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秦漢時期,匈奴人是北方草原的霸主。《史記·匈奴列傳》中就有“匈奴父子乃同穹廬而臥”的記載。其中,簡單的“穹廬”二字已經清晰地勾勒出了當時建築的形象,即帶有穹隆頂的房子。
西漢時,桓寬在《鹽鐵論·論功》中對穹廬還有“織柳為室,氈席為蓋”的描述。
魏晉南北朝時期,拓跋鮮卑統一北方。 公元492年,南朝齊武帝遣使臣出使北魏。當時的使節曾對鮮卑人的帳篷有過這樣的記載:“以繩相交絡,紐木枝棖,覆以青繒,形制平圓,下容百人坐,謂之‘饊’,一雲‘百子帳’也”。
公元6世紀中葉,突厥汗國勢力壯大,成了蒙古草原的主人。與其他北方少數民族一樣,他們以氈帳為家、食肉飲酪、善於騎射,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如《隋書·突厥傳》中就說,突厥人“穹廬氈帳,隨水草遷徙,以畜牧射獵為務”。《太平廣記》引《談藪》也說“突厥肉為酪,冰為漿,穹廬為帳,氈為牆”。
元代,蒙古族將蒙古包的製作水平發展到了空前的高度。南宋彭大雅在《黑韃事略》中對當時的蒙古包有這樣的描述:“穹廬有兩樣:燕京之制,用柳木為骨,正如南方,可以卷舒。面前開門,上如傘骨,頂開一竅,謂之天窗,皆以氈為衣,馬上可載。草地之制,以柳木織成硬圈,經用氈挽定,不可卷舒。車上載行,水草盡則移,初無定日。”當時的蒙古包有兩種式樣:一種是可以拆卸,由牲畜運載的蒙古包;另一種是不能拆卸,搭建在車上的蒙古包。
南宋徐霆在出使蒙古時,對其有這樣的記載:“霆至草地時,立金帳,其制則是草地中大氈帳,上下用氈為衣,中間用柳編為窗眼透明,用千餘條線曳住,閾與柱皆以金裹,故名。 ”除了固定的宮帳以外,斡耳朵同樣也有車載的形式。法國人威廉·魯布魯乞在《東遊記》中就曾記載:“帳幕做得很大,寬度可達三十英尺。在地上留下的兩道輪跡之間的寬度為二十英尺。帳幕放在車上時,伸出車輪兩邊之外各有五英尺。一輛車用二十二頭牛拉,十一頭牛排成一橫排,兩排在車前拉車。車軸之大,猶如一條船的桅桿。”
明代,蒙古人完善了蒙古包的營造技術。
17世紀前後,蒙古的所有部族先後歸順了逐漸強盛起來的清朝政府。清朝皇帝格外重視大典、賜宴外藩的時,都會將會場安排在巨大的蒙古包里,好讓各部藩王產生賓至如歸之感。這種蒙古包稱作“大幄”或“武帳” ,英國副使斯當東曾對其有這樣的記載:“在花園當中有一莊嚴的大幄,四周架著金色油漆的支柱。大幄搭的帆布並不跟隨大幄繩子一直傾斜到地面上,而是在半道垂直懸掛下來,上半段帆布做成大幄頂。大幄當中設有寶座。大幄四周都有窗戶,外面陽光透過窗戶集中射到寶座。面對寶座有一個寬闊開口,從那裡突出一個黃色二重頂帷帳。
當代,除了在偏遠的牧區之外,很難再見到原汁原味的傳統蒙古包。
工藝特徵
蒙古包以木頭、毛繩、氈子三位一體的材料,“套腦”(天窗)、“烏尼”(傘股式輻射的椽子)、“哈納”(格線狀木圍牆)三位一體的架木,幪氈(覆蓋天窗的部分)、頂篷(覆蓋“烏尼”的部分)、圍氈(覆蓋“哈納”的部分)三位一體的苫氈,組合成一種最適合北方氣候和遊牧生產的獨特民居。由於它基本上是一種“三段組合”的房屋,可以化整為零,材料也輕捷便攜,可以反覆使用,所以建造、拆卸、搬遷、修理都十分方便。
西烏珠穆沁旗蒙古包製作工藝講究,結構主要由架木、苫氈、鬃繩三部分組成,一般採用榆木製作,構架中不能有鐵釘。這種蒙古包內部寬敞舒適,用特製的木架作“哈納”,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再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在外。其頂部用“烏尼”作支架,呈天幕狀。圓形尖頂開有天窗即“套腦”,“套腦”上覆蓋四方的羊毛氈,可通風、採光。
陳巴爾虎旗蒙古包利用當地的柳條和湖邊的蘆葦搭建了夏天住的蒙古包。這種蒙古包就地取材,手工製作,簡潔實用,美觀大方,不滲不漏,涼爽宜人。
蒙古包營造技藝由架木和苫氈的製作及裝飾等環節構成,它集木工、刺繡、雕刻、繪畫、編織等為一體,集蒙古族民間手工技藝之大成。蒙古包及其營造技藝是蒙古民族遊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長期的生產鬥爭、生活實踐中積累形成,與自然環境相適應,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格。“哈納”具有伸縮性,能自由變化,蒙古包的高低、大小可按需要調節,遇到雨季、風季氣候突變和居住人口增減等情況都能應付自如。圓形結構造型減少了風雨和沙塵對蒙古包的襲擊,使之能夠更好地適應蒙古高原嚴寒、酷熱的大陸性氣候。
工藝流程
井字式
井字式套腦蒙古包,主要是衛拉特蒙古族和哈薩克族(新疆和蒙古國)居住的。它的套腦扣下以後比內蒙古的高大(內蒙古垂直高度15- 20厘米左右,直徑120厘米左右,他們的套腦垂直高度在43-58厘米之間,直徑160厘米之間),烏尼比內蒙古長1米(內蒙古2米),橫斷面直徑比內蒙古粗1厘米。由於省掉一個圈和主梁、輔梁,套腦重量反而跟內蒙古差不多,一個人能舉起來。但是因為哈納長,舉得高,往蒙古包頂上送時需要三人,每人手裡抓兩根烏尼,從三個方向插進套腦,同時把它舉著抬高到蒙古包頂上正中央的位置,把尾部環套套進哈納頭上,把套腦穩住。眾人從各個方面往上插其餘的鳥尼。
這種蒙古包的圍繩只有里外兩根,里圍繩叫格林布斯(意思是家裡的圍繩),一般先不捆緊。捆上以後,用繩子(一般用外圍繩)轉周圍量一量,看看骨架圓不圓、平不平。不圓不平,調整一下就圓了平了。而後再把里圍繩捆緊。外圍繩叫東德布斯(意思是中間的圍繩),把圍氈裹好以後,攔腰把它們捆住。蒙古包只有一根外圍繩, 有時候看上去像兩根,那是底邊圍子上拉上來的繩子,不知道的人往往誤認為是圍繩。
由於烏尼長,衛拉特的頂棚位置偏高。插烏尼時留下兩根,用它們把頂棚往上推。後頂棚面三根帶子,靠上兩根,下面一根,但是中間根不向左右伸展。前頂棚二根帶子,全部靠上。前頂棚先上,後頂棚後上,後頂棚壓前頂棚。跟東蒙古(這是一個地理概念,泛指內外蒙古,所以有時也把衛拉特稱作西蒙古)不同的是,衛拉特的圍氈超過哈納很多,差不多占去頂棚三分之一的地方, 而頂州卻比較小。因此也搭得靠上。後頂棚上面的兩根帶子,順著它們的方向拉下來,搭過門頭上面,在前面交叉出井字圖案,拴在哈納腿上。後頂棚下面的那根帶子,般箍在圍氈下部, 或者再拴在哈納腿上。由於後頂棚沒有多餘的帶子,所以後面交叉不出並字。
插孔式
插孔式套腦蒙古包,廣泛使用在東蒙古地區。開始也是立門,圈哈納:從西門框開始捆綁哈納,一圈捆綁過來以後,把哈納與東門框綁在一起。接著捆里圍繩,里圍繩的位置靠上,在哈納第一排的網眼中間, 因為東蒙古的哈納多數是S形的,側面看正捆在哈納S形的凹處。捆里圍繩從西開始。門框上釘有鐵環,里圍繩從鐵環里穿出來,在靠它最近的第一個哈納網眼交叉的地方,挽練牛塊疙瘍。把長頭拿上跟著哈納轉圈,從東門框穿進去,再拉回來,在哈納頭上的第一個網眼交叉點上挽住,而後調整哈納的位置。
東蒙古的蒙古包不高,烏尼也短。往上舉套腦有多種辦法:或站在桌上,或站在糞筐上,面朝南舉起套腦。人們從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向上各插二三根烏尼,而後放下套腦,人出來,這樣就可以插其餘的鳥尼了。蒙古國是用巴根和插上的少數幾根烏尼,把套腦頂上去,然後插入其他鳥尼,有兩個人始終把巴根向上舉著。烏尼插完以後,調整架木的時候,才把巴根或墊或鋸,固定在那裡,然後重新捆緊里圍繩。他們有的地方,這時候要從套腦上面拉出四根毛繩,在四個方向上把套腦揪住。還要在架木外面,整個蒙層白布,這樣就使包里顯得潔白乾淨。
上圍氈的情況大同小異。布里亞特圍氈上面接一長條黑氈邊,圍氈搭到哈納上以後,上面超出哈納的部分很多,那一長條黑邊全搭到了烏尼上面。蒙古國的圍氈沒有黑邊,圍氈搭上烏尼1.5- 2尺。不論是哪裡的圍氈,上面都是兩條帶子。兩片圍氈對接以後,在接口處要重疊10 20厘米, 上面的帶子同時斜著拉上去,互相交叉。每一根帶子,在碰到的第一個烏尼上繞一圈,如果帶子夠長,在碰到的第二個烏尼上也繞一圈,第三個烏尼上才拴住。布里亞特東南的圍氈,本身跟門頭氈連為一體,而且黑白氈邊在一條線上,這樣看去不亂。
圍氈蒙蓋好以後,捆中圍繩,捆在S形哈納鼓出來的部分。從西面開始捆起,把中圍繩從門框中間的環兒套進去,挽個練牛塊疙瘩,緊貼著圍氈外緣順時針轉過來,把繩頭從東門框中間的環兒紉進去,但這次不要揪死,等到把下圍繩揪緊以後,再徹底挽住。
上頂棚的情況也是如此。頂棚適應套腦的形狀,由兩個扇面組成。上次搬家的時候,就已經摺疊好了。方法很簡單:把扇面展開,面兒朝里,把上面的帶子放進去。把扇面大體估計成三等分,把左右的兩等分折回來,上頭再窩回來一些,與下頭的上部重疊。上頂棚時用三人。二人同時抓著頂棚兩端,口喊“一、二”,向上悠到蒙古包上,一人趕緊用一根烏尼桿頂住窩回來的地方,三人一齊用力,把頂棚推到蒙古包頂上,展開來把烏尼苫住,頂棚底邊蓋住圍氈的上邊。頂棚前片先上,後片後上。後片壓住前片。因為草原多北風,如果前片壓後片,容易讓逆風吹起來。後頂棚東西各有四根帶子,很長很長,東邊的往西拉,西邊的往東拉,從包頂前面揪過來,交叉出菱形圖案。四根帶子都要挽在下圍繩和哈納腿上。跟新疆一帶 蒙古族所居住的蒙古包不同的地方是,有的地方在後面也要交叉出菱形圖案。這是因為在後頂棚上各加了一道雙向走的帶子,所以前後都能出圖案。
這種蒙古包的蠓氈一般都是正方形,但是布里亞特和巴爾虎,夏天也頂飾、頂棚、烏尼頭統統縫在一起。把東、西、北三條帶子,拉下來掏過兩根圍繩,拴到釘在地下的概子上。南面的帶子,挽在一根四尺長的帶叉的木棍上,用它來開閉檬氈。平時不用的時候,就豎著立在蒙古包的後面捆上。因為颳風的時候,蠓氈的帶子風擺得不好甩。這是阿魯科爾沁旗蒙古包的一個特點。這類蒙古包,最後捆上圍繩。蒙古國牧民在上蠓氈,捆上、下圍繩之前,還要在苫氈上普遍罩一層白布,白布下面還要墊一層塑膠布,最後捆中圍繩。所以蒙古國的蒙古包,看起來比別的地方潔白漂亮。
串連式
內蒙古東部和蒙古國東方省、蘇赫巴托爾省等地,多住串連式蒙古包。串連式蒙古包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套腦是二合而一,烏尼和套腦是連在一起的,搭建的特點也由此而來。套腦拆卸的時候,是以主、輔梁交叉成的十字為中心,把烏尼分成四份捆起來的。搭蓋蒙古包的時候,把它放在包址的中心,把哈納圍繞著它放成一圈,木門放在套腦的正南面。把這一圈哈納和門立起來圍回來,把里圍繩鬆緊調節好,把哈納的接口全部綁起來。接著就開始上套腦了。
上套腦的時候,先把捆烏尼的繩子解開,一個人鑽進去,把烏尼-根根向外推出來,這樣套腦和烏尼就變成一一個下大上小的桶扣在那裡。注意把套腦的“主梁”(套腦的東西向橫木)擺順(即與門框方向垂直),然後用兩種辦法舉套腦和插烏尼。第種是讓一個身強力壯的漢子,鑽進這個“桶”裡頭,左手抓著正東的兩根烏尼,右手抓著正西的兩根烏尼,在肩膀上交叉以後,使勁向上頂起,這樣套腦就被抬高。別人趁此工夫,插掛門頭上的六根烏尼。為了平衡,與它對應的北面也要插幾根。這樣以主梁為中心,左右開弓,向東西兩面一齊插掛烏尼。第二種辦法更絕,那漢子不用進去,他走到這個“桶”的後面,用背使勁一靠,使這個“桶”向門的方向傾斜,別人趕快揪起桶前面的六種烏尼,搭在門頭的小梃子上,把繩環套上去。然後再進去把套腦舉一舉,讓別人把正對門頭的烏尼也插上幾根。這樣舉舉插插,就把一圈烏尼全部插好,架木立起來了。這時候可以最後捆里圍繩了,蒙古包的高矮胖瘦,全在里圍繩捆得鬆緊上。圈圍氈、上頂棚的方法,跟前面差不多。
最後放的是檬氈。如果同時有頂飾,那么應當先放頂飾,後放檬氈。放檬氈的時候,折回來的等邊三角形,東西方向的那條邊,要與套腦的主梁重合。檬氈的帶子應當揪得特別緊,否則容易讓風吹起來。所以蒙古包頂飾、檬氈上的帶子有時還要增加,特別是風大的地方更是如此。
這時要把火撐子請進來,放在正對套腦的位置上。再把家裡鋪的氈墊和家具拿進來。最後把氈門吊在門頭上拴好。
葦包
葦包是內蒙古東北莫爾格勒河與輝河流域流行的一種夏季用包,蒙古族和鄂溫克族都在居住,它的優點是透風、隔雨、遮光,防止蠅蚊,涼快舒適,輕巧方便,調節幅度更大更自由。缺點是不耐用,離開湖沼之地,便斷了原料來源。
它的基本骨架就是原來的蒙古包,只不過覆被物變了,這一變,就使它的搭蓋方式不同於其他蒙古包。它的頂棚是蘆葦帘子做的,圍氈是柳笆做的。最複雜的葦包有五層頂棚,也就是五層帘子。帘子從下往上放,一層壓一層,像瓦那樣扣上去。最下面的那層,要超出柳笆頭一些,形成“閃檐”,以便出水。最上面的兩層,幾近重疊,也是為了出水方便。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蒙古包及其營造技藝是蒙古民族遊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長期的生產鬥爭、生活實踐中積累形成,與自然環境相適應,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格。技法獨特、傳承久遠的蒙古包營造技藝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傳承現狀
當前遊牧生活逐漸轉向定居生活後,蒙古包營造技藝趨向衰微,值得認真總結和傳承。
傳承人物
呼森格,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申報,申報項目:蒙古包營造技藝。
斌巴,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申報,申報項目:蒙古包營造技藝。
保護措施
2012年,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蒙古包營造技藝傳承人班鳳斌創辦了以生產傳統蒙古包、民族家具及蒙古族日常生活用品為主的加工企業。製作的蒙古包既繼承了傳統風格,又具有地方特色。
2018年,蒙古包營造技藝傳承人汪永山在巴林左旗查乾哈達蘇木石房子嘎查建立內蒙古恩格爾民族工藝品製作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被指定為巴林左旗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傳習基地。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陳巴爾虎旗文化館、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西烏珠穆沁旗文化館獲得“蒙古包營造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1年5月24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申報的蒙古包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蒙古包營造技藝項目保護單位陳巴爾虎旗文化館、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文化館評估合格。蒙古包營造技藝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研究院(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社會影響
2004年,蒙古包營造技藝傳承人呼森格製作了《烏珠穆沁呼德蘇力德》的貢品蒙古包,參與在西烏旗賓館展示大型馬鞍的製作工作等。
2004年12月,正藍旗將6頂蒙古包搭建到了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洲。
具有50年歷史的正藍旗蒙古包廠所生產的22個規格的蒙古包,不僅暢銷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旅遊景點,而且還出口到韓國、日本、法國、蒙古國、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讓傳統蒙古包從錫林郭勒草原走向世界。
所獲榮譽
2024年3月,蘇尼特右旗雙利民族手工藝品製作有限公司依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蒙古包營造技藝入選2023—202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