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59.09—1964.07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學習
1964.08—至今 北京師範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1991.10—1995.11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主任
1995.11—2001.09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副院長、教科所所長
2001.09—2004.12 北京師大教育學院教科所所長、
課程與教學系主任
2008.12— 被
浙江師範大學聘為傑出教授,兼任浙江師大基礎教育中心主任
2012.06— 浙江省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社會兼職
現任:全國教育
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教育部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
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教材評審專家,第五、六屆
國家圖書獎評選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國家教育圖書獎評選委員會委員,
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學術委員,全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副理事長,全國教學論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華東師大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華東師大基礎教育研究所、東北師大農村教育研究所等文科基地學術委員,北京師大價值與文化研究所文科基地專職研究員,北京師大比較教育研究所文科基地兼職研究員,曲阜師大、哈爾濱師大兼職教授,北京市海淀區、
西城區顧問專家組成員等。
曾兼任:教育部“義務教育階段少年兒童發展水平監督系統”專家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師範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會第一、二、三屆副會長,北京市學習科學研究會第一、二、三屆副會長,北京市高校教師高級
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等。
獲獎情況
2005年以來,《
現代教學論》(三卷本)先後獲得新聞出版總署最高獎,國家人文社會科學著作類一等獎等國際級最高獎項。
2005年2月科研成果《科學探究課:課程建設的發展性取向》獲“中國教育學會獎(1999——2004)二等獎。
2005年2月“教育科研學方法”課獲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9年《教育實驗評價的研究》一書(合著,為《中國小教育改革與實驗叢書》三),該叢書獲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和中國版協教育圖書研究委員會第一屆全國教育圖書獎一等獎。
1998年12月《
現代教育論》一書(合著)獲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教育學一等獎”。2002年11月該書獲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獎。
1997年1月被
國家人事部和國家教委評為“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1997年3月,所主持的《少年兒童主體性發展實驗研究》項目獲“1996年度全國師範院校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研究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7年9月,《教學論學科建設》(合作)獲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7年由於教書育人突出,榮獲北京師範大學華為獎教金。
1996年10月,《教學論學科教學及學科建設》項目(合作)獲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
1991年,《闊》課獲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
1988年和1998年被評為北京師範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主要貢獻
科研
已完成的“八五”以來主要的科研課題
⒈“少年兒童
主體性發展實驗研究”,國家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博士點基金“八五”重點項目,經費2萬元,項目主持人。
⒉“1979──1993年我國中國小教育改革實驗發展狀況的系統調查與評價、推廣研究”,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國家級重點研究項目,教委“八五”重點課題的子課題“教育實驗評價的研究”負責人。
⒊“日中兩國家庭、地域文化與學校教育相互關係的比較研究”(1992—1994年),北京師範大學與日本
福島大學合作研究項目,課題組副組長。
⒋“日、中、美三國師範教育體制的比較研究“,日本福島大學、美國成斯康辛大學與北京師大合作研究項目(1995─1996年),課題組負責人之一。
⒌“韓、中、日三國教育意識結構的比較研究”,韓國
漢城大學、日本鞏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合作研究。本人為中方負責人,4000美元, 6000元人民幣。1997—1999年。三方共同發表論文1篇。
⒍“九年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督導評估研究”,國家教育部督導辦研究項目。4.2萬字,1999年9月完成。
7.“日、中女童教育比較研究”,日本廣島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作研究項目,本人為子課題負責人。1998——2000年。
8.“現代教學論發展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家重點項目。3.5萬元,項目負責人。教科規辦(1997)01號,1997年元月2日—2001年12月。
9.“21世紀我國義務教育課程發展與師範教育課程結構改革的研究“,國家教委師範司師範教育科學“九五”重點研究項目。0.5萬元,項目負責人。師司(1997)40號,1997年8月27日—1999年12月。
10.“中小幼現代科技教育研究”,國家教委科技司國家科技“九五”重點項目。10萬元,項目負責人。1997—2000年。
11.“我國中國小校辦學水平與教育質量督導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實驗研究”,全國教育科學規劃“九五”國家教委重點項目。由國家教委督導辦牽頭,本人具體承辦,6千元。
12.“義務教育階段少年兒童發展水平監測系統”,國家教委督導辦牽頭,本人承擔少年兒童文化素質發展水平測評指標體系,4萬元。
13.“
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及其對
教學組織形式改革的啟示”, 北京教育科學規劃“九五”重點項目。2萬元,項目負責人。1996年12月3日。
14.《九年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研究》,教育部社政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劃第二批研究項目,項目批號:98JBY88003,課題負責人,3萬元。1998.10--2001.10。
15.“中國學校教育的科學素質研究”,由
香港大學牽頭,上海教科院、廣東教科所及北京師範大學教科所參加,本人為北京師大課題組負責人。2萬元。
16.《中學繼續教育“基礎類課程設定與教學模式的研究”》,全國高校教學研究會、
全國高校教學研究中心“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計畫項目(2009.9~2002.12)。
17.《澳門中國小課程改革與試驗研究》,與澳門教青局合作,在澳門地區兩所中學
和兩所國小進行數學課程改革實驗研究(2000——2004年),每年14萬。
18.《主體教育與我國基礎教育現代化發展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全國教育科學 “十
五” 規劃國家重點課題,2002年2月28日。課題批准號:AHA050006。(經費8萬元)。
在研課題
1.《我國學校教育創新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006.2 ,
(經費50萬元)。
2.《主體教育視野下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化研究科》,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2005年12月28日。課題批准號:AHA010020。(經費9.5萬元)。
3.《交往理論與主體性教育的研究》,教育部社科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項目,2001.12.7。項目批准號:01JB880003。(經費5萬元)。
4.《多元文化與現代課程的文化學研究》,
中國教育學會“十五”科研規劃重點課題,2001.9.10。(學會[2001]13號)。
5.《首都現代化進程中學校、社區教育一體化發展研究》,2002年,(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大課題)。(經費10萬元)。
6.《學習型社區試驗研究》(
顧明遠教授作為首席專家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建構學習型社會研究》的子課題,03JD0032(2004.4.8, 經費5萬元)。
7.《西部農村地區中國小課堂教學質量評估研究》,中國加拿大合作研究《加強中國西部基礎教育能力項目》,項目編號CRSP-04-04,批准時間:2004年10月11日,經費10萬元,項目運作時間為2004年10月30日—2005年9月30日。
研究成果
主要著作
1.《談小學生的親職教育》(合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5月。
4.《中國女性百科全書·文化教育卷》(主編),
東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
5.《中國小教師保健手冊》(主編),
語文出版社,1995年。
6.《
現代教育論》(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
8.《走向明天的基礎教育》(合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
9.《教育實驗評價的研究》(合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
12.《中國小校督導評估及法規檔案要覽》(撰寫其中第五章:學校教育質量評估),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13.《
教學認識論》(副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
14.《現代課程與教學研究新視野文庫》叢書(主編),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2月。
15.《
現代教學論》(一、二、三卷,共136萬字),(主編,本人撰寫總序、後記及全書中的4章,共17餘萬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9、10月出版。
主要學術論文
1. 關於課堂教學科學化的幾個問題”,《教育學問題集》,北師大出版社1982年。
2.
皮亞傑理論對教學認識論研究的啟示“,《教育研究》1986年第5期,收入《教
育學文集·教學(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3. “談談教育科學的研究方法論問題”,北師大學報(社科版)1988年第3期。
5.Main problems of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the Models of Modern Teaching Process,June 1988,共16頁,美國第二屆中國教育問題研討會(美國
布法羅)論文。
6. The Yang Pioneers in China A School for childrens Development. November ,1988,共6頁,美國全國第十三屆品德教育學術年會(美國匹茲堡大學)論文。
7.“關於建立現代教學論科學體系若干方法論問題”,《教育學習研究》1990年第1期。
8.“我國現代教學論中若干
認識論問題”,《高等師範教育研究》1990年4期。
9.“開設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加強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1期。
10.“關於提高我國教育實驗科學水平的幾點思考”《“教育研究》1992年第7期。
11.“現代教學論發展的主要特點和趨勢”,中國教育報1992年12月29日。
12.“科技,教育,生產力”,《教育研究》1992年第10期。
13. La pedagogie en Chine Une approche ideologique ou scientifique? Huang Ji,pei
Dina等 Psychoscope 6 Julil August 1993(瑞士)
14.“關鍵是確立學生的?>
主體性──關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認識”,中國教育報,
1993年7月13日。
15. “深化改革,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教育研究》1994年第8期。
16.“少年兒童主體性發展指標體系的建立與測評”,《華文社會的心理測驗》,中國測
量學會主編,台北心理出版社,1994年12期。
17.“小學生主體性發展實驗與指標體系的建立測評研究,《教育研究》1994年第12期。
第28期,1995年6月。
19.“中日兩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比較研究”,《
比較教育研究》1995年第7期增刊。
20.“教育實驗的理論假設的建構與驗證”,《
教育研究與實驗》1995年第1期。
21.“教育實驗科學化必須解決方法論問題”,《教育研究》1995年7期。
22.“中國傳統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方法論思考”,《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5期。
23.“教育實驗評價應處理好幾個關係”,
湖北教育報1996年1月8日。
24.“教育實驗評價體系的建立及其方法論思考”,《
教育改革》1996年第1期。
25.“從傳統走向現代--論我國教學論學科發展的世紀轉換”,《教育研究》1996年4期。
26.“確立主體教育思想,發展小學生
主體性--少年兒童主體性發展實驗報告”,研究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
湖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
27.“高質量、高層次地為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服務”,中國教育報1997年 9月17日。
28.“21世紀中國教學論研究論綱”,《如東教育》1997年第9期。
29.“面向21世紀,中國基礎教育怎么辦?”,《
百科知識》1997年第9期。
30.“構建面向21世紀新課程體系的思考”,中國教育報1997年12月27日。
31.“發展性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活動的兩種基本形態”,
教育時報1998年10月17日。
32.“論我國教學論學科建設與發展”,中國教育學刊1998年第6期。
33. 學論研究主題的把握—對現代教學觀念的思考”,中國教育報1999年1月9日。
35.“情境教學與現代教學論研究”,《課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
36.“論現代我國教育實驗觀的根本轉變”,《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
37.“中國社會的現代化發展與教育體制的改革”,《探索新路 構築輝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十周年》,
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北京市鄧小平理論研究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38.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Educational Consciousness Among the Korean ,Chinese,and Japanese.The SNU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Vol.9 (Dec.1999) .韓國
漢城大學Chung—il Yun;北京師範大學裴娣娜、
劉堅;日本筑波大學 Atsushi Kadowaki、Fujita Teruyuki。
39.“面向20世紀的高師教育改革必須確立現代教育觀——韓、中、日三國教育觀點比較研究的啟示”,《創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師範教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40.“新中國課程與教材發展軌跡”,湖北教育報99年12月13日(
王進、裴娣娜合作)。
41.“主體參與的教學策略”,《學科教育》2000年第1期。
42.“關於減負的思考”,《
中國教育報》,2000年1月25日。
43.“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學科教育》2000年第2期。
44.“
主體教育的理論與實驗——訪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裴娣娜”,《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45.“課程設計的新取向——論澳門課程改革”,《2000年澳門課程改革研討會論文集》,教育暨青年局(澳門)2001年出版。
46.“對教育觀念變革的理性思考”,《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47.“關於基礎教育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幾點思考”,光明日報2001年9月20日。
48.“多元文化與基礎教育課程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教育發展研究》(上海)2002年第4期。
50.“高質量、多層次地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服務”,《高等師範教育》2002年11月第14卷第6期。
51.“對
研究性學習的幾點思考”,《國小青年教師》(河南)2002年第12期。
52.“對當前教學改革該肯定什麼注意什麼”,中國教育報2003年1月5日。
53.Die Curriculumreform für die neunjährige Pflichtschule in China,《Das Bildungswesen in China》,2003 by BÖhlau Verlag Gmbh 8 Cie,KÖln in Germang (p17-31)
54.“序”,“國小數學發展性教學策略研究”,《澳門數學課程試驗計畫——協作學校教師專業成長文集》,
澳門特別行政區教育暨青年局,2002年,第5-10頁,第17-28頁。
55.“科學研究:學會發展的生命力”,《教育學研究》第5·02期。
56.“提升教師對現代課堂教學科學性的把握”,中國教育報2003年6月12日。
57.“反思、批判、重建——對胡克英教學論思想的幾點理解”,中國教育學刊2003年第6期。
58.“我國學校
科學教育的政策與改革思路”,〈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7期。
59.“‘
三個面向’與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現代化發展研究”,〈開闢中國教育
新航道〉(
范祿燕、賀鴻琛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444—456頁。
60.“科學探究課:課程設計的發展性取向”,《中國教育科學2002年》,
中國教育學會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588—594頁。
61.“現代學習的幾個基本特點”,《天津教研》2003年第3期。
62.“
主體教育實驗研究發展的反思”,《21世紀教育》2003年3-4合刊。
63.“我國基礎教育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根本轉換”,《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第2期。
64.“主體教育理論研究的範疇及基本問題”,《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65.“基於原創的超越:我國教學研究方法論的現代構建”,《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65.“對當前我國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中國工人出版社,2004年11月。
66.“論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研究的新
視域”,《課程研究》2004年第2期第1—6頁。
67.On the Develoo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Lntermational Symposium on Teacher Training and Appointment System 2004,Edited by kim,Byung—Moo,Organined by College of Education,Kongju National University,Korea,October 19,2004P53-70.
68 .“改革、探索、開拓、創新——澳門中國小數學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報告”,《‘數學教育與學生髮展’兩岸四地中國小數學課程與教學改革學術論壇論文集》序,(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北京師範大學),第228-233頁。
70.“我國基礎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根本轉化”,《
新華文摘》2004年第20期第102—104頁。
71.多元文化與基礎教育課程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中國教育科學200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436-439頁.
72.“論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研究的新
視域”,《課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期第3—8頁。
72.“對當前課堂教學改革幾個爭論問題的思考”,《課程發展、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更新》,(第七屆兩岸三地
課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台北師範學院、淡江大學等單位主辦),2005年4月,第277—284頁。
73. 當前我國課堂教學改革的幾個問題(上), 《中國基礎教育》2005年第1期,3-5頁
74. 當前我國課堂教學改革的幾個問題(上), 《中國基礎教育》2005年第2期,3-5頁
75. 序 從學會發展視角看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馬蘭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共3頁
77. 一部充滿原則性的教育理論著作, 《現代教育導報》2005年7頁11日A3版
78. 中小學生生存的文化環境與價值觀教育, 《
中國教育學刊》2005年第6期
79. 總序 探索與創新----現代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新
視域, 《現代課程與教學研究新視野文庫》叢書(本人為主編,已出版三部)總序(共6頁)
80.在追問中把握
公開課的現代意義,中國教育報,2005年10月25日笫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