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筍

苦竹筍

苦竹筍,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Keng f.的嫩苗。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除煩,除濕,利水之功效。常用於熱病煩渴,濕熱黃疸,小便不利,腳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竹筍
  • 別稱:苦筍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大明竹屬
  • :苦竹
  • 採收時間:5-6月
  • 用量:內服:煎湯,60-70g
  • 毒性:無毒《本草求原》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嫩苗。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清熱除煩,除濕,利水。

主治

熱病煩渴,濕熱黃疸,小便不利,腳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0-70g;或煮食。

使用注意

《品匯精要》:“動氣發症,不可多食。”

採集加工

5-6月筍期採收。

形態特徵

苦竹,又名傘柄竹。竿高3-5米,粗1.5-2厘米,直立,竿壁厚約6毫米,幼竿淡綠色,具白粉,老後漸轉綠黃色,被灰白色粉斑;節間圓筒形,在分枝一側的下部稍扁平,通常長27-29厘米,節下方粉環明顯;節內長約6毫米;竿環隆起,高於籜環;籜環留有籜鞘基部木栓質的殘留物,在幼竿的籜環還具一圈發達的棕紫褐色刺毛;竿每節具5-7枝,枝稍開展。籜鞘革質,綠色,被較厚白粉,上部邊緣橙黃色至焦枯色,背部無毛或具棕紅色或白色微細刺毛,易脫落,基部密生棕色刺毛,邊緣密生金黃色纖毛;繸耳不明顯或無,具數條直立的短繸毛,易脫落而變無繸毛;籜舌截形,高約1-2毫米,淡綠色,被厚的脫落性白粉,邊緣具短纖毛;籜片狹長披針形,開展,易向內卷折,腹面無毛,背面有白色不明顯短絨毛,邊緣具鋸齒。末級小枝具3或4葉;葉鞘無毛,呈乾草黃色,具細縱肋;無葉耳和籜口繸毛;葉舌紫紅色,高約2毫米;葉片橢圓狀披針形,長4-20厘米,寬1.2-2.9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下表面淡綠色,生有白色絨毛,尤以基部為甚,次脈4-8對,小橫脈清楚,葉緣兩側有細鋸齒;葉柄長約2毫米。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具3-6小穗,側生於主枝或小枝的下部各節,基部為1片苞片所包圍,小穗柄被微毛;小穗含8-13朵小花,長4-7厘米,綠色或綠黃色,被白粉;小穗軸節長4-5毫米,一側扁平,上部被白色微毛,下部無毛,為外稃所包圍,頂端膨大呈杯狀,邊緣具短纖毛;穎3-5片,向上逐漸變大,第一穎可為鱗片狀,先端漸尖或短尖,背部被微毛和白粉,第二穎較第一穎寬大,先端短尖,被毛和白粉,第三、四、五穎通常與外稃相似而稍小;外稃卵狀披針形,長8-11毫米,具9-11脈,有小橫脈,頂端尖至具小尖頭,無毛而被有較厚的白粉,上部邊緣有極微細毛,因後者常脫落而變為無毛;內稃通常長於外稃,罕或與之等長,先端通常不分裂,被纖毛,脊上具較密的纖毛,脊間密被較厚白粉和微毛;鱗被3,卵形或倒卵形,後方一片形較窄,上部邊緣具纖毛;花葯淡黃色,長約5毫米;子房狹窄,長約2毫米,無毛,上部略呈三棱形;花柱短,柱頭3,羽毛狀。成熟果實未見。筍期6月,花期4-5月。

生長環境

生於向陽山坡或平原,多為栽培。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主不睡,去面目並舌上熱黃,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熱氣,健人。”
2、《食療本草》:“主逆氣。”
3、《綱目》:“乾者燒研入鹽,擦牙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