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新華書店是中國共產黨於1937年4月24日在延安創立並領導的文化企業,成立以來始終傳承紅色基因,為推動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最強大的實體書店品牌。
1937年4月24日,新華書店在革命聖地延安的
清涼山創立。半個世紀來,它在抗日的烽火、解放的硝煙里成長,在新中國成立後發展壯大。五十春秋話新華,十萬書林遍神州,螽斯衍慶,欣以為志。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領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到達陝北。1936年,黨中央促成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推動國共再次合作,團結抗日。1937年1月,黨中央進駐延安。4月,新華書店適應形勢需要誕生於延安。到1947年3月,國民黨
胡宗南軍進犯,新華書店總店隨中央機關撤離,在延安整十年。這十年,新華書店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陝甘寧邊區到面向全國,為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為宣傳馬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貢獻了力量。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十四年
抗日戰爭和三年解放戰爭,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夢寐以求的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日向全世界宣告成立了。全國新華書店進入了迅速發展的嶄新歷史時期。
從1957年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前夕,中國開始進行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在這十年期間,新華書店的管理體制先後進行了兩次變動。總店成為文化部指導全國
圖書發行工作的職能部門,著重抓了基本業務建設,總結推廣經驗,安排圖書市場,清倉核資等項工作。在1958年大躍進期間,總店盲目提倡高指標,片面強調擴大發行數量,忽視發行質量,是個很大的失誤,給全國新華書店的工作帶來了損失。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
文化大革命”,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包括
總店在內的全國新華書店也遭到了空前浩劫。
1976年10月,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我們的國家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全國新華書店經過撥亂反正和組織整頓,各項工作重新蒸蒸日上。從1977年到1986年,是新華書店的發行網點、事業規模、職工隊伍和進銷業務得到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在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和國家出版局的正確領導下,新華書店總店著重抓了企業整頓、隊伍培訓、發行體制改革、業務建設、經驗交流、表彰先進和推廣現代化設備等方面的工作。
十年期間,
總店的領導班子曾作過多次調整。1979年7月,中共中央組織部任命
王璟為總店經理,汪軼千、
趙國良、程剛楓、
魯明為副經理。1981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任命鄭士德為總店副經理。1983年,王璟、程剛楓離休,國務院任命汪軼千為總店總經理;文化部任命趙國良、魯明、鄭士德為總店副總經理。1986年,趙國良、魯明離休,文化部任命高起成為總店副總經理。
2018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新華書店網上商城正式上線運營。
總店介紹
新華書店總店具有豐富的書業行銷運作經驗,在長期發展中,構築了全國性的購銷網路、倉儲運輸網路和資金結算網路,具備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條件。為適應圖書市場日益發展的需要,在圖書發行業務中加大高新科技手段的利用,正在建設全國出版物信息網路系統和企業管理系統。
企業機構健全,實力雄厚,擁有固定資產逾3億元,營業面積及倉儲場地近8萬平方米,承擔向全國5000餘家各級新華書店及社會書店辦理中央一級、北京地區及全國各地500多家出版社的出版物進發貨業務。
系統構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建立和完善,新華書店總店不斷加快改革速度,在改革中發展壯大。特別是近幾年來,企業效益不斷提升,年均銷售額、毛利率、利潤總額、庫存額分別為12.8億元、7.33%、2400萬元和1.57億元。主營圖書批發業務構成較為合理。通過多年積累,企業資產總額已達7億元,其中所有者權益3.98億元,資產負債率多年來保持在50%左右的合理水平。圖書
市場覆蓋率90%以上,圖書銷售市場占有率5%—7%左右,並在逐年擴大,成為國有圖書發行行業中的中堅力量。隨著圖書市市場不斷向“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方向發展,新華書店總店將會有更大的作為和發展。
總店堅持以“市場開發”為指針,積極推進代理制、寄銷制和推銷制,構思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推行區域發展戰略,努力增強自身的實力與活力,調整資源配置,實現產業的多元化組合。企業已初步構建了若干個經營系統:
以北京發行所和批銷中心為主的圖書期、現貨採購供銷系統;
上海東華圖書發行代理有限公司為主的圖書區域批發系統;
以大型商場門市為主的圖書音像零售連鎖網路系統;
新華音像租賃發行有限公司為主的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製作發行及社區連鎖銷售實體;
以儲運公司、物流中心為主的圖書物流配送系統;
以信息中心為主的與出版物傳統征訂業務相結合的圖書
電子商務系統和進銷業務計算機化的管理體系;
以物業管理服務為主的資產經營實體;
以書香園賓館和中新華旅行社為主的多種經營實體。
以上各經營系統連同各職能部門,構成了總店總經理室領導下的組織機構:辦公室、黨工辦、人事教育處、計財處、基建處、審計處、保衛處、北京發行所·批銷中心、儲運公司、信息中心。
新華書店總店在五十年的經營發展中,已累計發行圖書42億冊、110萬種、210億元的圖書。累計銷售收入151億元,利潤總額4.87億元。
新世紀,總店將繼續堅持以深化改革、加強管理、開拓經營、促進自身穩步發展的方針,力爭經濟效益穩步增長,把企業建設成為輻射全國的大型現代化圖書流通中心。我們將繼續解放思想,實施“大公司戰略”,加快向
現代企業制度的轉移,使企業實現由“大”走向“強”的根本轉變。
馳名商標
1948年12月,
毛澤東同志於河北省平山縣
西柏坡為新華書店題字,沿用至今。經過10餘年的努力,由中國新華書店協會註冊的新華書店服務商標被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新華書店”這一有著70年光榮歷史的“
老字號”,為什麼還要進行馳名商標的認定?她又是如何走過了馳名商標的認定之路?
新華書店商標註冊的由來要追溯到1993年。當年,廣東、江西、福建、湖北、遼寧、北京等地相繼出現了個體書店張掛“新華書店”店招,以新華書店名義非法販賣盜版圖書及非法出版物的事件。雲南、海南等地的新華書店也紛紛來函反映當地
工商管理部門沒有法律依據來制止上述侵權行為。
為此,新華書店總店特向新聞出版署專題報告這一問題,經署領導研究決定,委託新華書店總店代表全國新華書店系統以毛澤東手書“新華書店”店招作為標識,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以下簡稱
國家商標局)申請“新華書店”服務商標註冊。
最初申請註冊時得到的答覆是:該標識不得註冊為商標。原因是,“書店”二字是企業名稱,不在註冊範圍之內,而“新華”二字已有人註冊在先,故1995年的註冊未果。
搶注商標上門“挑釁”
1996年10月,一美籍華人來到新華書店總店,聲稱其在美國註冊了“新華書店”商標,並表示希望尋求與總店合作,或以股份制形式共同經營,或由總店出資收購其在美的商標註冊。當時總店的答覆是,第一,是否合作要聽取新聞出版署的指示,第二,毛體“新華書店”店招是新華書店系統的無形資產,只有中國大陸新華書店享有使用權,新華書店總店具有註冊權,其他人無權在境外註冊此商標。
與此同時,國內的一家涉外專利商標代理機構告知總店,其收到美國商標檢索公司來函,有人於1996年8月13日用中文的毛體、楷體、漢語拼音及英文等字型在美國聯邦政府註冊“新華書店”商標。該商標代理機構考慮到“新華書店”商標的特殊性質及在國外的影響,請總店慎重對待(後經總店核實,這一在美的商標註冊人就是來總店談回購商標的美籍華人)。
出版前輩全力呼籲
此後,新聞出版署明確指示,新華書店總店要代表全行業,克服一切困難首先在國內將“新華書店”商標註冊成功,然後在境外,特別是華人居住密集的國家和地區進行註冊。
1997年是新華書店成立60周年,根據新聞出版署關於做好商標註冊的指示,總店委託
中國商標專利事務所,向國家商標局提請了“新華書店”商標註冊的申請。然而,這一申請再次被國家商標局駁回,理由與1995年的答覆相同。於是,總店轉而尋求商標註冊的仲裁機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支持。總店準備了大量書面材料,詳細介紹了新華書店的歷史,充分陳述了註冊“新華書店”商標的理由,請商標評審委員會根據新華書店行業的特殊性,支持“新華書店”商標註冊。商標評審委員會研究了申述材料後,幾次到新華書店總店了解情況,組織專題研討。
與此同時,許多出版界的老前輩也紛紛利用不同渠道呼籲要對“新華書店”這一國有無形資產、著名品牌給予註冊保護。當時出版界的
劉杲、
王益等老領導在政協會議上發起聯名提案,要求對“新華書店”商標註冊給予關注,保護這一知名品牌不受侵害。
成功註冊再戰告捷
根據新華書店60年光榮而悠久的歷史,考慮到新華書店行業的特殊性,特別是毛體“新華書店”字型在海內外的影響力,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了對“新華書店”商標予以註冊的終審裁決。國家商標局也終於對新華書店服務商標的第35類、第39類註冊予以受理並公告,公告期滿後分別於1998年1月、1998年11月對“新華書店”商標核准註冊。2003年中國新華書店協會成立後,新華書店總店將“新華書店”商標註冊及持有權全部無償轉讓給協會,協會在國家商標局又分別註冊了第16類和第41類“新華書店”商標。
伴隨著“新華書店”商標知名度的提升,同時為進一步增加“新華書店”商標的保護力度,經中國新華書店協會會長辦公會研究決定,於2006年8月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對“新華書店”進行馳名商標的認定申請。商標評審委員會在核審了新華書店協會為之準備的大量書面證據後,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於2007年8月認定“新華書店”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
至此,新華書店這一金字招牌,重要的國有文化知名品牌已經在國內外受到全面保護。
協會
中國新華書店協會(英文名稱:China Xinhua Bookstore Association),簡稱:中新協(英文縮寫:CXBA),在2003年1月6日在京成立。協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新聞出版總署及社團登記管理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協會住所位於北京
西城區北禮士路135號(新華書店總店院內),協會會長
王俊國。在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的關心和幫助下,中國新華書店協會由新華書店總店牽頭,歷經3年的積極申辦,國家民政部於2002年9月23日以民函(2002)163號文正式批覆中國新華書店協會成立登記。2002年7月19日新聞出版總署以新出人(2002)第850號文批覆中國新華書店協會成立。
成立
中國新華書店協會是新華書店系統發揚光大品牌、協調發展、維護系統權益的非常必要的舉措,是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加大服務功能、促進系統溝通、增進內部交流、倡導市場運作機制的一種必要的手段,也是中國入市後我國市場經濟與國際接軌的客觀要求。今後的市場運作更多是靠協會來完成,由協會制定行規行約,使各級新華書店在公平、民主、協調的環境下進行運行。
北京分店
1、王府井書店
北京市新華書店
王府井書店是與共和國同齡的大型文化企業。她始建於1949年2月10日,至今已走過60年的風雨歷程。她作為 中國精神文明的視窗,始終肩負著傳播先進文化、豐富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使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半個世紀裡,王府井書店一直因為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服務最好,被社會各界譽為“共和國第一店”。
是北京市國有書店中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豐富、最早運用信息化技術和管理模式的旗艦書城。其始終保持市場領先地位的銷售業績和經營規模使北京圖書大廈堪稱全國“第一書城”
大廈1998年5月18日開業,是北京市的重點文化設施,中央和北京市的各級領導同志曾多次視察大廈並做出重要指示,各級領導給予了大廈諸多的關懷與支持。曾獲得“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北京圖書大廈經營上以圖書和音像製品為主,兼以各類文化產品為輔的多元化經營為特色。對圖書出版物實行全門類、全品種經營,出版物陳列品種已達約33萬種,可以較好的展示我國出版發行業的整體風貌。大廈於開業初期即全面實行計算機管理,開放式的圖書商品陳列開北京市發行業超市化管理之先河。16000平米的營業面積全部採用開放售書方式,一至四層分別經營社會科學圖書、少兒讀物和文學藝術類圖書、文化教育類圖書及音像製品和科學技術類圖書,並於2004年4月在地下一層開設了原版銷售區。
北京圖書大廈是周恩來總理生前關心和批准的建設項目,是北京市的重點文化設施。該大廈於1958年選址,1985年立項,1993年動工,其間凝聚著幾代人的希望。
3、中關村圖書大廈
4、亞運村圖書大廈
5、翠微大廈書店
6、高等教育書店
7、花市書店
8、和平里書店
9、小莊書店
海外情況
2005年12月29日,內蒙古新華書店集團在蒙古國開設的第一家書店、同時也是中國新華書店系統在國外開設的第一家書店——“塔鴿塔”書城在
烏蘭巴托市開業。由此,蒙古國擁有了首家漢文書店。
2008年8月1日,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與美國百盛公司開設的新華書店首家海外分店—美國
紐約法拉盛新華書店開業。
2009年2月28日,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開設的新華書店第二家海外分店—美國
聖地亞哥新華書店正式掛牌營業,它是美國聖地亞哥地區最大的華文書店。
2009年6月18日,新華書店(北美)網上書店試運營後正式開通。試運營期間,憑藉新華書店的品牌影響和合作雙方的資源特色,網站日銷售量達500美元~600美元。網上書店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與美國時代國際文化發展公司合資成立。
2009年10月1日,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與美國時代國際文化發展公司(TimesbookInc)合資成立並經新華書店協會授權的新華書店第三家海外分店—新澤西South Plainfield新華書店開業。該書店旨在通過“新華書店”這個視窗,努力為新州廣大的中文讀者服務,使新州華人買到更新的文化產品。
2009年10月20日,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在歐洲成立開設新華書店第四家海外分店—英國倫敦新華書店。由已在倫敦設立20餘年的中圖英國代表處負責具體運營。在倫敦設立新華書店,旨在讓英國讀者閱讀更多的中國圖書,更加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社會。
2010年5月1日,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開設的新華書店第五家海外分店—美國
紐約布魯克林新華書店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