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蠻夷長官司
- 位置:今貴州省思南縣
沿革
地理
衙署
![長官司衙署圖 長官司衙署圖](/img/9/d43/AMzImYilDNzQzM4ITYyIGZ1QTOxUDZ0YTYycDZ5YWOkZGMxUzY0IW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蠻夷長官司長官,官名。元朝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置長官司,亦稱蠻夷長官司,並以士人為長官。...
蠻夷長官司,明清思南府下轄土司,土著安氏世襲。治所在今貴州省思南縣。明洪武七年(1374)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廢。...
東流蠻夷長官司,系明清湖廣土家族土司,隸屬於大旺土司。洪武八年(1375年)設東流安撫司,以田可住為安撫,後廢,宣德三年(1428年)復設東流蠻夷長官司,以田銘為...
臘壁峒蠻夷長官司,宣德三年(1428年)五月置,隸屬於大旺土司,廢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治所在今湖北省來鳳縣臘壁司村。...
地方政權機構名。元朝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置,又稱“蠻夷長官司”。秩如下州,設達魯花赤、長官、副長官等,多以土人為之。...
西泙蠻夷長官司,明代施州衛金峒土司下轄土司。宣德三年(1428)設,以秦萬山為長官,黃成珊、向政旭、譚忠信為副長官。...
蠻夷長官司副長官,官名。元朝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置長官司,亦稱蠻夷長官司,並以土人為長官、副長官。...
沐川長官司 在四川屏山縣西北一百八十里沐溪北岸,元置,長官悅氏世襲,沐溪出縣西北,東流入江。 元至22年(公元1285年),改馬湖路總管,分其地置六長官司(沐川、...
中曹蠻夷長官司:元為中曹白納蠻夷軍民長官司屬管番民總管府。洪武五年(1372)改置中曹蠻夷長官司,改屬貴州宣慰司同知,崇禎三年(1630)改屬貴陽府。
大旺土司,是元明清時期湖北西南邊陲的土家族土司。級別為安撫司,隸屬於散毛土司,下轄東流蠻夷長官司、臘壁峒蠻夷長官司。雍正十三年(1735)田正元納土歸流,其地入...
金峒土司,元明清湖廣施州衛土家族土司,司治在今湖北省鹹豐縣黃金洞鄉金洞司村。元末始設,明洪武四年(1371)置長官司,後廢,永樂五年(1407)復置安撫司,轄石...
宋末元初設思州、思南兩宣慰司,元代設定“銅人大小江蠻夷軍民長官司”。明永樂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於今境設銅仁、思南、石阡、烏羅4府,並劃歸新建的貴州省...
宋,畨人婺川縣,早在宋代就建立了印江第一個基層政權——朗溪蠻夷長官司,迄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元置朗溪洞官,領其地,隸婺川縣。
元朝政府還在今湘西少數民族聚居地實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個長官司或蠻夷長官司,分別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新添葛蠻安撫司和四川行省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管轄。 明朝...
洪武六年(1373)改置盧番長官司,改屬貴州衛;成化十二年(1476)改屬程番府,萬曆十四年(1586)改屬定番州。韋番長官司:元為韋番蠻夷長官司屬八番順元宣慰司。
“九姓土司”即九姓長官司,元初,立夷民羅氏等九人稱為把總,至元初改為九姓羅氏黨蠻夷長官千戶所、九姓黨蠻夷長官司。明朝洪武六年末(1374)改置九姓長官司,...
散毛土司,系元明清湖廣土家族土司,明清時隸屬於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元至元三十年(1293)始設蠻夷官,至正六年(1346)升為宣慰使,明永樂朝之後設宣撫使,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