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述,校區簡介,院系專業,國際交流,合作院校,師資力量,獎助學金,獎學金,助學金,生活條件,住宿條件,一伙食情況,金融服務,通訊郵政服務,生活配套設施,校園文化,華大校訓,華大校徽,華大校歌,華大社團,部分僑捐工程,學校榮譽,升學就業,就業情況,升學情況,錄取批次,
學校概述
學校校區分別位於福建省
泉州市和
廈門市,總面積226.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7.6萬平方米,在
新加坡設有南洋學院,在
巴塞隆納設有海外華文教育基地,在
曼谷、
普吉、
維也納等地設有孔子學院。學校直屬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共有35個學院,140個研究院、所、中心,41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學科,94個本科專業,現有
化學、
工程學和
材料科學三個學科進入
ESI全球排名前1%,形成了理工結合、文理滲透、工管相濟、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548人,其中博士學位教師905人,比例為58%,居福建省第二位,有博士生、碩士生4929名,本科生23095名,有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港澳台和外國留學生4550名,是全國擁有境外學生最多的大學之一。學校是全國首批有資格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單位之一,在全球五大洲均設有辦事或招生機構,是香港政府特許的招收副學士升學試點大學之一,建校以來,共培養海內外各類人才近17萬人。
校區簡介
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具體位於福建省廈門市
集美區(僑英街道兌山社區)。
廈門市集美區位於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和廈漳泉三角地帶中心位置,是西出廈門港的一個重要平台,是著名愛國華僑領袖
陳嘉庚先生的故鄉,具有濃郁的教育傳統氣息和氛圍,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風光旖旎,氣候宜人,環境優雅,校園區位條件良好,北靠
天馬山,西邊臨
杏林灣,依山面水,環境怡人,與
廈門園博園緊密相鄰。
院系專業
廈門校區的學院與專業:
學院 | 專業名稱及方向 |
建築學院 | 建築學 |
城鄉規劃 |
風景園林 |
土木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工程管理 |
機電及自動化學院 | 機械工程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業設計 |
車輛工程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套用化學(拔尖人才試點班)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化學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拔尖人才試點班) |
功能材料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套用物理學(拔尖人才試點班)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電子信息工程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通信工程 |
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自動化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軟體工程 |
網路工程 |
數字媒體技術 |
信息安全 |
化工學院 | 生物技術 |
化學工程與工藝(含精細化工、能源化工方向) |
製藥工程 |
環境工程 |
環境科學 |
環境生態工程 |
生物工程 |
園藝(觀賞園藝方向) |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 哲學 |
社會學 |
國際關係學院 | 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 |
華文學院 | 華文教育(只招境外生,入住廈門校區) |
漢語言(只招境外生) |
漢語國際教育(入住廈門校區) |
預科班(只招境外生)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新聞學 |
廣播電視學 |
廣告學 |
統計學院 | 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 |
音樂舞蹈學院 | 音樂表演 |
音樂學(師範類) |
舞蹈表演 |
舞蹈學(師範類) |
廈航學院 | 播音與主持藝術(航空播音方向) |
國際交流
學校已有《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雙學位項目、國際青年交流生項目、英國
威斯敏斯特大學合作培養項目、英國名校碩士預備項目(
MPP)及“3+1”、“1+3”、“4+1”、“4+2”、“1+1+1”、“2+1”、“2+1+1”等本科、碩士、博士國際交流項目,與
美、
歐、
日及
台灣、
香港、
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100餘所高校簽訂交換生及聯合培養等項目。同時,學校致力於建設特色鮮明的全英文國際課程體系,已開設“經濟管理國際課程”、“分子藥物學國際課程”、“中華文化通識課程”等全英文
國際課程,全面形成
本科、
碩士、
博士多層次、多學科、雙向的境內外聯合人才培養模式。
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
該項目面向大一新生,不要求托福證書就可申請到美方大學留學,學生可用四年時間同時獲得華僑大學和美方大學頒發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學校第一屆項目7名學生在2011年8月先後分三批赴美留學。學校在2011年度招生工作中成績優異,被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授予“2011年度招生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12年4月,學校第二屆項目共有8名學生被6所美方大學錄取,目前已經到達美方大學開始正常的學習生活。
英國名校碩士預備項目(MPP)
該項目面向大三、大四學生,提供雅思綠色通道、簽證綠色通道、留學全程指導及獎學金等,幫助學生在畢業前就能獲得英國頂尖大學的碩士錄取通知書。2011年學校第一屆MPP項目成功推薦了12名本科畢業生到巴斯大學等英國名校攻讀碩士學位。2012年學校共有36名學生報名參加第二屆MPP項目,其中有11名學生已經獲得了英方大學的預錄取通知書。另外,學校於2012年暑假在廈門校區承辦了英國名校碩士預備項目(MPP)暑期培訓班,邀請了4名外籍教師前來授課,有30名項目學生參加了項目兩階段的培訓。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1+1+1”項目
該項目面向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和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碩士一年級學生,幫助學生在三年內獲得華僑大學和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頒發的“雙畢業證書”和“雙碩士學位證書”。目前雙方正在緊鑼密鼓地編制專業課程描述、對接課程,為儘早啟動實施項目做準備。
日本長崎縣立大學經濟學碩士項目
該項目面向經濟管理類各專業以及選修經濟管理類各專業為第二學位的其他專業應屆畢業生,幫助學生在畢業後直接赴日本長崎縣立大學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學校目前有8名交換留學生在該校攻讀碩士學位。另外,有4名學生正在辦理赴該校交流學習的簽證手續。
日本岐阜大學交換生項目
該項目面向大三部分專業(以對方學校開設的專業為準)的學生,幫助學生到岐阜大學對應的專業班級與日本學生一起學習專業課程,所修學分學校給予酌情認可。學校目前有2名交換留學生在該校研修日本語與日本文化,另有2名學生正在辦理赴該校交流學習的簽證手續。
台灣東海大學“3+1”項目
該項目選拔學校本科二年級學生到台灣東海大學學習第三學年相應的專業課程,然後第四學年再返回學校完成餘下的學業。經考核合格,東海大學頒發課程證書。學校根據教務處〔2011〕72號檔案《華僑大學本科生課程學分轉移和成績認定暫行規定》認定所修學分。2012年4月最終來自兩校區9個學院總計14名學生獲得該項目的推薦資格,於2012年9月赴台灣東海大學交流學習。
台灣其他高校交換生項目
該項目選拔大三學生到台灣輔仁大學等10所高校進行為期半年的交流學習,所修學分學校給予酌情認可。每學期選拔一次。本學期有來自兩校區15個學院總計57名學生(其中博士研究生4名)於2012年9月赴台交流學習。
合作院校
交換生項目:日本歧阜大學、日本新瀉大學、泰國莊甲盛·叻察帕大學、泰國博仁大學、台灣淡江大學、台灣東海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台灣中原大學、台灣大同大學、台灣藝術大學、台灣台北教育大學、台灣彰化師範大學、台灣世新大學、台灣亞洲大學、美國關島大學、荷蘭溫德斯海姆套用科技大學等
中外聯合培養項目:特洛伊大學、北亞利桑那大學、塞勒姆州立大學、加州州立大學弗雷斯諾分校、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大學、東華盛頓大學、恩波利亞州立大學、中佛羅里達大學、威斯敏斯特大學、迪肯大學、洪堡州立大學等。
短期交流項目:巴斯大學、曼徹斯特大學、阿斯頓大學、台灣中原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埃塞克斯大學、日本長崎縣立大學、台灣大同大學、拉夫堡大學、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等。
師資力量
盧秉恆 姚建年 洪茂椿 吳碩賢
徐西鵬
蘇春翌
Philipp Kapranov(菲利普·卡帕諾夫)
宋秋玲 柯榮秦
蘇春翌
徐西鵬 胡日東 黃輝
王永初 賴萬才 馬時冬 林新波 吳承業 黃元錦 陳啟泉 陳焱年
張宗欣 林文鑾 鄭宗漢 蔡燦津 黃繼泰 劉甲耀 湯東華 王連陽
王全鳳 翁榮周 顏文禮 張上泰 張文珍 鄭永樹 金麗 楊翔翔
龔德恩 李國南 施玉山 莊善裕 何志成 徐金瑞 曾文平 洪尚任
徐西鵬 郭亨群 張雲波 胡日東 吳季懷 丘進 賈益民
Sabino Chavez Cerda Ramin Sedaghati
Sumiyoshi Abe Remi Chauvin
徐西鵬
徐西鵬 陳國華 郭子雄 黃輝 杜吉祥 崔長彩 張潛 荊國華 李遠
苑寶玲 趙昕東 許培源 王曉平
“脆性材料加工技術創新團隊”(負責人:徐西鵬)
“脆性材料加工技術與裝備創新團隊”(帶頭人:黃輝)
葛悅禾 蘇春翌 宋秋玲 Philipp Kapranov(菲利普·卡帕諾夫)
易定容 蘇開樂 郭克莎 馬凱光 Thomas Gregory Driver(托馬斯·格里高利·德萊弗)
陳新開
許瑞安創新團隊
佐佐木修己
Philipp Kapranov(菲利普·卡帕諾夫)高端外國專家團隊
徐西鵬
徐西鵬
王永初 吳季懷
徐西鵬 蘇春翌 Philipp Kapranov(菲利普·卡帕諾夫)
吳季懷 郭子雄
黃輝
吳季懷 徐西鵬 胡日東 蒲繼雄 劉塨 高軒能 王士斌 林碧洲
金福江 陳國華 陳金龍 孫向英 鄭錦揚 許鬥鬥 苑寶玲 黃輝
胡日東 張向前 肖曙光
徐西鵬 沈劍雲 李遠 黃輝 杜吉祥 楊建紅 崔秀靈
崔秀靈 龍元 李拉亞 王可 仲偉周 肖曙光 項後軍 董毓利
董澤 楊帆 易定容 常彬 鄭志剛 柯榮秦
黃含 朱健強 陳建偉 鄭文明 譚力 劉晨 陳炤彰 殷澍 池宏
黃永峰 張丹 吳傑 謝介仁 林瑞超 莊禮鴻 董澤平 劉奎
林碧洲 林毅 郭子雄 劉強 孫銳 陳旋波 鄭力新 錢浩 陳宏文 黃輝
曾志興 陳燕武 陳金龍 徐華 方瑞明 劉斌 張光亞 許培源 吳苑華
羅繼亮 荊國華 徐玉野 張向前 趙昕東 曾文婷 苑寶玲 林青 王靖
熊興泉 陳愛政 陳行堤 蘇梽芳 衣長軍 林懷藝 楊建紅 蘭章 駱翔宇
謝朝武 趙林海 薛秀軍 劉源崗 范樂慶 歐聰傑 林添良 連朝毅 邢尊明
鄭文智 李寶良 馮兵 陳永紅 李勇 胡國鵬 王懷謙 蔣曉光 劉超 檀革勝
林志立 鐘必能 俞縉 陳國 駱耿耿
羅繼亮 杜吉祥 徐玉野 謝朝武 連朝毅 王靖 熊興泉 蘇梽芳
檀革勝 魏燕俠 歐聰傑 緱錦 蘭章 劉源崗 黃國欽 楊默如
陳斌彬 侯志陽 陸靜 鐘必能 駱耿耿 王懷謙 李寶良 邢尊明
張華 林志立 程國林 姜峰 李飛 易立濤 李海林 劉超 孫瓊如
朱軼 陳子陽 陳林聰 田暉 吳文果 吳麗華 劉衛衛 劉鎏 林春培 傅聯英
獎助學金
獎學金
級別 | 名稱 | 等級及金額 | 對象 |
---|
國家級 | 國家獎學金 | 金額8000元 | 全日制學生 |
國家勵志獎學金 | 金額5000元 | 全日制學生 |
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 | 金額2000~4000元不等 | 全日制港澳及華僑學生 |
台灣學生獎學金 | 金額2000~4000元不等 | 全日制台灣學生 |
境外生專項獎助學金 | 分華校師資獎學金、華社優秀青年獎學金、境外優秀學生獎學金及相關助學金,全免或半免學費 | 全日制優秀境外生 |
校級 | 校優秀學生標兵、校優秀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獎學金、校優秀畢業生獎學金、校優秀學生單項獎學金 | 金額1000~2000元不等 | 全日制學生 |
學院級 | 學院優秀學生獎學金、學院優秀學業獎學金、學院科技創新獎學金 | 金額400~1200元不等 | 全日制學生 |
華文學院優秀境外學生獎學金 | 一等獎1000元,二等獎600元 | 華文系優秀境外生 |
社會資助的獎學金 | 黃長水理工科學生獎勵基金 | 金額2000元 | 理工科優秀學生 |
邱季端文科學生學習獎勵基金 | 金額2000元 | 文科優秀學生 |
南益集團公共外語獎勵基金 | 金額2000元 | 英語單科優秀學生 |
駱忠信高等數學學習獎勵基金 | 一等獎3000元,二等獎2500元,三等獎1700元 | 高等數學單科優秀學生 |
陳明金澳門學生獎學金 | 分優秀學生獎、單項獎助學金,金額為1000~2000元不等 | 全日制澳門學生 |
林秀華香港學生獎學金 | 分優秀學生獎、單項獎和新生獎學金,金額為800~5000元不等 | 全日制香港學生 |
林偉高棉優秀學生獎學金 | 一等獎6000元,二等獎3000元 | 全日制高棉學生 |
上海和氏璧獎學金 | 一等獎3000元,二等獎1500元,三等獎1000元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學生 |
匯友精化獎學金 | 一等獎3000元,二等獎1500元,三等獎1000元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學生 |
中誠獎學金 | 一等獎3000元,二等獎1500元,三等獎1000元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學生 |
華鋼獎學金 | 一等獎2000港元,二等獎1000港元,三等獎800港元 | 土木工程學院優秀新生 |
土木專業教育基金 | 一等獎3000元,二等獎1000元,三等獎500元 | 土木工程學院優秀畢業生 |
歐美大地獎學金 | 分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單項獎,金額200~2000元不等 | 土木工程學院學生 |
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會獎學金 | 金額400元 | 華文學院學生 |
鄭崇琇教育基金 | 每年總額5萬澳元 | 全日制境外生 |
助學金
級別 | 名稱 | 等級及金額 | 對象 |
---|
校級 | 臨時困難補助 | 一般生活補助300~800元和特種補助800~1200元; | 全日制學生 |
勤工助學 | 工資標準為8元/小時 | 全日制學生 |
助學金 | 分為300、200、150元,每年按10個月發放 | 全日制學生 |
院系級 | 臨時困難補助 | 分為普通補助400、200、100元三等和特殊補助400~800元 | 全日制學生 |
社會資助的貸、助學金 | 陳進強貸學金 | 一等3000元,二等2000元,三等1000元 | 全日制學生 |
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新生升學助學金 | 全免第一學年學費,每年20名 | 全日制香港學生 |
陳明金澳門學生獎助基金 | 金額1500元 | 全日制澳門學生 |
林淑惠助學金 | 金額1500元 | 全日制學生 |
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助學金 | 金額400元 | 華文學院學生 |
集美校友總會德慈助學金 | 金額1000元 | 華文學院學生 |
集美校友總會陳村牧助學金 | 金額1000元 | 華文學院學生 |
集美校友總會嘉澤助學金 | 金額1000元 | 華文學院學生 |
說明 | 助學體系每學年會有所變動,以當年學校公布的為準,每學年評選一次 |
生活條件
住宿條件
單人間:(5800元人民幣/人/年)空調、彩電、電話、衛生間、熱水器、飲水機、專線連線國際網際網路、書桌、床上用品、公共廚房、洗衣房。
雙人間:(3800元人民幣/人/年) 空調、彩電、電話、衛生間、熱水器、飲水機、專線連線國際網際網路、書桌、床上用品、公共廚房、洗衣房。
四人間公寓(1300元人民幣/人/年):獨立衛生間、空調、熱水器、上床下桌、彩電、電風扇、飲水機、網路接口、書桌
自2018級本科新生開始,大一住六人間,大二搬入四人間,六人間800元人民幣/人/年
一伙食情況
廈門校區有:鳳竹、鳳林等數個餐廳,華文學院有華文學院餐廳,每個餐廳皆配套有經嚴格消毒的碗筷、湯匙,可以讓您不必另外購買用餐用具。每個餐廳皆有小炒部,餐廳也提供有夜宵。餐廳的菜譜門類齊全,每餐提供100多種供學生選用,
價格適中,普通消費水平為每月人民幣400—500元左右。
金融服務
廈門校區設有中國銀行廈門華大支行,多個ATM取款機,可使用
銀聯卡。
通訊郵政服務
學校內有公共服務中心,是學校供應各種後勤服務、經營、管理的單位。下設有郵政電信服務部。並有中國郵政華僑大學校園支局,辦理各種郵政業務。
生活配套設施
學校內有華大
超市、眼鏡店、理髮店、洗衣店、
新華書店、曉風書屋、水果店、服裝店等,校大門對面往右下行約200米左右有新華都
大型購物中心,捷龍大型超市,肯德基等,新生的生活用品,皆可在超市內購置。設有
田徑運動場、網球場、籃球場、游泳館、健身房等
體育場館。設有藝術團、足球、外語、攝影、武術等60多個學生社團,活動豐富多彩。這些生活設施方便師生員工生活。
校園文化
華大校訓
“會通中外,並育德才”是國學大師
季羨林先生親筆題詞。
“會通中外”主要側重於表達治學方法,意思是會合中外文化而變通或貫通之。即是說,做學問既不應拘泥於國學而排拒外邦,也不應言必稱歐美、西洋而數典忘祖。當今,世界各國社會、經濟之發展日趨全球化,各項高新科學技術對人類文明進程發生著愈來愈深刻的影響。我校面向海外及港澳台,學生學成之後將回原居住地工作,故我們有必要也有可能讓他們廣泛接觸、研究中外學問,並儘量做到融會貫通且有所創新。自然科學作為公理或定律雖無中外之分,但科學技術史上的各種學說,如地心說和蓋天說、數宇宙和氣宇宙,都各有淵源,對於我們了解科學發現的規律有甚大幫助,亦應學習而會通之。至於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知識,雖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中外相異之處更多,尤需互相比較、互相啟迪、互相補充。
“並育德才”,則側重於闡明辦學方針,意指育德與育才不可偏廢,應當並重齊抓,使其互相促進。“並育”指一齊發育,引申為競相發育。《中庸》云:“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正是“萬物並育”,才有繁盛活潑的生態。雖有競爭,卻更可互相促進。德與才之關係,也大抵如此。品德高尚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和良好的學風;而知識的積累和學養的提高,也為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提供必要的前提和豐富的養料。如是說,“會通中外”講的是如何做學問,標示師生對真理的追求,那么,“並育德才”講的則是如何育人和做人,標示師生對價值的追求。而真理追求和價值追求的統一,正是本校訓的精華所在。
華大校徽
華僑大學校徽為紅色圓形徽章圖形,以“為世界培育優秀人才,向全球傳播中華文化”為立意,彰顯全球化時代的華僑大學,將秉承“為僑服務”的辦學宗旨和“會通中外、並育德才”的辦學理念,全心全意培育華胄子孫和世界各國人才,責無旁貸地向全球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該標識中心圖案取材於中文繁體“華”字意象,構成球狀經緯線,演繹成一個旋轉的地球,寓意華僑大學“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面向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辦學方針和在變化的世界中謀發展的信念;典雅大方的中國紅,是吉祥與活力的象徵,作為校徽主色調,象徵華僑大學將以無與倫比的信心和熱情,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涵養於莘莘學子心中,傳播到五洲百國之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世界和平做出應有的貢獻。中心圖案與學校的中英文校名和建校年份以簡潔的構圖形式構成完整的校徽圖案。
華大校歌
《一方沃土》
造一方沃土,播種我們的希望,引一道泉水,灌溉我們的理想。
昨日五洲四海遙遙相望,今日弦歌聲聲歡聚一堂。
造一方沃土,播種我們的希望,
引一道泉水,灌溉我們的理想。
昨日五洲四海遙遙相望,
今日弦歌聲聲歡聚一堂。
會通中外今古攻讀世紀新章,
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鄉。
會通中外今古攻讀世紀新章,
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鄉。
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鄉。
華大社團
華僑大學學生團隊聯合會現設泉州校區執委會和廈門校區執委會。
主要社團包括 華僑大學美食社 華僑大學廣播站 華僑大學健康跑協會 華僑大學交誼舞協會 華僑大學街舞協會 華僑大學思想辯論協會 華僑大學青年志願服務指導中心 華僑大學芝麻動漫社 華僑大學龍舟隊 華僑大學華園論壇 華僑大學二十四節令鼓隊等
泉州校區與廈門校區執委會設主席一名、副主席三名。下設辦公室、管理部、宣傳部、權益部、外聯部和人力資源部六個部門。
1、辦公室:負責協調各職能部門工作、日常值班安排、檔案管理、財產管理、檔案辦理、信件收發、物資採購等工作。
2、管理部:負責各社團活動監督、調查和考核,整理活動資料;掌握社團活動方向,協助社團發展等。
3、權益部:接受會員對社團及聯合會的投訴,對社團的違規或損害會員利益的行為進行處理,維護會員的正當權利等,監督社團財務,管理社團經費運用。
4、宣傳部:負責學生團體聯合會的各種宣傳工作,並負責各種大型活動的宣傳和策劃,晚會的舞台設計等,對各社團的宣傳工作進行監督審查等。
5、外聯部:為學生團體聯合會各大型活動提供物資需求,保證活動的圓滿進行;對外聯繫擴大學生團體聯合會的影響力,提高知名度等。
6、人力資源部:負責學團聯內部的監督與考評,組織學團聯內部幹部培訓,學生團體負責人培訓,組織
幹事之星等內部評優,策劃內部成員綜合素質提升活動
部分僑捐工程
愛國僑胞、港澳同胞捐資近4000萬元的華僑大學9項僑捐工程及廈門校區綜合教學樓奠基暨落成典禮,國務院僑辦副主任劉澤彭,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鄭立中,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張偉超,福建省僑聯主席李欲唏,閩港澳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副主任鄒爾均,市委副書記吳鳳章,市人大副主任、市僑聯主席陳聯合,市僑辦副主任胡家榕及數位為華僑大學捐資的人士鄭年錦、王穗英、王石筠等參加了華僑大學廈門校區的奠基儀式。
2012年、華僑大學廈門校區三幢建築——陳延奎大樓、萬川行政大樓、陳明金大樓舉行奠基、落成典禮。國務院僑辦副主任馬儒沛、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副會長趙陽等出席儀式。
奠基動工的陳延奎大樓,建成後將作為華僑大學華文教育培訓中心。大樓總建築面積36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500名華裔青少年學生共同學習和生活。大樓由華僑大學董事會副董事長、菲律賓著名僑領、菲律賓航空公司董事長陳永栽先生捐資5000萬元人民幣興建,大樓以其父親陳延奎之名命名。
萬川行政大樓,建築面積6428平方米,為華僑大學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綜合樓,由張志猛、黃麗玉伉儷捐資500萬元港幣興建。張志猛為現任華僑大學董事、廈門廈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及香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將捐建的大樓命名為“萬川”,也有感念父母的特殊意義——其父名為張家萬、母親名為洪秀川。
陳明金大樓為教學、行政綜合樓,總建築面積與萬川行政大樓相同,為6428平方米。由華僑大學董事、澳門金龍集團董事長陳明金先生捐資410萬元人民幣興建。這三棟大樓的捐建人也到現場觀禮。陳明金先生還為華僑大學捐贈了一部校車。
2014年、華僑大學副董事長、醫療系校友,康業信貸集團董事,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會長李碧蔥捐建的李碧蔥音樂舞蹈大樓,以及印尼華僑、華僑大學董事李朝耀捐資建設的李朝耀大樓在廈門校區落成;董事杜祖貽教授2004年倡建、海內外知名人士捐助的四端文物館新館在廈門校區開館。
李碧蔥音樂舞蹈大樓位於廈門校區,樓高7層,建築面積11535平方米,外形似一架鋼琴,用於華僑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教學科研。
李朝耀大樓高4層,建築面積4987平方米,作為建築學院建築學科實驗大樓,為建築學院師生提供教學、科研場所。
四端文物館新館位於廈門校區鄭年錦圖書館一側,設有器物區、書畫區、僑鄉碑拓區、杜四端先生與早期旅港福建商會專區、麥繼強與張愛華特展專區等展廳。該館目前館藏文物數百件,其中不乏廖承志之母何香凝女士畫作真跡等珍貴藏品。
學校榮譽
2011年“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中國大學
聲譽排行榜”,華僑大學名列全國第66名,福建省排名第二。
2011年“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中國大學校友
捐贈排行榜”,華僑大學位列全國第21名。
2012年“武書連”發布的“福建省高校本科
畢業生質量排行榜”,華僑大學名列福建省第3名。
2017年上海軟科發布的“2017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華僑大學位列全國高校第100名。
2017年英國自然出版集團發布的《2017年自然指數內地高校TOP100》中,華僑大學校名列第78位。
升學就業
就業情況
由於學校的專業設定能夠緊跟經濟發展和
社會需求,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學生具有較強的就業競爭優勢,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良好。
1.就業率:近三年畢業生在畢業時的初次就業率達到90%以上。
2.就業地區:70%到北京、廈門、深圳、廣州、上海等沿海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就業。
3.20%左右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含
銀行、保險)等單位就業。
截至12月10日,2015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7.22%,再創歷史新高。2015 年,就業畢業生在地域選擇上, 60.28%在
福建省內就業,另有 16%畢業生在
北京、
上海、
廣東等地就業,顯示出畢業生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就業競爭力。到省外就業的,
廣東省所占比例最大,達到 7.84%,其次是
上海市 3.17%、
浙江省 3.10%、
江蘇省2.52%,在福建省就業的畢業生有2723 人,其中本科生 2347 人,碩士生 376 人,畢業生在福建省就業的,主要去向以
廈門、
泉州、
福州等沿海城市為主。
升學情況
錄取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