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清代魏源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蒸湘》是清代思想家魏源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詩中描寫了湘江行舟所見:雨後江面雲霧籠罩,鷺鷗自由自在地捕食;雨前水面平靜,雨後水流奔放;湘江水綠如碧玉,映出南嶽七十二峰的倒影。全詩歌頌了湘江沿岸水美山青的自然景物,抒發了詩人熱愛故鄉山水的深情。詩人描繪景物巧妙運用比喻、擬人修辭,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語言自然平易,流暢順口,頗具民歌特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蒸湘
  • 作者:魏源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古微堂詩集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 作品別名:三湘棹歌·蒸湘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蒸湘
溪山雨後湘煙起,楊柳愁殺鷺鷗喜。
棹歌一聲天地綠,回首浯溪已十里。
雨前方恨湘水平,雨後又嫌湘水奔。
濃於酒更碧於雲,熨不能平剪不分。
水復山重行未盡,壓來七十二峰影。
篙篙打碎碧玉屏,家家汲得桃花井。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蒸湘:即湘江。湘江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為蒸湘。這首詩是組詩《三湘棹歌》的第二首。作者自註:“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資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資湘亦名瀟湘,今資江發源武岡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瀟溪,其地曰蕭地。見《寶慶府志》。《水經注》不言瀟水,而柳宗元別指永州一水為瀟,遂以蒸湘為瀟湘,而三湘僅存其二矣。予生長三湘,溯洄雲水,爰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鄉國之思。”棹歌,搖槳時所唱的歌。
⑵湘煙:湘江水面的雲氣。
愁殺:極為憂愁。殺,表示程度深。鷺鷗:鷺鷥水鷗
⑷“棹歌”句:化用柳宗元《漁翁》:“欸乃一聲山水綠。”
浯溪:水名。源出湖南省祁陽市西南的松山,東北流入湘江。
⑹熨(yùn):用烙鐵、熨斗把衣布等燙平。
⑺水復山重:化用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⑻七十二峰:指衡山祝融、天柱、回雁等七十二座山峰。
⑼篙(gāo):撐船竿。碧玉屏:青綠色玉石裝飾的畫屏。這裡是說江水澄碧如玉屏。
⑽汲(jí):提取井水。桃花井:農曆二、三月間,江水漲溢,時值桃花盛開,稱為桃花水。此謂水清如井,故云“桃花井”。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雨後溪邊的山坡上升起了層層霧氣,楊柳低垂像在發愁鷺鷗卻滿心歡喜。
船歌一曲唱出一派綺麗的綠色天地鍵櫃汗,回首遙望霧裡的浯溪已經相距十里。
雨前正惱恨湘水波平船兒只能慢行,雨後又討厭湘水洶湧船兒順水奔騰。
湘水濃郁似酒青綠的顏色勝過彩雲,波浪蕩漾不能熨平更不能用剪離分。
江流迴轉山巒重疊行程還沒到盡頭,迎面又壓過來衡山七十二峰的倒影。
船篙入水篙篙像打碎一座座碧玉屏,萬戶千家拜甩察陵江邊挑水美好如同桃花井。

創作背景

該詩大約作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道光二十七、八年間,魏源遊歷了東南沿海七個省份,歷時半年余,行程八千里,其間曾到過廣東。作者自注中有“予生長三湘,溯洄雲水”之句,雲水在廣東樂昌,毗鄰湖南,故該詩當是詩人由湘入粵途中所寫,以抒發對故鄉山水的熱愛。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魏源是湖南邵陽人,自幼生長於瀟湘洞庭,因而對於湘水有深厚的感情。詩前小序說:“予生長三湘,溯回雲水,爰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鄉國之思。”可知此詩意在歌頌家鄉的山水,以濃艷的彩筆描繪了雨後的蒸湘。
雨後的溪山煙雲繚繞,空濛迷離,猶如一幅潑墨山水。在這雲水淋漓之中,蒸湘兩岸的楊柳仿佛含愁帶恨,唯恐被大水所吞噬。但這正是鷗鷺的好時光,因鷗鷺喜水,浩渺開闊的江水正是它們任情遨遊的天地。開頭兩句從溪山落筆而引出雨後蒸湘的水勢浩大,其實也都是舟行所見的景色。“棹歌一聲天地綠,回首浯溪已十轎陵里”二句陡然而起,像是聽到了由遠處飄來了一聲船歌,從景而逗出了景中之人。那行船如箭穿梭走,順流而下,隨著波滔而兔起鶻落,驀然回首,已過了數少格婆十里之遙。湘水的魅力就在一個“綠”字,這在魏源的詩中是屢屢道及的,可槳嫌才見山水的青翠實在令人心醉。“棹歌一聲天地綠”一句更將聲音和色彩聯繫在一起,令詩意十分明快顯豁。“雨前”四句便將筆墨放在形容湘水上。雨前的陵膠祝膠湘水平靜如鏡,平靜得使人抱恨;而雨後的湘水奔騰咆哮,又奔騰得令人嫌鬧。它比醇酒更濃,比碧雲更綠,熨之不能平,剪之不能分。“雨前”“雨後”的對比,反襯出蒸湘水勢的浩大與奔騰。這四句以通俗的口語寫出雨後蒸湘的水勢和色彩,詩句措辭不忌重疊,如“雨”“湘水”“於”“不”等字都兩見,有意想跨棵在反覆用詞中造成一種衝口而出、流暢奔瀉的氣勢,一如江水的滔滔汩汩。其中的比喻與想像也十分生動而真切,很契合舟人棹歌的口吻。“水復山重”二句又遙接“回首浯溪”而來。一路行舟,經過無數重山曲水,衡山七十二峰的影子也都被行船壓過。青翠的山色落在江中,把江水染成碧綠,因而舟人的篙子一點,便像是打碎了碧玉製成的屏風。兩岸的居人在蒸湘中汲得清澄的春水,似乎還帶著桃花的艷紅與井水一般的清冽。最後四句從行舟江中寫到兩岸人家的汲水而飲,如悠揚不盡的棹歌,餘音裊裊,消失在水天之際,給人留下了無限的留戀和嚮往。
魏源的詩往往雄肆有餘而圓潤不足,此首則能兼而有之,既雄勁奔放,又圓轉自如。因為是擬寫舟人行船時的棹歌,故通篇一氣貫注,似伴著滔滔的江水、飛駛的行船自遠而至,又隨著舟人篙師的遠去而漸漸消失。全詩語言淳樸,格調奔放,不拘於一般七言詩的規矩,如“濃於酒更碧於雲”“壓來七十二峰影”等句都突破了一般七言詩句前四後三的格式,但正由於詩中用字明快,音調流美,所以絲毫沒有突兀之感。全篇四句一韻,有強烈的節奏感;色彩濃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文學院編審王英志清詩一百首》:此詩意境清新綺麗,堪稱詩中有畫。詩中湘水溶入作者對故鄉秀麗山川的讚美之情,亦兼寓作者欲改造湘江水力資源之意。詩之頭四句直接寫湘江之水,下面的詩句則轉入抒寫對湘水的審美感受。全詩四句一轉韻,十分自由。詩之結構轉變也很大,跡近於憑意識流動來運筆。譬喻新奇,清婉暢達。

作者簡介

魏源(1794—1857),字默深,原名遠達,又字墨生,別號良圖。湖南邵陽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官至高郵知州。以詩聞名於當時,現存詩近千首,代表作品有《寰海》《秋興》等組詩,抒發了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其古體詩有近五百首,尤以五古擅長。他是晚清思想家、史學家,對後來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有較大影響。有《古微堂詩文集》等著作二十餘種。
蒸湘
魏源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魏源是湖南邵陽人,自幼生長於瀟湘洞庭,因而對於湘水有深厚的感情。詩前小序說:“予生長三湘,溯回雲水,爰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鄉國之思。”可知此詩意在歌頌家鄉的山水,以濃艷的彩筆描繪了雨後的蒸湘。
雨後的溪山煙雲繚繞,空濛迷離,猶如一幅潑墨山水。在這雲水淋漓之中,蒸湘兩岸的楊柳仿佛含愁帶恨,唯恐被大水所吞噬。但這正是鷗鷺的好時光,因鷗鷺喜水,浩渺開闊的江水正是它們任情遨遊的天地。開頭兩句從溪山落筆而引出雨後蒸湘的水勢浩大,其實也都是舟行所見的景色。“棹歌一聲天地綠,回首浯溪已十里”二句陡然而起,像是聽到了由遠處飄來了一聲船歌,從景而逗出了景中之人。那行船如箭穿梭走,順流而下,隨著波滔而兔起鶻落,驀然回首,已過了數十里之遙。湘水的魅力就在一個“綠”字,這在魏源的詩中是屢屢道及的,可見山水的青翠實在令人心醉。“棹歌一聲天地綠”一句更將聲音和色彩聯繫在一起,令詩意十分明快顯豁。“雨前”四句便將筆墨放在形容湘水上。雨前的湘水平靜如鏡,平靜得使人抱恨;而雨後的湘水奔騰咆哮,又奔騰得令人嫌鬧。它比醇酒更濃,比碧雲更綠,熨之不能平,剪之不能分。“雨前”“雨後”的對比,反襯出蒸湘水勢的浩大與奔騰。這四句以通俗的口語寫出雨後蒸湘的水勢和色彩,詩句措辭不忌重疊,如“雨”“湘水”“於”“不”等字都兩見,有意在反覆用詞中造成一種衝口而出、流暢奔瀉的氣勢,一如江水的滔滔汩汩。其中的比喻與想像也十分生動而真切,很契合舟人棹歌的口吻。“水復山重”二句又遙接“回首浯溪”而來。一路行舟,經過無數重山曲水,衡山七十二峰的影子也都被行船壓過。青翠的山色落在江中,把江水染成碧綠,因而舟人的篙子一點,便像是打碎了碧玉製成的屏風。兩岸的居人在蒸湘中汲得清澄的春水,似乎還帶著桃花的艷紅與井水一般的清冽。最後四句從行舟江中寫到兩岸人家的汲水而飲,如悠揚不盡的棹歌,餘音裊裊,消失在水天之際,給人留下了無限的留戀和嚮往。
魏源的詩往往雄肆有餘而圓潤不足,此首則能兼而有之,既雄勁奔放,又圓轉自如。因為是擬寫舟人行船時的棹歌,故通篇一氣貫注,似伴著滔滔的江水、飛駛的行船自遠而至,又隨著舟人篙師的遠去而漸漸消失。全詩語言淳樸,格調奔放,不拘於一般七言詩的規矩,如“濃於酒更碧於雲”“壓來七十二峰影”等句都突破了一般七言詩句前四後三的格式,但正由於詩中用字明快,音調流美,所以絲毫沒有突兀之感。全篇四句一韻,有強烈的節奏感;色彩濃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文學院編審王英志清詩一百首》:此詩意境清新綺麗,堪稱詩中有畫。詩中湘水溶入作者對故鄉秀麗山川的讚美之情,亦兼寓作者欲改造湘江水力資源之意。詩之頭四句直接寫湘江之水,下面的詩句則轉入抒寫對湘水的審美感受。全詩四句一轉韻,十分自由。詩之結構轉變也很大,跡近於憑意識流動來運筆。譬喻新奇,清婉暢達。

作者簡介

魏源(1794—1857),字默深,原名遠達,又字墨生,別號良圖。湖南邵陽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官至高郵知州。以詩聞名於當時,現存詩近千首,代表作品有《寰海》《秋興》等組詩,抒發了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其古體詩有近五百首,尤以五古擅長。他是晚清思想家、史學家,對後來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有較大影響。有《古微堂詩文集》等著作二十餘種。
蒸湘(清代魏源詩作)
魏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