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4年,以天然橡膠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華南熱帶林業科學研究所”圖書室和編譯室在廣州組建。
1958年,華南熱帶林業科學研究所遷到海南儋州,成立了圖書館和科學情報組。
1959年,科學情報組併入圖書館稱為科學情報室。
1978年,成立科技情報研究所。
1993年,根據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要求和熱帶農業發展的需要,更名為科技信息研究所。
2004年,科技信息研究所從原圖書與科技信息中心分離。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據2019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科技信息研究所擁有職工112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 34人,碩士生導師5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61人。
科研部門
據2019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科技信息研究所擁有10個科研服務平台,1個海南省重點實驗室。
海南省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作物信息技術套用研究重點實驗室
設施資源
據2019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熱帶農業圖書館擁有各類藏書35萬冊,期刊2000餘種,報紙200多種;引進中國國內外熱帶農業方面的資料庫及大型科技文獻資料庫40餘個,其中外文資料庫包括世界三大農業資料庫(CAB、Agris、Agricola)及Elsevier全文資料庫(SDOS)、熱帶農業資料庫“TROPAG&RURAL”、食品科技資料庫FSTA、國際生物學權威資料庫BP和Proquest全文資料庫等;引進中國數字圖書館和書生之家的全文電子圖書30萬種;收集了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有關熱帶農業方面的主要出版物和多種農業科技文獻檢索工具;擁有計算機區域網路和Internet網路系統,區域網路內部傳輸速度為千兆,對外接有100MB公網光纖;擁有多台高性能、大容量、安全性較高的資料庫伺服器和WEB伺服器,開發並建立一批熱帶農業特色資料庫,並採用千兆防火牆與千兆IDS入侵檢測系統聯動的方式,安裝最新網路版病毒工具;同時還具有一些必備的軟體系統與工具,掌握了一些多媒體信息採集、加工和發布的先進技術,並建立了熱帶作物多媒體資料庫等。
合作交流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據2019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近五年來,科技信息研究所先後承擔國家、省、部級以上項目100餘項,獲得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1項、海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海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獲軟體著作權40餘項;出版專著10餘部;年均發表科研論文60餘篇;累計發表EI/SCI收錄論文20餘篇。
學術期刊
《
熱帶作物學報》主要刊登熱帶作物特別是巴西橡膠樹、胡椒、咖啡、劍麻、香草蘭、椰子、木薯、甘蔗、熱帶果樹、南藥等的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技術和新方法,內容包括熱帶作物的選育種、生物工程、栽培生態、生理生化與病蟲害防治、土壤農化、產品加工與綜合利用、試驗統計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的創新性成果;先後被認定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科技核心期刊”,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生物學文摘》和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學術文摘》首批收錄期刊。
《
熱帶農業工程》設定了農業機械工程、農業水土保持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仿生科學與工程、農畜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農業生物工程(生物資源)、農業信息與電子工程、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農產品轉化增值工程、農業經濟與管理工程、農業測控技術與儀器、綜述及動態、單位介紹等主要欄目;被北京大學《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
人才培養
據2019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依託“海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訓機構”和“海南省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基地”資質,在廣東省和海南省的多個市縣培訓農民20000多人次。
文化傳統
所徽由三環構成,外環為漢字“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字樣,中環為英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字樣,環內是四個斜對稱的四色弧帶環繞著中國熱帶地區地圖的圖案,地圖置於北半球經緯網之上。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所長、黨委副書記 | 劉恩平 |
黨委書記、副所長 | 趙松林 |
副所長、黨委委員 | 胡盛紅、劉曉光 |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