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經濟圈

華南經濟圈

華南經濟圈是一個跨越政治行政邊界、跨地區的經濟合作概念和產業網路概念。其地域範圍包括中國內地的華南地區與香港、中國台灣、澳門地區(按照中國的行政區劃,華南地區包括了廣東、廣西、海南和福建四省,按照經濟聯繫,還包括了湖南、江西的一部分);經濟合作內容主要是外向型產業,或出口加工業;其結構和布局特點是,港澳台地區的生產環節和資金技術等要素通過不斷轉移的方式擴散到華南地區而形成分工,前者主要承擔服務業重鎮、科技研發中心和國際貿易網路的角色,後者則擔負生產基地的任務,其結果是,在“兩岸四地”之間形成了一個世界上出口量產水平最高的前店後廠式和垂直縱向分工的生產一體化網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南經濟圈
  • 外文名:South China Economic Circle
  • 釋義:跨越政治行政邊界、跨地區的經濟合作概念和產業網路概念
形成,運作特點,

形成

在華南經濟圈中,其核心圈層是珠江三角洲與香港、中國台灣之間形成的增長三角,香港由於特殊的地緣條件和具備多種經濟功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樞紐角色。
華南經濟圈的形成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初, 當時正值中國的改革開放之初,香港利用在華南地區創辦經濟特區的機會將製造業逐步北移,使香港的城市發展和結構轉型出現了新的繁榮。到80年代後半期, 中國沿海開放戰略全面向外向型經濟拓展,中國台灣經濟從19g7年起亦放寬了對大陸的投資限制、中國台灣企業興起進入內地的熱潮, 遂加盟華南經濟圈。從1993年到亞洲金融風暴前,是港澳台資金大規模進入華南地區的鼎盛時期,也是華南經濟圈成型的階段。在此期間, “兩岸四地”間的經濟聯繫日趨密切,產業網路全面形成,出口產品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增加,華南經濟圈因此而成為全球重要的生產中心。亞洲金融風暴後,港澳台資金雖然在產業轉移的規模和速度上放緩,但由於中國整體經濟的增強和市場發展,眾多的跨國公司參與了進來,華南經濟圈繼續在成長壯大,最終成為無可爭議的世界製造業加工基地,其中,兩岸四地間的經濟運作仍然是其主體部分。
華南經濟圈的形成是全球性和區域性兩方面因素匯合的結果。
從80年代時開始,國際貿易工業製成品超過資源性產品而占據各國進出口的主要成分(在70%以上),使不依賴資源而採取出口導向戰略成為可能。另外,世界範圍內技術、貿易的發展與運輸費用的降低, 以及“精益製造”理念的發展,也使在區域合作中把生產鏈條中的一段環節遷移到費用較低的地方具備了可能性。
正是在這一時期,香港和中國台灣相繼完成了原始積累並向“亞太營運中心” 、 “亞洲服務中心”轉型的任務, 產生了按比較成本向第三方轉移生產和技術的需要。而在東亞各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之間,競爭超過經濟合作與相互依賴, 它們競相攀比勞動力價格之低, 以各種優惠條件爭奪外資,在已開發國家搶占市場。在這樣的形勢下, 與港台相毗鄰的大陸華南諸省成為其產業轉移的下游區位和後方生產基地的理想地域。此時又適逢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所創辦的五大經濟特區均位於大陸華南地區,它們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和前沿陣地,在“先行一步”效應中,率先試行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和措施,從而具備了融入國際社會,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的條件。

運作特點

首先,在華南經濟圈中所形成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主要是縱向的,其直接目標主要不是為了促進區域間貿易, 因此旨在占領當地市場的投資行為並不多,主要目標是利用大陸的廉價土地和勞動力,在重新分配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偏重於外向型出口。
其次,“兩岸四地”之間主要是利用互補性和各自的比較優勢進行合作,例如香港和中國台灣憑籍其新興工業化經濟體的地位,憑籍發達的金融體系服務業,在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和創業精神方面, 為華南經濟圈的增長擴散過程提供了推動力,而華南地區則在土地和勞動力資源方面提供了產業轉移、延伸和發展的基礎。
第三,推動華南經濟圈進行區域合作的主要是上述的“經濟因素”, 主角是企業,動力來源於市場,政府參與較少, 並沒有正式的區域協定和制度性安排。但政府政策的變化仍在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政策, 台灣省取消對大陸投資的限制政策等, 在促進兩岸四地經濟合作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第四, 在華南經濟圈中,要素流動呈現單向性。香港、中國台灣的資金投向、技術擴散與轉移單向性地流向華南地區, 即使在人員流動方面, 由於中國對出入境人員實行嚴格管理的原因,亦呈單方面流動的形勢, 即港台的從業人員大量流向大陸華南地區,而大陸華南地區流向港台的明顯很少。其結果, 大陸華南諸省成為“兩岸四地”生產要素流動的聚集地。
第五,在華南經濟圈的形成過程中, “兩岸四地”各方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承擔著不同的角色。香港在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啟動作用和聯結作用,例如最先採取合作行動,在城市結構調整中將製造業擴散到珠江三角洲,在那裡建立成本低廉的生產基地,把中國納入全球生產網路,形成模仿效應, 以及成為台灣省在大陸進行投資與貿易的橋樑,等等。
第六,在華南經濟圈中,最活躍的力量是由港澳台中、小企業組成的國際網路,這個網路與跨國公司的國際貿易相銜接,對跨國公司的外包業務進行交易、承包和轉承包等活動,同時又通過這些活動對已開發國家的基礎研究、生產設計和標準創立的最新成果進行跟蹤,所以,華南經濟圈的大部分港澳台中、小企業, 既是生產組織者,又是高效的訂單接受者,它們能夠在製造技術和產品市場上靈敏反應世界的最新供需狀況。
華南經濟圈合作的直接成果是“兩岸四地”進出口貿易額的提高,從出口產品的流量看,台灣省、香港和廣東、福建兩省的出口總額由1985年占全球出口總額的2.8撥展到1995年的6.6%,1999年為8.3‰ 其中,華南經濟圈對美國的貿易額由1987年的560億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1360億美元,1999年的2000~美元, 以及2001年的2500億美元。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大部分是在華南經濟圈的產業運作中產生的。
華南經濟圈的運作和“兩岸四地”合作所形成的增長動力和經濟活力, 支撐和增強了香港、台灣省的國際競爭力,推動了大陸華南地區乃至中國內地開放戰略的進一步提升和經濟的快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