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觀分布容積

表觀分布容積

表觀分布容積(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是指當藥物在體內達動態平衡後,體內藥量與血藥濃度之比值稱為表觀分布容積。Vd可用L體重表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表觀分布容積
  • 外文名: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 計算:體內藥量與血藥濃度之比值
  • 單位:L
一、概念:,二、意義:,三、計算公式:,四、測定方法:,五、影響表觀分布容積大小的因素:,六、多室模型和分布容積:,

一、概念:

表觀分布容積(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是指當藥物在體內達動態平衡後,體內藥量與血藥濃度之比值稱為表觀分布容積。Vd可用L體重表示。
中文名
表觀分布容積
外文名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計算
體內藥量與血藥濃度之比值
單位
L/kg(體重)

二、意義:

為什麼說表觀,因為它並不代表有生理意義的真正容積。而它的比值是時間的函式。由於分配容積大小可推測藥物在體內分布及結合情況,故它有廣泛的實用意義。 (Vd)值大,其藥理意義是提示該藥分布廣或者是藥物與生物高分子有大量結合,亦或兩者兼有之。
按照血漿濃度(c)推算體內外來化合物總量(A)在理論上應占有的體液容積,即表觀分布容積Vd=A/c,單位為mL或mL/kg(體重)。各組織器官與血漿對外來化合物濃度的影響,因此表觀分布容積能提供外來化合物在體內分布的重要信息。例如,外來化合物在人體內分布只限於血漿、細胞外液或全身的水分中,則相應的Vd分別約為40、170和580mL/kg ,如脂溶性外來化合物主要分布在富含脂肪的組織和器官中,則Vd可大於1000mL/kg。當Vd已知時,可根據血漿濃度來推算體內外來化合物的總量。

三、計算公式:

Vd=給藥量*生物利用度/血漿藥物濃度(Vd=A/c)
Vd是一個假想的容積,它不代表體內具體的生理性容積。但從Vd可以反映藥物分布的廣泛程度或與組織中大分子的結合程度。
Vd≈5L 表示藥物大部分分布於血漿Vd≈10~20L 表示藥物分布於細胞外液
表觀分布容積
Vd≈40L 表示藥物分布於全身體液
Vd >100L 表示藥物集中分布至某個組織器官或大範圍組織內
Vd越小,藥物排泄越快,在體記憶體留時間越短;分布容積越大,藥物排泄越慢,在體記憶體留時間越長。

四、測定方法:

Vd計算,一般可以用外推法、 面積法求得;如果有輸注的藥物數據,亦可以用輸注數據法求之。 對於這三個方法獲得數據的一致性 , 僅適用於單室。 關於雙室,各種方法計算結果常存有一定誤差,由於初始階段數據不充分以至對分配相不明確,使外推法往往誤差較大。

五、影響表觀分布容積大小的因素:

儘管V是一種表觀容積,故不應被視為一種物理空間 ,但它仍具有一個取決於各種生理因素的最小值。很明顯,藥物至少必須通過血漿而分布。因此在一個了70kg 重的健康人身中,V的最小值至少應該是3L。然而,限定一種藥物進入血漿的唯一理由是因為藥物與血漿蛋白高度結合,而且與組織的結合和分配都不明顯。在這方面必須認識到血漿蛋自也可擴散到血管系統以外。這種血管外的血漿蛋白將通過淋巴系統回到血管內。因此與血漿蛋白高度結合的藥物,最終也將分布到血漿以外,即便很慢。因為大約有55% 的血漿蛋白是處在血漿 之外,如果藥物的分布允許經過足夠時間的話,理論上一種藥物的最小V 值應是7L。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認識到7L的值等於白蛋白的V值。如果在藥物全部分布到血漿蛋白空間之前來進行評價,會僅僅出現較低的 Vs值。
如果血漿蛋白結合不出現,V的最小值將為14L 一一等於體內血管外液的空間。 而且在藥物到達全部血管外液空間之前,必須經過一定的時間。
另一方面,V 在理論上沒有上限。組織的親和力越高,血漿中的藥物部分就越低。理論上當無窮大的高組織親和力和V 趨近於無窮大值時,血漿濃度就接近O值。
然而對一種給定藥物的V不能認為對所有的人都是一個固定值。它隨體內可以結合部位的多少及類脂空間的大小而變化。 病人的體格和疾病狀態及各種生理狀況都能改變藥物的結合。

六、多室模型和分布容積:

在藥物服用後立即分布到全身時,V值並不固定,而隨時間延長而增加。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分布的結果而降低了血漿濃度,體內藥物的總量並沒有任何顯著的變化。只有當存在著一種瞬間分布時,V才不取決於時間。瞬間分布在理論上不會出現,但實際上是可以接近的。 如果分布很快,且只能在服藥後最初幾分鐘內可以區別,則這種分布階段一般說可以忽略。要說一種瞬間分布已經出現,則該藥物可認為是單室模型藥。就臨床目的而言,大多數藥物屬於這種類型。儘管如此,仍必須考慮許多藥物的分布相,並試圖用多室 (分布的 ) 特性去處理。尤其是當這種分布出現在大部分劑量間隔期,且整個劑量間隔期有一種可見到的半衰期變化 ( logC 一 t中的斜率的變化 ) 更是如此 。 此外,如果毒性與分布相以及後分布相 ( 如利多卡因 ) 中的血漿濃度有關,或理想作用只在分布進入組織後才獲得,那么在治療中考慮藥物的分布就非常重要。有兩個因素可以引起這種延長分布:(1)緩慢擴散或 (2)對藥物具有較高親和力的器官的緩慢滲透。
就 V 而言可用三個不同名詞來表示延長藥物分布相: ( 1 ) V1, 即最初分布容積或中心室的表觀分布容積;( 2 ) Vss, 即穩態濃度時的表觀分布容積;( 3 ) VB , 即終端清除相中的表觀分布容積。
當用藥物快速靜脈注射後立即得到的血漿濃度 (實際是通過外推濃度回到O時得到的) 來測定V時,同時也就測定了V1 。 因 此V1的值可由下式算出 , V1 = O /最初濃度 (回到 O 時的外推濃度 ) 。 當藥物完成其分布且全身達到動力學平衡時,即當藥物向每一個器官進出的流量為常量時,便出現穩態狀態。在這種狀況下得到的 V 值就稱為Vss。由於體 內藥物的量在穩態時不易測定,便設計了幾種間接方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較瞬時曲線下 的面積 (AUMC) 和血漿濃度—時間曲線下的面積 ( AUC ) 。 其關係如下式 : Vss = D x AUMC / AUC 。 AUMC的意義在於這一事實 , 即分數 AUMC / AUC 等於藥物在體內滯 留的平均時間。這個值一般稱為中值滯留時間 ( MRT ) 。
在終端清除相中,藥物只能從血漿中通過清除而排出。這種清除的結果,在組織和血漿間便產生了濃度差,從而引起藥物從組織向血漿的再分配。該相中組織的活性濃度因此也將滯後於血漿濃度。從組織向血漿中的擴散或轉移越慢,且血漿中的清除越快,組織中的活性濃度也將越滯後於血漿濃度。因此,在這些條件下,當體內藥物量與血漿濃度相關時,VB 將較高於使用平衡狀態時的Vss。 VB值可由下式得到: VB = CL/ λ, 式中λ為終端清除速率常數。 與 Vss 和V1相比,V B取決於CL。因為活性組織的濃度在較高CL條件下將更加滯後於組織濃度,高CL比低CL將給VB 以更大值 。 在評價動力學數據時,應當認識到VB取決於C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