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向明

蒲向明

蒲向明(1963-),甘肅天水人,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現任隴南師專中文系教授、科研外事處處長,兼任甘肅省古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甘肅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會理事、隴南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隴南秦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甘肅高師學報》副主編、《隴南師專學報》主編等。主要從事中文專業主幹課教學,兼古代文學和隴南文史研究、全校科研管理工作,發表專著《玉堂閒話評註》、合著《甘肅儺文化研究》、《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故事卷)》等,主編出版《唐代文學與隴南文化研究》,發表論文80餘篇,有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或檢索,被《新華文摘》摘要檢索,科研成果獲甘肅省社科優秀成果獎2次和全省高校社科成果獎2次。主持完省級項目2項,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甘肅省高校研究生導師項目,參與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等研究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向明
  • 外文名:Paul Simon
  • 別名:向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甘肅天水
  • 出生日期:1963年9月13日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 信仰: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
  • 主要成就:師範教育
    中文教學
    古代文學與隴南文史研究
  • 代表作品:《玉堂閒話評註》、《追尋“詩窖”遺珍——王仁裕文學創作研究》
  • 主張:為地方文化發展儘自己的力量
  • 職稱:教授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主要論文,1993-2000,2001-2010,2011-2012,2013-2015,學術著作,成果獲獎,課程建設,專業建設,科研項目,完成項目,主持項目,參與項目,學術兼職,

個人履歷

蒲向明,學者、教授。1963年生於甘肅天水渭南鎮,1982年參加工作,曾在甘肅省禮縣師範學校、甘肅省隴南師範學校任教,承擔《文選與寫作》、《閱讀和寫作》、《現代漢語基礎》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先後就讀於天水師範學院、西北師範大學。199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現任隴南師專中文系教授、科研外事處處長,兼任甘肅省古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甘肅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會理事、甘肅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隴南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天水華夏趙姓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隴南秦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會成縣分會會長、隴南師專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甘肅高師學報》副主編、《隴南師專學報》和《隴南師專報》主編。被甘肅省教育廳聘為全省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中學語文學科組專家委員。隴南師專省級高校特色專業“語文教育”建設點負責人,省級精品課程《古代文學》主講教師,隴南市第一層次領軍人才,第一至三屆隴南師專學術帶頭人。
蒲向明教授主持學術會議蒲向明教授主持學術會議

人物生平

自1982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在徽縣伏鎮國小、徽縣教育局工作,後在甘肅省禮縣師範學校、隴南師範學校、隴南師專工作,長期從事《古代文學》、《外國文學》、《大學語文》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從事省級精品課程《隴南金石題壁文化》(2012)、《古代文學》(2013)的建設工作,並擔任課程主講教師,開設有選修課《王仁裕文學創作研究》等,承擔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語文教育”的負責工作。負責創建隴南師專科研外事處,擔任學校科研管理工作和外事管理事宜,分別於2007年和2011年被評為甘肅省高校科研管理先進個人,負責處室被甘肅省教育廳評為甘肅省高校科研工作先進團隊。負責與兄弟院校合辦《甘肅高師學報》和創辦《隴南師專學報》(內刊),並負責有關編輯事務。
蒲向明教授考察武威天梯寺蒲向明教授考察武威天梯寺
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隴南文史的研究工作,先後發表論文80餘篇,學術專著《玉堂閒話評註》、《追尋“詩窖”遺珍——王仁裕文學創作研究》,合作編著《甘肅儺文化研究》、《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故事卷》等3部,主編《唐代文學與隴南文化研究》(學苑出版社)。科研成果獲第七屆(2001)、十一屆(2009)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次,獲甘肅省高等學校社會優秀科學成果三等獎(2008)1次、二等獎(2012、2014)2次。主持完成甘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項,完成與蘭州大學文學院合作科研項目1項,完成甘肅省高等學校研究生導師計畫科研項目1項(2014)。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參與教育部社科規劃項目1項,省級社科科研項目2項。

主要論文

1993-2000

1、論文《讀關漢卿[大德歌·冬景]》1993年第3期中華書局《文史知識》。2、論文《關漢卿散曲的思想藝術價值》1994年第3期《畢節師專學報》。3、論文《關漢卿對散曲創作和發展的貢獻》1995年第1期《思茅師專學報》。4、論文《中師口語整體教學模式研究》1995年第2期《甘肅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論文《論關漢卿散曲發展史上的地位》1996年第3期《甘肅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SSCI)。(收入《新華文摘》1996年第8期“報刊文章篇目要覽”。)
6、論文《悲涼:<不伏老>不可或缺的思想內涵》1996年第5期《文史知識》。7、論文《關漢卿散曲二維情感論列》1996年第1期《思茅師專學報》。8、論文《異相與整合:20世紀中國文論的走向》1997年第4期《人文雜誌》(核心期刊、CSSCI)。9、論文《內斂態:程本<紅樓夢>時間觀念之表征》1999年第1期《南都學壇》。(全文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6期,收入《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1期論文要目索引,獲第七屆甘肅省最高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0、論文《例證<金瓶梅>寫官員對史實的“我化”》2000年第1期《瀋陽師範學院學報》。

2001-2010

11、論文《“市場人”為慾念異化說——兼論<金瓶梅>中西門慶形象的轉型特質》2001年第1期《西北成人教育學報。12、論文《論王仁裕的文學成就》2003年第3期《天水行政學院學報》。13、論文《<金瓶梅>“我化”史實例評——天水籍官員狄斯彬本事考釋》2004年1期《天水師範學院學報》。14、論文《〈西狹頌摩崖題記人物補說》載2005年第2期《甘肅理論學刊》(雙月刊)。15、論文《交錯的彼岸:游移於英漢雙語之間——兼論“英漢雙語教學”與“國家漢語戰略”矛盾的不對稱性》載2005年第4期《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論文《王仁裕年譜稿》載2005年第4期《甘肅高師學報》。17、論文《〈西狹頌〉摩崖文學價值探微》載2005年第4期《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論文《王仁裕生平著作考》載《甘肅高師學報》2006年第3期。19、論文《論〈西狹頌〉摩崖的文學價值》載《上海大學學報》(核心期刊CSSCI)2006年第6期。20、論文《從“宋金大曲”到“金人樂府第一”——臨洮鄧千江〈望海潮〉發微》載《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
21、論文《“金人樂府第一”尋幽——臨洮鄧千江〈望海潮〉之張六太尉探討》載《黃山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22、論文《臨洮鄧千江詞〈望海潮〉諸問題探討》載《西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核心期刊)2007年第6期。23、論文《校訂和註疏〈玉堂閒話〉的幾個問題》載《前沿》(核心期刊)2008年 第1期。24、論文《論〈玉堂閒話〉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載《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CSSCI擴展版)2008年 第1期。25、論文《國學熱中的騷動與喧譁》載《中國社會導刊》2008年 第4期(上)。26、論文《論王仁裕〈玉堂閒話〉的文化張力》2008年第2期《船山學刊》(CSSCI擴展版)。27、論文《〈開元天寶遺事〉諸問題探討》2008年第3期《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8、論文《隴南探花黃大奎略考》2008年5月11日《隴南日報》;論文《隴南學人陰平進士程天錫略考》2008年3月20日《隴南日報》。29、論文《隴南北部方言稱謂詞考釋舉隅 》載《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1期。30、論文《西漢水流域方言古詞例考》載《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4期。
31、論文《西漢水流域語言“活化石”抽樣例釋》載《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8期。32、論文《論杜甫<同谷七歌>有我之境的生成》載《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1期。33、論文《隴南“白馬人”研究亟待解決的認識問題》載《青海師專學報》2009年3期。34、論文《杜甫<同谷七歌>有我之境新探》載《宜賓學院學報》2009年4期。35、論文《“白馬人”概念商兌與探討》載《甘肅高師學報》2009年4期。36、《近30年來白馬人研究狀況述論》載《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CSSCI擴展版)2009年5期。37、論文《新時期以來“白馬人”研究在重大問題上的突破》載《大連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38、論文《王仁裕筆記小說集<王氏見聞錄>諸問題探討》載《甘肅高師學報》2010年第3期。39、論文《史傳雜史筆記小說的共生互動——以王仁裕<王氏見聞錄>為中心》載《社科縱橫》2010年第7期。

2011-2012

40、論文《論隴南白馬藏族儺舞戲的文化層累現象》載《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核心期刊CSSCI)2011年第2期。41、論文《杜甫“同谷詩”與同谷唐宋評杜詩碑——杜甫同谷詩研究系列之一》載《許昌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42、論文《隴南白馬藏族儺舞戲源流及其層累現象》載《文化藝術研究》2011年第2期。43、論文《隴南白馬人民間文學源流簡論》載《甘肅高師學報》2011年第4期。44、《同谷明清評杜詩碑及其詩學意義——杜甫同谷詩研究系列之二》載《河西學院學報》2011年3期。45、論文《隴南白馬藏族儺舞戲表演藝術論》載《四川戲劇》(核心期刊)2011年第5期。
46、論文《隴南白馬藏族儺舞戲服飾藝術研究——白馬藏族文學整理與研究之三》載《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47、論文《隴南白馬人儺舞戲面具特色論》載《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48、論文《隴南白馬藏族儺舞戲表演內容論——白馬藏族文學整理與研究之四》載《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

2013-2015

49、論文《“秦文學”研究現狀及概念界定》載2013年第5期《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版)期刊。50、論文《論秦早期文學》載2013年第5期《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51、論文《論秦中晚期文學》載2013年第3期《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2、論文《從睡簡<日書·馬禖篇>看非子始封秦亭》載2013年第6期《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53、論文《非子息馬始秦主因的文獻與文學考察——以睡簡<日書·馬禖篇>為中心》載2013年第6期《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4、論文《唐五代“詩窖”王仁裕詩集及詩作考評》載2013年第3期《甘肅高師學報》。55、論文《母題類型視野下的白馬藏族民間難題故事——以隴南白馬藏族故事為例》載2013年第2期《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作者),CSSCI來源期刊。
56、論文《白馬藏族“酒麴體”歌詩對人生境界的審美表達》載2013年第3期《民族藝術研究》(第二作者),CSSCI擴展版期刊。57、論文《白馬藏族及其傳統文化芻論——以隴南白馬藏族為中心》2013年1期《四川民族學院學報》。58、論文《論白馬藏族族源記憶與傳說——以隴南為例》載2013年第4期《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9、論文《論白馬藏族神話的主要類型和述說特徵——以隴南為中心》2013年第3期《貴州文史叢刊》。60、論文《白馬藏族儺舞戲表演內容比較研究——白馬藏族文學整理與研究之五》載2013年第1期《天水師範學院學報》。
61、論文《從唐宋七夕詩文看乞巧在隴南的流傳》載《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62、論文《關於兩當起義遺址的調查與研究》載《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63、論文《兩當兵變舊址張家大院牌匾文化探討》(第二作者)載《黑龍江史志》2014年第5期64、論文《他者、國家與自我:族群共同體建構的語境化表述——歷史與現今隴南、川西北的(白馬)藏族》(第二作者)載《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65、論文《流傳凝鍊特徵:白馬藏族故事從史到事的表述》載《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66、論文《陰平古道和河南道及其隴地一段的文獻文學考察》載《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年第5期。67、論文《“故道”隴南段的文獻和文學考察並“木皮道”的有無》載《甘肅高師學報》2014年第1期。68、論文《教育現象學方法對常規形式邏輯演繹判斷的超越》(第二作者)載《甘肅高師學報》2014年第4期。

學術著作

1、專著《玉堂閒話評註》(45萬字),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獲甘肅省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玉堂閒話評註》書影《玉堂閒話評註》書影
2、合著《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故事卷)》(二人主編,排名第二,38萬字)甘肅人民出版社 2011年9月出版。
3、合著《甘肅儺文化研究》(二人合著,排名第二,30萬字)人民出版社 2012年6月出版。
4、著作《追尋“詩窖”遺珍——王仁裕文學創作研究》(29萬字),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入選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庫》。該書獲隴南市第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5、主編《唐代文學與隴南文化研究》(50萬字),學苑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成果獲獎

1、1994年第三屆全國中師生作文大賽指導教師獎(國家教委師範司、《師範教育》雜誌社等單位)。2、1997年書法作品獲首屆規範漢字書寫大賽一等獎(中國書法家協會、國家語委文管司)。3、1997年語文教學現場錄像獲全省中師優秀教學錄像課評比優秀獎(甘肅省教育廳)。4、2001年獲第七屆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
5、2001年獲中國教育學會管理委員會年度優秀論文二等獎(中國教育學會管理委員會)。6、2002年獲第四屆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甘肅省教育廳)。7、2002年獲全省優秀教育論文評比一等獎(甘肅省教育廳、省教育學會)。8、2004年獲甘肅省現代教育技術論文評選優秀獎(甘肅省教育廳)。9、2004-2010年隴南師專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授予“科研先進個人”稱號(隴南師專)。
10、2007年授予全省高校“十五”科研管理先進個人稱號(甘肅省教育廳)。11、2008年獲甘肅省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甘肅省教育廳)。12、2009年獲甘肅省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中共甘肅省委、省人民政府)。13、2010年授予甘肅省“十一五”高等學校科研管理先進個人稱號(甘肅省教育廳)。14、“《隴南金石題壁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獲2011年甘肅省教學成果省級二等獎(五人合作,排名第二),甘肅省人民政府獎勵。
15、2012年合作成果“五代王仁裕著述研究”獲天水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16、2012年科研成果“隴南白馬藏族文學研究”獲甘肅省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甘肅省教育廳)。17、2013年專著《追尋“詩窖”遺珍——王仁裕文學創作研究》獲隴南市第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中共隴南市委、隴南市人民政府)。18、2013年論文《從睡簡<日書-馬禖篇>看非子始封秦亭》獲甘肅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三等獎。19、2014年主持完成的“白馬藏族文藝研究——以儺舞戲為主體”(系列論文)獲甘肅省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課程建設

1、2012年甘肅省高等學校省級精品課程《隴南金石題壁文化》(五人主講,排名第二)被評為2012年甘肅省高等學校省級精品課程(甘肅省教育廳)。
蒲向明教授在成縣杜甫草堂實地授課蒲向明教授在成縣杜甫草堂實地授課
2、2010-2011年校級重點課程《中國古代文學》(排名第二),主講教師。
3、2012年校級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排名第二),主講教師。
3、2013年甘肅省高校省級精品課程《古代文學》(排名第二),擔任主講教師(甘肅省教育廳)。
4、開設選修課《王仁裕文學創作研究》。

專業建設

1、“語文教育”專業被評為2011年甘肅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擔任專業負責人。
蒲向明
2、作為主要成員建設本校師範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3、作為學術團隊負責人參與少數民族文化(白馬藏族方向)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負責課程資源“白馬藏族文學作品選集”和“白馬藏族文學概論”的開發和教學大綱制定。
4、負責語文教育專業選修課《王仁裕及其文學創作》的課程資源開發和教學計畫編訂。
5、擔任“初等教育”專業(語文方向)主幹課程和核心課程的教學和教學改革工作。

科研項目

完成項目

1、主持完成甘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王仁裕筆記小說研究”(編號0721B-02),2007年9月-2010年6月。
2、主持完成與蘭州大學古代文學與古典文獻學研究所2009-2010年合作項目“甘肅儺舞戲研究”白馬人儺文化專項。

主持項目

1、201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白馬藏族文學的整理和研究”(編號:11XZW023)。
2、2011年甘肅省高等學校研究生導師計畫項目“隴南白馬藏族民間文學整理和研究”(編號:1128-01)。

參與項目

1、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隴南白馬藏族美術文化的整理與研究”(已結項)。
2、2010年甘肅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隴南白馬藏語的調查與研究”(已結項)。
3、2009年甘肅教育廳項目“文縣白馬人池哥晝儺音樂調查與研究”(已結項)。
4、2009年甘肅教育廳項目“杜甫的蜀道行蹤及詩歌創作研究”(已結項)。
5、2007年甘肅教育廳項目“隴南金石墨跡的整理與研究”(已結項)。
6、2010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秦文學研究”(10XZW007)。

學術兼職

1、甘肅省古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2、甘肅省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
3、天水華夏趙姓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4、隴南秦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
5、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會成縣分會會長。
6、甘肅高校科研管理研究會理事。
7、甘肅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
8、隴南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
9、隴南市地方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
10、隴南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