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名稱:古州苗民起義
- 地點:古州
- 時間:1735~1736年
- 參戰方:苗民,清軍
- 結果:清軍獲勝
- 主要指揮官:包利
苗民起義一般指本詞條
影響所及,湘西、黔東北甚川東南(今渝東南一帶)至一帶苗族紛紛起而回響。因這次起義發生在清代乾隆、嘉慶之交,故史稱“乾嘉苗民起義”。...
清末鹹豐、同治年間苗民起義。貴州是苗民聚居地區。長期以來,清朝統治者對苗民剝削、壓迫非常嚴重。1855年(鹹豐五年)春,貴州東部台拱廳(今台江)苗民要求減免新加...
苗民起義古戰場位於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郊平隴至後山貴魚坡一帶廣闊的山川曾經是苗族起義軍與的多萬清軍最後大決戰的戰場。至今在這一帶還經常拾得碗口粗的鐵炮、...
苗民起義軍,清代貴州苗族人民的起義武裝。鹹豐五年(1855年),苗民張秀眉、包大度等組織起義。起義隊伍殺富濟貧,迅速發展。清廷派兵鎮壓。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義...
嘉靖臘爾山苗民起義,明嘉靖年間臘爾山地區苗民起義。臘爾山地處湘、川、黔三省交界地區。嘉靖十九年(1540),該地連遭旱災,糧食欠收,而土司和衛所官吏苛虐無度,民...
思恩九姓苗民起義,明代中期少數民族起義之一。嘉靖十八年(1539年),廣西思恩(今環江)九姓苗民,因不堪忍受九姓頭領的殘暴統治,在劉觀、盧回的領導下起兵反抗。...
苗民叛亂,是中國康乾盛世時期的一次大規模的苗族人民起義運動。...... 苗民叛亂,是中國康乾盛世時期的一次大規模的苗族人民起義運動。 [1] 清朝康乾時期統治階級對...
的洞灑寨苗婦(一說布依族)王阿從(一作阿崇,又稱王囊仙)為首領,尊她為“皇仙娘娘”,年號“仙大”,韋朝元“自己起了天順年號”,並號召各地苗民舉行反清起義...
九溪十八峒各民族人民大起義又名“九溪十八峒起義”、“九溪十八洞起義”或“苗民起義”,泛指發生在元、明、清三代(公元1277-1872)西南地區的苗、侗、土家等...
鹹同起義,清代貴州苗族大起義。因發生在鹹豐五年至同治十二年(1855—1873)之間,史稱“鹹同起義”。參加起義苗民達百萬之眾,遍及貴州東、東南及中部150餘州縣,...
湘西“屯租”剝削制度始於清朝乾嘉起義之後,乾嘉起義曾席捲銅仁府湘西黔東北參戰苗民多大三十萬,松桃、永綏、鳳凰、乾州、古丈坪、保靖、保靖、瀘溪、辰溪、麻陽和...
清軍鎮壓苗民遺址,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該溶洞坐南朝北,洞口寬5.2米,高1.3米,洞深數百米。...
南籠府奉命征派布依族青年入伍,驅駛前往湘西鎮壓苗民起義,遭到布依族人的強烈反對,知府曹廷奎見此情狀率兵鎮壓,將20多人逮捕入獄,此事更激起了廣大人民的憤怒。...
李文彩(?—1872年,一作1871年),又名李七,壯族,廣西永淳平郎獅子堂村(今橫縣境)人,清鹹豐時苗民起義領袖。...
貴州苗亂,是中國康乾盛世時期的一次大規模的苗族人民起義運動。...... 前來鎮壓的清軍,清政府先後調動貴州、湖南等七省兵力,經過十一年,直到1806年才把苗民起義鎮...
清朝乾嘉苗民起義軍被打敗後藏到這裡,恰是利用苗人谷獨特的山川形勢割據一方,因地制宜,設計出軍事進攻、躲藏、逃避等易守難攻之布局,宛若迷宮。清軍圍剿數月,仍...
靖州苗民起義成化二年(1466)三月,靖州(今湖南靖縣)苗民起義,憲宗詔令湖廣總兵官李震前往鎮壓,義軍首領苗蟲蝦被李震所俘。但義軍並沒有畏縮,相反,武岡州、...
清朝民變又稱反清起義、清朝農民起義,主要收錄了清朝主要的起事反清運動。從所謂的康乾盛世時期的苗民起義、川楚白蓮教起義到清朝滅亡之前的義和團運動,有清一代...
這十一年中,他前幾年的時間耗在幫父親辦理軍務,應付貴州苗民起義,以及結婚生子...“責成地方官多募民夫,迅速星夜多開壕塹,於要路多埋火藥,作地雷”,以阻止...
乾隆六十年(1795年) 正月,湘黔苗民起義爆發,至嘉慶二年(1797年)平定。九月三日,乾隆帝御勤政殿,宣示建儲密旨,立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定明年歸政,改為嘉慶...
嘉慶元年(1796年)參與鎮壓湘黔苗民起義、圍剿川楚教亂。嘉慶五年(1800年),額勒登保親赴陝西追剿流匪;嘉慶七年(1802年)全部鎮壓了川楚教亂的勢力。嘉慶十年(1805...
嘉靖二十八年(1549),父通判郴州,參予鎮壓苗民起義,時成器已是一個年青力壯,武藝超群的小伙子。因為他不喜歡八股文而延誤了參加諸生的考試,因而應募入伍,後跟隨...
二人婚後有一子,公主全融身心投入到幼子身上,而豐紳殷德常常去外地視察苗民起義的軍情。故兩人之間出現過裂縫。不過幸好豐紳殷德也喜歡自己的幼子,三口之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