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泰里琴

薩泰里琴

據史書記載,中世紀以前,中東的亞速、波斯等古代西亞國家,流行著一種擊弦樂器,名叫薩泰里琴。明朝(1368--1644),隨著中國和西亞、東亞間日趨密切的友好往來,薩泰里琴由波斯經海路傳入我國,最初只流行在廣東一帶,後來逐漸擴及到中國各地。後來經過中國民間藝人的改造,薩泰里琴漸漸演化成為中國的民族樂器──揚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琴
  • 外文名:薩泰里琴
  • 類別:擊弦樂器
  • 傳入途徑:由波斯經海路傳入
  • 又名:洋琴、打琴、銅絲琴、扇面琴
  • 使用材質:木質結構
揚琴,傳統揚琴,結構組成,使用材質,樂器特色,

揚琴

擊弦樂器。又稱洋琴、打琴、銅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
相傳揚琴的前身是流行西亞地區的一種古擊弦樂器,波斯語稱“桑圖爾”(Santur)。後來傳入我國新疆地區和內地。清初以來多有記述。清乾隆九年(1744),在澳門設定地方官“澳門同知”,邱光任、張汝霖相繼任職,在他們所著《澳門紀略》中記載,那裡有一種“銅弦琴”,“削竹叩之,錚錚琮琮然”,即指揚琴,可能是葡萄牙人帶到澳門去的。清康熙年間(1662—1722)李聲振《百戲竹枝詞》、康熙至乾隆年間董偉業《竹枝詞》均記述揚琴伴奏彈詞和俗曲。清嘉慶年間,麟慶(1791—1846)撰寫、汪春泉等繪圖的《鴻雪因緣圖記》第二冊有“同春聽箏”圖(《中國音樂史圖鑑》Ⅴ—77)。圖中一人奏鋼琴,即揚琴。其文字載:“銅琴,刳木作匣,拈銅為絲,敲以細竹,俗稱洋琴”。清末以來,揚琴用於廣東音樂江南絲竹、揚州清曲、廣西文場、常德絲弦、四川琴書河南琴書山東琴書榆林小曲等樂種、曲種。

傳統揚琴

傳統揚琴,框架用色木樺木榆木制,上蒙白松桐木面板,下蒙膠合板,音箱呈蝴蝶形或扁梯形(圖5-2-1)。長90—97、寬32—41、高5.7—7厘米。左側琴頭設拴弦鉤釘,右側琴頭置弦軸。面板上開兩個圓形音孔,並鑲骨雕音窗為飾。上置兩個用竹、紅木或牛角制、呈峰谷狀條形琴碼,左為高音碼,右為低音碼,峰部用以支弦,谷部有另一碼上的琴弦通過。面板兩側設紅木製直線或鋸齒形長條山口,用以架弦。音箱內對應面板琴碼部位膠有音梁,音樑上開四或五個圓形風眼,以使音波對流。張鋼絲弦,高音用裸弦,低音用纏弦。琴竹又稱琴箭、琴簽,為兩支有彈性的竹製小棰。常用揚琴有八音(實發二十四音)、十音(實發三十音)、十二音(實發三十六音)三種。又稱雙八型、雙十型、雙十二型。音域分別為:八音f1—c2,十音d1—d3,十二音c—e3。
演奏時,琴置於架上,左右手各執一琴竹分別敲擊在條碼兩側的弦上。竹法(即演奏技巧)有單音、左、右彈輪、雙音、長輪(密竹)滾奏、襯音、頓音、琶音撥弦、上下滑音泛音等。擅長演奏輕快、活潑的曲調。傳統樂曲有《龍船》、《蘇武》、《將軍令》等。

結構組成

結構較為複雜。最常見的“401”型揚琴由琴身(包括前梆、後梆、 左琴頭、右琴頭、底板和共鳴箱)、琴弦系統(包括山口、滾板、 調音滾軸和琴弦)和琴鍵(擊弦用的長桿)三大部分構成。

使用材質

琴身一般為木質結構;琴弦(共有124根)一般為鋼絲弦或金屬纏 鋼絲弦;琴鍵一般為竹質,擊弦的一端套上氣門芯。

樂器特色

屬打擊弦鳴樂器,與鋼琴同宗。音色具有鮮明的特點,音量宏大, 剛柔並濟;但個性又不是很強,因此容易與其他樂器融合。慢奏時 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時音色又如潺潺流水。
揚琴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無論用於獨奏、伴奏還是合奏, 揚琴的音色特點都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揚琴又稱"洋琴",是中國常用的一種擊弦樂器。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現力極為豐富,可以獨奏、合奏或為琴書、說唱和戲曲伴奏,在民間器樂合奏和民族樂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揚琴主要用木質材料製成,琴身是它的共鳴箱,呈蝴蝶形,所以也有人稱之為"蝴蝶琴"。演奏時,琴放在木架上,左右手各執富有彈性的竹製小棰,分別敲擊琴弦發音。
揚琴的演奏技巧很多,音色也十分豐富多彩,低音區發音雄厚而深沉;中音區純淨而透明;高音區清脆明亮。揚琴比較適於演奏快速的樂曲,最適合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和歡快、喜悅的感情。
揚琴在中國已經流傳和演化了四百多年了。在這期間,中國的樂器製作家研製出了不少揚琴的新品種,比如像變音揚琴、轉調揚琴、箏揚琴和電聲揚琴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電聲揚琴,這種電聲揚琴由琴體、拾音器、放大器和音箱組成,當琴弦振動的時候,聲音波通過拾音器轉變為電訊號,然後經過放大器美化音色之後,由揚聲器發出。電聲揚琴既能伴奏又能獨奏,因此,從它問世以來,一直受到揚琴演奏家們的好評。
揚琴在中國經過多年的流傳和發展,不論在樂器製作、演奏藝術或樂曲創作上,都已具有中國傳統特色和民族風格,成為人們喜愛的樂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