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 位於格林威治,創建於1635年。學員都是現役海軍軍官中優秀而有培養前途的初級和中級軍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
- 英文名:GreenWich College
- 創建時間:1635年
- 類別:軍校
- 所屬地區:英國 倫敦郊外的格林威治
簡介
該學院位於格林威治,創建於1635年。學員都是現役海軍軍官中優秀而有培養前途的初級和中級軍官。
結構
培養目標
(l)基本參謀業務班。對25歲左右的海軍上尉軍官進行基本參謀業務訓練,每期12周。
(2)海軍參謀班。學員為有晉升希望的少校軍官,年齡在30歲至35歲之間,畢業後擔任國防部參謀人員或其他海軍基地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學習時間每期為6個半月,大致分4 個階段:個人自學階段(4周);參謀業務學習階段(4周);防務哲學,包括英國的國家利益和外交、國防政策、國標環境對英國國家利益的影響(5周);研究英軍陸、海、空軍情況階段(13周)。其中有一段時間和陸軍、空軍參謀學院藥學員一起進行三軍聯合作戰圖上作業。每期招生60人,內有英海軍軍官40人,陸、空軍軍官及國防部文職官員各2人,其他國家學員14人。
(3)核科學技術班。備有研究和訓練用反應堆、計算機及其他輔助設備,訓練與海軍核計畫有關的軍官和文職官員。每年訓練學員250人。
課程
中國學員
中國首批海軍留學生於1877年在此留下珍貴的歷史照片,相中有羅豐祿,黃建勛、林永升、林泰曾、劉步蟾、方伯謙、嚴復、蔣超英、葉祖珪、薩鎮冰、林穎啟、何心川、江懋祉。該照片收藏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資料室。
其它曾進入學院深造的中國近代著名海軍將領還包括:陳壽彭(《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志》22 卷譯者)、鄭滋樨(曾任軍事委員會兵工署長兼代海軍軍械處處長)、
李鼎新(曾任北洋政府時期海軍總長)、沈壽堃(曾任北京政府海軍部高等顧問,補授海軍中將)、盧東閣(曾任海軍總司令部作戰處處長)、鄧兆祥(曾任「重慶」號艦長)、劉榮霖(曾任「重慶」號海洋艦副艦長)、吳建安(曾海軍總司令部科長、「惠安」號軍艦艦長。)等 。
歷史
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大部份的建築,現在已經謝絕參觀,但大家可以來到免費開放的華麗彩繪廳(Painted Hall)多巴洛克風格的裝飾。油畫彩繪大廳,便是舊皇家海軍學院 (Old Royal Naval College) 的一部分。
在1805年,著名英國將軍納爾遜(Lord Nelson)的遺體在埋葬於聖保羅大教堂之前,曾放置在這個美麗的房間內。時至今日,皇家海軍依然會每年在這裡舉辦紀念納爾遜的話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