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封

敕封

皇帝頒詔書封賜臣僚爵號,官位,財物,奴婢,妃妾,其它頭銜,是帝王制度的專屬辭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敕封
  • 發音:chì fēnɡ
  • 出處:《賣炭翁》
  • 屬性:詞語
涵義,釋義,示例,引申,歷史,

涵義

釋義

敕:chì
(1)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詞(漢時凡尊長或官長告誡子孫或僚屬,皆稱敕。南北朝以後專指皇帝詔書) [imperial]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白居易《賣炭翁》
(2)又如:敕書(皇帝行文給臣僚的文書);
敕命 皇帝頒賜爵位或物品的詔命
敕符 書有皇帝命令的憑證
敕令 chìlìng 指帝王所發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
唐明皇敕封“霍童洞天石碑”唐明皇敕封“霍童洞天石碑”

示例

當代·殷謙天廷秘傳》:“初始,天斗於芃樹下以芃果果腹,思之,一思三年,恍如夢寐,覺身邊有異物蠕動,遂起視之,群蛇滿地也。因己乃蛇之身,神之首,見蛇遂惡之。天斗試取其右鎖骨,吸元氣之精,時呼時入,如是周而復始。次日,果造二女。視之,雲鬟霧鬢紆青佩紫風姿綽約,姿容秀美。天斗悅之,稱其為‘女媧’、‘女姬’,視為弟子,敕封女媧為左玉使,女姬為右玉使。逾三日,天斗取其左鎖骨,亦復如是,造三男,天斗稱其為‘軒轅昊’、‘笪殷昊’、‘伏羲昊’,敕封為‘三昊’,敕號曰:軒轅王、笪殷王、伏羲王。”

引申

明、清對文武官員及其先代妻室贈予爵位名號時,皇帝詔命有誥命敕命之分,五品以上授誥命,稱誥封;六品以下授敕命,稱敕封誥命敕命形如畫卷,軸端一品用玉,二品用犀,三品與四品用裹金,五品以下用角,參見“封贈”。明《東江疏揭塘報節抄》:“除一而移會登萊巡撫(袁可立)外,既經委臣查勘前來,合行覆請,伏乞皇上亟賜冊號封典敕於該部,速遣使臣航海前來,不致風高浪阻,誤敕封大典,並誤疆場大事也。”
它的頒賞一般多物中在慶典時進行,頒賞時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定,一品至五品官員以“誥命”授予,也誥封。五品以下官員以“敕命”授予,也稱敕封。如清朝規定,一品官的曾祖父以下均有封典或物。,三品以上其祖父母以下,七品以上其父母以下,九品以僅賜予官員本人。
明朝的誥封敕封般均為一色織錦,自右向左豎行書寫,上鈐“廣運之寶”“制誥之寶”或“敕命之寶”御璽。部目分織錦的右側首部織有“奉天誥命"四字,左側尾部一般有織造時間。後朝使用前朝織造的織錦書寫誥(敕)封進行封典情況常見。
清朝的誥封敕封一般為紅、青錦,物官、赭石、淺黃、明黃五色織錦,單色織較為少見。其大部分織錦的右側首部也同明朝的相同,織有“奉天誥命”四字,左側首部織有滿文“奉天誥命”四字,沒有織造時間。織錦均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其左自左向右書寫滿文,右部自右向左書寫漢文,稱之為“滿漢合璧”。中部鈐滿漢文“制誥之寶”或“敕命之寶”御璽。
紅樓夢“敕造寧國府”紅樓夢“敕造寧國府”
紅樓夢第三回中道:“敕造寧國府

歷史

敕封昭靈
早市無所得,故人送來壽山石章“敕封普庇昭靈廣佑王印”,據查,唐末淮兵圍蘇,吳越錢氏禱於李明祠,頗有靈應,於是,封其為昭靈侯,並改祠為廟。宋元間,當地人俗呼昭靈侯為城隍神,故昭靈侯廟又名城隍廟。元大德三年(1299年),改名為“衍慶昭靈觀”。明洪武二年(1369年),封侯為“監察司民城隍”。此後,歷代對禊湖道院之神多有加封,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進封為“廣佑王”,同治六年(1867年),加封為“普庇按會典城隍神”。又湯某呈示象牙陰刻人物筆筒,象牙陰刻詩文紙鎮,落“玉堂”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