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蝸牛(褐雲瑪瑙蝸牛)

非洲大蝸牛

褐雲瑪瑙蝸牛一般指本詞條

非洲大蝸牛(學名:Achatina Fulica):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體殼長一般為7-8厘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厘米。夜行性,雜食性,大多是在潮濕環境中活動,喜歡在下雨及夜間出沒。平時躲在陰涼的地方,且在殼口上做一層白膜(假口蓋),只餘一個小孔來呼吸,將螺肉縮入殼內以防脫水,等到環境轉好後再出來。

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該物種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食用則危害極大。非洲大蝸牛一次可以產下30到700粒卵,繁殖很快。

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非洲大蝸牛
  • 拉丁學名:Achatina fulica
  • 別稱:非洲巨蝸牛、露螺 、褐雲瑪瑙螺、東風螺、菜螺、花螺、法國螺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腹足綱
  • 亞綱直腹足亞綱
  • 柄眼目
  • :瑪瑙螺科
  • :非洲大蝸牛屬
  • :非洲大蝸牛
  • 亞種:5亞種,1變種
  • 命名者及年代:Bowdich, 1822
  • 英文名稱:Giant African Land Snail
  • 英文名稱:Africa Landsnail
  • 英文名稱:Giant African snail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地理分布,繁殖方式,亞種分化,入侵物種,傳播途徑,環境破壞,感染疾病,入侵案例,美國佛羅里達州,廣西南寧,中國福州,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非洲大蝸牛貝殼大型,通常體長7-8厘米,最大20厘米,體重可達32克。貝殼狹窄、錐形,長寬比約為二比一。殼質稍厚,有光澤,呈長卵圓形。殼高130mm,寬54mm,螺層為7-9個,螺旋部呈圓錐形。體螺層膨大,其高度約為殼高的3/4。殼頂尖,縫合線深。殼面為黃或深黃底色,帶有焦褐色霧狀花紋。胚殼一般呈玉白色。其他各螺層有斷讀的棕色條紋。生長線粗而明顯,殼內為淡紫色或藍白色,體螺層上的螺紋不明顯,中部各螺層的螺層與生長線交錯。殼口呈卵圓形,口緣簡單,完整。外唇薄而鋒利,易碎。內唇貼縮於體螺層上,形成“S”形的藍白色的胼胝部,軸緣外折,無臍孔。足部肌肉發達,背面呈暗棕黑色,遮面呈灰黃色,其粘液無色。
卵:橢圓形,色澤乳白或淡青黃色,外殼石灰質,長4.5-7mm,寬4-5mm,體積35-85mm3
幼螺:剛孵化的螺為2.5個螺層,各螺層增長緩慢,殼面為黃或深黃底色,似成螺。其鑑定特徵為:有殼,外形呈長卵圓形。螺層為6.5-8個,殼面有焦褐色霧狀花紋,殼口呈卵圓形,貝殼可容納整個足部。生殖系統不具有附屬器官。腎臟較長,常為心圍膜長的2-3倍。肺靜脈無分枝。
1978年12月,吉尼斯認證的最大的陸地蝸牛是非洲巨型蝸牛Ahatina achatina,它是最大的記錄標本,在完全伸展時從鼻子到尾巴的長度為39.3厘米,1978年12月的殼長為27.3厘米。重量恰好為900克。
非洲大蝸牛
(註:非洲大蝸牛圖冊網址

棲息環境

適宜於非洲大蝸牛生長、繁殖的地區為海拔800米以下的低熱河谷區。非洲大蝸牛生活的適宜氣溫為15-38℃。土壤濕度為45%-85%:最適宜的氣溫為20-32℃,土壤濕度為55%-75%。當氣溫低於14℃,土壤濕度低於40%或氣溫超過39℃.土壤濕度達90%以上時。非洲大蝸牛即產生蠟封進行休眠或滯育。人類活動貨物的流通、人為的攜帶,是非洲大蝸牛傳播的主要途徑;生產、生活垃圾的堆積,為非洲大蝸牛的棲息、繁衍提供了場所。
喜好潮濕的環境。生活環境為陸地,主要棲息於菜地、農田、果園、公園、橡膠園裡、雜草叢生、樹木蔥鬱、農作物繁茂陰暗潮濕的環境以及腐殖質的土壤里、枯草堆、洞穴中以及樹枝落葉和石塊下。

生活習性

非洲大蝸牛具有晝伏夜出性、群居性,喜陰濕環境。白天棲息於陰暗潮濕的隱蔽處和藏匿於腐殖質多而疏鬆的土壤下、垃圾堆中、枯草堆、土洞或亂石穴內。晚上8:00以後開始爬出活動,9:00-11:00是活動高峰。次日早上5:00左右返回原居地或就近隱藏起來。畏光怕熱,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極為敏感,當濕度、溫度不適宜時,蝸牛會將身體縮回殼中並分泌出粘液形成保護膜,封住殼口,以克服不良環境的干擾。
以蔬菜、花卉等農作物為食。各種綠色植物及糠麩均可作為該物種的食料。一般春天以白菜、青菜、萵苣等闊葉植物飼餵;夏天可餵大量甘蔗、向日葵葉、各種瓜果皮渣等;秋天氣溫低,食量減少,可餵些菜葉、薯片等,不吃青草、雜草,拒食有刺激性味道的蔥、韭、蒜。
寄主是木瓜、木霜、仙人掌、麵包果、橡膠、可可、茶、柑桔、椰子、鳳梨、香蕉、竹芋、番薯、花生、菜豆、落地生根、鐵角蕨、穀類植物(高粱、粟等)。

地理分布

原產地為非洲東部,但到21世紀已經廣泛分布於亞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濕熱地區。
非洲大蝸牛分布圖非洲大蝸牛分布圖
分布於日本、越南、寮國、高棉、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斯里蘭卡、西班牙、馬達加斯加、塞席爾、模里西斯、北馬里亞納群島、加拿大、美國。以及中國的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台灣等地。

繁殖方式

該種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繁殖力強。每年可產卵4次,每次產卵150-300粒。卵孵化後,經5個月性發育成熟,成螺壽命一般為5-6年,最長可達9年。交配時間在晚上9:30-11:00,卵產於腐殖質多而潮濕的表土下1-2cm的土層中或較潮濕的枯草堆、垃圾堆中,每頭產卵量150-300粒。初孵的幼螺不取食,3-4天后開始取食。5-6個月性成熟
卵孵化從數個小時至17天。蝸牛在5-15個月時成熟,依溫度據而定。(冬天低溫度時延遲成熟以過冬)非洲大蝸牛壽命可能長達9年,一般是5-6年。

亞種分化

非洲大蝸牛(5亞種 1變種)
中文名稱拉丁學名命名者及年代
1.
非洲大蝸牛指名亞種
Achatina fulica fulica
Bowdich, 1822
2.
非洲大蝸牛加納亞種
Achatina fulica hamille
Petit, 1859
3.
非洲大蝸牛黃色亞種
Achatina fulica rodatzi
Dunker, 1852
4.
非洲大蝸牛左旋亞種
Achatina fulica sinistrosa
Grateloup, 1840
5.
非洲大蝸牛凹臍亞種
Achatina fulica umbilicata
Nevill, 1879
6.
非洲大蝸牛白化變種
白玉蝸牛
Achatina fulica var.
英文名稱:White Jade Snails
1918-1919年,由在台灣的日本技師下條久馬一自南洋引進,作為養殖食用。後傳入中國大陸。

入侵物種

傳播途徑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人為方式傳播,一是通過輪船、火車、汽車、飛機等運輸工具,隨觀賞植物、苗木、板材、貨櫃、貨物包裝箱傳播;二是非洲大蝸牛個體大,外形美觀,肉質鮮美,而被人們作觀賞品和食物直接引入。

環境破壞

非洲大蝸牛的侵害對象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食用則危害極大。
非洲大蝸牛是公認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最糟糕的一種蝸牛。它吃掉大量的本土植物,改變棲息地。競逐原生蝸牛。非洲大蝸牛也可能替掠食動物提供一個替代的食物來源,改變食物鏈,進而改變本土生態系統。如果掠食動物也是入侵種,可能會有不幸的後果。舉例來說,在日本博寧群島,入侵的蔗蟾被發現會吃非洲大蝸牛。然而,自然捕食也可能幫助控制非洲大蝸牛的族群。例如,在聖誕島,非洲大蝸牛尚未在受干擾的雨林建立族群;一般認為原因是,本土聖誕島紅蟹會吃掉大量的蝸牛。
非洲大蝸牛是農作物的主要害蟲,會吃各種作物,引起嚴重的經濟損失。1969年美國佛羅里達州估計,非洲大蝸牛會造成每年損失1100萬美元,如果族群沒有得到控制(美國農業部1982年)。在印度,它達到了嚴重蟲害的狀態,特別是在1946年至47年,它在奧里薩邦出現流行,對蔬菜作物和稻田造成嚴重的破壞。最有可能被蝸牛損壞的植物是,花園花卉和觀賞植物及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葫蘆科和豆科)和麵包果、木薯和柚木的幼株。非洲大蝸牛也可能增加植物疾病(舉例來說,由黑色莢疾病引起的Phytophthorapalmivora))的傳布,,它在它的排泄物中的傳布。

感染疾病

非洲大蝸牛是一些病原體和寄生蟲的病媒體,會傳播鼠肺線蟲,感染人類造成一種腦膜炎。與細菌 Aeromonas hyfrophila(Kliks and Palumbo 1992)。蝸牛內的寄生蟲通常藉由人類吃生的或沒有煮熟的蝸牛傳染給人類。例如,在美屬薩摩亞群島16名韓國漁夫感染嗜曙紅性腦炎,在吃下一餐感染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染寄生蟲的非洲大蝸牛之後.(Kliks et al.1982)。
非洲大蝸牛的寄生蟲包括:深奧貓圓線蟲、廣州管圓線蟲-引起嗜酸性粒細胞性腦膜腦炎、脊形管圓線蟲-導致胃腸管圓線蟲病、血吸蟲-血吸蟲病的原因,在糞便中檢測到、鞭蟲-在糞便中檢測到、膜殼絛蟲-在糞便中檢測到、糞類圓線蟲-糞便和粘液分泌檢測到。

入侵案例

美國佛羅里達州

2013年4月15日台灣每日新聞雲報導,美國佛羅里達州成千上萬隻碩大如鼠的“非洲巨蝸牛”入侵。非洲巨蝸牛侵襲佛州得從1966年說起,一個孩子從夏威夷帶了三隻蝸牛回到邁阿密,結果在7年內,,它們就成了為數17000隻的龐大族群。當地政府每年花費百萬美元對付蝸牛,但每到雨季過後,它們又會爆炸性成長。一隻母蝸牛每年可產下1200顆卵,並且瘋狂吃石灰來補充鈣質,促進外殼發育。此外,它們還會傳播鼠肺線蟲,這有可能感染人類造成一種腦膜炎

廣西南寧

2013年9月20日,南寧市郊出現非洲大蝸牛,繁殖力極強。這種被中國首批列為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的“田園殺手”晝伏夜出,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蝸牛是繁殖能力極強的植食性旱生蝸牛,食譜涉及數百種草本、木本、藤本植物,對花圃、農田作物危害極大,被稱為“田園殺手”。非洲大蝸牛雖然繁殖速度極快,但在廣西有天敵,而且可以用農藥滅殺,因此,沒有造成大規模的爆發。

中國福州

2014年7月,中國福州市民曹女士在銅盤路附近,看見一隻“巨型蝸牛”。
非洲大蝸牛(褐雲瑪瑙蝸牛)
經專家鑑定,這是“非洲大蝸牛”,是中國首批公布的有害外來入侵物種,20世紀80年代,福建曾有不少人養殖,但被禁後,養殖戶將它們拋到野外。這種蝸牛破壞力很強,會危害500多種作物,甚至連水泥都能吃。而且,這種蝸牛會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所以不能用手接觸,更不能吃。它早被中國禁養,此次在榕市區發現,疑是有人偷偷養殖。
這隻巨型蝸牛很奇特,螺有近10厘米長,外殼黃褐色並帶花紋。外殼形似螺狀,很堅硬。
非洲大蝸牛原產非洲,最長能長到20厘米,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在福建的活動期主要為每年的4—11月份。
非洲大蝸牛還是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此外,它們爬行過的蔬菜和水果都可能殘留病原,從而侵入人體。
非洲大蝸牛雖然繁殖速度極快,但有天敵,而且可以用農藥滅殺,因此,還沒有造成大規模的爆發。

防治方法

非洲大蝸牛屬旱生軟體動物,晝伏夜出,給防治帶來一定困難。除化學防治方法經濟可行外,其他措施仍可作為局部防治或輔助性措施。
  1. 機械防治:可利用黎明、黃昏、夜間或雷雨後,蝸牛活動覓食的時機,進行人工捕殺,還可利用其習性,用食物誘殺。也可用苛性碳酸鈉、乾石灰、鉀鹽鎂礬在大田中拌土形成一條保護帶,阻止蝸牛的侵入。此外,也可利用光滑銅板(0.8mm厚、5cm高),鋅板(0.8mm厚、20-25cm寬)形成機械隔離圍牆。
  2. 農業防治:利用農業栽培措施,改變生態環境。蝸牛喜濕但忌水,水旱輪作可殺滅蝸牛。剷除花圃、菜地周圍的雜草,破壞其越冬越夏場所,也可減輕蝸牛危害的發生。
  3. 化學防治:常用的方法有:用四聚乙醛(1.6%),使用10kg/ha噴霧,或用15%四聚乙醛粉劑50kg/ha、4%氨基甲酸酯100kg/ha、硫酸銅125-250kg/ha、硫酸鐵125-250kg/ha噴霧。也可以在下午5時後,用1%-5%殺貝劑或1%-1.5%氨溶液地面噴藥防治,或用稍高於常規濃度的甲胺磷樂果等農藥噴灑植物,蝸牛取食後中毒死亡。此外,採用毒餌誘殺也有一定效果,常用5%砷酸鈣與1.6%四聚乙醛混合,同蝸牛食物摻在一起作毒餌。
  4. 生物防治:已發現許多生物可寄生或捕食蝸牛,如細菌線蟲、節肢動物、軟體動物、哺乳動物等,但都沒有被廣泛套用。儘管如此,創造良好生態環境,保護好自然天敵,或人工飼養釋放,仍是一條穩定控制非洲大蝸牛的有效途徑。積極保護利用蟾蜍青蛙螞蟻鳥類,提倡飼養雞、鴨、鵝,來控制非洲大蝸牛已收到較明顯的效果。
  5. 特別注意: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食用則危害極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