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蕒菜(中藥)

苦蕒菜(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苦蕒菜,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苦蕒菜Ixeris denticulata (Houtt.) Stebb.的全草。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常用於癰癤疔毒,乳癰,咽喉腫痛,黃疸,痢疾,淋證,帶下,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蕒菜
  • 拉丁學名:Ixeris denticulata (Houtt.) Stebb.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苦蕒菜屬
  • :苦蕒菜
  • 分布區域:我國南北各地
  • 採收時間:春季
  • 毒性:無毒 《嘉佑本草》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別名

苦蕒、老鸛菜、盤兒草、鴨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黃花菜、苦碟子、苦丁菜、敗醬草、墓頭回。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心、肺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癰癤疔毒,乳癰,咽喉腫痛,黃疸,痢疾,淋證,帶下,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血淋尿血:苦蕒菜1把。酒、水各半,煎服。(《針灸資生經》)
2、治跌打損傷:鮮苦蕒菜根30g。水煎,加酒沖服;藥渣搗爛敷患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3、治蠍螫:苦蕒汁塗之。(《醫學綱目》)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塗;或研末調搽;煎水洗或漱。

採集加工

春季採收,鮮用或陰乾。

形態特徵

苦蕒菜,又名秋苦蕒菜。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全株無毛。莖直立,多分枝,紫紅色。基生葉叢生,花期枯萎,卵形、長圓形或披針形,長5-10cm,寬2-4cm,先端急尖,基部漸窄成柄,邊緣波狀齒裂或羽狀分裂,裂片邊緣具細鋸齒;莖生葉互生,舌狀卵形,無柄,長4-8cm,寬1-4cm,先端急尖,基部微抱莖,耳狀,邊緣具不規則鋸齒。頭狀花序排成傘房狀,具細梗;總苞長約7mm,外層總苞片小,長約1mm,內層總苞片8,條狀披針形;花全為舌狀花,黃色,長6-9mm,舌片長4-6mm,先端5齒裂。瘦果黑褐色,紡錘形,稍扁平,長1-2mm,喙長約0.8mm,冠毛白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低山的山坡、田野、路旁。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

性狀鑑別

本品長約50cm。莖呈圓柱形,直徑1-4mm,多分枝,光滑無毛,有縱棱;表面紫紅色至青紫色;質硬而脆,斷面髓部呈白色。葉皺縮,完整者展開後呈舌狀卵形,長4-8cm,寬1-4cm,先端急尖,基部耳狀,微抱莖,邊緣具不規則鋸齒,無毛,表面黃綠色。頭狀花序著生枝頂,黃色,冠毛白色;總苞圓筒形。果實紡錘形或圓形,稍扁平。氣微,味苦、微酸澀。
以身乾、無雜質、無泥者為佳。

藥理作用

抑菌作用。

現代套用

臨床用於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風濕病筋骨疼痛,泌尿道感染、結石,吐血,衄血,乳腺炎,口腔潰瘍和跌打損傷等。

相關論述

《嘉祐本草》:“蠶蛾出時,切不可取拗,令蛾子青爛。蠶婦亦忌食。野苦蕒五六回拗後,味甘滑於家苦蕒,甚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