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齊白石蠶桑圖》
- 創作年代:1934年
- 作者:齊白石
- 材質:紙本
《齊白石蠶桑圖》是由中國著名書畫大師——齊白石創作的作品。《蠶桑圖》描繪的是四隻正在啃食桑葉的春蠶。此幅作品在2011 北京誠軒秋季拍賣會上受到了許多收藏家的好評。畫作簡介《齊白石蠶桑圖》的尺寸為:19.5×27cm。畫...
《明孫艾蠶桑圖》為明代畫家孫艾畫作,立軸,紙本,設色,縱65.7厘米,橫29.4厘米。北現藏於京故宮博物院。圖中有沈周題詩“生紙寫生,前人亦少為之,甚得舜舉天機流動之妙。”評價 《明孫艾蠶桑圖》畫桑樹幹一枝,桑葉上有幾條蠶正在取食桑葉。桑葉用沒骨法,以花青畫葉面,花青略加赭石畫葉背。枝幹...
蠶絲和大麻、苧麻,以及後來的棉花一道,為中國人主要的衣著原料,蠶桑也就成為中國農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達數千年的實踐中,中國人積累了豐富的養蠶經驗,這個經驗比較集中地體現在對於蠶病的防治方面。商周時期,蠶已在室內飼養。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1年),養蠶已有專用蠶室,蠶病的防治受到重視,並採用...
桑(Morus alba L.),通稱桑樹,又稱白桑、家桑、蠶桑,是桑科桑屬的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厚,灰色,具不規則淺縱裂。葉卵形或廣卵形,邊緣鋸齒粗鈍,有時葉為各種分裂,表面鮮綠色。花單性,雌雄異株,雌雄花序均為穗狀。聚花果卵狀橢圓形,成熟時紅色或暗紫色。花期4~5月,果期5~8月。桑原產於中國...
蠶桑,即養蠶與種桑。是古代農業的重要支柱。相傳是嫘祖(黃帝正妻)發明。蠶桑文化是漢文化的主體文化,與稻田文化一起標誌著東亞農耕文明的成熟。而就漢文化的主體文化絲綢文化、瓷器文化則標誌著中原文明進入鼎盛階段。2008年6月7日,蠶桑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蠶絲簡介 蠶絲是絲綢的基本...
《題錢舜舉畫蠶桑圖》是詩人虞堪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桑中鳴禽巧如鴂,吳娘養蠶夜不歇。暖雨寒風惱殺人,政是江南三四月。苕溪遺老白髮翁,畫蠶畫葉搖春風。千金難買吳娘笑,故寫生枝椹子紅。作者簡介 虞堪(約1354年前後在世)又名裁,字克用,一字勝伯,又字叔勝,號青城山樵。宋丞相允文七世孫,...
涼山州土壤類型以紫色土、紅壤土、黃棕壤、棕壤為主,占土壤總面積的80%,土壤結構好,土層深厚且疏鬆,透氣性好,土壤微酸,pH值在5.8-7.5之間,養分含量較高,有機質含量1-4%,鹼解氮和速效鉀含量豐富,鹼解氮60-135ppm,速效磷5-25ppm,速效鉀在50-170ppm以上,適宜種植涼山蠶桑。氣候特徵 涼山州為...
鹽邊桑蠶繭,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鹽邊縣位於四川省西南角,適宜的氣溫、光照、雨量等自然環境條件有利於蠶桑產業發展。鹽邊桑蠶繭繭形大且勻整,繭層厚實、繭色潔白、繭衣蓬鬆、外觀無污物。2016年3月3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鹽邊桑蠶繭”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
終興鎮一直是單縣乃至山東省的重點蠶桑生產基地,種桑養蠶是該鎮一項重要的傳統產業,也是全鎮廣大農民農業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全鎮種植桑園面積一萬餘畝,每年飼養蠶種3.5萬張,蠶繭總產量最高年份達1500噸,嫁接小桑苗作為我鎮的傳統經濟作物,每年種植面積達5000畝以上,由於市場需求旺盛,2005年該鎮小桑苗面積達到...
蠶桑,即養蠶與種桑。是古代農業的重要支柱。相傳是嫘祖(黃帝正妻)發明。蠶桑文化是漢文化的主體文化,與稻田文化一起標誌著東亞農耕文明的成熟。而就漢文化的主體文化絲綢文化、瓷器文化則標誌著中原文明進入鼎盛階段。基本介紹 蠶絲是絲綢的基本原料,絲綢文化實際上就是蠶桑文化的高度發展成熟階段。種桑是專為供給...
蠶桑習俗(含山軋蠶花),浙江省桐鄉市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桐鄉地處浙江北部,是江南蠶桑的主要產地,這裡的鄉間流傳著豐富的蠶鄉習俗,其中以祭拜蠶神的含山軋蠶花廟會最具代表性。含山當地流傳著蠶神發祥或降臨的傳說,因此有“蠶花聖地“之稱。含山軋蠶花廟會又叫“蠶花廟會“,大約起源於宋代...
蠶桑絲織是中華民族認同的文化標識,五千年來,它對中國歷史作出了重大貢獻,並通過絲綢之路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更好地保存保護祖先留下的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浙江、江蘇、四川等三省作為蠶桑生產的主產區和蠶桑絲織文化的保護地,三省文化行政部門聯合行動,以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為項目由中國絲綢博物館向聯合國教科...
宜州桑蠶繭,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宜州是中國蠶桑之鄉、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廣西“十佳”桑蠶生產基地縣區。宜州桑蠶繭外觀呈長橢圓形,繭形繭幅均勻,繭色潔白,光澤好,繭衣少、蓬鬆,縮皺均勻,厚薄均勻,上車率高。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宜州桑蠶繭...
四川高坪蠶桑文化系統 四川高坪蠶桑文化系統,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文化保護 2023年9月,被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蠶桑習俗(掃蠶花地),浙江省德清縣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掃蠶花地的主要表演者都集中在德清一帶。舉行掃蠶花地儀式時,通常由一化裝女子邊唱邊舞,而以小鑼在旁伴奏。表演者往往會做出掃地、糊窗、撣蠶蟻、採桑葉、餵蠶、捉蠶換匾、上山、采繭等一系列與養蠶生產有關的動作。這種民俗活動由來...
江蘇吳江蠶桑文化系統 2021年11月22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認定江蘇吳江蠶桑文化系統為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祀先蠶,亦稱祈蠶桑、親蠶,是古代中國吉禮的一種。簡介 在古代,蠶神有著重要的地位,勞動人民為了向蠶神表示敬仰,並表達蠶農對來年豐收的美好希冀,所以蠶農們對蠶神進行祭祀,並衍生出許多風俗。起源 “先蠶”指最早發明種桑養蠶的人,相傳為黃帝妃嫘祖,中國民間奉之為蠶桑之神。戰國時,附會以天駟星座代表先...
蠶桑十二事圖碑,由十四塊石碑組成,《蠶桑十二事圖》碑高1.3米,全長5.8米。用陰刻手法,將反映蠶桑十二事的連環畫圖刻於青石板上。圖碑簡介 清代先列於蠶祠。民國時,陳列於廣元南門蠶桑局內,現鑲嵌在四川省廣元市皇澤寺崖壁上。創作經過 據說,清代嘉慶年間,廣元有一縣令名曾逢吉。此人乃湖北京山人氏,...
蠶桑絲織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德清)蠶桑絲織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德清),是湖州市德清縣申報的浙江省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2020年9月2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浙江省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名單,“蠶桑絲織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德清)”等17個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地區入選。
這都表明中國是蠶桑絲織的發源地,許多國家最初的蠶種和養蠶技術都是由中國傳去的。據史書記載,中國的“田蠶織作”早在公元前12世紀就傳到了朝鮮,2世紀末或3世紀初,又經過朝鮮傳到日本。中國也曾直接將蠶種和養蠶技術傳到日本。 6世紀或7世紀則循著絲綢之路經波斯傳到阿拉伯和埃及。8世紀時傳到西班牙,以後傳遍地...
資陽養蠶業起於隋唐的樂至縣蠶桑史,隨歲月幾番更迭,從未散失“桑城”的光輝,在21世紀的創新浪潮中,保持別樣魅力,與時俱進。養蠶業起源 蠶桑傳習所,清光緒30年(1904年)成立的樂至縣首個蠶桑業官方機構,如今聽上去頗為時尚。桑地554畝,官桑1.3萬餘株、私桑12.9萬株,以所長楊三輔為核心的3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