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菜花坪鎮位於攸縣南部,縣城南郊。面積105.73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27268人(2017年)。轄2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江公鋪,距縣城7千米。醴茶鐵路、106國道、212省道過境。
沿革
此地原有塊百畝大坪,常種油茶,春天菜花盛開,清香襲人,故名菜花坪。1950年屬六區,1956年屬菜花坪鄉、高和鄉,1958年屬友誼公社,1961年析置菜花坪公社、高和公社,1984年改菜花坪鄉、高和鄉。1996年,菜花坪鄉面積77平方千米,人口2.6萬,鄉政府駐江八鋪,轄菜龍、菜坪、菜花、菜塘、流塘、流和、譚安、譚洲、譚橋、東南、東郊、東聯、蘇西、蘇江、蘇洲、蘇塘16個行政村;高和鄉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2.5萬,鄉政府駐和塘鋪,轄旺田、旺龍、芷陂、青塘、白艷、白聯、白龍、小塘、墕塘、高塘、高聯、大和、大嶺、竹美、竹灣、竹豐16個行政村。1997年菜花坪撤鄉建鎮。
2004年,菜花坪鎮轄菜花、蘇州2個居委會和菜壠、菜坪、菜塘、流和、流塘、譚安、譚洲、譚橋、東南、東郊、東聯、蘇西、蘇江、蘇塘14個行政村,高和鄉轄旺田、旺龍、青塘、址陂、馬址陂、白龍、白聯、白艷、小塘、潘塘、高塘、高聯、大和、竹美、竹豐、竹萬16個行政村。2006年,菜花坪鎮轄菜花居委會和菜壠、菜坪、菜塘、流和、流塘、譚安、譚洲、譚橋、東南、東郊、東聯、蘇西、蘇江、蘇塘、蘇州15個行政村,代碼430223113;高和鄉轄旺田等16個行政村,代碼430223211。
2007年1月,撤銷高和鄉併入菜花坪鎮。面積155平方千米,人口5.37萬人。轄譚橋1個居委會,菜壠、菜坪、菜塘、流和、流塘、譚安、譚洲、譚橋、東南、東郊、東聯、蘇西、蘇江、蘇塘、蘇州、旺田、旺龍、青塘、址陂、馬址陂、白龍、白聯、白艷、小塘、潘塘、高塘、高聯、大和、竹美、竹豐、竹萬31個行政村。2011年,將菜花坪鎮的東聯等8個行政村劃歸聯星、江橋2個街道;調整後,菜花坪鎮轄24個行政村,總面積125.64平方千米,總人口4.2萬人。
地理位置
菜花坪鎮於1992年成立建制鎮,是攸縣歷史上農業大鎮,以盛
蔬菜、
花卉和地勢平坦而得名,沿洣水8個村蔬菜產區擁有無公害蔬菜面積7000多畝,花卉苗木生產示範基地5000畝,擁有大中專文憑青壯年農民1870人,每年有2萬多噸蔬菜外銷,北上株洲、湘潭、長沙、
北京;南下
深圳、廣州、
海南;東征浙江、江蘇、上海;西突、新疆、西安、西藏等大中城市。1987年成立了蔬菜專業技術協會,並建立了心連心服務視窗;1995年被省評為二線蔬菜生產基地,省科普競賽活動“六十佳”,省科協“十佳”農技協會,1997年被省驗收評定為小康鄉鎮,2001年經省、市驗收評定為科普示範鎮,2004年經國家級驗收評定為全國科普示範鎮。
工業發展
菜花坪鎮工業企業發展起步良好,縣工業科技園的來料加工區,緊鄰鎮政府所在地,是攸縣重點發展建設中心集鎮之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菜花坪鎮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民風純樸;擁有1817線連通廣州、深圳;106國道連線茶陵、
炎陵;長沙至茶陵
鐵路設定停靠點等三條重要通道。蘇州水輪泵電站坐落在工業園區內,電力充足,用水便利,自來水廠確保滿足居民生活用水。現擁有各類生產企業320家,其中現有上規模的企業28家,有福成針織廠年產值3000萬元、長遠特種養殖場年產值1500萬元。2004年新增加企業,有洗煤廠投資500萬元,印花廠投資300萬元,紙雕廠投資200萬元。2003該鎮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4.9億元,真正邁出了“以人為本、揚長補短、產業興鎮、科技引領、科學發展”新步伐。
下轄村
流塘村
| 蘇塘村
| 蘇江村
| 流和村
|
譚橋村
| 蘇西村
| 東聯村
| 東郊村
|
東南村
| 菜塘村
| 譚洲村
| 菜坪村
|
譚安村
| 菜壠村
| | |
遠程教育
針對婦女在農村種植業和
養殖業生產的作用,菜花坪鎮充分利用
遠程教育網路著力培育學科技、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農村新型婦女。
一是菜花坪鎮以村為單位依託遠教站點組織集中培訓。每月組織農村婦女進行一次黨的方針政策、
法律法規、實用技術等內容的集中培訓。
二是開展技能競賽。以“三學三比”競賽活動為切入點,在遠程教育站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競賽,培養出一批種植、養殖女能手。通過典型激勵和示範帶動,提高廣大農村婦女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從而起到以賽促學、以學促用的作用。
三是搭建致富平台。菜花坪鎮針對部分婦女留守鄉村的現狀,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建立了村、組、戶三級科技服務聯繫網路,充分利用遠程教育
網路資源豐富的優勢,及時蒐集、發布農村實用技術和農村就業技能信息,提高廣大農村婦女“自主創業”和學習、運用新技術的能力,引導他們走上科技增收之路。
新農村建設
菜花坪鎮新一屆領導班子,深懷親民之心,多做愛民之事,善謀富民之策,堅持“四個突出”加快發展速度:即突出產業建設,強化發展支撐;突出以人為本,提高發展質量;突出改革開放,激活發展活力;突出固定資產投入,增強發展後勁,知難而上抓難事,撲上身子乾實事,圍繞發展謀大事。
2002年著手開發
寶塔公園一期工程,已投資近150萬元。寶塔公園位於東南村窯灣山頭,占地2.5平方公里,以文明古塔而命名,公園內山清水秀、景色迷人、遍地樹木蔥籠、四季鳥語花香,距攸縣縣城僅一水之隔,與著名的佛教聖地靈龜峰、禹王宮隔江相望。文明塔始建於萬曆丙子(1576)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全塔八方七層,高21米,紅石為基,青磚為體,祁石楣額鐫“文明塔”三字清晰可見,遒勁有力,葫蘆塔頂,直指雲天。經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基本做好了寶塔公園的整體規劃和設計。目前,一期工程已實現水泥路硬化,拉通了1公里公園路,興建了一座蓄水80萬立方米的寶塔水庫,加固了文明塔基腳、遊船碼頭、停車場、環形島、湖心亭等。寶塔公園集度假、野炊、休閒、旅遊於一身,是不可多得的旅遊、休閒、度假、垂釣勝地。
菜花坪鎮將以改革為動力,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依託城郊優勢、依託交通優勢,著力三個增長,即增長農民收入、增長財政收入、增長經濟總量;做活五篇文章,即做大產業發展
文章、做優城鎮建設文章、做實寶塔工程文章,做新農業結構調整文章、做活人的效能文章;強化五個管理:即組織管理、財務管理、綜治管理、環境管理、依法行政管理;搞好四個定位:即搞活環境最佳化定位、育肥領頭羊定位、延長產業鏈定位、引進誘化器定位,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真抓實幹,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油茶基地
在菜花坪鎮一直種有
油茶,過去由於山權到戶,分散經營,油茶產業發展受到制約。黨的十七大會議召開以後,菜花坪搶抓新機遇,因地制宜,積極進行林地流轉,盤活了閒置的林地資源,並對菜花坪鎮22個村民小組的山林進行大整合,準備推進油茶規模化經營,預計開發油茶麵積達3000
畝,農民收入也將得到提高。
菜花坪鎮具有土壤、
氣候等種植油茶的優勢條件,因此,更要著力於後勁的增強。推行林地流轉的目的在於發展,要在用活政策的基礎上,創新方式,促進林業發展,要充分運用市場調節功能,著力結構調整,在連片開發,規模
經營上做文章。
優秀村
在菜花坪鎮
旺田村,王日桂一行實地考察該村林地流轉及
林業發展情況。旺田村多年來一直種有油茶,過去由於山權到戶,分散經營,油茶產業發展受到制約。黨的十七大會議召開以後,旺田村搶抓新機遇,因地制宜,積極進行林地流轉,盤活了閒置的林地資源,並對全村22個村民小組的山林進行大整合,準備推進油茶規模化經營,預計開發油茶麵積達3000畝,農民收入也將得到提高。
王日桂對旺田村種植
油茶、發展林業的做法十分認同。王日桂說:旺田村具有土壤、氣候等種植油茶的優勢條件,因此,更要著力於後勁的增強。推行林地流轉的目的在於發展,要在用活政策的基礎上,創新方式,促進林業發展,要充分運用市場調節功能,著力結構調整,在連片開發,規模經營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