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說明
蘇軾一生著作甚豐,他的著作集子情況比較複雜。早在
蘇軾生前就有《
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內制集》十卷、《
外製集》三卷、《
奏議》十五卷、《和陶集》四卷等六種集子刊行,其中《東坡集》是作者親自編定。這些集子在
宋徽宗崇寧二年下詔禁毀。另有《應詔集》十卷,在當時是否刊行,不得而知。至
宣和五年,人們以為
崇寧時的禁書令已經時過境遷,不再生效了,於是福建重新印行
蘇軾的著作集,
宋徽宗再次下詔禁毀。這次刊行的集子略有不同,是將
蘇軾的著作全部匯總、分類,取消《
東坡集》、《後集》等名稱,而將這些集子中的同類作品編在一起。屬於這個系統的
蘇軾著作集子有《東坡大全集》、《東坡備成集》等,所收作品比上述六種集子再加《應詔集》的總和還多,但也有偽作羼入。至於
宣和五年刊行而被禁的,到底是《大全集》或是《備成集》,現無從查考。《備成集》今已亡佚。
基本信息
《
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宋
蘇軾撰。軾有《易傳》,已著錄。蘇轍作軾《墓誌》,稱軾所著有《
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
奏議》十五卷、《內制》十卷、《外製》三卷、《和陶詩》四卷。晁公武《讀書志》、陳振孫《書錄解題》所載並同,而別增《應詔集》十卷,合為一編,即世所稱《東坡七集》者是也。《宋史·藝文志》則載《前、後集》七十卷,卷數與《墓誌》不合,而又別出《
奏議補遺》三卷、《南徵集》一卷、《詞》一卷、《南省說書》一卷、《別集》四十六卷、《黃州集》二卷、《續集》二卷、《北歸集》六卷、《儋耳手澤》一卷,名目頗為叢碎。今考,軾集在宋世原非一本。邵博《聞見後錄》稱:京師印本《
東坡集》,軾自校,其中“香醪”字誤者不更見於他書,殆毀於靖康之亂。陳振孫所稱,有杭本、蜀本,又有軾曾孫嶠所刊建安本,又有麻沙書坊《大全集》本,又有張某所刊吉州本。蜀本、建安本無《應詔集》,麻沙本、吉州本兼載《志林》、雜說之類,不加考訂。而陳鵠《耆舊續聞》則稱:姑胥居世英刊《
東坡全集》,殊有序,又絕少舛謬,極可賞。是當時以蘇州本為最善,而今亦無存。葉盛《水東日記》又云:邵復孺家有細字小本《東坡大全文集》,松江東日和尚所藏有大本《
東坡集》,又有小字大本《東坡集》。盛所見皆宋代舊刻,而其錯互已如此。觀《捫蚤新話》稱:“《葉嘉傳》乃其邑人陳元規作,和賀方回《青玉案》詞,乃華亭姚晉作。集中如《睡鄉》、《醉鄉記》,鄙俚淺近,決非坡作。今書肆往往增添改換,以求速售,而官不知禁”云云,則軾集風行海內,傳刻日多,而紊亂愈甚,固其所矣。然傳本雖夥,其體例大要有二:一為分集編訂者。乃因軾原本原目,而後人稍增益之,即陳振孫所云杭本。當軾無恙之時,已行於世者,至明代江西刊本猶然,而重刻久絕。其一為分類合編者。疑即始於居世英本,宋時所謂《大全集》者,類用此例。迄明而傳刻尤多,有七十五卷者,號《東坡先生全集》,載文不載詩,漏略尤甚;有一百十四卷者,號《蘇文忠全集》,板稍工,而編輯無法。此本乃國朝蔡士英所刊,蓋亦據舊刻重訂,世所通行,今故用著錄。集首舊有《年譜》一卷,乃宋南海王宗稷所編。邵長蘅、查慎行補註蘇詩,稱其於作詩歲月,編次多誤。以原本所有,今並存焉。
作者簡介
嘉祐二年(1057)
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
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
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
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哲宗
元祐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
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
儋州(今海南一帶),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著有《
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生於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1037),死於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七月(1101),享年六十六歲。
在嘉祐元年(1056)以前,
蘇軾是在自己的家鄉度過的。這位作家的天才在兒童時期已經顯露了不可逼視的光芒。在他十歲的時候,父親蘇洵叫他寫一篇習作《夏侯太初論》,他竟能寫出“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
破釜;能博猛虎,不能無變色
於峰”這樣善於把握人物內心活動的句子(郭輯本《王直方詩話》)“東坡作〈夏侯太初論〉條”)。
嘉祐元年,
蘇軾二十一歲,其父將他和
蘇轍兄弟倆帶到
汴京,並將他們介紹給當時的文壇盟主
歐陽修和其他知名之士。
歐陽修大加讚賞。次年參加
歐陽修主持的禮部科試,
蘇軾和蘇轍都考中了
進士。不久,因母親程氏在四川家中病逝,
蘇軾父子之人回蜀奔表。直到
嘉祐四年十月,才再度赴京。這次乘舟經行三峽,沿途奇麗的山川和屈原塔、昭君村等古蹟,激發他們的詩興,一路上寫了一百首詩歌,編成《南行集》,其中
蘇軾的作品有四十首,這可說是他詩歌創作的起點。
嘉祐六年,
蘇軾經
歐陽修的推薦,考取了賢良方正言極諫科。在這次應試中他寫出了二十五篇《進論》和二十五篇《進策》,系統地提出了自己對
前代治亂興衰的看法和當前的政治主張,力勸仁宗改革弊政,勵精圖治。其中在具體措施上,與當時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的主張有歧異。他說:“臣竊以為當今之患,失在於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進策·策略三》)新以提倡任人,反對變法;提倡漸進的變革,反時操之過急。這種早年形成的觀點,對他一生的政治生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熙寧二年(1069)二月,
蘇軾四川居父喪還朝時,正碰上王安石在
神宗的支持下開始變法。他立即站在保守派一方,接連上疏,竭力反對王安石的做法。照寧四年二月,他兩次上萬言書,對新法進行了全面的非議。因為無效,就自請出任地方官。他先到杭州任通判,後調任密州、徐州、湖州的知州。值得注意的是,
蘇軾雖然反對新法,但和極端頑固的舊派有新不同。在新法推行之初,他對限制貴族特權,增強國治力量諸方面,都曾表示贊同,只是他認為王安石的政策是“取天下之財與民爭利”,因而力加反對。後來司馬光要將新法完全廢棄時,他又和司馬光爭論,認為應當保留其中合理的部分。可見他對於新法,並非盲目地否定一切。但也因此為新舊黨所不容,受兩方排擠。
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由於宋朝官僚制度的腐朽和官員素質低劣等原因,曾產生了某些副作用。
蘇軾與
王安石的政見不同,因他看到新法施行過程中新產生的種種流弊,就以詩歌作為武器,尖銳地揭露了一些不良現象。
蘇軾在當時文名很大,這種詩歌流布四方,就成了守舊派反對新法的最有力的宣傳品。但在
王安石當政的時期,這位傑出的政治家始終沒有因為
蘇軾諷刺新法而對他進行過打擊報復,只是在王安石離職之後,變法派中的新進就群起陷害
蘇軾。元豐二年(1079)七月,當他移知湖州時,即以訕謗新政,誹謗君王等的罪名被逮至京,關在御史台的監獄裡。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蘇軾在
獄中受盡苦楚,自度必死,寫下了近似遺書的《獄中寄子由》詩。然
神宗對蘇軾本無惡感,一些元老重臣又紛紛上書營救,已經退隱的
王安石也出而說:“豈有聖世而
殺才士者乎?”結果落得
從輕發落,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謫居黃州是
蘇軾生活道路和創作道路的轉折點。他在政治上雖受到打擊,但在創作上卻獲得了豐收。
蘇軾早年的成就固然已經不同凡響,然而到了黃州之後,這位大作家進入了更加成熟的時期。
元豐八年三月,
神宗去世,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臨朝,司馬光等舊派人物執掌大權,逐貶變法派,徹底廢除了新法。
元祐元年(1086)
蘇軾被召還朝,援心翰林學士、知制誥的重位。但他反對盡廢新法,竟和司馬光當面辯論了一場,結果遭到新舊黨的夾攻,陷入了
朔黨、
洛黨、
蜀黨互相排斥的無休業的紛爭中。於是一再要求出任地方官。自
元祐四年起,他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先後出知杭州、常州、揚州、定州。
元祐八年九月,
高太后逝世,哲宗親政,為挽救危機,擺脫內外交困的局面,再度起用了新黨,並於紹聖元年(1094)開始恢復新法。於是
蘇軾被劃入舊黨一派,以“譏斥先朝”罪名貶至
莫州,接著再貶至惠州。紹聖四年,新黨掌權的朝廷普遍加重對舊黨的懲罰,六十二歲的
蘇軾又一次現遭到遠謫,貶為瓊州別駕,到海南島的儋州居住。
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去世,徽宗繼位,
神宗的皇后向太后聽政,
蘇軾遇赦北還。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間病逝常州。噩耗傳出,舉國哀慟。“吳越之民,相與哭於市;其君子,相與吊於家;訃聞四方,無賢愚皆咨嗟出涕;太學之士數百人,相率飯僧惠林佛舍”(蘇轍《東坡先生墓志銘》)。後來,奸臣
蔡京奏請朝廷嚴禁發賣
蘇軾的集子,可是越禁越流行。宋元以來,以他的生活為題材的民間故事、小說、戲劇就不斷出現,歷久不衰,反映了人民民眾對這位著名
文學家的懷念和敬愛。
作品特色
蘇軾是著名的
文學家,他在政治上幾次遭受挫折,長期被貶,使他有機會接觸到人民的生活和祖國的山河,加上他有很高的文學才能和多方面的藝術修善,又把寫作當作日常的功課,從少到老,堅持不懈,所以獲得了豐碩的創作成果。他留下了二千七百多首詩,近三百首詞和卷帙繁富的
散文作品。他的
詩詞和
散文反映了相當廣闊的社會生活面,在讀者面前展開了琳琅滿目的藝術畫卷,可以說是
北宋社會生活的一部百科全書。
詩歌
蘇軾以他的天縱之才和大手筆、大氣魄,開拓了宋詩的新境,賦予宋詩新的生命活力。他寫詩不宗一家,而能兼取陶淵明、李白、杜甫、韓愈、
白居易、劉禹錫和
歐陽修等前輩詩人之長,經過熔鑄創造,而自成一家。他非常重視詩歌的社會作用,主張詩歌要“有所為而作”,要揭露時弊,“言必中當世之過”。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寫下了不少政治詩。揭露社會矛盾,痛斥官場黑暗,同情人民疾苦,並表達了他要求改良政治的願望。例如《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蠶欲老,麥半黃,前山後山雨浪浪。農夫輟來女廢筐,
白衣仙人在高堂。”詩中不只是描寫風景,還會有對那些不勞而食、坐享清福的剝削者的諷刺。又如《吳中
田婦嘆》,摹擬吳中田婦的口吻,具體、形象地描寫了農民在久
雨中盼望天晴的憂愁、悲苦:“風霜來時雨如瀉,耙頭出菌鐮生衣。眼枯眼盡雨不盡,忍見黃穗臥青泥。”詩中還進一步揭露朝廷政策的錯誤造成錢荒米賤,給農民帶來深重災難:“茅苫一月隴上宿,天晴獲稻隨東歸。汗流肩?載入市,價賤乞與如
糠粞。賣牛納稅拆屋炊,慮淺不及明年飢。”詩的最後,對那些壓榨人民卻又自稱是好官的權貴們予以尖刻的嘲譏與抨擊:“龔黃滿朝人更苦,不如卻作河伯婦。”這首詩是針對王安石變法推行中的某些流弊而寫的,但它確實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真實,表現了詩人對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敢於觸及時政的精神。在《荔枝嘆》中,詩人們
滿腔義憤控訴唐玄宗和楊貴妃要地方進貢荔枝新加於人民的禍害:“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賊血流千載”。!詩中抒發了廣大人民“至今欲食林甫肉”的
深仇大恨。詩中到古論今,精而猛烈地抨擊當時朝廷繼續要地方貢榮貢花的弊政,指斥了高高在上的皇帝,指名道姓地鞭撻了那些靠人民血汗“爭新買寵”的當朝權貴:“君不見武溪邊粟粒勞,前丁後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名出意,今年計品充官茶。吾君所乏豈此物,致善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
姚黃花!”這首詩是
蘇軾晚年被貶謫惠州時寫的,表現了詩人屢貶不屈、敢怒敢說的政治激情。
在
蘇軾的詩中,更能代表其特色和成就,影響更大的,是那些抒發個人情懷和描寫自然景物的作品。這些詩想像豐富、氣勢奔放,變化無窮,流暢自然,富於浪漫主義色彩,顯示出以
清雄曠放為主調的多樣化的藝術風格。其中,七言古詩形式自由,便於詩人馳騁筆力,恣意揮灑,因此寫得最好。例如《游金山寺》,寫他登金山臨眺長江。全篇圍繞長江著筆,把懷念故鄉的深情、仕途的坎坷同江上神奇的景物融為一體。其中景色描寫瑰麗壯觀,引人入勝:微風萬頃靴紋細,斷霞半空魚尾赤。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
把風本浪靜的萬頃江波比作靴子上的細微皺紋,把江天晚霞比為魚尾的赤色,喻象十分新奇。接著,可描寫冬天月初的微明江月,半夜飛焰照出的江心炬火。其中江心炬火又故事寫得迷離恍惚,並認為這個“非鬼非人”的景象是江神怪他不歸的譴示。詩境從無生有,
由奇入幻。但這種奇幻意象,正是詩人殷切的思歸之念產生的,所以並不令人怪異,反而更渲染了惆悵的鄉愁,使人感到情真意切。全詩首先相應,章法嚴謹,表現出
蘇軾的七言歌行豪放瀟灑而不失規矩的特色。
蘇軾的七律,在格調具有白居易、劉禹錫的流麗
圓轉,有時顯得雄奇駿發、氣勢逼人。如《有美堂暴雨》: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
頑雲拔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灩
金樽凸,千杖
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詩寫暴雨,在古人詩中甚為少見。這首詩開頭寫
雷起腳下,
頑雲滿座,是詩人站在
吳山絕頂上的真實見聞。一聲疾雷,
先聲奪人,預示暴風雨來勢之猛。三、四句寫暴雨中的奇觀。由於狂風在烏雲翻滾之際呼嘯而至,詩人感到風也是“黑”色的;大雨傾瀉,江水洶湧,使詩人產生了江海起立的神奇幻覺。第五句寫江水洶湧,如同斟滿的酒凸出了杯麵。第六句寫雨聲震天,又象千錘急下敲擊著羯鼓。以上六句。都準確地抓住了近海的錢塘江上的暴雨特點。詩人最後想像這雨是天帝用來酒醒沉醉中的李白,叫他傾瀉出瓊瑰一樣的詩篇。這裡隱然有自負之意。全篇顯示了
蘇軾善於從動態中捕捉景物的特徵、善於藉助新穎的比喻來刻畫事物的藝術本領。
蘇軾的寫景七絕也很出色。這些小詩寫得清麗精美、富有情致,有的富哲理於形象之中,意趣橫生,耐人尋味。如《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詩人不是泛泛地寫西湖,而是抓住她在“初晴後雨”的特定時刻表現她的美。首句,畫出了西湖在陽光照射下波光閃閃;次句寫西湖周圍的青山,籠罩在輕紗般的雨霧中,更顯得風姿的綽約。這兩句寫景,一水一山,一近一遠,一高一低,分別表現了西湖晴日下的明艷和雨霧中的秀媚,已經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她的婀娜多姿。三、四句更奇峰突起。詩人通過奇妙的聯想,把西湖比喻為古代的美人
西施。這個比喻新鮮、貼切、優美。因為西湖和
西施都姓“西”,她們又同出於吳越。詩人們
西施的濃妝比西湖晴景,以淡妝比雨景,既同前兩句的實寫緊密呼應,使全篇渾然一體;又傳神地畫出了西湖美的風姿,意態和靈魂。詩中還蘊含著微妙精深的生活哲理:美不依靠人為的修飾,無須藉助於外物,美主要在於天然的內在的資質。資質美的事物,無論其形態怎樣變化,都是美的。
另一首七律《題西杖壁》是廬山的妙詠: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這首也是寓哲理於形象之中。前兩句,以精煉的筆法,描繪廬山那側峰橫嶺、雄偉奇秀、氣象萬千的景象。後兩句則以奇思妙發,揭示出一個精闢哲理:人們要認識事物,既要入乎其內,深入觀察它的各個局部、它的細微底蘊;又要出乎其外,同它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才能全面地、完整地把握它。因此,認識事物必須擺脫局部
經驗的局限,著眼於全局,避免片面性。全詩既給人美的享受,又能啟發人的心智。意蘊深刻,語言淺顯,也體現了蘇詩深入淺出的特色。
蘇軾還有不少題畫詩,不僅用詩的語言生動地再觀畫中的景物現象,而且還突破
繪畫只能表現顏覺印象的局限,把他從畫面上得來的
視覺印象暗轉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印象,融入自己的獨特感受,創造出新鮮的意境。如《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惠崇的《春江晚景》,畫面上有鴨子在春江上嬉戲,江岸上蔞蒿遍地,蘆筍吐芽,綠竹依依,竹林外露出幾枝火紅的桃花。畫家捕捉住這些景物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早春風光。
蘇軾題畫,並不受畫的限制,他們自己對早春的獨特感受來豐富、深化畫境。詩人猜測鴨子對江水的感覺,以鴨子對水溫回升的敏感,傳達出春天降臨的訊息。把鴨子寫得有人的知覺,使詩
頗有情味和理趣。詩人還藉助聯想補充畫境。由蔞蒿和蘆芽,想到這是吃河豚的時候,於是添了畫面上新沒有的河豚欲向春江上游游來的形象。全詩成功地表現了春水
方生的暖意和暖流下“河豚欲上”的信息,這是丹青妙手都難以表現或不宜表現的,從而給整個畫面增添了春天的氣息和旺盛的活力,創造出新的境界。
應當指出,
蘇軾也有一些詩歌表現了“以文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的傾向,有的作品矜才炫學,堆砌典故,寫得艱澀無味。此外,也有一些庸俗無聊的應酬之作。
散文
在
散文創作方面,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沿著
歐陽修開闢的平易暢達,文從字順的方向發展,體現了宋代
散文平易婉轉的共同特色,同時,又有他自己的鮮明個性,表現出一種縱橫恣肆、揮灑自如的藝術風格。
蘇軾的
散文可以分為非文學性散文和文學性散文兩大類。前一類主要指議論文,包括政論和史論。這一類文章,文從字順、條理分明,雄辯滔滔,說理透闢,而且還常作翻案文章,提出新見,從中可以看出《
戰國策》、《
孟子》、《
莊子》以及
賈誼、
陸贄等人的影響。後一類指敘事、寫景、抒情文,包括書札、雜記、序跋、小賦等,藝術成就很高。總的特色是:真情坦露,樸素自然,變化多端,不拘一格,如雲出流水,姿志橫生。
蘇軾的記敘體
散文,巧於布局和構思,寫得起伏跌岩,波瀾層出,並以描寫、敘述和議論的錯雜並用為特點。例如《石鐘山記》,雖是一篇遊記,卻以探索石鐘山命名的由來為中心,先提出對
酈道元、
李渤釋名的疑問,接著寫自己親自坐船到石鐘山下水面上夜遊,經過考察,找出石鐘山命名的真相。最後作者抒發感慨,提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一著名論斷。文章不同於一般山水遊記的寫法,記游的過程是解疑說理的過程。文章筆調輕快流暢,其中寫月夜乘舟一段,抓住景物特點,輕輕點染幾筆:至暮
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所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
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
鸛鶴也。”作者
繪聲繪色,寫得逼真生動,
陰森可怖,使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蘇軾在
黃州寫的《前赤壁賦》和《
後赤壁賦》,是他的抒情寫景
散文的名篇,也是宋代散文賦的雙璧。所謂
散文賦,即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物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束縛的一種形式。如《前赤壁賦》通篇以
泛遊赤壁為線索,起筆記游寫景,展現出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壬戍之秋,七月
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洗洗乎如
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
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第二段記敘泛舟江心,飲酒放歌的情景。當洞簫吹出悲悽之音時,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哀,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第三段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人生短促的感嘆。第四段寫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以
明月江水作比喻,說明世界萬物和人生,都是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而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
明月,是“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的,可以給人們盡情的享受。所以,人應該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中陶然自適,對人生宇宙都能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這是全文的主旨。第五段是尾聲,寫主客二人
轉悲為喜,以開懷暢飲,興盡酣睡結束全文。
這篇賦在藝術上達到很高的造詣。首先,是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如第一段側重寫景,但一派月夜江上靜謐出深的美景,同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
輝然,繪織成一幅赤壁月夜泛丹的圖卷。第四段雖然側重說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緬懷歷史人物面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全篇不論抒情議論。步步不離江上的風光和赤壁故事,從而創造出一種情、理、景相結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富著人生哲理的獨特的藝術境界。其次,靈活地運用了傳統賦體中主客問答的形式,充分地表現了作者感情的起伏和思想矛盾的解決過程。第三,語言優美、形象,善於取譬,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全篇駢散相間,節奏鮮明,聲韻諧美,又自由活脫,
圓轉自如,更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量。
蘇軾的傳記性
散文,著墨不多,輕描淡寫,就能把人物勾畫得鬚眉生動,栩栩傳神。如《
方山子傳》,是作者為他的友人
陳慥(字季常,別號方山子)作的詩。但在寫法上別開生面,全文主要寫方山子遊俠和隱居的事跡。作者用明快的筆調,先寫自己過岐亭同方山子相遇,對他隱居山林感到驚異,問他何故,他“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寥寥數筆,便神態宛然,寫出了方山子曠達不羈待人豪爽和安貧樂道的個性。接著,作者回敘方山子少年時任俠和射獵的情景: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得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兒日耳,精悍之色,猶見於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這裡純用白描,形神畢現他寫出了
方山子勇武精悍、胸有韜略的“一世豪士”本色,並表現作者對他壯志來酬而隱居山林的深沉慨嘆。文章最後又補敘他豪富的家世,“園宅壯麗,與公侯等”,而他“皆棄不取”,與上文的“用財如糞土”、“
環堵蕭然”照應,顯示他不慕富貴,不圖利祿的品格。全文篇幅短小,在章法結構上起落轉換,用筆靈活自如,特別是把人物的性格表現得那么生動傳神、豐富飽滿、令人嘆賞。
政論和史論
蘇軾一生寫了大量的政論和史論。這種評史議政的文章尤其善於運用一些淺顯、生動、貼切、形象的比喻,來闡明深刻的哲理。如《日喻》寫於元豐元年,這時,當政者將科舉考試的內容由
詩賦改為經義已經很久了。
蘇軾自始就不贊成這種改變,認為“貢舉之法,行之百年,治亂興衰,初不由此”,不必“徒為紛亂,以患苦天下”,而且以經術取士,只能產生“迂闊矯誕之士”,“其弊有甚於詩賦者。”(《議學校貢舉狀》),但
吳彥律卻又正是去應考他所不贊成的科試的,所以他只好在文章終了的地方,說明詩賦和經義兩種科目都各有其缺點。文中用了瞎子猜日和南人游水兩個比喻,論證了對於事物進行全面認識的重要性,以及通過實踐來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必要性。
隨筆小品文
蘇軾的隨筆小品文,更表現出信手拈來,隨筆揮灑,不假雕飾,情詠雋永的特點。如《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壽,導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第一段記事,交代了夜遊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寫出了誘人的月色,抒發了人物的喜悅心情。第二段寫景,作者不直接寫月,卻通過寫“庭下如積水空明”,巧妙地寫出
月光如水,天地一色;再把月下婆娑的竹影、寫成為“水中藻、荇交橫”,巧妙地寫出自己的錯覺,便創造出一個清朗淡雅、空靈靜謐的詩的境界。末尾抒情,表現這兩位步月談心的友人閒散無拘的性格和沖和淡泊的心境。作者把簡練的敘事,精妙的寫景,耐人尋味的抒情和議論,濃縮在八十四個字之中,而行文卻仿佛信手點染,毫不經意,真是一篇清新、雋永、凝練、含蓄的抒情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