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洣水

洣水,是湘江下游支流。源出炎陵縣南境八面山,西北流經茶陵縣、攸縣,在衡東縣雷溪鎮入湘江。全長296公里,流域面積10505平方公里。《水經注》載:“洣水出茶陵縣上鄉,西北過其縣西。……又西北過攸縣南。”洣水經茶陵縣從菜花坪鎮紫仁橋進入攸縣縣境,在菜花坪鎮李家大屋入衡東縣。在攸縣境內,洣水幹流長29.5公里,包括攸水、濁江、永樂江,全縣洣水流域面積為1929.1平方公里。

洣水上游,水流湍急,河道相對狹窄。入攸縣境,坡度降小,納攸水,水流量增大,江面較寬闊。基於此,攸縣縣治在五代後梁(907~923)從東部遷入瀕臨洣水的今址。攸縣縣城曾為洣水水運的一個重鎮,不僅是攸縣,還是茶陵、酃縣的物資集散地。上游的小船運載貨物在這裡過艙到大船上,上游的木竹小排筏在這裡集組成大的排筏。到清末和民國時,攸縣縣城建有譚家、學門前、同仁宮3個水運碼頭。江中高桅行帆,百舸爭流;碼頭邊泊舟篙桿如林,人聲鼎沸;江岸上人來車往,貨運不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攸縣洣水
  • 河長:29.5公里
  • 河流面積:1929.1平方公里
能源開發,防洪堤,

能源開發

洣水多年平均徑流量為41.69億立方米。據測算,攸縣段洣水水能理論蘊藏量2.9萬千瓦。1974年由省、地、縣水利水電部門勘測設計,在攸縣蘇洲紫仁橋興建蘇洲水輪泵電站。當年10月動工,截斷洣水幹流,1978年7月竣工投運,建成長360米、裝有25扇鋼質弧形門和9扇水力自控翻板閘門的圬工重力壩。該工程控制流域面積462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約30億立方米,兼具灌溉和發電功能。裝有水輪泵15台,上水揚程淨高34.5米,總上水量為5立方米/秒。裝有發電機組8台,共2500千瓦,其中5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4台,水輪泵配帶125千瓦發電機組4台。農田需水時以抽水為主,需水量少時以發電為主。年平均泵水量1800萬立方米左右,灌溉本縣菜花坪鎮和茶陵縣虎踞鎮農田4萬畝。年平均發電量約1100萬千瓦時。1977年7月,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來攸縣參加全國南方水稻工作會議,在中共湖南省委領導毛致用、王治國陪同下,視察了蘇洲水輪泵電站建設工地。1978年8月,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譚震林專程回故鄉視察農業機械化工作,驅車前往蘇洲水輪泵電站,當他看到嘩嘩的河水送到幾十米高的渠道時,笑著說:“不是機械化哪裡會讓河水走上山呢,現在這裡的農民就不怕乾旱了!”2009年10月,洣水上的桐壩水利綜合工程動工。該工程控制流域面積61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66立方米/秒。設計大壩為11孔鋼質弧形門,每孔淨寬14米,高8米。正常蓄水位為海拔72米,設計發電機組裝機3台1.5萬千瓦,年均發電量5723萬千瓦時,年通航能力為50萬噸。靜態投資2.45億元,預計2013年能建成運營。桐壩工程建成後,既增強了攸縣能源自給能力,又能為縣城打造一個水上遊樂景區。

防洪堤

洣水在攸縣縣城經過,縣城對洣水一直有城無防。志書記載,洪水曾多次侵淹縣城。同治版《攸縣誌》載:“道光丙戌(1826)六月二十五大雨三日,酃縣出蛟,二十七日大水猝至。城內水深七尺,漂沒人民數千。衙內倉廒上房,盡行倒塌,沖沒田畝農舍甚多。知縣夏國琦詳報康撫軍及藩憲鹽道憲,俱來臨踏看。復委辰源道前知攸縣事蔣紹宗往鄉履勘,而夏今竟以勞瘁卒”。進入21世紀,攸縣經過前期規劃準備,2001年11月動工興建縣城防洪堤,至2008年完成城北保護圈3265米防洪堤建設,至2010年10月又完成了城南防洪堤建設。以防洪堤為依託建成的縣城洣江風光帶全長2315米,總投資1.2億元。建有貫穿全境的濱江大道,3米寬的麻石人行道,13168平方米的綠化帶,大小廣場7處,廣場面積3795平方米。鐵路橋下廣場,內設花池、健身場、觀景台。汛期江水滔滔,氣勢恢宏;放眼遠眺,山峰起伏,層林疊嶂,文明古塔,若隱若現。在濱江大道與望岳東路交口處,假山山勢峻峭,岩壁裸露,瀑流借勢而下,水花四濺,叮咚作響。假山池水中菖蒲茵茵,棱石晶瑩。橡膠廠至躍進碼頭的江堤上,每隔150米建一碼頭。夏日,人們可下河戲水,遊船垂釣,江心撒網。晚間,堤岸上高桿燈照亮河灘,月夜下人們嬉戲納涼。躍進碼頭至洣水一橋之間有文化景牆、雙龍戲珠牆、康亭、畫廊等多處景觀。細品文化景牆,攸縣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皆躍然畫中。遙望對岸譚洲,竹茂糧豐,稻菽千重,令人心曠神怡,成為城區一大景觀。洣水,在攸縣縣城更加嫵媚動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