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歷史背景,研製歷程,試飛定型,技術特點,總體設計,機身結構,動力系統,導航電子,武器系統,性能數據,衍生型號,系列型號,改型型號,服役動態,列裝概況,實戰運用,軍貿出口,中國引進,飛行表演,墜機事件,總體評價,飛機事件,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20世紀60年
冷戰時期,美國及北約西方國家與蘇聯和華約東方國家間的對峙緊張激烈,為威懾和壓制對手,雙方都在抓緊布局發展新型戰鬥機。
美國在60年代中期率先開始研製第三代先進戰鬥機,也稱為“FX”計畫,後演變為
F-15戰鬥機。1965年美國開始研製F-15重型空優戰鬥機,1972年7月首飛;英國、德國和義大利三國聯合從1969年3月開始研製攻擊型“狂風”可變後掠翼戰鬥機,1973年12月首飛;法國略晚,從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幻影-2000”多用途戰鬥機,1978年3月首飛。
20世紀60年代末,蘇聯政府得知了美國正在研製新型高機動力、超聲速的F-15戰鬥機。而同時蘇聯剛剛成功研製出
米格-23戰鬥機,並投入批量生產;但這種戰鬥機性能與F-15相比要落後。為了與美國抗衡,蘇聯政府要求米高揚、蘇霍伊和雅克夫列夫三大飛機設計局研製在性能上能夠超過F-15的新一代戰鬥機。當時,蘇聯國防部要求,新一代戰鬥機的主要指標要比F-15高出10%,新型戰鬥機不僅要有良好的近距格鬥能力,還能使用飛彈進行中距空戰,要具有良好的飛行品質和出色的機動性,其意味著,新一代戰鬥機的研製必須使用更強勁高效的發動機,採用更先進的氣動布局。1971年,蘇聯國防部要求未來先進戰鬥機(PFI)的性能必須相當於美國的F-15,軍方對PFI的設計指標是非常苛刻的,要求飛機的最大馬赫數在2.35以上;在11000米的最大速度為2000千米/小時;海平面最大速度為1400~1500千米/小時;海平面上最大爬升率為300~350米/秒;實用升限在21000~22000米之間;海平面上不帶副油箱航程為1000千米;高度上不帶副油箱航程為2500千米;使用過載8~9G;從600千米/小時加速到1100千米/小時的時間在12~14秒;從1100千米/小時加速到1300千米/小時的時間為6~7秒:起飛推重比為1.1~1.2。另外,PFI項目還提出了詳細的任務與武器要求。
1969年秋,蘇霍伊設計局首先完成了新一代戰鬥機的第一份設計草圖。
1970年2月,蘇霍伊設計局在草圖基礎上完成了第一種T-10布局方案設計(蘇霍伊內部編號,“T”即Triangular,代表三角翼布局;“10”代表蘇霍伊設計局的第十種三角翼飛機),其特點是採用一體化氣動布局,不僅提高了飛機的氣動性能,而且增加了燃油艙和設備艙的空間。為改善飛機的大迎角性能,該方案的機翼選用了曲線翼尖,並安裝翼根邊條;但這種一體化方案在當時遭到了多數專家的反對,一度瀕於夭折。蘇霍伊設計局總設計師
帕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支持該方案,認為只有採用最新成果,才能製造出先進飛機。
1972年,蘇聯航空工業部和空軍成立聯合科技委員會,審定新一代戰鬥機計畫的設計方案。在會議上,各設計局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蘇霍伊設計局的T-10(蘇-27前期方案代號),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29(當時該機採用高單翼,兩側進氣和單髮結構)和雅克夫列夫設計局的雅克-45輕型戰鬥機、雅克-47重型戰鬥機。隨後,委員會召開了第二次會議,米高揚設計局展示了新設計的米格-29。雅可夫列夫設計局的方案由於將發動機布置在機翼上、容易因發動機故障導致飛機失事而被淘汰。在第三次會議上,米高揚設計局提出了一個意見:將戰鬥機研發項目分解成兩個獨立項目,即同時發展多任務重型戰術戰鬥機和輕型戰術戰鬥機,它們將使用統一的主要設備和武器。這是自1971年以來,蘇聯空軍和飛機製造工業首次面臨這樣一種情況:蘇聯空軍戰鬥機群此後將由兩種飛機組成,一是多任務的重型戰鬥機,它必須有能力控制敵方防線後戰役縱深(250~300千米)範圍地區的制空權;二是在近距離格鬥空戰中,高敏捷性、大推重比、快速的輕型戰鬥機,它的作戰範圍主要在交戰的前線或敵後戰術地域(100~150千米)爭奪制空權。該計畫與當時美國空軍的戰鬥機計畫不謀而合。
1972年夏,蘇聯航空工業部發布命令,決定將T-10(蘇-27)和米格-29分別作為新一代重型戰術戰鬥機和輕型戰術戰鬥機的選定方案,繼續完成研製任務。
研製歷程
根據蘇聯國防部的命令,蘇霍伊設計局開始了T-10原型機方案的設計工作。在1970-1976年間,蘇霍伊設計局曾挑選了大量的模型,以試圖找到起落架和進氣道的最佳結構。最後採用了一種三輪車式的起落架結構,該設計很穩固,起落架的各個系統全部由液壓系統來控制。進氣道和發動機艙的組合存在困難,經過大量的試驗和計算,還是採用了將二波系進氣道分開布置在機身邊條翼下的布局。
1971年,蘇霍伊設計局提出了T-10(蘇霍伊內部編號,T即Triangular代表三角翼布局,10代表蘇霍伊設計局的第十種
三角翼飛機)方案,設計編號為蘇-27,不過這一編號在當時是嚴格保密的。鑒於T-10的方案採用了較為獨特的腹部進氣式布局。為了減小風險,蘇霍伊設計局同時還提出了“備份”版的T-10方案,該方案的側面非常類似美國的
F-14,原來的T-10被稱為T-10-1。蘇霍伊設計局認為T-10-1的氣動性能潛力非常大,因此把它作為重點發展項目,總設計師帕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親自領導該方案的選型與發展。
T-10-1的機翼採用了固定式
後掠翼,後掠角為45度。從俯視圖上看,整個機翼象是鯊魚的背鰭。預計兩種T-10的起飛重量都在18000千克左右,而且已決定採用雙發布局,如果要讓起飛推重比達到1.15,推力必須達到20600~20800千克之間,即單發最大推力至少達到10300~10400千克之間。當時能達到這種推力的發動機有三種:AL-31F,D-30F-9和R59F-300,由於飛機的結構設計還未完成,具體的發動機型號將在以後決定。接下來是武器系統的選擇,最初計畫為蘇-27掛載2枚R-25半
主動雷達制導飛彈和6枚R-60
紅外製導近距飛彈,並安裝一門備彈250發的AO-17A雙管30毫米
機炮或GSH-301型30毫米機炮。雷達使用的是
米格-23M的Sapfir-23MR雷達,對空探測距離為40~70千米,對地為20~40千米;帶紅外探測追蹤感測器和光學/電視瞄準的光電系統;
頭盔瞄準具和臉部處理器,可以直接處理雷達和光電系統的數據資料並顯示在
陰極射線管顯示器上。
蘇霍伊設計局根據
風洞實驗結果對T-10-1的大概性能進行了計算,結果發現該機無法完全滿足空軍的要求。蘇霍伊設計局便改進了一些設計,如加大起飛重量、減少武器數量,改善了飛機的性能。在此時,飛機也根據要求可以掛載新一代的空對空飛彈如
R-27和改進過的R-60M。
經過研究,設計人員們決定採用3級低壓、9級高壓和高、低壓渦輪各1級的結構(“3+9+1+1”方案),渦輪要進行抗熱增強設計(與AL-21F-3相比,工作溫度要高350~400度),最後決定採用單晶結構的轉子葉片。1970年初,蘇聯曾獲得美國F-15戰鬥機的F100-PW-100發動機資料,參照美國資料,研製方決定在AL-31F上改用4級風扇、12級高壓和高、低壓渦輪各2級(“4+12+2+2”方案)的基本結構。
1974年8月新結構的AL-31F發動機製造完成了第一台,但在測試中發現它還存在結構缺陷。
留里卡發動機設計局只能再次考慮原來的“3+9+1+1”方案,但4級風扇已經設計完畢,於是也被加在了這個“3+9+1+1”方案上。鑒於製造單晶渦輪轉子的蘇聯航空材料製造廠在葉片熱實驗時發現無法滿足熱強度要求,假如要冷卻的話就只能從壓縮機中引氣。那樣做既降低了發動機的推力,又增加了油耗。因此,AL-31F發動機研製趕不上T-10-1的試飛。一直到T-10-3、T-10-4製造出來的時候,AL-31F才滿足了性能要求,正式成為蘇-27的動力系統。
1975年,蘇-27的初期設計工作結束,空氣動力結構、機體設計已經完成,基本設計思路也已經明確,可以開始製造原型機。
1975年9月,蘇-27研製剛剛取得初步進展,該飛機的設計師蘇霍伊卻溘然逝世。米哈伊爾·佩特羅維奇·西蒙諾夫被任命為蘇-27主管設計師。
試飛定型
由於AL-31F發動機尚未完成,T-10-1隻能使用AL-21F-3
渦噴發動機,該種發動機比AL-31F更加笨重、功率更小、效率更低。但這並不影響T-10-1在1977年進行首飛,1978-1979年,AL-31F投入大批量生產後,T-10才使用了新的發動機。試飛工作在試飛組嚴格監督下開始了。在通過了地面測試和高速滑行測試之後,試飛組給予了試飛許可。
1977年5月20日,在蘇霍伊設計局首席試飛員、蘇聯英雄瓦拉米爾·伊留申的駕駛下,T-10-1(機頭編號10)首飛成功。
隨後,試驗了新型戰鬥機的操控系統。當時,T-10-1還沒有安裝
火控系統。在以後的8個月中,T-10-1進行了38次飛行(到了1985年,T-10-1圓滿地完成了它所有的飛行任務,被送到莫斯科附近的莫尼諾空軍博物館保存)。1978年,蘇霍伊設計局製造了另一架原型機T-10-2,它的飛行測試由耶夫格尼·索諾約夫進行。1978年7月7日,索諾約夫駕駛它進行中、高空飛行項目的測試,當他在11000米和5000米飛行時,一切都很正常,但當他下降到1000米高度準備測試一下1000千米/小時速度下的性能時,飛機的過載一下子高得超出了他的預料。飛行員立即向前推桿試圖保持飛機的平衡,這使飛機的過載立即變為-8G。這些無意義的努力沒能挽救他,飛機的動能損失之快超出了飛行員的想像,飛機墜毀在地面上.這次事故促使蘇霍伊設計局為蘇-27加裝了
電傳操縱系統。
蘇霍伊設計局又開始製造第二批的兩架T-10-3和T-10-4。與此同時,留里卡發動機設計局也加緊為T-10-3、T-10-4製造AL-31F發動機,不過,發動機還不是正式的生產型,而是AL-31FN。等到T-10-3、T-10-4製造出來,AL-31FN也完成了,並被迅速地安裝在T-10-3、T-10-4上。
1979年3月,T-10-3樣機的組裝完成,試飛員瓦拉米爾·伊留申。但完成了地面測試之後,試飛組和試飛員都不批准其試飛,因為AL-31FN發動機存在缺陷。最後結論是必須將發動機送回改進。留里卡設計局立即展開改進工作,改進了這些缺陷。
1979年8月23日,試飛員伊留申駕駛T-10-3樣機完成首次飛行。1個月後,裝有雷達的T-10-4也被運到機場,用於雷達系統的測試。至此,已經有4架原型機參加試飛計畫,第一批預生產型也即將投產。
1979年11月發生
敘利亞6架
米格-23與2架以色列的F-15A對抗事件,結果是米格戰鬥機被擊敗。空戰過程分析結果讓蘇聯大為吃驚,F-15的空戰性能遠超過原來估計。
此外,通過由波蘭間諜搞來的F-15性能資料對比,設計師發現T-10還不能與它的競爭對手相比,很多地方仍處下風。總設計師西蒙諾夫冒著風險採取措施,對樣機結構進行了大幅修改。西蒙諾夫頂住來自工廠、研究所內部外部、政府領導層的壓力,對蘇-27進行了全新設計,更改了包括平尾、方向舵、前後緣襟翼、副翼等布局。實踐證明按新要求製造的T-10S,與T-10有較大差別。
按新要求製造的T-10-7和T-10-12被命名為T-10S-1和T-10S-2。T-10S與T-10相比改進很多,主要是飛機氣動布局做了重新設計:加大機翼面積、減小
後掠角、除去
翼刀、將弧性的翼梢改為方形並加飛彈發射軌、後緣襟翼和副翼改為單一的襟副翼並增加了計算機控制的前緣襟翼、減速板從機身下方改為與F-15一樣的機背減速板;進氣道改進:為了避免引擎吸入跑道上的雜物,前起落架向後移到兩個進氣道之間,進氣道內也加裝防雜物吸入的網狀隔板;發動機艙重新設計:機匣由發動機底部移到了上部,這樣
雙垂尾也得挪個地方而放置到兩個發動機外側,而尾噴口也變為可調式;以上幾處改進使得飛機的橫截面面積大幅減小,綜合提高了蘇-27的機動性、速度、航程。其他諸如機頭、機尾、座艙、起落架等許多地方也作了明顯的改進。
1980年第一架T-10S-1出廠,1981年4月20日首飛成功,試飛員還是伊留申。然而此時的T-10S顯然不夠可靠。1981年9月3日因燃油系統故障T-10S-1(T-10-7)墜毀,伊留申死裡逃生。隨後生產的T-10S-2(T-10-12)也存在隱患,1981年12月23日由於前緣襟翼故障墜毀,駕駛T-10-12飛機的試飛員亞力山大·卡馬羅夫不幸犧牲。
1982年初,結構加強型的蘇-27批量裝配準備工作完成。1982年,測試基地又增加了幾名新樣機:T-10-14/15/16/17,其中T-10-14被用於地面靜力測試。1982年6月2日,試飛員伊沙科夫駕駛著蘇-27的正式生產型T-10-17完成了試飛。接著,共青城飛機製造廠又造出了9架:T-10-18至T-10-27號。新飛機加入試飛後,讓設計局進一步掌握了飛機的特性。針對飛行測試中出現的各種事故,蘇霍伊設計局不斷地改進和完善飛機。
1983年,新的蘇-27設計方案還未經充分驗證就面臨夭折的危機。因為,同樣將美國F-15當作假想敵的米格-29戰機在這一年定型了,而蘇-27離最終定型遙遙無期,“下馬”的聲音從蘇聯高層傳出,蘇-27項目可能終止。蘇霍伊設計局堅持繼續改進和試飛。
1983年12月,蘇-27在試飛中曾經歷了6次墜機、2名試飛員犧牲等重大事故後,終於最後完成了蘇-27戰鬥機項目的國家鑑定。
1984年,蘇-27戰鬥機開始批量製造。
1985年,第一批蘇-27戰鬥機開始在蘇聯空軍中服役。1985年底,大批蘇-27交付給空軍和防空軍。之後,又根據作戰需要,為蘇27加裝了通訊、協同作戰控制系統。
1990年8月23日,蘇聯國防部長批准將蘇-27作為蘇聯空軍和
國土防空軍的標準戰鬥機,至此,經過近20年的研製和發展,蘇-27終於成為了蘇聯空軍戰鬥機群的主力。
技術特點
總體設計
蘇-27戰鬥機採用翼身融合的升力體設計,正常式氣動布局、上單翼、雙垂尾,遠間距懸掛式發動機,在大迎角機動時,邊條產生的渦流起到增升作用,提高可操縱性能。機身過度平緩圓滑,降低阻力,吊艙式發動機增加了發動機的可維護性。在機尾兩發動機之間,設有扁平的尾椎,可以延緩渦的破裂來減小阻力,在提高操作面控制效率的同時,還可以增加燃油、減速傘和干擾彈的儲放空間。相比早期的T-10原型機,蘇-27的機翼後掠角得到了減小、機翼面積增加,採用襟副翼一體的設計,而蘇-27系列的其他機型都是從蘇-27的基礎上發展來的,都採用了現有的氣動布局。蘇-27將雷達、全球導航定位系統與光電探測裝備集中在一起,具備優秀的態勢感知能力,配備都卜勒相干雷達,火控系統先進,可遂行各種複雜條件下的作戰任務。
機身結構
蘇-27戰鬥機機身採用全金屬結構,機體主要部件包括機身、機翼、尾翼、起落架和駕駛艙。該機具有一體化的空氣動力學外形,機翼與機身的連線非常平滑,機頭略微向下傾斜。
1.機身
蘇-27戰鬥機機身為機體的主要結構元件,內部布置了飛行員座艙和彈射座椅、發動機、飛機各系統、機載航電設備及主要油箱和燃油。機身結構分成機頭部分、機身中段和機身尾部,以及進氣道。機身頭部採用全金屬半硬殼鉚接結構,結構材料主要採用鋁合金、鋁鋰合金。承力接頭採用鉻錳矽鋼和鈦合金製成。機身頭部結構組成包括:
機頭錐,帶金屬裙口的透波整流罩。機頭設備艙,裡面布置了機載無線電雷達NO01和光學雷達36SH所有組件。
飛行員密封座艙,安裝了彈射座椅滑軌和座艙下部口框。機載電子設備艙,前起落架艙,機身右舷及其內置航炮裝置。機頭錐為尖拱形,由無線電透波整流罩和金屬裙邊組成,機頭錐的無線電整流罩採用蜂窩結構的玻璃鋼膠布製成。
2.座艙
蘇-27戰鬥機座艙蓋用於保護飛行員免受周圍空氣介質干擾,並能夠保證飛行的視覺、在地面上進出座艙和應急時離開飛機。座艙分成前座艙和後面可打開部分,以及為飛行員布置的設備。座艙框架和部分結構採用鋁合金製造,艙蓋玻璃採用各向同性有機玻璃製造,並用拉扶桑膠帶固定在框架上。座艙蓋可以沿滑軌向後移動50毫米,然後向上、向後打開,打開角度達到32%。座艙內配備的K-36DM型彈射座椅可保障飛行員在事故發生時在如何高度和速度範圍內迅速地脫離飛機。另外配備輔助配備有壓力服、海上救生系統、防護頭盔和KKO-5型制氧儀。
3.機翼
蘇-27戰鬥機的機翼是全金屬混合結構。可拆卸的機翼外翼的平面形狀為梯形,前緣後掠角為42°,後緣後掠角15°。機翼和中央翼對接區域的相對厚度為5%,翼梢部分的相對厚度為3%。外翼結構包括翼盒、機翼前段、機翼後段、翼梢段、前緣機動襟翼和襟副翼。翼盒是機翼的主承力件,結構材料是鋁合金。翼盒屬於封閉艙,即3號油箱。此外,機翼上的外掛武器掛架用於固定嵌入式發射裝置或電子對抗吊艙。
機翼前部承受前緣襟翼偏轉產生的氣動載荷,上面固定有操縱組件,用於控制前緣襟翼的偏轉。前緣襟翼屬於機翼增升裝置,占據了整個機翼前緣位置。前緣襟翼有內、外兩段,採用多點鉸接方式固定在機翼上。襟副翼既是飛機的縱向控制舵面,也是橫向控制舵面,採用鉚接結構,其結構材料主要為鋁合金。
4.平尾
蘇-27戰鬥機平尾為全動式安定面,左右可以差動。平尾前緣後掠角為45°。平尾結構件採用鋁合金衝壓成形。中間部分翼肋連線作動筒,採用鈦合金製造。平尾大軸採用鉻錳矽鋼製造。
5.垂尾
蘇-27戰鬥機採用雙垂尾,上面布置有方向舵,垂尾和雙下垂尾都布置在尾樑上。垂尾平面形狀為梯形,上垂尾前緣後掠角為40°,下垂尾前緣後掠角為38°。追尾垂尾根部採用鉻錳矽鋼製造,梢部採用鋁合金製造。翼肋採用鋁合金衝壓製造。T-10-2飛機垂尾上部的包頭部分採用雷達透波材料製造,包括蒙皮和隔板,用於布置天線。天線布置在垂尾後緣上部,高於方向舵切口位置。左右方向舵可以互換,其結構組成為一根大梁、迎面翼肋和蒙皮。
6.起落架
蘇-27戰鬥機採用三點式起落架,兩個主起落架布置在中央翼下面,前起落架位於機身頭部下面。主起落架在空中向前收起,通過翻轉收放到中央翼艙內;前起落架在空中向後收放到座艙下的起落架艙內。在起落架收放狀態,艙門關閉。起落架的主要材料是鉻錳矽鋼,某些接頭採用鈦合金。
7.減速傘
飛機上安裝的減速傘可以在著陸滑跑時打開,用於縮短飛機的著陸滑跑距離,或者在終止起飛時使用。
動力系統
蘇-27戰鬥機動力裝置組成包括:兩台
AL-31F發動機、燃油系統、起動組件中的補氧系統、發動機起動、控制及動力裝置檢測系統、防火系統以及進氣道調節控制系統。發動機以及用於保證飛機系統和設備供電的發電組件、維護組件都布置在兩個獨立的發動機艙內,每一台發動機都有自己的進氣道調節設備。
AL-31F發動機為雙涵道雙軸發動機,內、外涵道通過的氣流在渦輪後混合,有一個共用的燃燒室和超聲速調節噴管。發動機採用模組化結構,只需很小規模的調節和檢測就可以完成模組的更換,85%的部分可以在損壞後修復。發動機功率大且便於維護,加力推力為12500千克力,軍用推力達到7600千克力。
蘇-27戰鬥機的發動機的穩定性高,喘振消除系統可在飛行過程中自動啟動,以保障在發射機載武器時動力系統依然能夠可靠地運行。其不但使用壽命比較長,而且模組化的設計也簡化了維修程式。為進行長距離不著陸飛行,蘇-27油箱的容積也比其他蘇聯國產和國外製造的第三代殲擊機的大出許多:其事實上占據了機身的整箇中部和機翼的中部。油箱的總容積約為12000升(可攜帶9400千克燃油)。後期的蘇-27上還增設了副油箱和空中加油系統。
導航電子
蘇-27戰鬥機的駕駛導航綜合設備PNK-10利用無線電技術設備完成飛機的駕駛、導航和進近著陸任務,並將駕駛導航信息傳送到座艙內的指示器或顯示給需要的用戶。PNK-10系統組成包括:駕駛綜合設備和導航綜合設備。駕駛綜合設備用於解決按信號操縱任務,主要信號包括信息綜合設備給出的高度和速度參數,以及導航綜合設備給出的信息。
蘇-27戰鬥機的火控系統S-27用於解決飛機的作戰任務,在機群空戰中進行自主或半自主作戰,消滅敵方空中目標、也可以使用機上武器對地面目標實施攻擊(T-10S方案)。火控系統(SH101產品)的組成包括:雷達瞄準系統(RLPK-27)、光電瞄準系統(OEPS-27)、綜合顯示系統(SEI-31)、數字計算機、客觀檢測系統(SOK-B)、國籍識別應答系統、武器管理系統。為了減輕飛行員的負擔,實際作戰時的大部分過程是自動完成的。該機的機載都卜勒脈衝雷達所配備的天線直徑為1076毫米,可進行方位角電子掃描和高低角機械掃描。該雷達對輕型戰鬥機一類目標的探測距離分別為80~100千米(前方)和30~40千米(後方),最多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同時引導飛彈對其中的兩個進行攻擊。
武器系統
蘇-27戰鬥機機載固定武器為一門30毫米GSH-301機炮,掛架下可掛載AA-8、AA-9、AA-10、AA-11等空空飛彈,多型空面飛彈,各種炸彈以及火箭發射巢。
1.飛彈
蘇-27戰鬥機上使用的飛彈類型包括雷達制導的中距飛彈K-27R/ER和紅外製導飛彈R-27T/ET,還有短距飛彈R-73。上述飛彈在飛機上分別採用滑軌式或彈射式掛架懸掛在飛機的10個掛點上:掛點1、2位於機身下面、飛機對稱軸的位置上,採用彈射式掛架懸掛R-27R/ER飛彈。
機翼下方有4個掛點,其中掛點3、4位於機翼內側,採用彈射式掛架,懸掛R-27T/ET飛彈,或者使用滑軌式掛架懸掛R-73飛彈:掛點5、6使用滑軌式掛架懸掛R-73飛彈:掛點7、8位於機翼端部,採用嵌入式掛架(VSU),懸掛R-73飛彈:掛點9、10位於進氣道下面採用彈射式掛架,懸掛R-27R/ER飛彈。每一個外掛點有前後兩個連線接頭,採用合金製造,用於固定過渡梁和發射架。所有外掛飛彈由武器管理系統控制使用。
R-60是錦旗設計局於1960年代末期至1970年代初期發展的紅外線制導短距空對空飛彈,系K-13(AA-2)系列飛彈的後繼型,就發展歷史上屬於第三代蘇制空對空飛彈。R-60的重量和尺寸都只有K-13的70%,為一種袖珍型格鬥飛彈,因此可由APU-6011M型雙重掛架掛載。
R-27是錦旗設計局於1970年代中期主導發展的中遠距空對空飛彈,用來取代老舊的K-13和R-23系列飛彈,以配備在米格-29、蘇-27等戰鬥機上。與先前的蘇制飛彈相同,R-27有雷達制導型和紅外線制導型兩大系統,自1982年服役以來至少已推出7種型號,分別是:
R-27T:中距慣性指揮修正暨紅外線制導型,最大射程約40千米。
R-27PS:供MiG-27D/K攻擊機使用的特種短距紅外線制導型,最大射程不詳。
R-27R:中距慣性指揮修正暨半主動雷達制導型,最大射程約50千米。
R-27ET:R-27T的增程型,最大射程增為70千米。
R-27ER:R-27R的增程型,最大射程增為75千米。
R-27AE:遠距慣性指揮修正暨主動雷達制導型,最大射程約80千米,具有較佳的低空目標攻擊能力和抗電子干擾能力。
R-27EM:遠距慣性指揮修正暨半主動雷達制導型,最大射程約110千米,提高對低空目標的攻擊能力。
R-73是錦旗設計局在1970年代末期發展的第四代蘇制格鬥飛彈,由於與R-60系出同門,因此兩型飛彈具有若干相同的特徵。除了取代R-13M飛彈外,R-73還可填補R-60與R-27系列飛彈的性能間隙,因此在蘇-27、米格-29等新型俄制戰機上,經常發現R-60、R-27、R-73飛彈混合掛載。
Kh-23
Kh-23是星辰設計局(ZvezdaOKB)在1965年所研製的短距遙控制導空對地飛彈,屬於較早期的俄制戰術空對地武器。Kh-23的氣動布局和若干部件與K-5空對空飛彈相同,所使用的火箭發動機更是為K-8V空對空飛彈所研製,於1968年服役的Kh-66是此系列的第一種服役型,自1973年起陸續推出Kh-23、Kh-23M和Kh-24反輻射型,但對於蘇-27來說它們已經算是較老舊的武器。
Kh-25MR/ML(AS-10)
Kh-25是星辰設計局在1960年代末期/1970年代初期研製的武器,於1974年開始服役,可視為第二代俄制戰術空對地飛彈。Kh-25的外形與Kh-23非常相似,因此被外界視之為後者的改進型,族系中有Kh-25MR無線電遙控型和Kh-25ML雷射制導型兩種,另外還衍生出Kh-25MP反輻射型,但西方將它另外歸類於AS.12系列。
Kh-25MP、27PS(AS-12)
這兩型飛彈是星辰設計局由現有的系統改進發展而成,主要是作為Kh-28飛彈的後繼系統,由於它的重量較輕,使得搭載母機能從低空發射,搭載母機因而可獲得較佳的作戰存活性。Kh-25MP屬於俄制第一代戰術反輻射飛彈,其技術層次約略與美制百舌鳥(Shrike)飛彈類似,性能已不符現代作戰的需求。
Kh-28(AS-9)
Kh-28是彩虹設計局(RadugaOKB)在60年代末期所發展的中程反輻射飛彈,於1971年開始服役,當時主要是配備在雅克-28遠距攔截機上。Kh-28的尺寸巨大,功能與體積更大的AS-4和AS-6反輻射飛彈相同,在遠距離攻擊陸基與艦載雷達,它甚至可利用空對地飛彈的射控雷達鎖定目標。
Kh-29(AS-14)
Kh-29是錦旗設計局在1970年代發展的雷射與電視制導空對地飛彈,大約於1980年代開始服役,屬於第三代俄制戰術飛彈,是一種與美制小牛飛彈同級的武器系統。Kh-29至少有3型問世,分別是電視制導的Kh-29T、半主動雷射制導的Kh-29L、紅外線制導的Kh-29D、反輻射型的Kh-29MP,可配備在多型俄制戰機甚至是伊拉克空軍的法制幻影F1戰鬥機上。
Kh-31(AS-17)
Kh-31系列是1990年代問世的最新火箭/衝壓發動機戰術飛彈,於1991年的杜拜航空展首度出現。確定有Kh-31A反艦型和Kh-31P反輻射型兩種問世,另外還有Kh-31U增程型和Kh-31H改進型兩種反輻射飛彈在發展,為了對付空中早期預警機還研發新的空對空衍生型,由於該系列飛彈的最高速度高達3馬赫以上,因此頗受西方國家關注。
Kh-35(3K-60)
Kh-35是1992年莫斯科航空展首度出現的新型空射反艦飛彈,它是一系列反艦飛彈的一型,同系列飛彈共有艦載型、岸防型和空射型3種,其中艦射型被北約稱為X-N-25。Kh-35的外型與美制AGM84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相似,由星辰設計局負責飛彈研製,其研發工作早在1980年代初期便展開。
Kh-41(3M80)
Kh-41是著名的
SS-N-22超音速反艦飛彈的空射衍生型,為彩虹設計局在1980年代初期研發的系統,在1992年的莫斯科航空展首度出現,由於速度快、彈頭威力強,是西方恐懼的空射反艦飛彈。
其他:反艦飛彈Kh-58/59、反潛飛彈、制導炸彈等。
2.航炮
蘇-27戰鬥機航炮裝置用於對空目標和對地目標進行射擊。其組成包括:一門GSH-301(TKB-687)航炮、裝彈機構、彈夾、輸彈道、排鏈器、收鏈器、彈殼排出管固定接頭。航炮為帶後坐力的單管炮,安裝在飛機右側,彈鏈連續為航炮裝彈。GSH-301型30毫米機炮是蘇-27系列僅有的固定武器,是一種超輕量型單管轉膛式機炮,其整備重量只有43.5千克,為現有同口徑機炮中重量最輕的系統。該機炮使用雷射測距瞄準系統,精確度高,但大量採用輕量材料的結果使其使用壽命減低(有資料顯示標準壽命大約2000發左右),火炮的最高射速1600發/分。在蘇-27系列的各型戰機中,該機炮的彈艙內裝有150發備用炮彈。
3.誘餌彈拋放裝置
該系統通過發射反雷達於擾彈(PRP-50)和紅外干擾彈(PPI-50)建立複合干擾,保護飛機免受敵方飛彈攻擊。
性能數據
基本參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門GSH-30-1型30毫米航炮(備彈150發) |
| R-27(AA-10“白楊”)、R-73(AA-11“射手”)和R-77(AA-12“蝰蛇”)空空飛彈 |
| 航空炸彈、火箭彈等單枚質量不大於500千克的空地彈藥 |
|
| RPK-27型脈衝都卜勒雷達(具有邊跟蹤邊掃描和下視下射能力,迎頭最大發現距離80~100千米,尾後發現距離0~40千米,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能對其中2個目標同時實施飛彈攻擊) |
| |
| |
衍生型號
蘇聯解體後,受科研經費投入不足以及蘇聯時期軍事思想在飛機設計上所造成的影響,蘇-27戰鬥機系列發展非常緩慢。基本型蘇-27S在綜合作戰性能上已完全無法滿足現代戰爭的技術要求。在面對現代化空戰技術環境時,曾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的蘇-27在電子、武器和系統綜合方面都存在比較明顯的缺陷,因而蘇-27系列飛機的改進一直被俄羅斯和使用蘇-27系列戰鬥機的國家所重視。
蘇-27的改進型較多,蘇聯及其解體後的俄羅斯推出的多種性能優良的戰鬥機,實際上都是基於蘇-27機型平台的改進、改型。例如,蘇-30、蘇-35、蘇27-IB和蘇27-K、蘇-27M等。從編號上看,各型差別很大,但都是在蘇-27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改型發展起來的。
系列型號
早在蘇-27剛剛開始正式研製的時候,蘇聯空軍就提出需要一種教練機型,以使新飛行員們能快速掌握蘇-27的飛行特性和火控系統,教練型的代號蘇-27UB。70年代末,蘇霍伊設計局開始研製蘇-27UB(工廠代號T-10U)。按照要求,教練機將具備同單座型戰鬥機一樣的結構、設備和性能。1980年,教練機的設計草案完成。教練機與戰鬥機的外形非常相似,但前機身不同,並有一個新設計的座艙和一前一後兩個座椅。機頭也不一樣,這是為了保持飛機的重心而採取的設計。1984年,
共青城飛機製造廠製造了一個蘇-27UB模型進行靜力實驗。1985年3月7日,第一架蘇-27UB在試飛員薩多厄科夫的駕駛下完成了首次試飛。本來蘇-27UB的生產也應該由共青城飛機製造廠進行,但由於蘇-27戰鬥機的大批量投產,所有蘇-27的變型機都交給
伊爾庫茨克飛機製造廠生產。第一架批生產型蘇-27UB(T-10U-4)於1986年9月10日在伊爾庫茨克飛機製造廠首飛成功。蘇-27UB戰鬥教練機隨著蘇-27的大量裝備而進入空軍和防空軍服役。
該機是在蘇-27的基礎上改型為戰鬥轟炸機,機身下可掛兩枚反輻射空對地飛彈,機翼下可掛反雷達飛彈,電視制導飛彈和空對空飛彈。
為了把蘇-27這種遠程攻擊機配備到航空母艦上,從1985年開始,俄羅斯改裝了蘇-27的前翼,並加裝二元尾噴口,使之成為短距起降飛機,即蘇-27K。蘇-27M 則改裝了新的雷達, 駕駛艙主要儀表被螢光屏取代,以數字式電傳作業系統代替了原來的模擬式操縱系統,並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服役。
蘇-27SM戰鬥機在多方面作了改進,幾乎成了一架新飛機,該機將原先的模擬式測距儀改成了新型的計算機測距儀,並裝備了由衛星定位導航系統,以及更精密的武器火控系統,強化機身能攜帶更多的武器負載,安裝改良N001雷達,玻璃化駕駛座艙煥然一新,安裝三個彩色多功能顯示器和改良航空電子設備。首批5架試驗飛機已經在2003年12月26日換裝完成。同時發動機全部更換,換成莫斯科“禮炮”機器製造廠改進型AL-31 F1發動機,推力將達到145千牛,新發動機安裝在蘇-27SM飛機上,在2004年3月完成首次測試飛行,提高了作戰飛機的動力裝備。
改型型號
蘇-30戰鬥機最早的編號就叫蘇-27PU,與蘇-27的基本型表面上並無太大變化,但改進後的機載設備比蘇-27先進,因此不僅可以作為遠程戰鬥機使用,而且還可以在空戰時作為空中指揮機使用。這種蘇-27的改進型飛機還首次裝備了空中受油設備,在一系列的空中加油試驗中,最長的一次飛行時間達到15小時31分鐘。
蘇-30作為雙座遠程戰鬥機,在1989年12月首次飛行,在1992年少量進入俄國空軍力量服役。該機主要基於Su-27UB雙座教練機改進,由伊爾庫茨克航空製造聯合企業(IAPO)製造。
蘇-30戰鬥機衍生四種外銷型號,是一種主要針對外銷的機型。基本型蘇-30M,出口型為蘇-30MK,已經出口到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服役,馬來西亞和越南已經定購。根據出口到不同國家進行改進,其衍生出四種不同型號:中國
蘇-30MKK型、印度
蘇-30MKI型,出口到馬來西亞蘇-30MKM型和越南的蘇-30MKV型。
蘇-30系列作戰性能增強,外掛點增加到12個,能攜帶8噸武器彈藥。除了蘇-27原有的武器種類外,能攜帶最新型的俄武器彈藥,如新型中距R-77先進中程空空飛彈。蘇-30航程超過3000千米,能夠不需要空中補給燃料就能容易地執行海面巡邏任務。在空戰方面,蘇-30裝備了先進的電子設備,雷達能同時跟蹤100千米內的10個目標。蘇-30裝備了現代化戰鬥機不可或缺的數據鏈系統,使其可以在多架飛機之間共享戰場信息。必要時,蘇-30還能當作預警指揮機使用,引導4架同型號飛機或蘇-27系列飛機作戰。
蘇-33艦載機在1985年5月首飛,在1994年進入了俄國海軍服役,在俄羅斯僅有的“庫茲涅佐夫”(Kuznetsov)號重型航空母艦上部署24架戰鬥機。該機具有短距離起飛能力,在駕駛座艙附近加裝一對前置鴨翼改良機動性能。蘇-33共有十二個武器掛架,可掛載6噸多的武器負載,除了陸基戰機的各式精確制導武器外,蘇-33還可攜帶具有超音速突防能力的KH-31/41反艦飛彈,掛載的R-27 EM飛彈具有攔截反艦飛彈能力。
蘇-34戰鬥轟炸機(原蘇-27IB)是一種獨特的並排雙座位打擊型戰鬥/轟炸機。機長25米,高6米,正常起飛重量42噸。機體與蘇-30相比稍大,增加內部油箱容量,最大的起飛重量與蘇-30相比增加10-15%,配備兩台裝有矢量噴嘴和加力燃燒AL-31FP或AL-35渦扇發動機,航程更遠、續航時間更長。1990 年首次飛行。蘇-32FN是蘇-34戰鬥/轟炸機的出口型,是一種雙座多用途偵察/戰鬥機。蘇-34可保證從低空和超低空打擊所有種類的目標,精度高,可有效突破敵現代防空體系,可在晝夜任何氣象條件下作戰。
蘇-35戰鬥機(原蘇-27M)“超級側衛”單座攻擊戰鬥機主要改進了機載電子火控設備, 如加裝了抗干擾性強的大功率多功能脈衝都卜勒雷達,其對空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可達400千米,對下視目標的探測距離為200千米,在空對空工作時,雷達具有邊掃描邊跟蹤能力,能同時跟蹤15個空中目標,並同時截獲6個目標。在空對地工作時,雷達具有地形測繪和地形跟蹤能力,並採用計算機軟體控制武器實行對地攻擊。蘇-35同時加裝了平視顯示器和下視顯示器,載彈量也由蘇-27的6噸增到8噸,還能掛熱成像機載雷射吊艙。
蘇-35戰鬥機在1983年12月29日開始設計,首架原型1988年6月28日首飛,1993年早期完成最終測試,1992年首次在英國范堡羅航展上公開展出,1994年9月完成11架原型機和預生產型飛機的生產。2004年4月首批飛機正式裝備部隊。蘇-35與西方“陣風”、“颱風”和“鷹師”同被列為三代半戰鬥機。
蘇-35共有12個外掛點,採用多用途掛架可有十四個外掛點,最大載彈量8噸,可裝備R-77,R-73,KS-172,R-27EM/AE,R-27E,R-27,H-31,H-29L/T,KAB-500L/KR,KAB-1500,H-15,H-65,H-59M和S-25LD各種型號的飛彈等武器,以及500千克和250千克的炸彈。安裝兩台留里卡設計局的AL-35F渦扇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可達137千牛,航程4000千米。
該機採用新的翼面設計:提升機動性能,蘇霍伊設計局採用該機採用翼身融合氣動布局和放寬靜安定技術,前置鴨翼、主翼、平尾“非穩一體化三翼面”設計增強蘇-35的機動性能。前置鴨翼可分別操縱,由液壓裝置驅動,沿用蘇-33的設計。與蘇-27相比,過載能力增加,靈活性增加,滾轉以及高攻角穩定度增加。採用了四餘度數字式三維電傳飛控系統,使得蘇-35沒有攻角限制。
該機機載設備大量更新:蘇-35裝備新型數字駕駛控制和數字發動機控制系統,更換最初蘇-27的模擬計算機。機首裝有一部N011M脈衝都卜勒雷達,最大探測距離150千米,可同時跟蹤15個目標,並同時攻擊其中6個目標;尾錐管內裝有一部NO14後視雷達,可對尾追目標進行攻擊。後來裝備的新型“甲蟲”(Zuk)雷達性能驚人,具有偏移能力 (+/-130度),同時跟蹤24個目標和同時打擊其中的8個目標。後部尾錐管裝有後視雷達系統,同時使飛機的重心後移,改良和增強戰術能力,可以根據攻擊目標的不同完全自動地進行飛行模式和武器的控制。
創新的“越肩發射”能力:蘇-35是第一種具有後射空對空近程飛彈能力的機型,也被稱為“越肩發射”。這種能力的實現首先,尾錐管內裝有一部NO14後視雷達具有火控能力;第二點,在機翼下裝有能水平180度轉向的發射架,根據作戰模式來選擇自動轉向或指令轉向;第三點,俄專門研製出R-73型可後射近距空中格鬥飛彈。該種能力具有突出的實戰價值,在近距空中格鬥中,尤其是機群格鬥中,被對方追尾攻擊是無法避免的,這種能力可以直接打擊後面的敵機而無需轉向,避免被迫轉向帶來的速度和機動能力下降的不利影響。
蘇-37戰鬥機是一種單座位或雙座位多任務格鬥/戰鬥機,在1991年首次展示模型。1992年完成風洞試驗進入基本設計,1996年4月原型機首次試飛。同年,蘇-35在杜拜航展首度亮相,表演許多超常規動作,展示超機動性能,轟動了整個世界。2003年12月,開始正式生產製造。蘇-37保留了蘇-30MK型機的結構,同時利用了在前掠翼蘇-47型機上已經試驗的新技術。該機於2006~2008年間製造。
蘇-37具有14個外掛點,武器負載達到8噸。蘇-37是在蘇-35基礎上進一步改進,也採用“非穩一體化三翼面”外形,蘇-37的新型機翼厚度相對增加,不但可使殲擊機能夠抗受大攻角時的巨大負載,增加燃油量,也可攜帶補充的飛彈炸彈負載。
服役動態
列裝概況
據中國網顯示信息,蘇聯以及俄羅斯約製造了680架蘇-27(僅含蘇-27戰鬥機,並不包括之後的衍生型號)。除蘇-27戰鬥機外,俄羅斯還裝備有19架蘇-30、28架蘇-33、30架蘇-34和11架蘇-35戰鬥機。
烏克蘭擁有從蘇聯空軍繼承的80架蘇-27。印度經過數年的磋商,為40架蘇-30MKI更換了性能更為強大的AL-31FP發動機、航電設備、鴨翼、以及推力矢量噴管。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也取得在2020年前再生產140架次的生產許可。
實戰運用
1987年“空中手術刀”事件
1987年9月13日,波羅的海巴倫支海上空,
挪威空軍第333飛行中隊的
P-3B型反潛巡邏機,正在蘇聯沿岸執行偵察任務。10時39分,該機與一架過去從未見過的蘇聯新式戰機遭遇,遭受這架蘇軍戰機2次驅逐後,10時56分,在距蘇聯海岸線48海里處,這架蘇軍戰機第3次逼近P-3B,在稍加調整位置和方向後,猛然加力,從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它的垂尾尖端撞上了P-3B右側外側
引擎的
螺旋槳葉片,損壞的槳葉中一條11厘米的碎片在強大的慣性下被甩出去擊穿了P-3B機身,碎片像手術刀那樣將P-3B右翼外側的發動機割開一個大口子,導致P-3B機艙內失壓,P-3B的飛行高度在一分鐘內掉了3000多米,在墜海前的最後一刻才僥倖改平,勉強返航。該事件中那架首次出現的神秘的蘇聯戰機,就是蘇-27戰鬥機。此次衝突,被作為蘇軍空中撞擊戰例載入史冊。
1989年“眼鏡蛇”機動
蘇聯軍事工業執行嚴格的保密制度,在Т-10-1(蘇-27樣機型號)首飛前,西方世界對蘇-27一無所知。1977年夏,美國偵察衛星拍攝到了兩架蘇聯新型戰鬥機的照片,照片很模糊,美國國防部給這兩架飛機起的臨時代號是拉明-K和拉明-L,其中拉明-K是蘇-27,拉明-L是米格-29。直到1983年,美國情報部門才掌握了關於蘇-27的部分信息,拉明-K被北約正式命名為“側衛”(Flanker),從此,“側衛”就成了蘇-27的綽號。
蘇-27的秘密被徹底揭開,是在1989年6月的巴黎國際航展上。蘇聯派兩架蘇-27飛機參加了航展,單座機由
普加喬夫駕駛,雙座機由弗羅洛夫駕駛。普加喬夫駕駛飛機完成了一組高難度的複雜特技。其中後來被命名為“
普加喬夫眼鏡蛇”的動作,水平飛行的飛機突然急劇抬頭,但不上升高度,而是繼續前飛,迎角增大——90度、100度、110度、120度,飛機“尾部朝前”飛行,飛行速度瞬時減小到150千米/小時,然後飛機改平,恢復原狀。蘇-27飛機的生存力也在
巴黎航展上得到了證實。弗羅洛夫駕駛雙座機在完成筋斗動作時遭遇雷擊,某些電器已被熔化,弗羅洛夫駕駛飛機安全著陸,經過必要的維修之後,該機又很快重返藍天。路透社的評價:“蘇美兩國戰鬥機在爭奪優勢的戰鬥中,蘇聯人取得了勝利。航空專家認為,蘇聯人建造出了絕妙的飛機”。從此,蘇-27成為世界各地航展的“明星”。
蘇-27的超大迎角飛行能力是在兩起事故中被發現的。一次,試飛員科特洛夫駕駛的蘇-27飛機的大氣數據系統出現故障,速度表讀數不準。在調整速度過程中,迎角超過了60度,飛機進入螺旋,在他準備棄機跳傘時,飛機奇蹟般地自動改出了螺旋。另一次,遠東航空兵團里的一架蘇-27不慎進入螺旋,當飛行員跳傘後,飛機獨自改出了螺旋,並按輸入的程式繼續飛行,直到燃油耗完。試飛員兼太空人沃爾克認真研究了這兩起事故,同時進行了嚴格的計算,率先摸索出一套“動力進入超大迎角”的方法,開發出具有戰術價值的
過失速機動能力。
1989年創41項記錄
在1989年
巴黎航展上,
蘇聯宣布:在1986-1988年,蘇-27創下了爬升和飛行高度兩項世界紀錄,創下記錄的是被稱之為P-42的驗證機。
P-42正式公開是在1986年後半年(有資料說應該是在10月27日)。11月15日,試飛員
普加喬夫駕駛創造了爬升的記錄:從地面爬升到3000米僅僅用了25.4秒,之後又創造了爬升到6000米、9000米和12000米的記錄。該記錄分別比10年前美國飛行員用F-15創造的記錄快了2秒。創造記錄的P-42是蘇霍伊設計局的T-10-15原型機。為創造飛行記錄,該機包括雷達和光電瞄準系統在內的火控系統被拆下,尾錐縮短、垂尾面積減小、減速傘和腹鰭被取消,機鼻罩被更輕的金屬罩取代,另外還採取了大量措施來進一步減少飛機的起飛重量。同時還將機內載油量減少到最低,再換裝功率更大的發動機(2x13600千克),使飛機的起飛推重比達到了2。1993年P-42還創造了攜帶外掛的爬升記錄。
20世紀80年代後期,另一架T-10-20原型機也被改裝成“記錄突破者”,該架飛機在完成了蘇-27K的飛行項目之後,拆除了火控系統和軍械,對機體結構做了一些調整,但保留了尾錐。同時增加機內燃油攜帶量,達到12900千克,其起飛重量達到26600千克。T-10-20主要用於創造航程方面的世界紀錄。在完成創記錄飛行之後,T-10-20被送到莫斯科的航空博物館保存。
在蘇-27不斷贏得國際榮譽的同時,蘇聯(俄羅斯)政府和人民,也給了它極大的榮譽和獎勵。1996年12月,蘇-27參加“96工業品藝術設計師競賽”,蘇-27飛機奪得工業品藝術設計第一名——榮獲“勝利女神”獎章。
2000年突防美“小鷹號”航母群
2000年11月17日,持續時間長達17天的美日聯合軍事大演習落下帷幕。除了演習本身的敏感性和美國空軍兩機空中相撞事件外,則是演習期間發生的俄羅斯
蘇-27和
蘇-24多次成功突防“
小鷹號”
航母戰鬥群的事件。
2000年11月15日,俄羅斯《
訊息報》、國際文傳電訊社、俄通-
塔斯社和英國
路透社刊發一條訊息:2000年10月和11月,當美國在亞洲地區惟一的一艘常駐航母“小鷹號”在日本海域舉行軍事演習期間,多架俄羅斯戰鬥機先後數次成功突破航母和保衛艦群防空預警雷達的探測、掠過“小鷹號”上空。
《訊息報》報導稱,2000年10月17日,“小鷹號”航空母艦在日本海正舉行軍事演習,整個航母戰鬥群進入一級戰備狀態,所有的防空和預警雷達全部開啟進入實戰的時候,兩架俄羅斯戰鬥機避開了美國航母戰群雷達的設防,突然從“小鷹號”上空超低空飛過;2000年11月7日,“小鷹號”航母戰鬥群在日本海參加美日聯合大演習的第一天,又有兩架俄羅斯IL-38型偵察機避開航母雷達的偵測,再度成功從航母上空掠過。《訊息報》說,俄羅斯戰鬥機兩次成功突防美國航母防線的行動除了證明俄羅斯空軍潛在的戰鬥力外,還打破了美國人航母戰群防衛“滴水潑不進”的神話。如果俄羅斯戰鬥機執行的是攻擊任務的話,那么“小鷹號”早就被擊沉了。據報導,成功突防“小鷹號”航母戰群的是俄羅斯空軍的蘇-24MR偵察機和蘇-27戰鬥機。
2000年與米格-29非洲對決
衣索比亞是世界蘇-27戰鬥機家族有大量實戰的國家。在1999-2000年衣索比亞與
厄利垂亞的邊境衝突中,衣索比亞蘇-27戰鬥機多次打敗厄利垂亞的
米格-29戰鬥機。
1997年,衣索比亞耗資約1.5億美元,從俄羅斯購買了8架蘇-27戰鬥機。1998年12月,衣索比亞開始部署蘇-27,得到了俄羅斯的技術支持,包括協助戰鬥機的組裝和進行人員培訓等。由於飛行技術複雜以及邊境局勢緊張,衣索比亞政府不得不僱請一些俄羅斯退役飛行員駕駛蘇-27,以確保空中飛行安全。然而,衣索比亞蘇-27部隊還沒來得及投入實戰,就損失兩架。其中,就在部署當月,一架蘇-27進行夜間訓飛,突然墜毀,飛行員阿巴尼耶死亡。1999年1月6日,俄羅斯飛行員梅津駕駛一架剛組裝的蘇-27空中試飛,戰鬥機突然墜毀,梅津跳傘逃生。
厄利垂亞是在1998年夏購買10架
米格-29戰鬥機,得到了
烏克蘭教官的技術支持。
1999年2月25日上午,厄利垂亞4架米格-29戰鬥機空中巡邏,突然發現2架蘇-27戰鬥機,便開始攔截作戰。兩架蘇-27是由衣索比亞飛行員駕駛,正進行空中巡邏。蘇-27的雷達探到米格-29戰鬥機飛近,衣索比亞飛行員試圖返航脫離。然而,米格-29戰鬥機編隊不顧距離遠,迅速發射了多枚蘇制R-27飛彈。衣索比亞蘇-27編隊發現飛彈來襲,立即機動規避成功地逃脫了R-27的追殺。
衣索比亞蘇-27長機決定反擊,向米格-29編隊連續發射了幾枚R-27飛彈。然而,由於距離遠等原因,R-27飛彈沒擊中米格-29戰鬥機。隨後蘇-27編隊再次開始了飛彈攻擊。米格-29編隊其中一架被一枚R-73近距離格鬥飛彈擊落。這是衣索比亞蘇-27戰鬥機部隊第一次擊落米格-29戰鬥機。
1999年2月26日,厄利垂亞一架米格-29戰鬥機為米格-21戰鬥機編隊對地攻擊提供空中護航,遭到一架蘇-27戰鬥機攔截。雙方再次發生空戰。米格-29戰鬥機再次被擊落。
在兩次空中遭遇戰中,蘇-27戰鬥機全部獲勝,沒有損失一架。在其後很長時間裡,厄利垂亞空軍很少出動米格-29攔截蘇-27。
逼墜美無人機
2023年3月14日,五角大樓披露的一段視頻並稱一架俄軍蘇-27戰機逐漸接近美軍
MQ-9無人機,並在攔截過程中傾倒燃料。隨後MQ-9無人機墜毀。2023年3月16日,美國歐洲司令部公布了一段據稱是當時美俄軍機相遇的視頻,並認為該段視頻“絕對證實”發生了物理碰撞和燃料傾倒。視頻顯示蘇-27兩次靠近MQ-9“傾倒燃料”,隨後蘇-27戰鬥機與美國MQ-9“死神”無人機“相撞”,導致螺旋槳受損,無人機的視頻也由此中斷。不過,CNN同時指出,俄羅斯否認發生了“碰撞”。在螺旋槳受損的情況下,隨著無人機在黑海上空下降,無人機操作員就像操作滑翔機一樣操作飛機,讓其降落在克里米亞西南方向的水域。MQ-9無人機下降過程中,操作人員遠程清除了無人機中的敏感軟體,降低秘密材料落入“敵方”手中的風險。
軍貿出口
蘇-27系列戰鬥機已經成為俄羅斯軍機中最成功的機型,一方面用來保持俄羅斯空中力量的地位的重要基礎之一;另一方面,出口到眾多國家,獲得巨大經濟利益。最近,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總經理波戈西揚表示,從1996年到2003年,“蘇霍伊”公司共通過俄羅斯防務裝備出口公司(俄境內負責武器出口的國家壟斷企業)與國外客戶簽署了總額為120多億美元的戰機出口和許可生產契約。據公司介紹,截至2003年蘇-27系列戰機的銷售數量超過了160架,同時客戶增長,馬來西亞成為裝備‘蘇’系戰機的第30個國家。另外,部分國家還將根據俄方授權在其本國生產250架新型的‘蘇’系戰機。
1995年5月,越南進口接收了首批兩架蘇-27,其餘飛機則在1996年底前全部交付。
1996年12月,越南空軍又購買了第二批蘇-27,其中包括2架蘇-27SK和4架蘇-27UBK。
1997年10月,越方在俄遠東的共青城飛機生產聯合體接收了兩架單座型的蘇-27SK。這兩架戰機在三個月後由安-124運輸機運抵設在藩郎的越空軍訓練中心,在那裡完成組裝。之後,2架雙座型的蘇-27UBK於1997年12月交付越方。不過,由於負責運送另外兩架蘇-27UBK的安-124在離開俄羅斯伊爾庫次克時墜毀,導致這兩架戰機嚴重損毀(編號分別為8524和8525),俄方只得在1998年6月提供了兩架稍早生產的蘇-27PU填補了空白(編號:8526和8527)。同年,一架編號為6007的蘇-27SK在訓練時墜毀。
中國引進
1991年,中國與俄羅斯簽訂契約,俄方向中國出口24架蘇-27系列殲擊機(18架蘇-27SK、6架蘇-27UBK)。1992年6月,首批蘇-27飛抵中國,同年11月25日,剩餘12架蘇-27SK從阿穆爾共青城製造廠機場直飛中國空軍基地。
1995年,中俄簽訂補充協定,由俄羅斯再向中國提供第二批16架蘇-27SK和6架蘇-27UBK。
1996年12月6日,經過長時間談判,中俄雙方政府達成協定,俄羅斯向中國轉讓蘇-27SK飛機生產許可證。協定規定首先由阿穆爾共青城製造廠提供全套部件,由中國組裝;然後再逐步中國國產化。首批2架中國組裝的蘇-27SK於1998年12月首飛成功。
1999年12月,中國再次與俄羅斯簽訂購買28架蘇-27UBK整機契約,該批伊爾庫茲克飛機工業協製造的飛機自2000年起交付。
所有的蘇-27SK/UBK飛機,均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部隊。
中國自行組裝生產的蘇-27稱為
殲-11(代號:J-11),殲-11的改進版本為殲-11A,無論是殲-11還是殲-11A,都無法使用中國國產武器系統,要依靠進口俄國彈藥來維持日常訓練和戰備。在對蘇-27完成一定的掌握後,中國
瀋陽飛機工業集團601所對蘇-27進行了國產化的逆向研製,採用中國國產的航電系統與武器系統、玻璃化座艙、簡化操作、減輕飛行員負擔,換用中國國產新型雷達,使用更加先進的電傳操控系統。中國國產殲-11B擁有蘇-27優秀的氣動與動力,同時在航電系統上超越了蘇-27,更易融入中國空軍的作戰體系,在原有的蘇-27基礎上提升了戰鬥力。
飛行表演
“俄羅斯勇士”特技飛行表演隊是世界上著名飛行表演隊之一。
“俄羅斯勇士”成立於1991年,與獨立後的俄羅斯聯邦同齡。“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使用
重型戰鬥機進行表演的飛行隊,採用的是蘇-27UB型戰鬥機,6架空中表演飛機已重達150噸。表演飛機都塗成了俄羅斯國旗的顏色,飛行隊有自己的標誌——天藍色背景中的菱形盾牌。飛機的機器和尾翼前緣為紅色箭形裝飾,垂尾上紅星和金黃色旭日光輝,是俄羅斯空軍的圖案。
蘇-27戰鬥機被認為是當今世界現役戰鬥機中機動性能最好,而“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則把其優異的機動性能發揮出來。“俄羅斯勇士”表演的集體特技節目單上有“涅斯捷羅夫筋斗”、“加力盤旋”、“躍升半滾倒轉”“對頭跌升急降”、“鬱金花開”等等。尤其特技動作都在飛行速度800~900千米/小時、高度60~150米的低空完成的。“俄羅斯勇士”每年的訓練時間只有50小時左右,表演次數也僅為數十次。而大部分國家的飛行表演隊如英國的“紅箭”、美國的“藍天使”、法國的“
法蘭西巡邏兵”都已有30~40年的歷史,它們每年要完成300個訓練小時,作飛行表演100-150次。
墜機事件
1995年12月12日,
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的5架蘇-27戰鬥機在結束了馬來西亞國際航展的返回途中,有3架飛機因天氣及人為因素,在越南
金蘭灣軍事基地附近撞山墜毀,4名俄羅斯特技飛行員不幸遇難。
2002年7月27日,為紀念空軍第14軍成立60周年,烏克蘭軍方在
利沃夫市舉行特技飛行表演,一架進行低空表演的蘇-27戰鬥機失控墜入觀看錶演的人群,爆炸起火,造成76人遇難,165人受傷。
2009年8月16日,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的兩架蘇-27戰鬥機在莫斯科州
茹科夫斯基市進行演練時相撞,三名飛行員立即彈射,勇士飛行表演隊時任隊長
特卡琴科的降落傘由於起火未能打開,墜地後不幸遇難。
2016年6月9日,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的一架蘇-27UB戰鬥機參加完莫斯科附近一個飛行表演活動返回駐地途中墜毀,駕駛員謝爾蓋·亞歷山大維奇不幸遇難。
2016年6月10日外媒報導,由於一架蘇-27戰鬥機9日在莫斯科附近墜毀並導致飛行員喪生,俄羅斯空軍已下令所有同型戰機停飛,失事的戰機隸屬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
2018年10月16日,參加烏克蘭西部舉行的“晴空-2018”多國軍演的一架蘇-27UB戰鬥機墜毀,一名烏軍飛行員和一名美國飛行員在事故中喪生。12月15日,烏克蘭一架蘇-27戰鬥機在烏西北部
日托米爾州墜毀,一名飛行員喪生。
2020年3月25日,俄羅斯一架蘇-27戰鬥機在進行例行飛行時墜入
黑海。戰機在距離
克里米亞半島東南部濱海城市
費奧多西亞約50千米的地方曾發出故障信號,之後從雷達上消失。
總體評價
蘇-27戰鬥機系列是俄國人的驕傲,出色的氣動布局彌補了發動機與航電設備的不足,成為抗衡美國F-15、F-16戰鬥機的一代經典,蘇-27戰鬥機系列的各型原型機與量產型號數目繁多,可達數十種,蘇-27系列戰鬥機仍是俄羅斯空軍現役的最強裝備,與世界上所有優秀戰機一樣,在航空歷史發展中寫下輝煌的一頁。
蘇-27系列戰鬥機已經成為俄羅斯軍機中最成功的機型,一方面用來保持俄羅斯空中力量的地位的重要基礎之一;另一方面,出口到眾多國家,獲得巨大經濟利益。
蘇-27戰鬥機憑藉著現代化的空氣動力學外形、兩台大功率渦輪噴氣發動機產生的高推重比、較高的載油量、寬廣的飛行高度和速度範圍、高效的
無線電系統以及現代化的飛彈,蘇-27可非常高效地攔截空中目標,不但可利用飛彈實施遠距離攻擊,還可在近距離空戰中占得上風。
蘇-27戰鬥機主要是針對美國的F-16和F-15而設計的,具有機動性和敏捷性好、續航時間長等特點,可以進行超視距作戰。“
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顯示出了其優異的飛行性能和操縱性能,以及發動機良好的加速性,但其機載電子設備和座艙顯示設備相對落後,不具隱身性能。以蘇 -27戰鬥機為基礎,俄羅斯先後發展了十餘種改型,形成了從制空空戰到對地攻擊的一個全系列、高性能戰鬥機家族。(
中國科普網、人民網、《名機點評》評)
飛機事件
當地時間2024年3月28日,塞瓦斯托波爾市市長表示,一架俄羅斯軍用飛機在塞瓦斯托波爾附近墜海,飛行員彈射逃生。飛行員沒有生命危險,已被救援人員救起,當地民用設施未損壞。有訊息稱,墜毀的或為一架蘇-27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