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體活時白色線狀,透明,兩端略細,長42mm×0.5mm,可見一條明顯的充滿血液的腸管。鏡下,角皮層透明光滑,具微細環狀橫紋。頭鈍圓,前端無明顯口囊或唇瓣,充滿血液的腸管貫穿蟲體,肉粉色子宮和腸管相纏繞,未見蟲卵,根據蟲體形態與文獻記錄對照,鑑定為廣州管圓線蟲幼齡雌性成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管圓線蟲
- 外文名: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 系屬:動物寄生蟲
- 發現者:陳心陶教授
- 發現時間:1933年
- 中間宿主:螺、蝸牛
- 導致疾病:結核病,腦膜炎等
寄生蟲介紹,臨床資料,相關討論,相關報導,
寄生蟲介紹
廣州管圓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系動物寄生蟲,最早由我國陳心陶教授於1933年在廣東家鼠體內發現。1945年首例廣州管圓線蟲病在台灣發現,隨後太平洋島嶼及東南亞國家陸續有報導。國內僅何竟智等(1984年)、常正山等(1997年)在患者CSF中分離到廣州管圓線蟲病原體,迄今根據正式記錄的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只有3 000多例。本文報導1例廣州管圓線蟲幼齡成蟲隨鼻腔分泌物排出,實為罕見。
臨床資料
患者,女,45歲,天津人,幹部,未去過南方。主訴1998年底第一次從左鼻孔分泌物中排出一條長約30~40mm的線樣蟲體,同時伴有咳嗽、咳痰、偶痰中帶血。自覺肺內有痰不易咳出,有時咽部有異物感,且鼻塞,鼻分泌物增多,帶血,有異物感,鼻兩側壓迫時有脹感,排蟲後脹感消失。自此間歇1.5個月又從鼻排出一條線樣蟲體,至1999年5月第五次排蟲後到我室做蟲體鑑定。同時患者主訴1999年1月突然胸悶、憋氣嚴重,吸氧後緩解。自5月份開始出現一過性頭暈,頭脹、一側頭麻木,乏力。胸片X光檢查,肺紋理增粗,左側肺有一條索狀陰影,鼻竇B超檢查未見異常。血常規檢查:嗜中性粒細胞74%,嗜酸性粒細胞5%,淋巴細胞16%,單核細胞5%,血紅蛋白正常。糞檢未見廣州管圓線蟲幼蟲。追問病史發現,患者第一次排蟲前1~2個月曾吃過螺類、貝類、蝸牛,平時喜吃蝦,且生熟食不分。就診前曾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療,服抗生素無效。確診後服用甲苯咪唑、左旋咪唑,症狀消失,未再排蟲。
相關討論
廣州管圓線蟲幾乎遍及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台灣省是本病的流行區,而大陸僅有4例報導。正常情況下,鼠是廣州管圓線蟲的終末宿主,螺、蝸牛是中間宿主,淡水蝦、魚、蟹等可作為本蟲的轉續宿主。我國大陸褐雲瑪瑙螺自然感染率為29.7%和24.76%,福壽螺為65.5%。人因食入含有第三期幼蟲的螺類、蝸牛、魚、蝦等獲得感染,幼蟲在人體的移行過程迄今尚無報導,有的認為與鼠相似,即幼蟲在消化道內穿過腸壁,進入血液循環,經肝、心到肺,發育為成蟲。但人類不是廣州管圓線蟲的正常宿主,因此幼蟲的移行過程可能受個體差異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其移行途徑、停留部位、組織反應、發育情況各不相同,從理論上講蟲體可到達任何組織臟器。
相關報導
據報導,廣州管圓線蟲的幼蟲在人體內最易停留在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與腦膜腦炎,也有從肺血管或眼部檢出蟲體的病例,但未見從鼻腔內排出蟲體的報導。本文所報告的病例,通過臨床資料分析、蟲體的鑑定,我們認為患者可能由於食入螺類、蝸牛而感染,其心臟、肺、氣管及鼻咽部症狀,可能由於幼蟲在體內移行過程中侵犯心臟、停留於肺臟、上行至氣管、咽喉部經鼻咽管進入鼻腔所致。
通過本病例可以看出,我國人群廣州管圓線蟲的感染,並不局限在南方,隨著南螺北運,造成傳染源的擴散,北方或其他地區可能也有散在病例,況且,人們對本病的認識尚不足,雖臨床上多數以腦炎或腦膜腦炎出現,但腦脊液能查出蟲體的不足10%,因此對本病應予以高度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