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長調民歌(內蒙古自治區傳統音樂)

蒙古族長調民歌(內蒙古自治區傳統音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蒙古族長調民歌,內蒙古自治區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蒙古族長調民歌,被譽為“草原音樂活化石”,主要流行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北部和蒙古國。長調是蒙古語“烏日汀哆”的意譯。“烏日汀”為“長久”、“永恆”之意,“哆”為“歌”之意。在相關著作和論文中,也將其直譯為“長歌”、“長調歌”或“草原牧歌”等。蒙古族長調民歌具有鮮明遊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徵的獨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代表曲目有《走馬》、《小黃馬》《遼闊的草原》《遼闊富饒的阿拉善》等。

2005年,中國和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入選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為Ⅱ-3。2021年5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烏珠穆沁長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古族長調民歌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內蒙古自治區
  • 經典劇目:《走馬》、《小黃馬》等
  • 代表人物達瓦桑布
  •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3
  • 保護單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化館、和縣非遺產護中心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演唱題材,取材內容,演唱方法,音樂特點,形態特徵,主要流派,代表作品,流行地區,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蒙古族長調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種形式,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存在。長調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紀以來的文學作品中已出現有關長調的記載。
早在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額爾古納河兩岸山林地帶向蒙古高原遷徙,生產方式也隨之從狩獵業轉變為畜牧業,長調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產生、發展了起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它逐漸取代結構方整的狩獵歌曲,占據了蒙古民歌的主導地位,最終形成了蒙古族音樂的典型風格,並對蒙古族音樂的其他形式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長調集中體現了蒙古遊牧文化的特色與特徵,並與蒙古民族的語言、文學、歷史、宗教、心理、世界觀、生態觀、人生觀、風俗習慣等緊密聯繫在一起,貫穿於蒙古民族的全部歷史和社會生活中。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歷史時期:山林狩獵音樂文化時期、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
狩獵音樂文化時期,其音樂風格短調為代表,民歌具有結構短小、音調簡潔、節奏明了、詞多腔少等特點。整體音樂風格具有敘述性與歌舞性,抒情性較弱,這也是原始時期人類音樂藝術的共同特徵。從現有資料可以看到,一些明顯帶有這一時期音樂文化特徵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如《追獵鬥智歌》、《白海青舞》。
伴隨著狩獵生產方式向遊牧生產方式的轉變,第二個時期的音樂風格也發生了從短調民歌向長調民歌風格上的演變,形成了蒙古族音樂史上的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
音樂形態學角度上看,此時期既保留發展了狩獵時期的短調音樂風格,又逐步創新形成了長調音樂風格。就長調民歌本身而言,此時期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由簡至繁、由低至高的繼承發展過程。因此,從公元7世紀至公元17世紀的千年歷史中,蒙古族民歌發展的總趨勢可概括為:以短調民歌為基礎,以長調民歌為創新。
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是長調民歌逐漸占主導地位的時期,也是蒙古族整體音樂文化風格形成的重要歷史時期。大約自公元18世紀(清朝中後期)起,隨著歷史變革及發展,北方草原與中原內地的聯繫進一步增強,各民族間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區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也滲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為頻繁。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短調敘事歌、長篇說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發展,形成了蒙古族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這一時期的蒙古族長調民歌,保持了其自身特色且更加成熟。
20世紀,蒙古族長調民歌承載著的是蒙古民族的歷史,更是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和思想的載體。

藝術特色

演唱題材

蒙古族長調民歌依據題材可分為以下幾類:
唱給官長、前輩的歌。每逢宴會、敬火神、祭山水、春節等喜慶節日,都要給官長、長者唱頌歌、敬酒。這類歌曲有《廣闊的天地》《土爾扈特部落的首府》《棗紅馬》等。
唱給父母親的歌。為了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唱頌歌、敬酒。這類歌曲有《父親和母親》《善走的栗色馬》《棉花般的白雲》等。
唱給哥哥嫂子的歌。這是一種以頌讚和思念為內容的歌,如《哥哥和嫂子》《一叢叢的野花》等。
唱給姐姐和弟弟妹妹的歌。這類歌以讚揚姐姐愛憐弟弟、妹妹為主要內容,如《挺拔的落葉松》《不老的栗色馬》《漂亮的棗紅馬》等。
唱給親朋好友的歌。如《峽谷里的棗紅》《幼松林》等。
唱給戀人的歌。如《歌聲優美的布穀鳥》《比湖水還清澈》《杭蓋山上的銀合馬》等。
思念和讚美故鄉山水的歌。有《富饒美麗的故鄉》《土爾扈特家鄉》等。比如:
遼闊的原野,在你的四面八方。我的巴里坤草原啊,幸福生活,愉快歌唱,七丈的花紋,裝飾了你的門窗。我的巴里坤草原啊,每一個狡猾的豺狼,都被故鄉的神靈阻擋。
其他歌曲:有記敘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如《灰白小走馬》《大紅馬》《雲驥》等;有安慰遇到傷亡、苦難的人唱的,如《畢梁凱溝中的苜蓿草》;還有教誨人們團結友愛的歌,如《相依相助》;也有批評不孝敬父母的人的歌,如《銀嘴灰馬》《棕黑馬》等。
這些歌中,有不少還伴有生動感人的故事,例如《灰白小走馬》中,就讚揚了土爾扈特部寶音烏力吉汗的第三個兒子道布敦斯仁準巴拉的動人事跡:他曾開荒種田,辦羊皮加工廠,改良畜種等,為人民辦了不少好事,人民至今懷念與歌頌他。

取材內容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創作與牧民的田園式生活方式緊密相連,體現的是蒙古族延續生活方式。長調可界定為由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產勞動中創造的,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慶時演唱的一種民歌,一般為上、下各兩句歌詞,演唱者根據生活積累和對自然的感悟來發揮,取材內容大都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和湖泊,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語言述說著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

演唱方法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表演者穿蒙古長袍,配以馬頭琴音樂,謳歌母愛、讚美生命、訴說愛情,以真聲唱法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聲音。在蒙古長調里,除了旋律本身所具有的華彩裝飾(如前依音、後依音、滑音回音等)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發音技巧形成的旋律裝飾,蒙古語稱為“諾古拉”,可譯為“波折音”,即發聲時,配合口與咽腔的複雜動作,發出類似顫音的抖動效果,一般抖動兩三次,“諾古拉”對形成蒙古長調的獨特風格具有重要作用。長調演唱者要具備藉助口咽腔、喉咽腔、胸腔、鼻咽後腔、頭腔、鼻咽前腔等的整體歌唱共鳴管道的共鳴,演繹不同風格的作品。共鳴是很重要的因素,演唱蒙古族長調需要明亮、光彩、富有穿透力、金屬般聲音,這樣才能在大草原上把聲音傳送得更遠。
蒙古族長調民歌(內蒙古自治區傳統音樂)
表演裝飾

音樂特點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主要特點是節奏自由、音域寬廣、曲調悠長舒緩。音樂風格上,長調民歌具有敘事性和歌唱性,演唱者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自然的感悟來發揮,演唱節律各不相同,展示出蒙古族獨有的音樂形態。
蒙古族長調民歌作為與盛大慶典、節日儀式有關的表達方式,在蒙古社會享有獨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長調是抒情歌曲,由32種採用大量裝飾音的旋律構成,音調高亢,音域寬廣,曲調優美流暢,旋律起伏較大,節奏自由而悠長。
大量使用裝飾音和假聲,悠長持續的流動性旋律包含著豐富的節奏變化,極為寬廣的音域和即興創作形式。曲式結構以上、下句構成的樂段較為常見,也有復樂段乃至多樂段構成的聯句體,以非方整性結構居多。歌詞多以兩行為一段,在不同的韻步上反覆疊唱。詞曲結合則“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華彩性拖腔,以各種裝飾音(諾古拉)點綴旋律。

形態特徵

蒙古族長調民歌繼承北方草原遊牧民族音樂文化傳統內涵和形態特徵。單從歌曲形態這一層面分析,確有簡單與繁複之別,且不同地域存在差異。
(一)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樂音使用長調民歌以五聲音階為基礎,不同地域的長調民歌使用樂音的數量和情況有所不同,偶有添加變宮、清角、變徵、清宮等四個音。據考證,內蒙古東部、西部部分地區在五聲音階的基礎上,色彩性地運用變宮和清角;西部阿拉善周邊地區在使用前者樂音的同時,少量運用變徵和清宮這兩個音作為裝飾性旋律。
1.七聲區域
呼倫貝爾草原沿大興安嶺東西兩側南下至鄂爾多斯高原的長調,屬於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七聲區域,靈活運用了清角和變宮。
2.九聲區域
天山北麓、額爾齊斯河流域的長調,屬於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九聲區域,特徵為變宮和清角音不僅有所使用,且色彩加強,同時還添加變徵和清宮。王耀華曾在《中國傳統音樂概論》指出,“在採用中國音樂體系的西北地區的漢族、回族民間音樂中,在調式音階方面表現出受波斯—阿拉伯音樂體系的影響”,這也印證了諸多“長調”民歌變宮和清角音的運用和加強,與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3.綜合區域
內蒙古阿拉善周邊地區,屬於綜合區域。這一區域的音階特徵與內蒙古中東部區域類似,受到遊牧民族文化交融和地域流變的影響,形成了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九聲區域,兼容多種音樂風格,具有綜合性。從文化認知的角度來看,阿拉善額濟納地區是西部荒漠上一處著名的綠洲,是交通樞紐也是軍事要塞,來自四面八方人員的聚集勢必帶來音樂文化的交流融合,所以該地區聚集併兼容了各地域的音樂風格。
(二)調式、調性的游移和變換
內蒙古長調的調式調性有時會發生游移和變換現象:音階不變但主音發生游移和變換;主音暫時游移到其他音上,構成暫時性的調式調性變換,後主音又返回到原來音,如旋律整體上呈現雙調性對置。
(三)“花式”旋律特徵與句法結構
蒙古族長調的旋律形態是豐富的、多變的,是草原人民對草原自然環境、風俗習慣以及遊牧生活的體驗與感知。
1.丘陵式
丘陵式旋律形態由低到高,先上行後級進下行,旋律起伏不大,但高低錯落有致,呈現丘陵狀。
2.溝壑式
溝壑式旋律形態是指在一定高度進行後,急速向下跳進8度或以上,形成明顯的高低反差位置;或樂音停留在低音區,向上跳進8度及以上,旋律線條呈現起伏的斷層溝壑狀,這類長調往往刻畫描繪蒙古族山脈面貌,形象生動。
3.草原式
草原式旋律形態是指在比較窄的音域內平穩進行,沒有高低明顯的起伏變化,猶如內蒙古草原般一望無際、平穩坦蕩。
4.山峰式
山峰旋律形態多由中低音區向上跳進,如登山般達到高音,形成全曲最高音調,後再返回中低音區。整體呈現較大起伏,在中段出現最高音,旋律線條猶如一座高聳山峰。
5.流水式
流水式旋律如涓涓細流般延綿不絕,旋律依照此形態特徵不斷流變、繁衍。

主要流派

蒙古長調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有簡單與複雜的區別。從13世紀蒙古長調的產生直到變化,將把形態不同的長調民歌根據其簡易程度進行了分類和排列,基本可以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一)小型長調
結構較為短小的長調歌曲,由上下兩句構成,每一句中包括三四個歌詞,音域並不是很寬,在十度左右。演唱時它的拖腔在歌詞中的某一個實詞上進行,歌詞中出現的襯詞較少,比較容易學唱。
(二)中型長調
這一類的歌曲是較為常見的長調歌曲,結構要比小型長調大,歌曲一般由四句或者四句以上構成,其中出現了例如“啊哈和”等之類的襯詞和悠揚的拖腔。音域較為寬廣,一般都在十度以上,演唱要有一定的難度。
(三)大型長調
大型的長調歌曲具有一定的旋律性,它的結構又大於中型長調,歌曲的開始出就現了引子,作品由六個或者是六個以上的的句子構成,曲調都要包括兩個以上的各種襯詞拖腔。音域較為寬廣,還有的歌曲能夠達到兩個八度以上,此類歌曲演唱要經過專門的歌曲訓練,才能夠將歌曲完整地表達出來。
(四)復聲長調
在長調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歌曲的演唱技法也增加了不少的難度,其中悠長的拖腔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歌曲的聲部也將從之前單一的聲部變成了兩個聲部,成為了有共鳴的、有和音的歌曲。歌曲的結構非常完整,由引子(襯詞上的呼喚性曲調,主唱者演唱)、正歌(分為上聲部和下聲部,上聲部為主要的唱者演唱,下聲部為持續的低音可以有幾個人一起唱。聲部之間相互配合,構成自然又和諧的音程)、尾聲(由幾個歌者齊唱一段固定的曲調,掀起歌曲的又一個高潮,來預示歌曲將要結束)組成。
(五)長短混合型
長調長短混合型長調將長、短形態不一的長調結合起來的長調歌曲。

代表作品

蒙古族長調民歌所包含的題材與蒙古族社會生活緊密相聯,它是蒙古族全部節日慶典、婚禮會、親期相聚、“那達慕”等活動中必唱的歌曲,全而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心靈歷史和文化品位。代表曲目有《走馬》《小黃馬》《遼闊的草原》《遼闊富饒的阿拉善》等。
傾心聽一曲長調牧歌,猶如站在蒼茫草原向大自然傾訴體驗。只要有一人領唱長調旋律,三五個人以持續低音潮爾,就會產生莊嚴肅穆、聲勢浩大、輝煌壯麗的氣勢;而一首馬頭琴民間獨奏曲《走馬》,就會有排山倒海之氣概。長調牧歌的典範之作《遼闊的草原》,音樂語言、曲式結構都是簡潔精練的,全曲只上下兩個對偶樂句旋律,但卻熱情奔放,達到形象和意境、人和自然的完美統一,同樣給人以遼闊、豪放的陽剛之美。
蒙古族長調民歌(內蒙古自治區傳統音樂)
201中華文化游系列策劃之十四

流行地區

蒙古族長調民歌主要流行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北部和蒙古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草原、與蒙古民族遊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承載著蒙古民族的歷史,是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也是一種跨境分布的文化。
蒙古族長調民歌(內蒙古自治區傳統音樂)
遊牧生活
蒙古族長調民歌以鮮明的遊牧文化特徵和獨特的演唱形式講述著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被稱為“草原音樂活化石”。
長調民歌所包含的題材與蒙古族社會生活緊密相聯,它是蒙古族全部節日慶典、婚禮宴會、親朋相聚、“那達慕”等活動中必唱的歌曲,全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心靈歷史和文化品位。長調民歌的研究涉及到音樂學的諸多分支學科,對它的研究與保護實際上就是對歷史悠久的草原文明與草原文化類型最強有力的傳承與保護。
蒙古族長調民歌以獨特的方式演唱者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物質、社會、精神民俗文化在蒙古族長調民歌中都得到了體現,表現出了蒙古族特有的民族風格。

傳承狀況

蒙古族長調民歌作為歷史遺存的民間口頭傳承文化,家庭傳承、血緣傳承、師徒授業傳承成為蒙古族長調千百年來主要的傳承形式。但進入現代後,以放牧為生的生活方式逐漸地被改變,哺育了無數代長調歌手的草原文化環境正一點點消失,這都給蒙古長調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危機,一些曾經繁榮的部落長調已基本失傳。
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蒙古族長調民歌所依賴的環境出現了新變化,再加上傳承人數逐漸減少,導致傳承與保護存在諸多問題,蒙古族長調民歌傳承與保護中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現代化生活方式對蒙古族人們生活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傳統長調民歌傳播範圍空間逐漸縮小。第二,蒙古族長調民歌傳播範圍不斷擴大,但是缺乏內在創新動力,影響了後續發展。第三,長調民歌后續傳承人員數量較少,尤其長調民歌特有的唱法和方式不能有效得到有效傳承與保護。第四,從投入角度來看,在民調曲譜、資金投入、技藝扶持、教育普及等方面缺乏針對性的措施。

傳承人物

達瓦桑布,男,蒙古族,牧民出身,錫林勒盟鑲黃旗人。童年隨父學習察哈爾長調民歌,後跟隨蒙古族長調歌王哈扎布和著名長調教育家照那斯圖學習長調,傳承譜系清晰,掌握錫林郭勒及其察哈爾風格長調,聲音高亢噴亮,演唱運用自如,特色鮮明。培養了一大批專業和牧民長調歌手,對於家庭困難的牧民歌手不收任何報酬。2018年5月,被評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賽音畢力格,男,1954年3月生。他從小酷愛歌唱藝術,在母親的影響下學唱了很多科爾沁長調歌曲。1972年考入庫倫旗烏蘭牧騎,開始了自己熱愛的演唱生涯。
1973—1974年師從蒙古族歌唱家拉蘇榮學刀演唱長調歌曲,基本掌握了演唱方法技巧和特色。1976年調到現通遼市民族歌舞團,成為了專業的科爾沁長調歌唱演員。獨創了科爾沁長調歌曲的演唱形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演唱風格,填補了科爾沁地區長調藝術的空白。
演唱過的主要科爾沁長調作品有:《丁哈爾扎布》、《烏尤滾昂嘎》、《柏林荒》等。2008年,被評為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04年,長調保護協會成立,平台致力於蒐集各地的散落在民間的長調歌曲,整理長調的文字資料,組織大家開展長調的各種演唱比賽。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各級相關部門設立了專門院校和專業以及擴大開展課堂教學,建立了蒙古族長調保護工作機構。
2005年,中蒙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010年4月15日至16日,中蒙兩國聯合保護蒙古族長調民歌學術研討會在呼和浩特召開,研討會對兩國聯合開展蒙古族長調民歌田野調查工作進行了總結,對長調民歌的保護傳承進行了學術研討,簽署並發布了中蒙兩國蒙古族長調民歌保護聯合公報。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藝術檔案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化館獲得“蒙古族長調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蒙古族長調民歌項目保護單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化館、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蒙古族長調民歌”項目保護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藝術檔案館)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研究院(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0年,在2010全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調演活動中,巴德瑪獨唱了蒙古族長調民歌《走勢溜溜的棗溜馬》。
在2017年6月,內蒙古民族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等部門組織“錫林郭勒蒙古族長調民歌失傳曲目的蒐集、整理與活化演唱項目成果匯報音樂會”,相關學者、教授、歌手等參加了音樂會,並對演唱作品進行了點評;錫林郭勒民歌傳承班學生身著民族服,演唱了烏珠穆沁長調、蘇尼特長調、阿巴嘎—阿巴哈納爾長調等民歌。
2019年8月17日~18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衛拉特民俗文化傳承教育中心舉辦了2019全國八省區少兒蒙古長調那達慕演唱活動。
蒙古族長調民歌(內蒙古自治區傳統音樂)
2019全國八省區少兒蒙古長調那達慕
來自內蒙古青海、甘肅、新疆等八省區的參賽選手角逐長調那達慕的桂冠,比賽的舞台設在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現場實景演繹了牧民的真實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