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醫肉類療法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習慣以牛、羊 (綿)、馬、駝、山羊五畜肉及奶食品為主食,因此他們對這些動物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對醫治疾病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蒙醫飲食療法,有獨特的民族特色,尤其對蒙醫傳統醫藥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基本介紹
簡介,治療方法,牛肉療法,馬肉療法,綿羊肉療法,山羊肉療法,駝肉療法,
簡介
蒙醫飲食療法,早在元代得到了較為系統的總結和發展。元代著名的飲膳太醫,蒙古族營養學家忽思慧編撰的《飲膳正要》是一部典型的藥膳專著,該書收集和記載了食、養、醫結合療法,十分重視藥物與食物的滋補和治療價值,並介紹了營養療法、食物衛生、食物中毒、延年益壽的藥膳等內容。
治療方法
牛肉療法
牛肉味甘、性涼膩,具有滋元補身之功效。蒙醫認為新鮮牛肉有清虛熱,陳牛肉有抑制赫依之特點,故常用於年邁體虛及合併赫依的各種病症。此外牛油、骨髓、胃、腦、骨湯等性溫。牛骨髓可補精,潤肺;牛腦可治頭部疾患;牛肝補肝明目、養血,治肝衰症、貧血、視力衰退等症;牛心有補心氣治遺忘症等功效。牛腎補益腎氣、益精、去腎寒。牛骨湯有滋元補身、強筋壯骨之效;牛血有收斂遺散毒邪,止血便之效,用法近似綿羊肉。牛腎加少許紫豆蔻煮熟食之,治腎虛及腎氣不足引起的耳鳴耳聾。牛心加肉豆蔻煮熟食之可調補心氣,抑制赫依,治療遺忘症。常食牛肉、牛肉湯對年邁體虛和赫依性體質人有較好的滋元調製赫依的作用。
馬肉療法
馬肉味甘、性熱、重、膩。冬季燉煮或切成肉條涼乾食之。馬肉具有抑制赫依、祛寒性黃水、燥膿等功效。此外其油脂、肝、心、肺、腎、胃等除可食用外也可治病。如馬油可治皮膚瘙癢症、牛皮癬等;馬心有收斂散於關節之邪毒之效;馬腎可祛腎熱;馬骨髓有柔潤僵拘的關節及治療癰瘡之功能;馬血可療傷;馬骨湯可燥黃水症;馬肉500g加乾姜2.5g,小茴香5g,燉煮食肉喝湯、治赫依病,尤其對胃、肝、腎等臟器的寒赫依症療效更佳。
綿羊肉療法
蒙古民族就認為食嫩草尖,飲清泉之水的蒙古五畜之肉及肉湯有滋養身體、防治疾病的功能。綿羊肉味甘,性溫、膩、柔、輕。具有滋元,祛巴達乾、赫依,增欲之功能。故醫療上綿羊肉、肉湯主要用於滋元、抑赫依,其血多用於婦女氣血兩虧及產後出血所致昏厥等症。綿羊肉可燉、炒、燒、烤食用,或燉成老湯飲服,還可以做成湯麵條、肉湯米粥食用。據以髒補髒之理,五臟之病可煮食相關綿羊的臟器補益之。臨床上將成年羯羊的瘦肉煎成老湯一碗,加黃油、紅糖各2—3g,最佳白酒少許配成4味補益湯,在晨晚赫依升盛時飲服,可治各種赫依偏盛病症。食用羊肝可治肝衰症、眼花、夜盲症等。羊腎補腎氣、益精髓,用於腎虛勞損腰膝酸軟、足膝痿,耳聾、消渴、陽痿、尿頻、遺尿等症。將4歲羯羊的頭燉爛濃縮成的湯肉,各加適量阿魏、乾姜、光明鹽或將羊頭搗爛加阿魏2.5g、紫硇砂2g、紅糖50g、蔥白少許,密封煮熟食用,治療各種赫依病症,尤其對赫依性頭痛療效更佳。
山羊肉療法
駝肉療法
駝肉味甘、性涼,具有滋元、強筋壯骨之功效。駝油有祛寒赫依病,治白脈病、皮膚瘙癢、癰傷的功效;駝峰有抑制赫依、補身益氣、柔潤肌膚的功能:駝肚子可助消化等功能;常用於希拉瘋癲、肢體僵拘等病症;如常食燉煮的駝肉可解肢體僵拘、強筋壯骨。尤其燉食鮮駝羔肉可治希拉性瘋癲病;燉駝峰與葡萄酒同飲食可滋補體虛氣衰、祛寒赫依症;燉食駝胃駝肚助消化解食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