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瘟是一種植物病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瘟
- 常見發病部位:水稻三葉期後的秧苗或成株葉片上
- 所屬學科:禾本科
葉瘟是一種植物病害。
稻瘟病又名稻熱病、火燒瘟、叩頭瘟等,是由稻瘟病原菌引起的、發生在水稻的一種病害。稻瘟病在水稻整個生育期中都可發生,為害秧苗、葉片、穗、節等,分別稱為苗瘟、葉瘟、穗瘟和節瘟 [1] 。 稻瘟病分布遍及世界稻區,是稻作生...
(1)、苗瘟:一般發生在水稻三葉期以前,由種子帶菌引發,初期芽和芽鞘上出現水浸狀斑點,迅速變為黃褐色病斑致芽枯死。(2)、葉瘟:在3葉期以後的秧苗和成株葉片上發生。根據病斑形狀、色澤、大小的不同可以分為急性型、慢性型...
我國各水稻產區均有發生。流行年份—般減產10%—20%,嚴重時減產40%—50%,甚至顆粒無收。主要危害葉片、莖稈、穗部。根據為害時期、部位不同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穀粒瘟。症狀 苗瘟:發生於三葉前,由種子帶菌所致。病...
谷瘟病菌可以侵害穀子的葉片、葉鞘、莖節、穗頸、小穗和穗梗等各個部分。主要症狀是葉瘟、穗頸瘟和莖節瘟。葉瘟:葉片被病菌侵害後,初產生綠色或褐色小點,以後發展為梭形斑,中央灰白色,邊緣褐色具黃色暈圈。病斑較多時,常癒合...
粟瘟病菌可侵害粟的葉片、葉鞘、節、穗頸、小穗和穗梗等各個部位。葉瘟:病菌侵染葉片,先出現橢圓形暗褐色水漬狀小斑點,以後發展成梭形斑,中央灰白色,邊緣褐色,有的有黃色暈環。空氣濕度大時,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層(病原菌的...
敵瘟磷,化學名稱為O-乙基-S,S-二苯基二硫代磷酸酯,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HO₂PS₂,是一種廣譜性有機磷殺菌劑,有內吸作用,兼有保護和治療作用,主要用於防治稻瘟病,對水稻葉瘟、穗頸瘟、苗瘟有良好防效。理化...
抗性:葉瘟3級,穗瘟3級,穗瘟損失率9.2%,白葉枯病9級,白背飛虱5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36.4%,長寬比3.1,堊白米率87%,堊白度31.4%,膠稠度45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9.8%。植物介紹 2003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
抗性:葉瘟6級(變幅5~7),穗瘟6級(變幅3~9),穗瘟損失率66.6%,白葉枯病8級(變幅7~9),褐飛虱8級(變幅7~9)。米質主要指稱:整精米率59.1%,長寬比2.6,堊白率67.5%,堊白度9.8%,膠稠度52.5毫米,直鏈...
葉瘟病級7級,穗瘟率為95%。2007—2009年在24個抗紋枯病田間自然誘發有效鑑定點中,表現中感。6、生育日數:中熟品種。生育期137天左右,需≥10℃積溫2750℃以上。產量表現 2008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711.5公斤,比對照品種吉玉粳...
經涪陵區農科所檢測鑑定,葉瘟8級,高感葉瘟,頸瘟9級,高感穗頸瘟。抗性弱於對照汕優63。產量表現 2003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普通稻組區試,平均畝產532.29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4.7%,8個試點7增1減,居第1位;2004年參加重慶...
抗性:苗瘟3級,葉瘟1級,穗頸瘟1級。主要米質指標:整精米率67.4%,堊白米率53.5%,堊白度18.1%,膠稠度77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0.7%。品種簡介 品種名稱:兩優培粳(原名:兩優協粳)產量表現 2001年參加北方稻區國家水稻品種...
經涪陵區農科所檢測鑑定,葉瘟6級,感葉瘟,頸瘟9級,高感穗頸瘟。抗性與對照汕優63相當。產量表現:2003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優質稻組區試,平均畝產465.9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6.7%,8個試點6增2減,居第4位;2004年參加重慶...
五優137,該品種屬粳型三系雜交水稻。在東北、西北晚熟稻區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57.9天,比對照秋光晚熟4天。株高112.4厘米,穗長19.9厘米,每穗總粒數121.4粒,結實率78.4%,千粒重25克。抗性:苗瘟0級,葉瘟1級,穗頸瘟1級...
該品種屬粳型常規水稻。在東北、西北早熟稻區種植全生育期152.1天,比對照吉玉粳晚熟4天。株高93.9厘米,穗長17.3厘米,每穗總粒數107.1粒,結實率88.7%,千粒重24.3克。抗性:苗瘟0級,葉瘟0級,穗頸瘟1級。米質主要指標...
抗性:苗期抗旱性3級,葉瘟3級,穗頸瘟1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49.1%,堊白粒率37%,堊白度6.3%,膠稠度71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3.5%。品種名稱及來源 審定編號:國審稻2005056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寒2/Khaomon ...
沈稻5號,該品種屬粳型常規水稻。在遼南、南疆及京、津地區種植全生育期155.3天,與對照金珠1號相當。株高91.9厘米,穗長15.7厘米,每穗總粒數98.8粒,結實率92.8%,千粒重26.3克。抗性:苗瘟5級,葉瘟3級,穗頸瘟3級。
接種鑑定結果:葉瘟5~7級,穗頸瘟1~3級。耐冷性鑑定結果:處理空殼率7.5%~14.5%。產量表現 2007~2008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404公斤,較對照品種龍粳16增產8.0%;2009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104.4公斤,較對照品種龍粳20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