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桑蠶繭

宜州桑蠶繭

宜州桑蠶繭,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宜州是中國蠶桑之鄉、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廣西“十佳”桑蠶生產基地縣區。宜州桑蠶繭外觀呈長橢圓形,繭形繭幅均勻,繭色潔白,光澤好,繭衣少、蓬鬆,縮皺均勻,厚薄均勻,上車率高。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宜州桑蠶繭”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州桑蠶繭
  • 產地名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
  • 品質特點:長橢圓形,繭色潔白,縮皺均勻,厚薄均勻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2號
  • 批准日期:2018年9月5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條件,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宜州桑蠶繭外觀呈長橢圓形,繭形繭幅均勻,繭色潔白,光澤好,繭衣少、蓬鬆,縮皺均勻,厚薄均勻,上車率高。
內在品質指標
宜州桑蠶繭解舒率為53.91%-69.69%;繭絲纖度2.171-2.399旦尼爾;萬米吊糙為1.90-3.80次。
宜州桑蠶繭
宜州桑蠶繭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河池市宜州區地形特點為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向東傾斜,屬半山半丘陵地區,土壤成土母質以石灰岩、砂頁岩、第四紅土、洪積物、河流沖積物母質為主。耕地土壤分為水稻土、紅壤土等5個土類。耕地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及中微量元素含量豐富,耕地土壤肥力高,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32.7克/千克,全氮平均含量1.85克/千克,有效磷平均含量22.6毫克/千克,速效鉀平均含量75.8毫克/千克,土壤有效鐵含量48毫克/千克,有效錳含量70毫克/千克,有效銅含量1.89毫克/千克,有效鋅含量2.06毫克/千克,有效硼平均含量0.20毫克/千克,土壤pH值在4.56-8.31之間,質地以砂壤和壤土為主,耕作層土壤深厚,無明顯障礙因素。適宜宜州桑樹種植。

水文情況

河池市宜州區有大小河溪295條,主要有龍江及其支流臨江河、中洲河、洛壽河、五拱河及刁江支流都良河等11條。龍江河橫貫東西,在宜州區境內河流長度108千米,境內流域面積2981平方千米,龍江屬珠江流域水系,是西江一級支流柳江的最大支流,跨黔、桂兩省(區)。龍江流域水系發育,支流眾多,宜州境內匯入的支流有中洲小江(又名小環江、中洲河)、東小江(又名下梘河、臨江河),均從左側匯入龍江。龍江在宜州城區以上流域集雨面積12866平方千米,河段主河槽寬150至250米,多年平均流量300立方米每秒,徑流量94.6億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8660立方米每秒。水源豐富,水質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沒有人為與工業污染,適宜宜州桑蠶繭生產。

氣候條件

河池市宜州區地處低緯度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較高,沒有嚴冬,季節間平均溫差較小,年平均氣溫20.4℃,最冷月平均氣溫10.1℃,最熱月平均氣溫28.3℃,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8.8℃,極端最低氣溫0.5℃,年平均降雨量1360.2毫米,年平均無霜期319天,全年日照時數為1415.2小時,占可照時數的32%。適宜宜州桑蠶養殖。

歷史淵源

宜州是中國蠶桑之鄉、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廣西“十佳”桑蠶生產基地縣區。
宜州桑蠶繭
宜州桑蠶繭
20世紀70年代,宜州區有專門的桑蠶生產服務管理機構。
1993年-2005年,宜州區桑園種植面積持續增加,規模不斷擴大。
2005年,宜州區桑園面積和鮮繭產量排在全國縣域第一。
2006年以來,宜州市藉助“東桑西移”工程和“東桑西移一浙桂行動計畫”,通過實行以工輔農和推進“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為宜州桑蠶繭絲綢產業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2017年,宜州區桑園面積、蠶繭產量連續12年保持全國縣域第一,桑蠶產業成為宜州農民發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桑蠶生產、繭絲綢加工、資源綜合利用及電商銷售總值達62.6億元。
2018年,宜州區桑園面積持續擴大,桑蠶業已成為宜州強區富農、惠民增收、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已經形成了“世界桑蠶看中國,中國桑蠶看廣西,廣西桑蠶看宜州”的產業格局。
2018年,宜州區推進國家級桑蠶產業園區和國家級桑蠶繭絲綢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的創建工作。

生產情況

1993年,宜州區桑園種植總面積達2.3萬畝,養蠶6.2萬張,鮮繭產量1700噸,養蠶售繭收入2100萬元。
2003年,宜州區桑園種植總面積10.3萬畝,養蠶41.3萬張,鮮繭產繭量達1.4萬噸,養蠶總收入1.86億元。
2005年,河池市桑蠶繭產量58.42萬噸,蠶農年收入達120多億元
2013年,河池市桑園種植面積達76.35萬畝,同比增長5.14%,鮮繭產值達41.8億元,同比增長19.42%。
2017年,宜州區桑園種植面積34.67萬畝,養蠶148.4萬張,鮮繭產量5.8萬噸,養蠶售繭收入28.6億元。
2018年,宜州桑蠶繭桑樹種植面積為3萬公頃,蠶繭產量為8萬噸。
宜州桑蠶繭
宜州桑蠶繭

產品榮譽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宜州桑蠶繭”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20年7月27日,宜州桑蠶繭入選中歐地理標誌第二批保護名單。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宜州桑蠶繭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包括昆明市河池市宜州區所轄的慶遠鎮三岔鎮屏南鄉洛東鎮洛西鎮石別鎮福龍瑤族鄉北山鎮北牙瑤族鄉同德鄉懷遠鎮德勝鎮龍頭鄉安馬鄉劉三姐鎮祥貝鄉等16個鄉鎮210個行政村(社區)。中心產區為慶遠鎮、德勝鎮、北牙瑤族鄉、石別鎮、劉三姐鎮、懷遠鎮、洛東鎮、洛西鎮等8個鄉鎮。保護範圍地理坐標為東經108°4′11"-109°2′44",北緯24°0′10"-24°5′25"。保護區域面積3857平方千米。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8-03-2493。
宜州桑蠶繭
宜州桑園
質量安全要求
1、養蠶期間:一是蠶期加溫時嚴防煤氣中毒;二是蠶期嚴防農藥、菸葉中毒和鼠害;三是講究清潔衛生,確保蠶作安全;四是養蠶前後,蠶室蠶具各消毒1次;五是用藥準確,用法得當;六是蠶食桑期每天進行蠶體消毒1次。
2、烘烤期間:一是做好頭沖、二沖烘烤;二是按工藝要求控制烘房溫、濕度和氣流量;三是烘乾蛹體和保護繭層,勤適當調節排濕孔流量;四是嚴格按照技術規程操作。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宜州桑蠶繭選擇在不受生活、工業污染,生態環境優、通風條件好的房間內。小蠶蠶房應具有較好的保溫保濕性能,同時建造加溫設備和遮陽設施,以便及時調節溫濕度,每張蠶需小蠶房5平方米。大蠶房要求環境清潔,通風良好,保溫保濕,便於消毒和操作,蠶房開對流窗、地腳窗,有水泥地面,每張蠶飼養面積不少於35平方米。
宜州桑蠶繭
宜州桑蠶繭
2、品種範圍:兩廣二號、桂蠶2號及桂蠶N2等桂蠶系列為主。
3、生產過程管理:選擇具有蠶種檢疫合格證、質量合格證的蠶種,根據桑樹長勢於3月底開始養蠶,至當年11月底結束,全年養蠶12批左右,養蠶前做好蠶房準備和蠶室蠶具及養蠶環境的消毒工作,各項管理嚴格按照《小蠶共育技術規程》、《桑蠶飼養技術規程》、《養蠶防病技術規程》執行。
4、產品收穫及處理:熟蠶上蔟後,春期和晚秋5-6天采繭;夏秋高溫季節4-5天采繭。采繭時先拾去蔟中死蠶和爛繭,清除雜物,後把雙宮繭、黃斑繭等撿出。按上蔟先後,先上先採,遲上遲采。采繭動作應輕放,各類蠶繭分開放置。出售時裝繭容器應通風通氣;運繭時應儘量減少振動,同時防止日曬雨淋。烘烤時保全繭質,合理安排烘力和堆場;不同品種的蠶繭,都應嚴格區分上繭、次繭;鮮繭、半乾繭的堆場應通風陰涼,乾繭堆場應乾燥防潮。
宜州桑蠶繭
宜州桑蠶繭
5、生產記錄要求,嚴格記錄生產情況,包括技術措施、農藥、肥料的使用情況等,並妥善保存。

專用標誌使用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宜州桑蠶繭
宜州桑蠶繭
1.1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1.2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1.3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1.4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載明使用的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2.1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宜州桑蠶繭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等);
2.2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3.1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3.3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