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葉子,果實,生長環境,栽培技術,育苗,栽植,病害防治,生物學特性,生長發育特點,物候期,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形態特徵
樹勢中等,樹形開張,樹冠呈自然圓頭形。一年生枝梢常密被絨毛,一般春梢短、細、圓,秋梢長而粗,呈三棱形,春梢長3~15厘米,粗0.2~0.6厘米,秋梢長10~30厘米,粗0.3~0.8厘米,結果母枝為中、短春梢,長度為10厘米,粗0.6厘米為主。
葉子
果實
處紅柚果實大小適中,外觀端正,錐圓形,單果重800~1000克,平均單果重870克;果實縱徑12至15厘米,橫徑13至16厘米,果形指數0.96,果皮橙黃色,香氣濃,厚0.5~1.0厘米,汁胞細,果面光滑,有光澤,果皮易剝離,海綿層淡紅色,易與瓤瓣剝離,囊瓣12~15瓣,囊壁薄而紅。果肉爽口、化渣,後味清新,少籽或無籽,果實可食率63.28%。果汁維生素C含量49.38mg/100m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總糖8.50g/100ml,其中還原糖3.49g/ml,蔗糖4.50g/ml,總酸1.33g/100ml,轉化糖8.17g/ml,糖酸比6.39,固酸比9.02。
生長環境
該品種適宜在年平均氣溫16℃以上的地方生長,要求有效年積溫(≥10℃)5000℃以上。
栽培技術
育苗
處紅柚用嫁接繁殖,方法與其他柑桔相同,但應正確選用砧木。枳砧抗寒性最強,主根較淺,小側根、鬚根特別發達,喜微酸性,耐濕,適於水分充足有機質豐富的土壤,矮化、早果、早熟,定植第3年即能掛果,樹齡較短。柚本砧嫁接,親和力強,嫁接成活率高,樹體較大,生長茂盛,抗逆性好,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栽植
園址選擇
新栽處紅柚應選擇海拔350米以下的避風陽坡、土層深厚、土壤疏鬆肥沃且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地段種植,山地栽培適宜在坡度20度以下緩坡地建園。
整地挖穴
定植密度
常規定植密度枳砧以3×4米,畝植50至60株為宜,平地可稍疏。因處紅柚投產早、豐產穩產、成熟期早,經濟效益好,適當密植可提早產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密度以3×2米,畝植110株為好,進入盛果期再行間伐,保留55株/畝。
建花粉隔離帶
為充分利用處紅柚自花授粉籽少、甚至退化出現無籽的特點,規模種植時應考慮單一品種並建立花粉隔離帶。
整形和修剪
處紅柚可採用自然圓頭形或自然半圓形整枝。截乾高度約30至45厘米,發出新梢後多留基部枝,及時摘心,促進分枝,用拉、撐、吊枝等辦法,加大主枝、副主枝的開張角度,培育成自然圓頭形樹冠。處紅柚的結果母枝以充實春梢最有利結果,因此修剪不求精密,僅除去枯枝、病蟲枝和重疊枝。
肥水管理
處紅柚花多、果大、產量高,養分消耗大,在施肥上要根據結果量和樹體生長情況滿足其要求,一般每畝產3000公斤的處紅柚,每年應施尿素100至150公斤,磷肥60至100公斤,鉀肥3050公斤,同時要多施有機肥,每株施欄肥30至50公斤或餅肥2至3公斤,增進果實品質。
處紅柚花量多,為減少養分消耗,可在花蕾期實行疏花。同時進行疏果,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基本結束,幼果2至3厘米大小時,應依據樹體營養狀況、肥水條件、管理水平以及市場需求,消費心理等因素確定每花序留果數,疏除畸形果、病蟲果,並保持整個樹體掛果均勻分布。
病害防治
處紅柚病蟲害的種類、具體的防治方法與其他柑桔類果樹相同。
生物學特性
生長發育特點
處紅柚幼樹一年抽3~4次梢,形成樹冠快。結果後,以春梢為主,夏秋梢較少,進入盛果期,一般一年僅抽1次春梢,秋梢較少,夏梢極少發生,春梢節間短、較粗壯,易成為結果母枝。處紅柚萌芽力強,成枝力中等。歷年的春梢是主要結果母枝,少量的早秋梢也能形成結果母枝。內膛枝形成結果母枝的比例也很高,為此修剪時必須予以注意和保留。結果枝以2~8cm長、有5張左右葉片的枝條較為理想。結果部位變化是由樹冠下部到上部,從內膛到外圍,隨樹齡的增長、樹冠的擴大而逐步上升和外移。幼樹大部分在樹冠內膛下部結果,成年樹可通過修剪等措施,使全樹掛果均勻、飽滿。處紅柚的花序依發育程式有3~15朵花不等,開花次序為先花序基部再花序中部後花序上部,坐果率則以近基部的高,每花序可坐果1~3個,以1個為主。授粉方式有自花授粉和異花授粉,白花授粉的種子多退化,成為無核果,而授予其他品種或柑橘花粉的則易形成飽滿種子,坐果率提高。
物候期
處紅柚在浙西南3月上旬開始萌芽、露芽抽梢,3月中旬現蕾,至4月上旬春梢停止生長。4月上旬始花,4月中旬盛花,5月上旬謝花,5月中旬為第一次生理落果期,6月上中旬為第二次生理落果期。5月底開始形成瓤囊,6月上中旬種核形成,7月中旬進入穩果期,果實著色期8月中下旬,果實9月中下旬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