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語用法的語法化研究

英漢語用法的語法化研究

《英漢語用法的語法化研究》是作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結題成果,在本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全書從簡要介紹語法化基本理論人手,在系統回顧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從英漢語辭彙語法化和結構語法化兩方面選取典型的英漢語個案,深入挖掘分析其語用法的語法化過程,並加以對比,囊括了語法化傳統研究中所涉及的語言接觸、語用、認知、心理及篇章等多重視角,繼而從英漢語用法的語法化對比研究中析出支配英漢語用法語法化的基本規律。

基本介紹

  • 書名:英漢語用法的語法化研究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237頁
  • 開本:16
  • 定價:37.00
  • 作者:向明友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40391341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英漢語用法的語法化研究》內容翔實,例證豐富、通俗易懂,既可作為學術研究的參考文獻,也可供英漢語法研究愛好者、語言學方向的研究生使用。

作者簡介

向明友,男,1966年生,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藍天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向明友教授1998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2002-2003年間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英語系做博士後研究,師從語言學家Paul Hopper教授。他曾長期擔任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作為“傑出人文教授”引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現兼任中國語言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話語語言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語言經濟學論壇副主任、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ESP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語用學會理事。

向明友教授長期從事語用學及功能語言學研究,先後發表研究性論文30餘篇,出版教材、文集5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項目1項,教育部回國留學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1項,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1項。

圖書目錄

第1章 語法化基本理論
1.1 語法化的定義
1.1.1 定義語法化
1.1.1 語法化認識的歷程
1.2 語法化理論的研究對象
1.1.1 語法化現象研究
1.2.2 語法化理論研究
1.3 語法化的動因
1.3.1 語言內部動因
1.3.2 認知動因
1.3.3 語言接觸動因
1.3.4 語用動因
1.4 語法化的機制
1.4.1 重新分析機制
1.4.2 類推機制
1.4.3 和諧機制
1.4.4 泛化機制
1.4.5 借用機制
1.5 語法化的原則
1.5.1 單向性原則
1.5.2 並存原則
1.5.3 歧變原則
1.5.4 擇一原則
1.5.5 滯留原則
1.5.6 降類原則
1.5.7 滯後原則
1.5.8 漸變原則
1.5.9 頻率原則
1.6 語法化的特徵
1.6.1 單向性特徵
1.6.2 語義虛化特徵
1.6.3 語音弱化特徵
第2章 英漢語法化研究的回顧
2.1 國內英語語法化研究
2.1.1 早期的英語語言現象研究
2.1.2 語法化理論的引介和新時期國內英語語法化研究
2.2 國外英語語法化研究
2.2.1 英語代詞的語法化研究
2.2.2 英語副詞的語法化研究
2.2.3 英語情態動詞的語法化研究
2.2.4 英語相關範疇的語法化研究
2.2.5 英語介詞的語法化研究
2.2.6 英語語用標記的語法化研究
2.3 國內漢語語法化研究
2.3.1 漢語實詞虛化研究
2.3.2 西方語法化理論框架下漢語語法化研究
2.4 境外漢語語法化研究
2.4.1 研究回顧
2.4.2 餘論與思考
2.5 英漢語法化對比研究
2.5.1 英漢對比與語法化研究
2.5.2 英漢語法化對比研究回顧
2.5.3 結語
第3章 英漢語辭彙的語法化研究
3.1 英漢語介詞的語法化
3.1.1 英語介詞的語法化研究
3.1.2 漢語介詞的語法化研究
3.1.3 英漢語介詞的語法化對比研究
3.2 英漢語副詞的語法化
3.2.1 英語副詞的語法化研究
3.2.2 漢語副詞的語法化研究
3.2.3 英漢語副詞的語法化對比研究
3.3 英漢語指示代詞的語法化
3.3.1 英語指示代詞的語法化
3.3.2 漢語指示代詞的語法化
3.3.3 英漢語指示代詞的語法化對比研究
3.4 英漢語情態動詞的語法化
3.4.1 情態動詞與情態意義
3.4.2 英語情態動詞的語法化研究
3.4.3 漢語情態動詞的語法化研究
3.4.4 英漢語情態動詞語法化的對比研究
3.5 英漢語話語標記的語法化
3.5.1 英語話語標記的語法化研究
3.5.2 漢語話語標記的語法化研究
3.5.3 英漢語話語標記的語法化對比研究
第4章 英漢語結構的語法化研究
4.1 英漢部分語法範疇的語法化
4.1.1 時、體範疇表達形式的語法化
4.1.2 語態範疇表達形式的語法化
4.1.3 語氣範疇表達形式的語法化
4.2 英漢語詞序變化與語法化
4.2.1 英語詞序變化與語法化研究
4.2.2 漢語詞序變化與語法化研究
4.2.3 英漢語詞序與語法化研究的對比視角
4.3 英漢動補結構的語法化
4.3.1 英語動補結構的語法化
4.3.2 漢語動補結構的語法化
4.3.3 英漢語動補結構的語法化對比研究
4.4 英漢附加疑問句的語法化
4.4.1 英語附加疑問句的語法化研究
4.4.2 漢語附加疑問句的語法化研究
4.4.3 英漢語附加疑問句的語法化對比研究
第5章 語用法的語法化規律
5.1 語用法的語法化規律
5.1.1 語用規律
5.1.2 語用規律關照下的語法化問題
5.2 結論
第6章 結語:英漢語用法語法化研究的意義及發展方向
6.1 英漢語用法語法化研究的意義
6.1.1 過往研究系統化
6.1.2 探尋語言共性,拓寬研究視角
6.1.3 將語用和語法研究納入統一的體系
6.1.4 將語言行為納入人類一般行為體系
6.2 本研究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著作權頁:



漢語中大多數介詞都由動詞語法化而來,有些學者利用漢語界自創的理論分析漢語介詞的語法化過程,如前文提到的,石毓智(1995)運用時間一維性理論對漢語介詞語法化過程做了解釋。這種理論分析法認為,如果同一句子包含多個發生於同一時間位置的動詞,只有一個動詞可以具有與指示時間信息有關的句法特徵,稱為主要動詞,其餘為次要動詞。當那些引進與動作行為密切相關事物的動詞用作次要動詞並逐步退化掉與指示時間信息有關的句法特徵後,便語法化為介詞。我們認為,運用時間一維性理論解釋介詞語法化過程具有一定合理性。其中,只有一個動詞指示時間信息的現象體現著經濟規律:並不是在所有動詞上都體現時間信息,而是選取“主要動詞”指示該信息,其他動詞的發生時間可以通過說話人和聽話人的語用交際進行自主推理。如果發生在同一時間位置的動詞均帶上時間信息,說話人就要投入更多語用精力,而聽話人會覺得這樣做純屬冗餘。因此該做法從經濟規律上說並不是“最最佳化”、“最經濟”的。漢語與英語不同,英語動詞通過屈折變化指示時間信息,並不需要說話人付出更多的“語用力”,而漢語不是屈折性語言,必須使用其他辭彙或結構的輔助手段表示動詞的時間信息,因而需要說話人投入較多語用力。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同一時間位置出現多個動詞,並非所有動詞都要承擔時間信息,理性的說話人總會依據經濟原則合理地選取其中的主要動詞來承載該信息。這使得說話人投入的語用言語量恰到好處地滿足客觀全面表達事實的需要,聽話人也因此接收到效用最高、信息足量而形式最簡的言語。如果使每一個動詞都冗餘地加上時間信息,那就違反了語用交際中重要的經濟規律,更不符合漢語的語用習慣。從語用規律角度分析,能為使用時間一維性理論解釋漢語動詞語法化為介詞提供合理的語用理論支撐,有關語用經濟規律我們將在第5章進行具體深入的介紹和分析。
Zhu Yongping(朱永平)(2002)從共時和歷時兩個平面考察漢語介詞“及”的語法化過程。“及”經歷了由動詞發展為介詞(coverb,也稱副動詞,漢語中介詞主要來自動詞,因此有副動詞之稱),隨後演變為連詞,最後在現代漢語口語中消失的演變過程。從歷時層面上講,由甲骨文到敦煌變文這一文字記載的演變過程顯示了“及”漫長而漸進的語法化過程;從共時層面上說,“及”的語法化首先受聽話人和說話人交際過程中的語用因素觸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