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苦筍

大洋苦筍

苦筍是客家山區丘陵山地上野生的苦竹在春夏之際生出的嫩筍,因其味甘苦而得名。揭西縣南山鎮、五經富鎮、大洋鄉等鄉鎮的山上都有野生苦筍,但以大洋鄉出產的最多最為出名,也最受歡迎,揭西人也就以“大洋苦筍”作為品牌,成為域內所產苦筍的通稱。用苦筍可以做出多種特色菜,還具除濕去熱消暑的功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洋苦筍
  • 口味:甘苦
簡介,藥用價值,功效,做法,

簡介

苦竹 植株呈小喬木或灌木狀。竿直立,高3-5m,粗1.5-2cm,竿壁厚約6mm。幼竿淡綠色,具白粉,老時綠黃色,被灰白色粉斑;竿散生或叢生,圓筒形,竿環很隆起。
苦筍又名甘筍、涼筍,野生於重山峻岭之中。大洋苦筍比其他地方的苦筍較小條,擁有相當豐富的營養價值,其特有的粗纖維、豐富的微量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無污染的生長環境等已使其被認為是最佳的綠色食品。其呈苦味的糖甙有刺激巨噬細胞生成的作用,該細胞有防癌解毒的功效;筍含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蠕動,從而縮短膽固醇、脂肪等物質在體內的停留時間,故苦筍有減肥和預防便秘、結腸癌等功效。苦筍質地脆嫩、色白,清香微苦,回甜滑口;以春末出土的筍苞為佳。

藥用價值

苦筍不但是做佳肴原料,還可入藥。中醫認為苦筍味甘、微苦,有清熱利尿、活血祛風功用,可治風濕、食積、咳嗽、瘡瘍等症。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苦筍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熱黃,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熱氣、益氣力、利尿、下氣化氮,理風熱腳氣,治出汗後傷風失音”可見苦筍是醫食俱佳的珍稀竹筍。

功效

1、夏季炎熱,人體脾胃功能較差,食慾大多不振,而吃苦味食品能恢復脾胃功能,增進食慾,且苦味人心,可泄降心火。科學研究發現,且苦味食品多含胺基酸、維生素、生物鹼、苦味質等,具有抗菌消炎、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作用。
2、苦筍:味苦且甘,性涼而不寒,具有消毒解毒、減肥健身、健胃消積等功效。人們通常用苦筍、排骨、鹹菜配製成苦筍煲,味道鮮美,吃後令人回味無窮。

做法

苦筍是美味山野佳肴的上選原料,新鮮苦筍可直接食用,俗稱“甜苦筍”的沐川苦筍,。苦筍有很多種做法:炒、燒、涼拌均可,風味獨特,苦中回甜。比較常見的苦筍做法有苦筍煲、苦筍炒肉、客家鹹菜炒苦筍、苦筍燉排骨、苦筍煲、乾煸苦筍等。
1、客家苦筍煲
材料:苦筍 五花肉
配料:酸菜 淡菜
做法:
1、苦筍斜切,五花肉切片,淡菜用先用溫水浸泡半個小
2、將五花肉用中火翻炒成金黃色後,加入淡菜、酸菜一起翻炒兩遍。再加入切好的苦筍,慢火翻炒兩分鐘。
3、將所有材料盛入沙鍋內,加適量清水(以沒過材料為準),用大火煲開後,調中小火慢煲半個小時(中間記得用筷子翻一翻,防止粘鍋或水少了),關火調味。
2、苦筍炒肉
1、將肉切好,加入適量的鹽、生抽、澱粉,拌勻;
2、將苦筍洗淨,大蒜切成段;鍋內加入適量的油加熱;
3、將拌勻的肉放入鍋里煎;將苦筍倒入鍋里翻炒,要起鍋是加入切好的大蒜和適量的鹽
4、苦筍炒肉好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