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創院背景,兩院創辦,文革期間,改革開放,組織體系,機構概覽,人員編制,國際交流,科學研究,創新單元,科研成就,資源條件,人才培養,創新團隊,培養模式,創新文化,形象標識,文化精神,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創院背景
1950年,
韓戰爆發,
抗美援朝後,
帝國主義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天然橡膠不能進口。當時蘇聯和東歐
社會主義國家都缺乏橡膠,也都受到禁運;
越南還沒有解放。
社會主義陣營能夠種植天然橡膠的地方,只有中國南方幾個省區。
蘇聯要求中國開闢橡膠園,發展橡膠生產。
中共中央決定發展中國自己的橡膠生產基地,由政務院副總理兼財經委員會主任
陳雲主持這項事業,由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
葉劍英直接指揮大面積種植橡膠的工作。
1950年底,中蘇兩國領導人就發展天然橡膠生產問題交換了意見,達成一個共識:中蘇兩國政府簽訂一個協定,以合作形式共同發展天然橡膠生產,蘇方提供資金、物資和技術,幫助中方在華南建立橡膠生產基地,換取橡膠開割後每年獲得成品膠的回報。
1951年8月31日受周恩來總理委託,陳雲副總理主持召開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100次會議,對華南種植橡膠做出了部署,通過了《關於擴大培植橡膠樹的決定》。11月,由
陳雲副總理和當時的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書記葉劍英主持成立了領導管理機構華南墾殖局,由
葉劍英同志兼任局長。12月,中央林業部組織了一千多名全國有關高等院校農林專業的師生,在葉帥的指揮下到
華南地區勘察、規劃,選擇宜植膠林地。
1952年初,抽調了一批地方幹部,招收了大量民工,參加定植橡膠工作。同年7月,中央軍委決定抽調2萬多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組建林業工程第一師、第二師和1個獨立團開赴廣東粵西、海南和廣西合浦,參加墾殖橡膠工作。蘇聯也運來了機械(主要是拖拉機和汽車),派來了專家和開拖拉機的機務人員。在華南地區組建了大批國營農場。
1952年9月15日,中蘇兩國正式簽署《中蘇關於橡膠技術合作協定》。年底,林業部決定以原廣西桐油研究所和重慶工業試驗所橡膠組的人員和設備為基礎,並從全國各地有關高校和科研單位抽調專家、教授和科技人員組建特種林業研究所。
1953年,籌建研究所期間,將海南墾殖分局建在聯昌的那大研究站劃歸研究所作為研究所的海南試驗站,隨後又在粵西徐聞、廣西龍州分別成立徐聞和龍州試驗站。同時,研究所開始組織研究人員赴橡膠墾區進行考察,摸清墾區的環境特點和原有老橡膠園膠樹生長情況,隨後逐步開設專題研究。
兩院創辦
1954年3月1日,特種林業研究所正式成立於廣州,定名為華南熱帶林業科學研究所。同年,橡膠生產管理體制上從林業部轉到了農業部,華南熱帶林業科學研究所改名為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
1955年11月,全國農業科研工作會議上討論熱帶資源開發問題,要求研究所以研究橡膠為主,大力開展熱帶經濟作物的研究,並把服務範圍從華南擴大到西南熱帶、南亞熱帶地區。
1956年,研究所彭光欽副所長帶領有關教授出席全國制定12年科學發展規劃會議,承擔了橡膠研究的國家重點任務,全面開展各項研究工作。同年,中央成立了農墾部,研究所轉為直屬農墾部領導,改名為華南亞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農墾部要求研究所下遷海南熱帶作物生產中心,結合生產開展研究,並下調熱林司何康司長任研究所所長。
1956年初,研究所決定組成聯昌中試工廠建廠小組。
1957年5月至9月,吳修一按何康所長囑咐到聯昌帶領一批科技人員搞土地規劃,確定地界。反右運動後,研究所成立了黨組。
1958年3月15、16日,華南亞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從廣州遷至海南
儋州。
1958年,華南農學院在全省各專區創辦分院,其海南分院因人力不足,準備推遲。何康同志與華農領導杜雷院長聯繫,並經與正在華農考察工作的農業部高教局邢副局長共同研究,商定由研究所與華南農學院聯合創辦海南分院,與研究所建在一起。當年掛牌招收新生。設本科班橡膠栽培、熱帶作物栽培、熱帶作物加工3個專業,另設幹部進修班和工農預科班。8月開辦選育種培訓班。9月18日被人稱為“草房大學”的華南農學院海南分院正式開學。
1959年,華南農學院在各地的分院相繼下馬。2月14日廣東省委召開加速開發海南和湛江熱帶地區的座談會,提出由農墾部接管華農海南分院。農墾部接管後經教育部批准,改名為“華南熱帶作物學院”。
1960年,學院發展有6個系6個專業和6個定向培養。所院接收一批退伍軍人,職工人數增到2000多人,學院也擴大專業,增加招生,大學生增多,還有一大批職工家屬子女,總共3000多人。
1961年,統一組建試驗場。到1996年,全院試驗基地共6萬多畝。
1962年,舉辦場長生產技術培訓班,102人參加了學習。
1963年,舉辦橡膠無性系形態鑑定進修班。
1964年1月,與海南農墾局聯合在兩院開辦化學除莠訓練班,廣東41個場、站及雲、桂、閩的熱作所,林學院9個單位的生產科長57人參加學習。同年,根據農墾部的指示,加工系遷到湛江與廣東農墾廳的加工設計室合併組建成華南熱帶作物加工設計研究所;省廳的機械化研究所從廣州搬到湛江湖光岩,將熱作所的機械化研究組併入該所,改為華南熱帶作物機械化研究所。
1965年,研究所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墾部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以後又更名為
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加工和熱機兩所重新回到研究院。
文革期間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院領導何康尚在“四清”前線,主要科技人員也都在樣板點。何康院長從“四清”前線回來時,院內大字報已鋪天蓋地,黨委已經不能指揮。此時北京來了幾個串聯的學生,說兩院運動冷冷清清,於是掀起了揪“牛鬼蛇神”的高潮,許多領導被打成“走資派”、專家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一般科教人員也當作“牛鬼蛇神”揪了出來。接著出現兩派鬥爭,大規模武鬥,軍代表“支左”,八一農場以工人為主體的龐大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兩院,占領上層建築,領導鬥批改。
1969年,成立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墾和兩院都由兵團接管,軍代表和工宣隊即行退出。兵團進駐後,對審查對象辦學習班,將廣大科教人員一家一戶分散下放到各生產團(農場)的連隊勞動。下放人員占幹部總人數的70% ,僅留少數人員在院看管資料、器材、設備及其它物資。院屬所站分別劃歸兵團有關師領導。其中加工所、熱機所、粵西試驗站劃歸八師。加工所改為試驗站,熱機所基本撤銷,機械設備調給九師機械廠。興隆試驗站下放給二師,成為二師試驗站。人員下放不久,中央農墾、林業、衛生、醫藥、商業、財政6個部聯合下文,要求兩院開展南藥研究,於是將剛下放去東興農場的何敬真、丁慎言等到抽調回來,成立南藥研究組,到試驗八隊同工人相結合,由工人當組長進行南藥研究。
1970年8月,兵團將兩院改為兵團熱帶作物學校,開辦各類短訓班,為兵團培養基層技術人員,陸續從下放農場抽調科教人員回校任教。
1972年,成立兵團熱帶作物研究所,受熱帶作物學校領導,原加工所也同時收回成為研究所的加工試驗站。1972年12月,廣東省革委會下文恢復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學院受省和兵團雙重領導,教學業務由省統一管理。
1973年初,國家計委等部門決定恢復原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和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受省和兵團雙重領導。其所屬研究所、試驗站也陸續回歸研究院。學院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4年6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生產建設兵團移交廣東省。接著廣東省成立農墾總局,兩院由省農墾總局領導。
1979年國家農墾總局通知,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含在湛江的加工所、熱機所、粵西試驗站)、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實行總局和省雙重領導,以總局為主,為部屬局級單位。至此,兩院完全恢復文革前的領導體制。
改革開放
1979年,將院部各研究系改為研究所,在海南農墾局的支持下,從農墾橡膠研究所劃出一片土地建立椰子試驗站,興隆試驗站擴建為熱帶香辛飲料研究所,粵西試驗站擴建為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熱帶作物栽培研究所擴建為熱帶園藝研究所和熱帶農牧研究所。經農業部批准,成立了熱帶作物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熱帶作物栽培生理學重點實驗室,橡膠加工重點開發實驗室,熱帶牧草研究中心。
80年代初,在農墾部支持下,與海南農墾局合作,在南茂農場建立“現代化綜合科學實驗基地”,推廣橡膠綜合高產栽培技術,標準膠連續化生產工藝與設備,橡膠園更新技術及機械化;隨後又分別在海南南茂、衛星、八一等農場,雲南勐臘農場,廣東東方紅農場,雲南西雙版納建立“橡膠綜合高產技術開發研究”、“標準膠連續化生產工藝與設備開發研究”、“膠園綜合治理”(以防治條潰瘍為主)和“生物能源(沼氣)在熱作產品加工上的套用”等推廣示範基地。
1984年,椰子試驗站改為研究所。同年農業部派出各業務主管部門的領導和農墾高校、科研院所代表20餘人組成的工作組,到兩院進行科教改革試點,並把加工所作為經費自給的試點單位;經3個月的調查研究,擬定了改革方案,在領導體制上明確了黨政分工,實行院所長、系主任負責制,領導職務任期制,成立職工代表大會及各級學術委員會;對科教人員實行地區補貼,浮動一級工資,照顧配偶關係,給予農轉非;加速住房建設。
1989年,成立了兩院熱帶資源開發(集團)公司。
1989—1990年分別在
東方、白沙、
瓊中和
通什建立速生豐產示範點,面積共333公頃。
90年代後,經科技部批准,科研機構進行分流,一部分實行企業管理,一部分變為公益性研究所;在瓊中、保亭、
陵水、
五指山、
屯昌等5個縣市建立10個不同模式的農林複合生態示範點。
2000年起,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實行部省雙重領導與共建。
2021年12月8日,省委直屬機關工委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舉行“海南省機關黨員幹部教育基地”命名揭牌儀式。2022年10月,海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了2022年省重點實驗室考核結果,中國熱科院20個海南省重點實驗室參加績效評估,其中7個實驗室被評為優秀等次,10個獲得良好等次,3個合格。據悉,中國熱科院在此次評估中實驗室優秀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2023年8月,中國熱科院熱帶作物生物育種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成立。9月27日,發起成立天然橡膠產業創新聯盟。11月14日,發起成立熱帶高校聯盟。
組織體系
機構概覽
據2016年11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官網顯示,熱科院建有10個研究所、3個試驗站、1個分析測試中心、16個管理機構、3個附屬機構,設有農業部熱作及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院戰略諮詢和管理專家委員會、中國熱帶作物學會、研究生培養基地、大型儀器設備共享中心等機構。
在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統籌指導、各相關省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配合指導與協調下,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聯合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江西、湖南、貴州、四川等省區的農業科研院所、涉農院校、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涉農院區、涉農企業、涉農社團組織等單位自願聯合組成全國熱帶農業科技協作網
分析測試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
管理機構:辦公室、國際合作處、科技處、開發處、人事處、基地管理處、財務處、監察審計室、計畫基建處、保衛處、資產處、機關黨委、研究生處、離退休人員工作處、南繁科技服務辦、駐北京聯絡處
附屬機構:後勤服務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附屬中國小、試驗場
人員編制
截至2016年初,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在職職工4035人,高級專技人員625人,博士411人,享受政府特貼專家、國家級突貢專家、中央聯繫專家、新世紀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
萬人計畫”人選及中華農業英才獎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180多人次,面向海內外聘請了138位知名專家學者。
國際交流
截至2014年12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先後與16個國際科技組織、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關係,簽署合作備忘錄或協定40份;建設國際合作平台11個;開展國際科技合作項目100多項,引進種質資源17000份;近10年培訓了世界90個國家的1000多名學員;主辦或承辦國際橡膠會議等20多次國際重大會議。
2011年完成中國援剛果(布)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建設項目,派10名專家駐剛進行技術示範和培訓工作。
2004年-2012年培訓了來自
東協、
南太平洋、南美和非洲等85個開發中國家841名學員;2012年成為聯合國糧農組織
熱帶農業平台成員。
科學研究
創新單元
據2016年11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官網顯示,熱科院建有海南儋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薯類作物加工技術研發專業分中心、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熱帶水果加工專業分中心、國家橡膠樹育種中心、中國熱帶農業走出去研究中心、援剛果(布)農業技術示範中心、FAO熱帶農業研究培訓參考中心、科技部熱帶農業科技國際合作基地,擁有農業部學科群重點實驗室8個、農業部科學觀測實驗站3個、農業部質檢中心6個、農業部風險評估實驗室2個、國家種質資源圃1個、農業部種質資源圃1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5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個、院級科研平台21個。
農業部學科群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木薯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華南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製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橡膠樹生物學與遺傳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熱帶作物生物學與遺傳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熱帶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農業部熱帶果樹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香辛飲料作物遺傳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熱帶作物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室
農業部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儋州熱帶作物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儋州農業環境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熱帶油料科學觀測實驗站
農業部質檢中心:農業部熱帶作物種子種苗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儋州)分中心、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湛江)、農業部熱帶作物機械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熱帶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轉基因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農業部風險評估實驗室: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湛江)、農業部熱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海口)
國家種質資源圃:國家橡膠樹種質資源圃
農業部種質資源圃:農業部儋州熱帶牧草種質資源圃、農業部儋州木薯種質資源圃、農業部儋州芒果種質資源圃、農業部儋州芒果種質資源圃、農業部湛江鳳梨種質資源圃、農業部湛江鳳梨種質資源圃、農業部文昌椰子種質資源圃、農業部樂東腰果種質資源圃、農業部熱帶香料飲料作物種質資源圃、農業部熱帶果樹種質資源圃、農業部熱帶棕櫚種質資源圃
省級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海南省熱帶作物栽培生理學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作物栽培生理學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作物資源遺傳改良與創新重點實驗室、海南省黎藥資源天然產物研究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海南省黎藥資源天然產物研究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農業有害生物監測與控制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園藝產品采後生理與保鮮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作物營養重點實驗室、海南省天然橡膠加工重點實驗室、海南省果蔬貯藏與加工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油料作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作物信息技術套用研究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香辛飲料作物遺傳改良與品質調控重點實驗室、海南省香蕉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果蔬產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熱帶果樹栽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熱帶果樹栽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艾納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熱帶觀賞植物種質創新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熱帶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沉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熱帶香料飲料作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椰子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熱帶作物病蟲害生物防治工程技術中心、廣東省熱帶特色果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鳳梨種質創新與利用工程技術中心、廣東省特色熱帶作物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院級科研平台: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大型儀器設備共享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草業與畜牧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冬季瓜菜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辣木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飼料作物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海洋生物資源利用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航天育種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影響評價與風險分析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態農業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休閒農業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農業經濟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標準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蕉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旱作農業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油料作物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油棕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能源生態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截至2014年12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共取得1000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成果。天然橡膠行業95%以上的技術源自熱科院科研成果,打破了國際“北緯17度以上是植膠禁區”的論斷;率先完成世界首張木薯全基因組測序與光合產物高效運輸與積累模型,選育出華南系列木薯新品種;建立起全國最大的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存庫(圃),保存了優質種質資源3萬多份;建立了穩固的天然橡膠生產基地,科技支撐熱區成為天然橡膠、甘蔗、木薯、油棕等重要的國家戰略物資及工業原料基地;建立了胡椒、咖啡、可可、甘蔗等品種豐富、結構比較完善的熱作產業體系、科技創新體系;推動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科技支撐熱區成為全國冬季菜籃子基地、熱帶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種基地、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
據2016年10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官網顯示,60多年來,熱科院先後承擔了“
863”計畫、“
973”計畫、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等一批重大項目和
FAO、
UNDP等國際組織重點資助項目,主導天然橡膠、木薯、香蕉等3個國家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取得了包括國家發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近50項國家級獎勵成果及1000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勵成果,培育優良新品種100多個,獲得授權專利1100多項,獲頒布國家和農業行業標準近500項,開發科技產品200多個品種。
2019年11月14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公布,該院在海南發現並命名了11個特有新物種。目前,新物種信息已經收入《國際植物名稱索引》。這11個海南特有新物種是:莎草科植物的尖峰薹草、凹果薹草、伏臥薹草、吊羅山薹草、長柄薹草;胡椒科植物的盾葉胡椒、尖峰嶺胡椒;蘭科植物的莫氏曲唇蘭、黎氏蘭、昌江盆距蘭;海南藥用植物的定安耳草。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劉國道介紹,此次發現的新物種包括莎草科、蘭科植物等,此外還發現了中國新記錄種11個、海南新記錄種85個。這些新物種的發現,是近幾十年來海南在物種資源探索上的重大突破,在豐富海南植物區係數據的同時,也富含重要的生態學意義,極具科學價值。此外,也證明海南生態環境發展向好。
資源條件
據2016年11月國家農業科學數據共享中心熱帶作物科學數據分中心官網顯示,中心擁有6個熱帶作物遺傳資源資料庫、3個熱帶作物育種資料庫、8個熱帶作物栽培資料庫、3個熱帶作物生物學資料庫、17個熱帶作物基礎資料庫。
據2016年11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官網顯示,熱科院引進了HICDS學術會議資源平台試用公告、
Science Direct資料庫電子期刊、
SCI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
EI工程索引資料庫、
Ovid平台
CABI電子書、國道外文特色專題資料庫、外文國外高校多媒體教學資源庫、
Springer Link電子期刊、AGRIS資料庫、CAB Abastract資料庫、AGRICOLA資料庫、OADDS學位論文發現系統等外文資料庫;引進了暢想之星電子書、萬方全文資料庫、萬方視頻庫、中國知網(
CNKI)全文資料庫、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海南省教育科研數字圖書館等中文資料庫。
據2016年11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官網顯示,熱帶農業圖書館是面向全熱科院的唯一一個圖書館,也是全國唯一的熱帶農業科技信息資源平台。圖書館擁有各類藏書35萬冊,期刊2000餘種,報紙200多種;引進國內外熱帶農業方面的資料庫及大型科技文獻資料庫40餘個,其中外文資料庫包括世界三大農業資料庫(CAB、Agris、Agricola)及Elsevier全文資料庫(SDOS)、熱帶農業資料庫“TROPAG & RURAL”、食品科技資料庫FSTA、國際生物學權威資料庫BP和Proquest全文資料庫等;引進
中國數字圖書館和書生之家的全文電子圖書30萬種;收集了自50年代以來有關熱帶農業方面的主要出版物和多種農業科技文獻檢索工具。館藏圖書年平均增加5000-7000冊。
《熱帶作物學報》
《
熱帶作物學報》(月刊)是由
中國熱帶作物學會主辦、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承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與中國100多家新聞單位或期刊雜誌建立了刊物交換關係,與中國以外有關學術機構及
美國、
英國、
巴西、
荷蘭、
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
奈及利亞、
法國、
哥倫比亞等國家的高等院校、科研單位或圖書館共20多個單位建立了刊物交換關係;國際橡膠研究與發展委員會IRRDB和國際熱帶農業中心CIAT,熱帶農業文摘(荷蘭)和不列顛圖書館將《
熱帶作物學報》列入各自的資料庫。先後被認定為
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科技核心期刊”,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國家級
火炬計畫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
中國期刊網》、《
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生物學文摘》和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學術文摘》首批收錄期刊。主要刊登國內外熱帶作物特別是巴西橡膠樹、胡椒、咖啡、劍麻、香草蘭、椰子、木薯、甘蔗、熱帶果樹、南藥等的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技術和新方法,以創新性學術論文為主,兼顧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套用價值的研究報告、試驗總結、專題評述和學術問題討論等稿件,內容包括熱帶作物的選育種、生物工程、栽培生態、生理生化與病蟲害防治、土壤農化、產品加工與綜合利用、試驗統計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的創新性成果。
《熱帶農業科學》
《
熱帶農業科學》是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主辦、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下屬單位科技信息研究所承辦的農業綜合期刊。主要刊登國內外熱帶農業科學研究與生產技術動態,如新成果、新理論、新經驗、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有關熱帶可持續農業理論和實踐研究論文,動植物品種選育、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現代集約化種養技術、農業生物災害防治、農產品儲運保鮮加工等科學試驗報告;農業經濟管理,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研究,新技術開發、套用和推廣,圖書信息情報學,科研體制改革和管理等原始論文,以及考察報告、綜述、人物介紹等。入選國家科技部“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熱帶農業工程》
《
熱帶農業工程》(雙月刊)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主管、主辦、科技信息研究所承辦的農業技術類學術期刊。主要有農業機械工程、農業水土保持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仿生科學與工程、農畜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農業生物工程(生物資源)、農業信息與電子工程、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農產品轉化增值工程、農業經濟與管理工程、農業測控技術與儀器、綜述及動態、單位介紹等欄目。入選
中文核心期刊。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月刊)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管、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主辦的熱帶農業領域權威的綜合類農業信息類期刊。主要報導世界熱帶亞熱帶農業熱點難點問題,收集世界熱區農業相關信息,追蹤報導世界熱帶地區農業產業發展動態、行銷動向、技術創新和品種更新等農業熱點問題。獲中國熱作學會優秀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優秀期刊。
2011-2015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出版的專著有130項。
|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rubber tree clones to chilling stressPhysiological | |
| | |
| | |
| | |
| | |
| | Data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of descriptors for cashew |
| |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cashew in Tanzania |
| | |
| |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fruit cultiva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formation Economics Study of Agricultural Social Services in Chinese Tropical Are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然橡膠價格波動研究:規律發現、市場關聯與形成機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Naturl Rubber Plntations in China |
| | |
| | |
| | |
熱土凝香-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55周年發展紀實 | | |
| | 中國現代農業科技小院叢書:廣西芒果優質生產100問 |
| | |
| | |
|
人才培養
創新團隊
截至2016年1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擁有18個創新團隊。
培養模式
創新文化
形象標識
院徽中間是綠色圓形背景,象徵熱科院的研究特色。在英文簡稱“CATAS”及建院時間1954字樣的上方,是兩個斜對稱的藍色弧帶環繞著中國熱帶地區地圖的圖案,地圖置於北半球經緯網之上。
文化精神
1960年2月9日,
周恩來總理視察了華南熱帶作物研究所和
華南農學院海南分院,也就是後來在海南家喻戶曉、在中國熱作科研事業上坐頭把交椅的“兩院”。
2月10日凌晨,總理寫下了“儋州立業、寶島生根”的題字,鼓舞著數代“兩院”人白手起家,艱苦奮鬥、攻克科研難關。
無私奉獻、艱苦奮鬥、團結協作、勇於創新
熱科院精神是老一輩熱科院人傳承下來的荒野創業的奮鬥精神、心繫國家不計個人得失的奉獻精神、不迷信權威的創新精神。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