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遼簡介
歷史發展
西遼的建立者
耶律大石是遼代的貴族,曾經任
節度使。由於同
遼天祚帝君臣意見不和,在遼被金滅亡前夕,耶律大石帶領一些部隊向西遷徙。1124年,耶律大石到達
可敦城,在這裡他召集了契丹十八個部落的首領集會,號召重建
遼朝,受到各部的支持。他在這裡創立了簡單的政府,並建立根據地進行休養。1130年拔師西進,途中受到了
回鶻王的接待和效忠。1132年到達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稱帝,並稱“菊兒汗(
古兒汗 كور خان Kūr khān < Gür χan,意思是世界的汗,似可譯為‘共汗’)”。
西遼帝國正式成立。比他早來臨中亞的契丹人有一萬六千帳。
稱帝後不久,
耶律大石率軍南下同穆斯林化的
東喀喇汗國發生戰鬥。這次
西遼被擊敗,退回邊界並同當時在邊界的另一支契丹後裔會合。1134年東喀喇汗國阿斯蘭汗去世,繼任者易卜拉欣即位,他不能控制汗國內的局勢,便邀請耶律大石入都城
八剌沙袞(بلاساغون Balāsāghūn,今吉爾吉斯托克馬克東),保護。耶律大石入城後將此地定為西遼新都,改名為虎思
斡魯朵(虎思斡耳朵)吉爾吉斯托克瑪克附近的布拉納城,並改元
康國。
之後西遼繼續擴張,並準備東征金國,但因為路途遙遠,牛馬損失很大而未成功。1137年,西遼在擴張中遇到西喀喇汗國的抵抗,西喀喇汗被擊潰後向
宗主國塞爾柱帝國求援。1141年,塞爾柱
蘇丹領兵十萬在
撒馬爾罕西北的卡特萬和
西遼軍發生決戰,
耶律大石以少勝多,獲得大勝並占領了西喀喇汗都城撒馬爾罕。不久西遼大將額布思又征服了
花剌子模。
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皇后
蕭塔不煙攝政,1150年
耶律夷列親政。期間屬國花剌子模和西喀喇汗國因
葛邏祿人發生衝突,西遼支持西喀喇汗國,後經過調解平息。1163年耶律夷列去世,因兒子年幼,由其妹
普速完執政。期間西遼對花剌子模的控制又有增加。1178年,西遼發生宮廷事變,普速完和丈夫的弟弟通姦,貶殺丈夫,被駙馬之父射殺。帝位由耶律夷列之子
直魯古繼承。
直魯古時期,西遼開始頻繁同周邊國家發生戰爭。與此同時花剌子模也開始逐步興起,顯露出擺脫
西遼統治,在中亞地區稱霸的傾向。同時西遼在各個屬國的官員也日趨腐化。1206年,
花剌子模蘇丹阿拉烏丁·摩訶末脫離西遼。不久西
黑汗國也開始倒向花剌子模。與此同時,東部的
高昌回鶻汗國不堪忍受西遼的剝削,倒向新興的蒙古國家。
蒙古帝國的擴張使得
乃蠻人被迫西遷入西遼境內。1211年
乃蠻部首領
屈出律趁
直魯古外出狩獵的時候將其擒獲,攫取了政權。名義上直魯古被尊為
太上皇,仍然使用西遼國號,但只不過是個幌子。1213年直魯古去世。1217年屈出律的宿敵蒙古成吉思汗派大將
哲別率蒙古大軍進入楚河,1218年擊殺屈出律,西遼滅亡。蒙古勢力進入中亞。
西遼滅亡後,一位契丹貴族波剌黑前往波斯的克爾曼,
花剌子模蘇丹收用了他,成立了一個名為後
西遼的國家,在1259年投降蒙古軍,蒙古人授予他庫魯汗稱號。直至1309年,西遼徹底滅亡,這部分契丹人的傳統習俗已不見,他們有一個蘇丹名庫都馬丁,說明契丹人已完全伊斯蘭化了。
西遼皇帝世系表
姓名 | 在位起止 | 使用年號 | 備註 | 諡號或廟號 |
| 1124年-1143年 | 延慶(1132年-1134年) 康國(1134年-1143年) | 創立者 | |
| 1144年-1150年 | | 大石妻 | |
| 1150年-1163年 | | 大石子 | |
| 1164年-1178年 | | 夷列妹,政變身亡, 蕭斡里拉監國 | 承天皇后 |
| 1178年-1211年 | | | |
| 1212年-1218年 | | | 缺 |
斡耳朵的考證
“Ordo”,遼代稱“
斡魯朵”(《
遼史》卷三十一“營衛志上”有“算斡魯朵”、“國阿輦斡魯朵”等)、“
窩魯朵”(《遼史·蕭圖玉傳》有“窩魯朵城”)、“斡耳朵”(《遼史·天祚帝紀》有“虎思斡耳朵”城,《遼史·國語解》:“虎斯,有力稱。《紀》言‘虎思’,義同。”)、“斡里朵”(《
遼史》卷二十七有人名“虎思斡里朵”),《遼史·國語解》:“斡魯朵,宮帳名。”金代稱“斡里朵”(《金史》卷九十有人名“移剌
斡里朵”)、“訛里朵”(《
金史》卷十九有人名“
完顏訛里朵”)、“訛例朵”(《欽定金史語解》卷一:“
鄂爾多,亭也。”卷十九作‘訛例朵’,
睿宗名)、“訛魯朵”(《金史》卷五十九有人名“完顏訛魯朵”),《金史·國語解》:“斡里朵,官府治事之所。”“斡里朵”承自遼,且沿用於元代,作“
窩魯朵”(
耶律楚材《西遊記》有“虎司窩魯朵”城。按:虎司窩魯朵,在《
長春真人西遊記》里作大石
林牙。此外又作虎思斡耳朵、骨斯訛魯朵、谷則斡兒朵、古徐兒國訛夷朵、古續兒國訛夷朵、亦堵等。參見楊建新主編《
古西行記選注》,
寧夏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六月版,第一百八十四頁)、“斡耳朵”(《元史》中稱為“斡耳朵”。明人
葉子奇所撰《
草木子》卷之三下“雜制篇”載:“元君立,另設一帳房,極金碧之盛,名為斡耳朵。及崩,即架閣起。新君立,復作斡耳朵。”
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五月第一版,二○○六年三月北京第四次印刷,第六十三頁。“斡耳朵”一詞,在契丹語、蒙古語有“宮帳”、“宮廷”之意。參見
達力扎布:《北元汗斡耳朵遊牧地考》,載該氏:《
明清蒙古史論稿》,
民族出版社二零零三年六月版,第五十四頁)、“斡兒朵思”(《
蒙古秘史》續集卷二第二百七十一節有“斡兒朵思”,旁譯“宮殿”;
屠寄《
蒙兀兒史記》中亦稱作“斡兒朵思”)、“窩裡陀”(
彭大雅所撰《
黑韃事略》中稱作“窩裡陀”,《海寧王忠愨公遺書》本)、“兀里朵”(
李志常所撰《
長春真人西遊記》卷上作“兀里朵”,《海寧王忠愨公遺書》本)、“窩裡朵”(李志常所撰《
長春真人西遊記》卷上又作“窩裡朵”,《海寧王忠愨公遺書》本)。
已故赤峰知名學者
蘇赫先生認為(參見蘇赫撰《說北方民族的斡魯朵習俗》,《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一九九九年第五期“中國北方古代文化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專輯”,第二十六至三十五頁):最早見於記載的
斡魯朵形態,應是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
匈奴人的“
甌脫”。匈奴的“甌脫”與後來的契丹、蒙古的斡魯朵(斡耳朵),實是同事異指。究其故,乃代遷音轉所致。始稱(或譯寫)作“甌脫”,後作“斡魯朵”,其實語義一也。此點已無贅述的必要,學界已有了很好的論述(參見李桂芝撰《契丹大賀氏遙輦氏聯盟的部落組織》一文中的“題前話——也釋‘甌脫’”部分,載《慶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遼寧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六月版)。
“斡耳朵”這個詞,亦作“斡爾朵”[清人
于敏中等編纂《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三十“宮室(一元)”云:“
鄂爾多,滿洲語宮也,舊作
斡爾朵。”],蒙古語為“ordu”,
土耳其語為“orda”,
通古斯語為“ordo”(日人
箭內亘著,
陳捷、
陳清泉譯:《元朝怯薛及斡耳朵考》,
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三年版,第六十頁)。箭內亘在此基礎上更加明確地指出其內涵(箭內亘著,陳捷、陳清泉譯:《元朝怯薛及斡耳朵考》,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三年版,第六十七頁):“斡耳朵者,君長之宮殿也,因而為后妃之所住。而有一夫多妻之俗之
蒙古國君長,則建有若干斡耳朵於相異之地,各置若干妻妾。故所謂斡耳朵者,與其謂為君長之住處,寧謂為妻妾之住處,斡耳朵之主人,非君長而為妻妾,非皇帝而為后妃也。”
據日本學者
白鳥庫吉研究(轉引自
箭內亘著,
陳捷、
陳清泉譯:《元朝怯薛及斡耳朵考》,
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三年版,第六十二頁):“ordu原為Kordu或Xordu,其語根Xor及Kor,有中央之意。今
土耳其語為ortu、orta,亦有中央之意。”契丹語“斡里朵”又與
滿語ordo相當,意為“帝王之宮、亭子”(
孫伯君、聶鴻音著《
契丹語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二○○八年八月版,第一百一十二頁)。這些詞的基本語義如上所述為“中央”之意,在漢語中是“宮”的意思(程嘉靜撰《蒙元時期的斡爾朵》,吉林大學碩士論文二○○六年十二月,第二頁)。
中國學者
牛汝極先生也對“ordu”的含義作了系統的研究(牛汝極著《十字蓮花——中國元代敘利亞文景教碑銘文獻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八年十一月版,第一百零八頁):“ordu一詞屢見於古今突厥語和蒙古語中,其本義為‘
牙帳’、‘皇宮’、‘宮殿’、‘王室’或者‘首府’等。在宗教文獻中也作‘神宮’講。後該詞又作‘軍帳’、‘軍營’講。該詞的變體形式有ordo、orda、urta、urdu等。在現代諸
突厥語中,該詞還有‘中心’、‘中央’、‘中部’的含義(參見G.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th Century Turkish,p.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