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生成型巨核細胞(platelet- producing megakaryocyte)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小板生成型巨核細胞
- 外文名:platelet- producing megakaryocyte
- 所屬學科:組織學與胚胎學
- 公布時間:2014年
血小板生成型巨核細胞(platelet- producing megakaryocyte)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血小板生成型巨核細胞(platelet- producing megakaryocyte)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定義胞質被網狀小管分割成若干胞質小區的巨核細胞。出處《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第二版。1...
巨核細胞(Megakaryocyte)是骨髓中的一種從造血幹細胞分化而來的細胞,是正常骨髓中的一種能生成血小板的成熟細胞,前身為顆粒巨核細胞。該細胞體積巨大,成熟的巨核細胞邊緣部分破裂脫落後形成血小板。平均每個巨核細胞能生成2000個(200~...
每個巨核細胞產生血小板的數量每立方毫米大約200~8000,一般認為血小板的生成受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素調節,但其詳細過程和機制尚不清楚。血小板壽命約7~14天,每天約更新總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臟中被清除。形態結構 血小板描述...
大血小板比率是指大血小板占總的血小板的比例。即12fL 或更大的識別值中的大血小板比率,是指相對LD 和UD間的粒子數,算出的固定識別值和UD 間的粒子的比率。血小板是由一種叫做“產血小板型巨核細胞”形成的。具體形成機制不詳。“...
特發性或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osis,簡稱ET)又名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種以巨核細胞系增殖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患,臨床以出血、血栓形成及持續性血小板增多,伴有其他造血細胞系的輕度增生為特點。臨床上凡原因不明的...
正常情況下,巨核細胞是骨髓中特有的血細胞,是人體內血小板的母細胞。正常值 在1.5 cm×3.5cm骨髓液塗片上可有20-80個不同發育階段的巨核細胞。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若巨核細胞明顯增多,達100個以上,或達到幾百個,可導致骨髓...
骨髓不僅產生紅細胞、粒細胞、巨核細胞- 血小板、單核巨噬細胞和B淋巴細胞(鳥的B淋巴細胞在腔上囊生成),而且還保存著一定數量的造血幹細胞。這些功能持續終生。出生後,骨髓成為人體的主要造血器官、成年人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主要...
此外病毒感染還可能改變了血小板的結構,而使自身的血小板具有免疫原性,產生自身抗體,與血小板膜抗原起反應,結合於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FcR並被其吞噬;病毒感染還可直接損傷巨核細胞,影響血小板生成使血小板減少。套用封閉巨噬細胞Fc受體或...
③血小板生成素(TP0)的作用 TPO是一種血細胞生成因子,能刺激巨核細胞生成和血小板的產生,內源性TP0的水平受其受體c-mpl調控,c-mpl表達於血小板和巨核細胞。Shiozaki等四報導1例體內具有高水平IgG型抗TPO抗體的AATP患者,體外培養...
本病部分患者晚期紅細胞計數可上升,並發或轉成骨髓纖維化,約10%老年人ET可轉化為CML、PV和急性白血病,但本病不向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轉化。發病機制 血小板增多的機理還不清楚。可能由於造血幹細胞異常導致巨核細胞系增殖,血小板生成...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以巨核細胞增生為主的造血幹細胞克隆性疾病。 病因 1.反應性血小板增多 見於感染、手術後、惡性腫瘤、脾切除術後、急性失血或鐵缺乏、創傷、非感染性炎症等,這些病因導致促血小板生長因子(如血小板生成素、白細...
晚幼型:0.44-0.60 (44%-60%)。 裸核:0.08-0.30 (8%-30%)。 變性:0.02(2%)。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增多: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纖維化症、脾功能亢進、急性大出血...
少數病例也伴有粒-單核細胞集落形成單位和紅細胞集落形成單位的增多。本病巨核細胞數、平均巨核細胞容量均增高。血小板生成可達正常速率的15倍。血小板壽命通常正常,少數病例縮短可能系脾破壞血小板所致。血小板大量增多導致出血和血栓形成的...
1.血小板的生成、分布和壽命 2.巨核細胞是血小板之母 3.各個時期巨核細胞及其“子代細胞”血小板的特徵 4.巨核細胞在骨髓有核細細胞中僅占0.05% 5.巨核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巨核系集落刺激因子和促血小板生成素控制 6.血小板的生成...
基於這些研究,我們提出靛玉紅通過調控Tregs數量和功能、巨核細胞成熟和凋亡,減少血小板破壞,促進血小板生成,提升ITP血小板數量這一假說。為驗證該假說,我們擬構建主動型慢性ITP小鼠模型,體內探討靛玉紅對主動型慢性ITP小鼠的治療作用;...
血小板更新率加速4~9倍。4.其他因素 1)雌激素的作用:慢性型多見於女性,青春期及絕經期前易發病,妊娠期有時復發,可能是由於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及刺激單核-巨噬細胞對抗體結合血小板的清除能力所致;對小鼠的研究發現雌激素可...
也有新的觀點認為是免疫介導損傷巨核細胞或抑制巨核細胞釋放血小板,造成患者血小板生成不足。臨床表現血小板計數不同程度的減少、伴或不伴皮膚黏膜出血症狀。ITP在各個年齡階段均可發病,一般兒童多為急性型,成人多為慢性型。兩種類型在...
繼發性血小板增多性紫癜則是由其他疾病導致,發病年齡及群體無特異性。 病因 1.原發性血小板增多性紫癜 骨髓造血幹細胞克隆性增殖、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及其受體改變、巨核細胞對血小板生成素敏感性改變等原因引起體內血小板生成過多。50%的...
血小板計數持續低於 100×109/升(L),很常見,一般認為血小板在50×109/L時易伴自發出血,在20×109/L時常有較明顯自發出血。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很多,按其發生機理有:生成減少,某些藥物和病毒感染只選擇性抑制骨髓巨核細胞而誘發...
其主要臨床特點是:皮膚,黏膜自發性出血,血小板減少,骨髓巨核細胞數正常或增多,出血時間延長,血塊收縮不良,束臂試驗陽性。本病的特徵是血小板壽命縮短,骨髓中巨核細胞增多伴成熟障礙,脾臟無明顯腫大。本病分為急性型與慢性型兩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