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脫,漢語辭彙。
拼音:ōu tuō
釋義:1.古代少數民族屯戍或守望的土室。2.指屯戍之人。3.邊地;邊境荒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甌脫
- 拼音:ōu tuō
- 簡介:古代少數民族屯戍或守望的土室
- 注音:ㄡ ㄊㄨㄛ
拼音,拼音,注音,引證解釋,
拼音
甌脫
拼音
ōu tuō
注音
ㄡ ㄊㄨㄛ
引證解釋
1、古代少數民族屯戍或守望的土室。
《史記·匈奴列傳》:“﹝ 東胡 ﹞與 匈奴 間,中有棄地,莫居,千餘里。各居其邊為甌脫。” 司馬貞 索隱:“ 服虔 雲‘作土室以伺 漢 人’。又《纂文》曰:‘甌脫,土穴也。’” 張守節 正義:“境上斥候之室為甌脫也。”
《漢書·匈奴傳上》:“ 東胡 使使謂 冒頓 曰:‘ 匈奴 所與我界甌脫外棄地, 匈奴 不能至也,吾欲有之。’”
明 唐順之 《度潮河》詩:“幾處穹廬移就草,數家甌脫曲依泉。”
2.指屯戍之人。
《漢書·匈奴傳上》:“其君長以下數千人皆驅畜產行,與甌脫戰,所戰殺傷甚眾,遂南降 漢 。”
3.邊地;邊境荒地。
4.指兩國分界的緩衝地帶。
羅惇曧 《中法兵事本末》:“如彼提及,須由我措置,分界應於關外空地,作為甌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