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掃蠶花地的形成與流變時間跨度較長,據老藝人們口傳,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掃蠶花地是清末至民國時期廣泛流傳於湖嘉地區的一種蠶俗,它起源於浙江省德清縣,儀式的主要表演者都集中在德清一帶。清末至民國年間,德清蠶農為祈求蠶桑生產豐收,於每年春節、元宵、清明期間請職業或半職業藝人到家中養蠶的場所舉行掃蠶花地儀式,後逐漸流變為歌舞表演。
20世紀60年代初,
德清縣文化館組織人員對散落於全縣鄉鎮的民間藝術分類普查、挖掘、調研,發現德清縣掃蠶花地就有七種不同曲調,四種不同風格的表演,藝人達二十多人。當時,掃蠶花地的表演程式已趨成熟,同時也較為穩定和繁榮。
舞蹈特色
表演內容
歸蠶花地表演形式多樣,開始以單人小歌舞為主,由女性來表演,另有一人敲小鑼小鼓伴奏;後來發展為二胡、笛子、三弦等多種民族樂器伴奏。表演者頭戴蠶花,身穿紅裙,紅撫,手排鋪著紅綢的蠶面登場亮相,象徵蠶花娘娘給人們送來吉祥的蠶花,表演者載歌舞,模擬養蠶生產勞動場景,唱詞語言富有濃郁的吳方言特色,內容多為祝願蠶繭豐收和敘述養蠶勞動生產全過程,演等掃地、糊窗、排蠶蟻、採桑、喔餵蠶、捉蠶、換牌匾、上山、采繭等一系列與養蠶生產有關的動作。
表演形式
掃蠶花地舞蹈的基本動作可以用一個“端”字來歸納。表演者走步、舞蹈時含胸提氣,輕輕“端”起腰,不隨便扭動,這裡的“端”比通常收腹提氣的“提”力度要小些。演員的抬腳上步必先“端”起腰、腹,橫步則“端”腰提胯,然後橫走。在腰、腹端直的前提下,作踏步半蹲的上肢舞蹈時,就引申出了以膝蓋帶動全身、作前後或側向移的動態;又由於腰、腹“端”起,也影響到腳底的力度,上步時腳掌平起平落,節奏輕穩無頓挫感。以“端”字為主要特色的動律,舞起來“穩而不沉,輕而不飄”,較好地註解了江南水鄉蠶花娘子端莊、細膩、靈巧的形象。
掃蠶花地表演形式具有多樣性特徵,通常以單人小歌舞為主,它由女性表演,另有一人敲小鑼和小鼓伴奏。後來演變發展到用二胡、笛子、三弦等多種民族樂器伴奏。它的唱詞內容,多為祈願蠶繭豐收和生動地再現養蠶勞動的一幕幕情景。表演者頭戴蠶花,身穿紅裙紅襖,高舉鋪著紅綢的蠶匾登場亮相,象徵蠶花娘娘給百姓送來吉祥的蠶花。表演者精神飽滿,載歌載舞,做出糊窗、采葉、餵蠶、收繭、繅絲等各種各樣的動作,模擬桑蠶習俗與農事活動。整台掃蠶花地歌舞曲目共三十八段演繹歌詞,在每段的鑼鼓過門伴奏下,表演程式化的“掃地”
舞蹈動作。最後,表演者高舉蠶匾,東家娘子接過蠶匾,在象徵慶賀蠶繭大豐收的高潮中結束。
其他的表演形式還有:唱馬鳴王菩薩。男子一人,肩挑籮筐,前面籮上蓋一塊木板,上面放一尊馬鳴王菩薩,紅燭一對,小香爐一隻。只唱不舞,用小鑼敲過門,內容簡單描述養蠶生產過程。春季,演唱者到各村轉悠演出,由村民隨意施捨。楊掃地。男子一人,身背大布袋,手拿小掃帚,到農家門口表演簡單的掃地動作,口中念道:“恭喜大發財,元寶滾進來”,“得兒一掃帚,掃到東家娘娘腳跟楊掃地原為流傳於全省的乞討賣藝形式,一般用韻白表演。在德清有民間藝人用楊掃地的曲子,歌唱和表演時加入蠶繭豐收的內容。男子雙人掃蠶花地,又稱“搖錢樹”。一人表演,一人敲鑼與鼓伴奏。表演者左手拿“搖錢樹”,右手拿掃帚,左手搖一下,右手掃一下。雙腳左、右交叉上步,二人走“∞”字隊形。“搖錢樹”用一根柏樹枝做成,其上掛著用紅綠絲線編結起來的銅錢串,表演時銅錢叮噹作響。
舞蹈道具
舞蹈的道具、服裝都有它的特點:鋪著紅綢的小蠶匾以及作頭飾和道具用的白鵝毛,均是蠶鄉地區特有的生產工具。表演者的頭上、掃帚、蠶匾上插的蠶花,與“西施給蠶娘贈蠶花”的傳說,以及“蠶花會”“軋蠶花”等鄉風習俗相關聯,與蠶鄉人民心目中較為吉祥的事與物相吻合,掃蠶花地曲目廣受城鄉百姓的歡迎也順理成章,不足為奇。
演員類型
掃蠶花地藝人有半職業和業餘兩種,半職業藝人大多以窮苦村民居多,他們務農尚不能溫飽,靠演掃蠶花地補充收入。他們大多以家庭為單位,或三四人搭班劃一條小舢板木船。在農曆十一月開始外出,直至清明後回家。農民也樂意請他 委會連拄表演掃蠶花地們到家中表演,傳承到當下仍受歡迎。業餘的演出則帶有較大的自娛性,隊伍全由四鄉村民自願組成。
文化特徵
蠶桑習俗(掃蠶花地)是祈福儀式。掃蠶花地多在每年春節期間和清明前後表演,其中尤以清明前後表演較為集中。此時正值蠶農們掃蠶室,除塵糊窗,清潔蠶桑工具,準備開始一年蠶桑生產之際。蠶農請人表演掃蠶花地便有清除一切災難晦氣,祈求吉祥、蠶事豐收之意。
蠶桑習俗(掃蠶花地)是文化心理。掃蠶花地之所以深得蠶農們喜愛,不僅在於其細膩柔美、清麗委婉的表演風格,更是因為舞蹈蘊含著人們對自身狀態、既定生活模式的感性認知和集體的構造。長期的飼蠶、植桑、繅絲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各種習俗聯結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生活文化氛圍,對杭嘉湖民眾的集體性格和共同氣質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蠶花”便是這種穩定文化心理的藝術化表現。
蠶桑習俗(掃蠶花地)是生活方式。當年,蠶桑生產尚是當地農戶養家餬口的重要手段之一,他們也就把信仰蠶神、參加相關節日廟會活動、遵守蠶禁忌,以及遵循這一系列與蠶桑生產相關的習俗。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蠶花”是德清人民心目中較為吉祥的事物,掃蠶花地表演因而深受當地蠶農的歡迎。掃蠶花地是蠶桑生產習俗中重要的一環,每年寒食清明時節,“關蠶房門”生產以前,蠶農都要請藝人到家演出,以消除一切災難晦氣,祈願蠶桑豐收,掃蠶花地表演由此呈現出一定的儀式性,成為浙江蠶桑生產的一種象徵性反映,具有較高的民俗學研究價值。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德清縣文化館獲得“蠶桑習俗(掃蠶花地)”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蠶桑習俗(掃蠶花地)項目保護單位德清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5月6日上午,
德清縣乾元鎮中心國小舉行了第二屆傳統文化節。實驗國小、二都國小、雷甸國小、上柏國小四所聯盟學校的師生為活動奉上的掃蠶花地展演。
2019年5月19日,中國旅遊日德清主題活動暨非遺時尚中國行浙江站首發儀式在千秋廣場舉行。活動上展出了掃蠶花地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