前言
古老而年輕的襄陽,一座千年的歷史文化名城。歷代眾多的文化名流,如唐朝的孟浩然、宋朝的米芾,等等。都與這座城市結緣甚深,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等等。都與這座城市結緣甚深,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或故事。今天我們了解襄陽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便是對他們在創造文化成就的大地上留下了腳跡的探尋,對他們心靈的脈搏的感應。以此傳承深遠的歷史文脈,發掘豐厚的文化寶藏,弘揚當代襄陽人的文化精神,推動文化襄陽的建設。
卞和
春秋時楚國人。荊(今襄陽南漳)人。又名和氏。和氏璧的發現者。 春秋時楚民。相傳他在荊山得一璞玉,兩次獻給楚王,都被認為是石頭,以欺君之罪被砍去雙腳。楚文王即位後,他懷抱璞玉坐在荊山下痛哭。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果是寶玉,遂稱此玉為“和氏之璧”。此璧後傳入趙,再轉於秦。因獻玉而聞名古今。《韓非子》載,卞和在荊山得一玉璞(南漳縣巡檢山區,現有玉印岩,傳為卞和得玉處),獻給厲王,厲王使人鑑別,說是石頭,有欺君之罪,斷其左足。到武王(約公元前740年)即位,卞和再次獻玉,武王使人鑑別,仍說是石頭,又斷其右足。後來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慟哭於荊山下,文王派人去問他為什麼哭。他說:“寶玉而名之曰石,貞士戮之而漫(欺騙),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寶玉。因此稱“和氏璧”。卞和以功封為零陽侯。《史記·卷八十一》所說的“完璧歸趙”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獻之寶玉。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稱:“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在以後的1600多年間,歷朝歷代的君主無不垂涎於此寶。“和氏璧”被多次易主,每次都伴隨著血腥的殘殺。秦始皇得此璧後,曾命宰相李斯撰文“受命於天,即壽永昌”,刻於璧上,欲世代相傳。但是,五代後的唐時,這種稀世珍寶卻突然消失,至今仍無蹤影。
“和氏璧”失蹤已千年有餘,它究竟屬何種寶玉,已成疑案。多年來,白玉、獨山玉、藍田玉、瑪瑙、岫玉、月光石、拉長石、翡翠諸說,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此種寶玉極稀少,且色彩絢麗。二是此璧代表了皇權。但它既不能讓封建帝王“受命於天”,也不能使封建社會“即壽永昌”,真正留給世人的是卞和求真務實的高貴精神及相玉鑑定的高超技藝. 卞和被世人尊為“白玉祖師”,奉為“白玉真人”。“太上經”曰:道之積成,托形立影,與時翱翔,有形無體,謂之真人。卞和逝去已兩千餘年,其美名與時翱翔,其偉業與時俱進。
宋玉
宋玉(前290—前223),又名子淵,戰國時鄢(今襄陽宜城)人。相傳他是屈原的學生,是繼屈原之後的浪漫主義楚辭大家。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但後3篇有人懷疑不是他所作。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來。戰國後期楚國辭賦作家。
最早據《漢書·藝文志》載,有16篇。現今相傳為他所作的,《九辯》、《招魂》兩篇,見於王逸《楚辭章句》;《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對楚王問》 5篇,見於蕭統《文選》;《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 6篇,見於章樵《古文苑》;《高唐對》、《微詠賦》、《郢中對》 3篇,見於明代劉節《廣文選》。但這些作品,真偽相雜,可信而無異議的只有《九辯》一篇。《招魂》頗多爭議,一般認為是屈原所作。
宋玉的成就雖然難與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詩歌藝術的直接繼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繪趨於細膩工致,抒情與寫景結合得自然貼切, 在楚辭與漢賦之間,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後人多以屈宋並稱,可見宋玉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劉秀
劉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陽郡白水鄉(今湖北省棗陽市)人。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新莽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啓超語)的時代。
劉秀也有“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安知非仆”的軼事典故。
王粲
諸葛亮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寶雞、漢中、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習鑿齒
習鑿齒(?~383),字彥威,東晉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襄陽(原湖北襄樊,於2010年11月26日復更名襄陽)人。世代為荊楚豪族,東漢襄陽侯習郁之後人。習鑿齒多才多藝,少有志氣,博學廣聞,以文筆著稱,談名亦稱著一時。與清談之士韓伯、伏滔相友善。精通玄學、佛學、史學、主要著作有《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逸人高士傳》、《習鑿齒集》等。其中《襄陽耆舊記》是中國最早的人物誌之一。《漢晉春秋》亦為影響深遠的史學名著。初為荊州刺史桓溫的別駕(有「刺史之半」之稱。)桓溫北伐時,也隨從參與機要。後桓溫企圖稱帝,習鑿齒著《漢晉春秋》以制桓溫野心。因忤桓溫,遷為滎陽太守。不久辭職歸鄉。習鑿齒亦精通佛學,力邀著名高僧釋道安到襄陽弘法。亦在我國佛學史上產生深遠影響。前秦苻堅攻陷襄陽,將鑿齒和道安法師二人接往長安,說:“朕以十萬師取襄陽,所得唯一人半,安公一人,習鑿齒半人。(因習有腳疾,故稱半人)”[1]後襄陽為晉室收復,習鑿齒被征以國史職事,未就而卒。
釋道安
釋道安,南北朝時高僧,翻譯家。本姓衛,常山撫柳(河北冀州)人。十二歲出家,受“具足戒”(僧侶的最高戒律)後,二十四歲至業城(河南臨彰縣),成為佛圖澄的弟子。佛圖澄死後,道安因避戰亂,顛沛流離於翼,晉,豫一帶,後在襄陽,長安等地總結了漢代以來流行的佛教學說,整理了新譯舊譯的經典,編纂目錄,確立戒規,主張僧侶以“釋”(釋迦牟尼)為姓。培養了慧遠,慧持等高僧。
蕭統
蕭統(501~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維摩,南朝梁代文學家,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梁武帝蕭衍長子,母親為蕭衍的貴嬪丁令光,又稱丁貴嬪。於天監元年十一月被立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於531年去世,死後諡號“昭明”,故後世又稱“昭明太子”。主持編撰的《文選》又稱《昭明文選》。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游京師,應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而亡。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孟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精力渾健,俯視一切。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總的來說,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現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新、舊《唐書》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