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門

儀門

yí'mén

禮儀之門

舊時官衙,府第大門之內的門,也指官署的旁門

“衙門”或“官邸”轅門內具有“威儀”點綴的正門,成為儀門。有的旁門也借稱“儀門”。有的後門也可以稱為“儀門”。

明清官署、邸宅大門內的第二重正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儀門
  • 外文名:the door of etiquette
  • 釋義:禮儀之門
  • 曾用名:桓門,宜門
由來,歷史文獻,

由來

儀門是縣衙的禮儀之門,取孔子三十二代孫孔穎達《周易正義》中“有儀可象”之句而得名,是坐轎、騎馬的起止點。
儀門
儀門在古代稱為桓門,漢代府縣治所兩旁各築一桓,後二桓之間加木為門,曰桓門。宋避欽諱,改為儀門,即禮儀之門。明清衙署第二重門通稱儀門,是主事官員迎送賓客的地方。
凡遇皇帝和皇后壽誕、元旦(春節)、冬至等節,知縣都要提前率領僚屬吏員,身著朝服、朝冠,在縣衙大堂練習禮儀,儀門之內張燈結彩。每逢鄉試,從縣衙大堂開始紮上龍門,結成彩樓,直到儀門,再從儀門往外,搭上彩橋。新知縣到任要祭儀門,新知縣接印時先登儀門行一跪三叩首禮,“護日月”(救護日食、月食的典禮)按禮部的勘會通知,提前在儀門至大堂之間張燈結彩,搭設花門彩棚,日食、月食那天在儀門內置金漆大鼓一面。而遇忌辰,皇帝和皇后、印官的父母喪日,縣衙儀門外則供設忌辰牌位。可見儀門是典禮、慶賀、祭拜的重要場所。《明會典.官員禮》記載:凡新官到任之日,至儀門前下馬,由迎接官員迎入儀門之風。府治喜慶大典,皇帝臨幸,宣讀詔旨或舉行重大祭祀典禮活動時,也要大開儀門。清末,為避宣統溥儀之諱,一度將儀門改為“宜門”。儀門既為禮儀之門,平常是不開的,人們出入府衙,走的是東側便門,即府衙儀門之東配房,通過地府衙東便門室內地面發掘清理,我們可以看到東配房內的石板已磨得光滑凹陷。根據古代制度,府衙儀門之西側還有一座配房,即“鬼門”。大多數衙門署只是一間而南陽府衙“鬼門”則與儀門東配房一樣,都是制如儀門一樣,三間五架,只是高度略有下降。儀門東西便門兩側與府衙六房(吏、戶、禮、兵、刑、工六房)構成廊道 相通,並與府衙大堂相接,混然一體。
清代,包括一些蒙古王府在內的較大王府也多有儀門,如北京的恭親王府、漠南蒙古的達爾罕親王府喀喇沁郡王府等。

歷史文獻

元 高文秀 《誶范叔·楔子》:“這是儀門前,且莫過去,我試看咱。”《明會典·禮部十七·官員禮》:“新官到任之日……先至神廟祭祀畢,引至儀門前下馬,具官服,從中道入。”《江寧府志·建置·官署》:“其制大門之內為儀門,儀門內為蒞事堂。”《紅樓夢》第三回:“ 邢夫人 攜了 黛玉 坐上,眾老婆們放下車簾……入一黑油漆大門內,至儀門前,方下了車。“
儀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