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

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

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主要流傳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產生並流行於遼寧省西北部的阜新地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短調民歌主要流行於蒙漢混居的半農半牧地區,多用漢語演唱,篇幅短小,節奏齊整,節拍固定,喜用疊字、歌詞簡單、自由靈活。這種民歌按題材內容可分為酒歌、婚禮歌、祭祀歌、讚頌歌、情歌等,其代表作品有《送親歌》《祭火歌》《六十三》《萬里》等。

2008年6月7日,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10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 項目編號:Ⅱ-105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基本類別,音樂特徵,代表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產生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原位於蒙古勒津地區,形成於17世紀,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縣誌》記載:1637年第一任土默特右旗旗主善巴率領民眾到蒙古勒津定居,蒙古勒津地區的各部居民原來過著遊牧生活,遷居至該地之後,受漢族文化的影響,逐漸從遊牧的生產生活方式向半農半牧的生產生活方式轉變,進而過渡到農耕的生產生活方式,過上了定居的生活。其歌唱方式由草原遊牧時期的長調,經過半長調過渡到農耕時期的短調,這樣短調就流傳於蒙古勒津地區的街頭巷尾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由於結束了長期的戰爭,生活變得穩定,與周邊其他民族的長期交往,生活習俗和文化形式發生了變化,帶來了文化的融合,民歌也從原本歌頌大自然,蒙古包的長調變為描寫茅草屋、土牆等場景的短調,逐漸形成了具有農耕文化特色的新的藝術形式——阜新東蒙短調民歌。
20世紀80—90年代,阜新的許多村莊都不會說漢語。受漢族移民的影響,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產生了大量新的短調歌曲。這些短調民歌的創作者、演唱者和聽眾主要是蒙古族人民。大量的漢族移民為這些短曲注入了新的音樂元素。

基本特徵

基本類別

從題材上分,阜新東蒙短調民歌有酒歌、婚禮歌、祭祀歌、讚頌歌、情歌、諷刺歌、訓喻歌、瑪尼歌、兒歌等。有的歌頌英雄,有的讚美家鄉風物,有的描寫愛情生活,有的反映封建婚姻制度的迫害和束縛,還有的表現僧侶生活。其中歌頌英雄人物的短調民歌大多是根據真人真事編成,故事情節生動曲折,人物形象鮮明豐滿。
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有讚頌歌,主要讚頌英雄人物和事件,如《六十三》《海龍》《道爾吉曾格》《那木斯萊》等;情歌是阜新東蒙短調民歌中的一部分,如《雲良》《打雅波爾》《月香》《海棠白棠》等。
禮儀歌是蒙古族舉行祭祀活動時唱的歌曲,有《呼和廟》《祭火歌》《關公頌》等;酒歌有《四季歌》《天上的風》《四海》《四河》《大清國》等。
瑪尼歌是在民間宗教習俗活動“瑪尼會”上演唱的歌曲,分主歌和副歌兩個部分,演唱方式多為一領眾合,領唱主歌,合唱副歌,也有齊唱。教誨歌大多部分是敘述父母恩德,教誨人們孝敬老人的歌曲,如《孝敬歌》《父母的恩情》《八個時節》《四瑟》等。
兒歌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婦女哄孩子時唱的搖車歌,另一部分是遊戲歌,如《別哭啦》《唔別唔別》《孩子不要哭》《博茹萊》等。

音樂特徵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的旋律大多由五個音符組成,“4”和“7”兩個音符很少使用。宮調式,商調式和角調式也很少使用。伴奏樂器有四胡、馬頭琴、揚琴、竹笛、笙、九音鑼等。歌詞多以四行為一節,在章節上採用了兩節一單元的“章節重疊復沓”的形式,是一種敘事體民歌的典型形式。在音韻安排上,也像漢文詩歌一樣押韻,在一節詩行中,每行的第一個音節要求主音相同、輔音也相同,所以唱起來有一種特殊的音韻迴環之美。其曲調平和流暢,調式多樣,節奏平穩均勻,節拍鮮明整齊,旋律起伏跌宕,情趣橫生,樂句承上啟下,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代表作品

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代表作品有《送親歌》《祭火歌》《六十三》《萬里》《雲良》《打雅波爾》《月香》《海棠白棠》《呼和廟》《祭火歌》《關公頌》《四季歌》《天上的風》《四海》《四河》《大清國》《別哭啦》《唔別唔別》《孩子不要哭》《博茹萊》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以百科全書的規模記錄了當地蒙古部落的發展歷史,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東蒙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狀況,對現代蒙古民族文化的持續發展產生著重大影響。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或許翻譯成漢語與某地的小歌小調似曾一樣,但若透過歌聲歌詞看歌曲的歷史和它所承載的文化核心,卻是任何其他文化形式不能替代的。

傳承狀況

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50餘首。解放初期,蒙古勒津,現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約有300多個蒙古族村(屯),每個屯子都有10多位民歌手。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的當地藝人年事已高,傳承問題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亟待解決。母語流失嚴重是東蒙短調民歌面臨的嚴峻問題之一,大部分蒙古族家長認為,學習蒙語對於孩子的升學並沒有幫助而不想讓孩子投入時間,這必然會影響下一代對蒙古族文化的理解和傳承。
現代文化傳播的媒介帶來了現代化的衝擊波,動搖了傳統音樂文化生存的根基,使許多傳統音樂文化處於動盪、消亡之中。生活節奏加快、生活方式改變,吞噬著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的生存空間。無處不在的流行音樂文化正在加快速度對傳統音樂文化大力侵蝕,阜新東蒙短調民歌正面臨著後繼乏人的窘境。

傳承人物

韓梅,女,1971年出生在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東梁鎮南梁村。2018年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代表性傳承人。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申報,項目名稱: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

保護措施

2009年開始,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參加了10期阜新東蒙短調培訓班,通過培訓班已培養出學員300餘名。已畢業86名學生,其中包玲玲、李軍、白靈、包玉權等徒弟。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文化體育旅遊服務中心獲得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蒙古族民歌(阜新東蒙短調民歌)項目保護單位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文化體育旅遊服務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表演活動
2015年,韓梅代表東蒙短調民歌參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答辯,並在過程中與烏炳安教授用蒙語交流併合唱了《諾恩吉雅》。
2010年2月,韓梅代表遼寧省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彩民族”綜合專場的項目表演;2010年5月參與上海世博會遼寧周的非遺展示展演活動;2011年2月,隨遼寧文化交流團赴寶島台灣進行“關東風情寶島行”交流演出。
2012年9月赴俄羅斯“中國文化節”進行文化交流演出;2018年7月參加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20屆年會“白山黑水東北風”的演出;演出總計89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