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

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

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簡稱“科爾沁民歌”,是流傳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主要流布於內蒙古大草原東部的科爾沁草原,短調民歌主要流行於蒙漢混居的半農半牧地區,多用漢語演唱,篇幅短小,節奏齊整,節拍固定,喜用疊字、歌詞簡單、自由靈活。蒙古敘事民歌始見於元代,其中較著名的有《阿萊欽布歌》《鹿羔之歌》等作品。

2008年6月,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10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
  • 遺產編號:Ⅱ-105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伴奏樂器,基本特點,曲調特色,音樂結構,代表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蒙古族的產生,敘事民歌早期是以說唱的形式出現,以史詩和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和人物為背景創作出來的。
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的雛形大約出現在13世紀,那一時期的敘事歌曲都稱之為“馬鞍歌”。“所謂‘馬鞍歌’,是指那些在馬背上產生、馬背上歌唱的敘事歌曲。”由於這一時期蒙古軍隊的英勇善戰,為敘事歌曲提供了異常豐富的題材,同時也促使它取得了飛速發展,也因此使這一時期的敘事歌曲在蒙古族音樂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勝利後,草原上的封建統治者率其殘部退回蒙古草原。其後,草原上的封建統治者在漠北建立政權,沿用元的國號,史稱“北元”。可敘事歌曲這一音樂形式,並沒有因為社會的變革而迅猛發展,相反,一度出現了衰退的情況。直至15世紀中後期,敘事歌曲才又重新發展起來,並出現了一些優秀的作品,如這一時期的科爾沁傳奇民歌《諾恩吉婭》等。
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到了清朝,一種新的民間藝術形式——蒙古說書“胡仁烏力格爾”應運而生。胡仁烏力格爾是在史詩、好來寶、讚頌詞和漢族評書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民間說唱藝術,是內蒙古東部,特別是科爾沁草原上的蒙古族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之一。

基本特徵

伴奏樂器

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節奏明快,內容貼近生活,通常以短小精緻的音樂段落反覆詠唱長篇歌詞,而以四胡、三弦、揚琴、馬頭琴、潮爾等樂器伴奏。

基本特點

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詩行的安排保持著短調民歌的基本特點,以四行為一節,上下兩節詩行重疊復沓,事實上,上下八行才構成一個完整意義上的段落。相同或相似內容的詩節,中間只改變個別相近的詞語,反覆詠唱,就能夠充分地表達思想、深化感情,達到奇妙的藝術效果。

曲調特色

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其曲調特色鮮明,往往運用豐富的變化音、離調、轉調、調式交替等技法,使旋律與其他民族和地區的民歌風格產生明顯區別。科爾沁敘事民歌基本都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常以男女情愛、思鄉思親和英雄傳奇為表現內容,歌詞篇幅一般比其他地區的民歌長很多,有十幾首民歌演唱時間在兩小時以上,《張王之歌》甚至達到24小時以上。“敘事民歌”篇幅較長,最長的敘事歌曾經連續唱了三天三夜。《嘎達梅林》全詩長達2000餘行,唱完這首敘事歌需要花費4個小時。

音樂結構

《嘎達梅林》是一首G羽調式的蒙古族長篇敘事民歌,是一首單二部結構的樂曲,他以五小節為一個樂句,共有兩個樂句。第一樂句又上“商”音作為開始有四小節構成,並且都在高音上歌唱這樣就形成一種想讓遠方的姑娘能夠聽見的思念之情,在第三小節的結尾處和第四小節的開始出有一個五度下行大跳,是音樂在第一樂句的旋律中有了跌宕起伏的感覺。第二樂句雖然只有兩小節但是他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將尾音落在了“角”音上為下一樂句的出現埋下了伏筆。第三樂句也只有短短的兩小節,並且在連線第二樂句處又一次出現了大跳,是音樂再次出現了扣人心弦的感覺,它會讓我們隨著故事的發展有著音樂上情緒的變化。最後一個樂句石友三小節組成的,第一小節出現了偏音“xi”是音樂雖然是在弱拍上,但也使音樂出現了新的色彩,尾音結束在了“商”音上實現了調性的回歸。

代表作品

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的代表曲目有《嘎達梅林》《達那巴拉》《韓秀英》《陶格套呼》《扎那巴拉吉尼瑪》《烏尤黛》《哲德爾娜娜》《白虎哥哥》《聖祖成吉思汗》《哈撒兒寶格達》《金泉》《烏拉蓋河》《高高興安嶺》《獵人之歌》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是草原遊牧文化和農業文化融合的產物,它印證了科爾沁草原人民從遊牧文明向農業文明過渡的歷史進程,顯現出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文學藝術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因受現代社會中流行音樂對傳統音樂產生的衝擊,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遺棄了那些經典的傳統音樂文化,甚至有些中老年人對傳統音樂也不再感興趣。還有一點就是傳統音樂由於不具備可觀的經濟價值,所以很難形成廣闊的市場,所以,很少有學生願意去學習、去傳承。

傳承人物

何巴特爾,1939年4月2日出生於內蒙古科爾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鎮南新艾力嘎查,通遼市科爾沁民歌協會的會員,科爾沁左翼中旗民歌協會副主席,內蒙古《鴻嘎魯》雜誌特約作譯者。主要在科爾沁民歌和四胡上有著獨特的技藝,先後被評為通遼市和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嘎大梅林》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6月被評為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科爾沁民歌《嘎達梅林》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世紀80年代初,文化出版部門對這一民族文化瑰寶進行了系統的蒐集、研究和整理,已出版的較有影響民歌集有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蒙古族民歌一千首》(其中近一半為科爾沁敘事民歌)、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科爾沁敘事民歌》(上、中、下)和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間民歌手查乾巴拉演唱的民歌》。
烏力吉昌、斯琴高娃、所著的《科爾沁民歌》,最早的科爾沁敘事民歌研究是羅布桑卻丹1918年所寫的《蒙古風俗鑒》書中有14首歌曲並講述了7首歌曲的故事來歷,其中有《僧王》《韓德爾瑪》《扎那瑪》《剛菜瑪》等敘事民歌。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通遼市民族歌舞團獲得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蒙古族民歌(科爾沁敘事民歌)項目評估合格,通遼市烏蘭牧騎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8年1月14日,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內蒙古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和通遼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時代交響·中國首屆科爾沁長調民歌演唱會在呼和浩特市舉行。
榮譽表彰
2018年11月,“一帶一路·敖包相會”全區首屆科爾沁民歌大賽舉辦,內蒙古自治區級烏力格爾傳承人張德力格爾演唱的民歌《德力格麻麻》榮獲“科爾沁民歌傳承獎”;特金罕組合演唱的民歌改版《僧王》《曇花》獲三等獎,長調組合《四季》獲優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