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鹽鎂礬

鉀鹽鎂礬

鉀鹽鎂礬(kainite)是天然的復鹽,為含水硫酸鹽-氯化物。多產在鉀鹽礦中,鉀鹽鎂礬被水分解會成為瀉利鹽鉀石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鉀鹽鎂礬
  • 外文名:kainite
  • 性質:天然的復鹽
  • 類別:含水硫酸鹽-氯化物
  • 產出:多產在鉀鹽礦中
  • 學科:岩石學
  • 化學式:KMg(SO4)CI·3H2O
  • 晶系:單斜晶系
  • 顏色:淺黃色或灰白色,有時紅色
  • 光澤:玻璃光澤
  • 硬度:3
  • 相對密度:2.15
  • 形態:呈板狀或柱狀
  • 解理:平行{001}完全
  • 套用:可作化工和化肥原料
  • 礦物組成:含K2O 15.70%,MgO 16.19%
特徵,分布及套用,生產方法,浮選研究,

特徵

鉀鹽鎂礬的化學成分為KMg(SO4)CI·3H2O,含K2O 15.70%,MgO 16.19%。單斜晶系,a =19.72Å,b=16.23Å,c=9.53Å。 β=94°55′。 對稱型2/m,晶體呈板狀或柱狀,集合體呈粒狀。淺黃色或灰白色,有時紅色。玻璃光澤,解理平行{001}完全,硬度3,相對密度2.15,易溶於水,味辣。為海洋化學沉積物,可作化工和化肥原料。

分布及套用

鉀鹽鎂礬多產在鉀鹽礦中,是一種氯化鉀和硫酸鎂的復鹽。可用作化工原料以製取鉀肥和其他鉀鹽。屬於海洋化學沉積物。

生產方法

將大鹽湖的天然滷水,在鹽田中蒸發濃縮到鉀鹽飽和,然後轉到混合池中與含有鎂鉀比值較高的另一種滷水混合。將調節好的滷水進行鹽田蒸發,使析出氯化鈉,直到鉀鹽再次達到飽和。然後將滷水轉到另一池中,進一步蒸發析出鉀鹽鎂礬。鉀鹽鎂礬的析出一直進行到光鹵石開始形成為止。這時候再將滷水轉到另外一個池中去,進一步蒸發使析出光鹵石。析出鉀鹽鎂礬後的部分滷水仍循環到混合池中去。在鹽田中已經析出光鹵石後的老鹵被轉送到深的儲池中去,經冬季冷卻析出另一部分光鹵石。將析出的光鹵石與鉀鹽鎂礬飽和滷水接觸,使其轉化為鉀鹽鎂礬。

浮選研究

鹽湖滷水在濃縮結晶時容易生成同時含有光鹵石和鉀鹽鎂礬的鉀混鹽,此類固相鹽分離難度較大。如果利用十二胺鹽酸鹽直接從鉀混鹽中浮選鉀鹽鎂礬,實驗發現鉀鹽鎂礬的收率最高可以達到83.83%。確定的最佳化操作工藝參數為捕收劑濃度1×10-3mol/L、pH值9.5、浮選溫度20℃,在此條件下浮出物中鉀鹽鎂礬的含量達到了89.24%,而浮選尾礦中82.79%是光鹵石,證實十二胺鹽酸鹽可以對鉀混鹽中的兩種組分起到有效的分離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