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派概述 芝加哥經濟學派的成員堅定地支持
新古典經濟學 價值理論的經濟分析,在其政策建議中頻現以“
自由市場 ”為基礎的自由主義思想,同時採取一貫反對濫用數學
形式主義 ,並樂意放棄精密嚴謹的
一般均衡理論 的邏輯推理而傾向於更具有
結果導向 的(result-oriented)部分
均衡分析 的方法論。“芝加哥經濟學派”與“經濟學帝國主義(economic imperialism)”聯繫在了一起,所謂的“
經濟學帝國主義 ”就是指將經濟推理的套用方法推向傳統上認為是其他領域的特區,如政治科學,法學,歷史學和社會學等。
諾貝爾獎 授予芝加哥大學經濟系任職教授的諾貝爾獎(截止2018年) 獲獎年份 獲獎人 獎項分享 獲獎理由 參考資料 2017
1/1
"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
2013
1/3
"對資產價格的經驗分析"
2013
1/3
"對資產價格的經驗分析"
2007
1/3
"奠定了機制設計理論的基礎"
2000
1/2
"在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他們發展了廣泛套用於個體和家庭行為實證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1995
1/1
"倡導和發展了理性預期與總量經濟學研究的運用理論,深化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並對經濟周期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1993
1/2
"經濟史的新理論及數理工具重新詮釋了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
1992
1/1
"將個體經濟學的理論擴展到對於人類行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場經濟行為"
1991
1/1
"揭示並澄清了經濟制度結構和函式中交易成本和財產權的重要性"
1990
1/3
"他們在金融經濟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1982
1/1
"在工業結構、市場的作用和公共經濟法規的作用與影響方面,做出了創造性重大貢獻"
1979
1/2
"在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深入研究了開發中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應特別考慮的問題"
1976
1/1
"創立了貨幣主義理論,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說"
學派人物 早期人物 富蘭克·奈特 (1885年-1972年),芝加哥經濟學派早期人物
雅各布·維納 (1892年-1970年),芝加哥經濟學派早期人物
亨利·賽門斯 (1899年-1946年),芝加哥經濟學派早期人物
第二代 米爾頓·弗里德曼(芝加哥經濟學派領軍人物之一) 喬治·斯蒂格勒 (1911年-1991年),198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納德·科斯 (1910年-2013年),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法律經濟學創始人之一
第三代 加里·貝克爾 (1930年-2014年),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尤金·法瑪 (1939年-),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特·福格爾 (1926年-2013年),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相關學者 詹姆斯·布坎南 (1919年-2013年),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托馬斯·索維爾 (1930年-),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1968年),師從喬治·斯蒂格勒
經濟觀點 個人自由 ①極端強調個人自由
極端強調個人自由,反對個人專斷和“權威”;在國家必須干預經濟的情況下,強調“法治”,反對“
人治 ”。例如,西蒙斯在30年代關於改革美國貨幣金融體制的主張,其中包括商業銀行必須對其吸收的存款保持100%的現金準備這一建議;
哈耶克 始終主張金本位制是現實可行的理想的
貨幣制度 ,反對任何人為地擴大
貨幣流通量 的政策措施;以及
弗里德曼 的“
單一規則 ”的貨幣政策等。儘管這些主張所處的歷史條件各不相同,理論根據差別很大,其共同的實質是主張建立一種貨幣體制,在該體制下,一國的貨幣信用
流通量 取決於某種以法律形式規定的“規則”,而不是取決於貨幣當局
相機抉擇 所採取的政策措施(如根據實際經濟情況隨時和及時調整貼現率,改變商業銀行的法定
存款準備率 ,以及
中央銀行 買賣
政府債券 的
公開市場活動 等)。
市場自由 ②強調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在經濟中的功能
特彆強調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在調節資本主義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功能,強烈主張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應減少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例如奈特和
西蒙斯 都十分強調私人企業的
自由競爭 在經濟生活中應起的作用。
哈耶克 認為,
資本主義 自由競爭不僅能夠實現生產資源的最優配置,即取得最大
經濟效率 ,而且能夠保存個人自由,防止政策決策人專斷的干涉。他不僅把
經濟計畫 與個人的自由選擇完全對立起來,甚至聲稱任何形式的經濟計畫是“
通向奴役的道路 ”。但由於歷史條件的變化,也因為各人特有的價值判斷,芝加哥學派的主要代表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和以後在政策主張方面表現了很大差別。在30年代,
西蒙斯 不僅反對國家干預經濟,也強烈反對壟斷,包括所謂工會的“壟斷”,而在戰後,
弗里德曼 則著重反對
凱恩斯主義 的國家干預經濟。又如,在30年代初,為了對付當時嚴重的失業問題,瓦伊納、奈特和西蒙斯等都曾經主張藉助
赤字財政 舉辦
公共工程 ,但在理論上依然認為,儘可能減少政府開支,保持預算平衡是健全財政的基本原則。戰後,為了對付長期推行凱恩斯主義赤字財政造成的
通貨膨脹 ,弗里德曼不僅反對
凱恩斯主義 的財政政策,也對
資本主義 國家長期採用的傳統的
相機抉擇 的貨幣政策持否定態度。
政策觀點 ③三個政策目標此長彼消
在發達
資本主義 國家,經濟自由、
經濟效率 與分配均等這三個政策目標,經常是此長彼消,顧此失彼,不可得兼的。例如,為了減緩失業,必須承受一定的
通貨膨脹 ,而要穩定物價,又必須讓更多工人在相當長時期內處於失業狀態。又如,增加
政府轉移支付 和保障社會福利支出,有助於減緩資本主義
自由競爭 帶來的收入分配的不均和階級矛盾,但為此必須徵收高額
累進所得稅 ,在一定條件下妨礙
資本積累 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對這類
進退維谷 的難題,
芝加哥學派 更多地關注自由與效率,相對較少地關注收入分配的問題。理論特點
芝加哥學派所據以得出其政策主張的理論觀點,一般具有如下一些特點或者暗含著如下一些假定或前提:①強調經濟學應是一門實證科學,所以芝加哥學派的許多成員被稱為經濟學的實證主義者。②理論分析著眼於資本主義經濟的長期均衡,忽視經濟政策的短期效果。芝加哥學派的成員一般認為,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前提下,資本主義有
充分就業 的必然趨勢。③在理論分析中往往忽視自由競爭條件下的社會福利與私人利益、
私人成本 與
社會成本 之間會出現的差別,或者認為這種差別與
經濟效率 或經濟自由相比較是微不足道的,這使他們不重視國家在調節
資本主義 的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方面的重要作用。
芝加哥學派 成員一般都特彆強調19世紀資產階級個體經濟學在經濟分析中的有效性和實際套用中的有用性,所謂“芝加哥傳統”的這一特點,比較突出地表現
施蒂格勒 的科學工作中。施蒂格勒畢生從事
價格理論 和動態的市場結構的研究,他吸取和運用自A.斯密到A.馬歇爾的傳統
個體經濟學 的基本理論框架(在純粹競爭或
純粹壟斷 前提下,分別考察消費者為獲得最大效用和生產者為賺得最大利潤的最最佳化行為在生產和分配方面的規律性),結合對不同產業部門的統計資料的調查分析,來考察現實的非純粹競爭市場的經濟問題(被稱為套用個體經濟學),從而在肯定傳統的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又對
傳統理論 作出必不可少的有效的補充和發展。施蒂格勒通過引進“
不完全信息 ”這個因素,對資本主義市場中的一些現象,如
價格剛性 、排隊與資源未能充分利用,同種商品除運輸費用外在不同地區有不同銷售價格,以及一個產業部門為什麼同時並存著規模大小差別很大的許多企業等等,作出了通過嚴密邏輯推理,並可用經驗材料加以檢驗的理論解釋,並為70年代以來有關失業和
通貨膨脹 等
巨觀經濟理論 提供了微觀的理論基礎。
施蒂格勒 認為,“不完全信息”和“非
完全競爭市場 ”導致資源配置缺乏效率,是內在於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徵,因而不是能夠通過國家干預所能解決的。
施蒂格勒通過對美國政府管制市場運行的立法(如最低工資立法、租金管制、證券管理法等)的研究,得出結論:這類立法事實上並未達到原來旨在達到的保護大多數人利益的效果,制定實施這類立法乃是適應特殊利益集團(公司、工會和專業人員)的要求的政治上的產物,因而
施蒂格勒 被認為是“管制經濟學”的開創者。
相關圖書 基本信息 譯者:楊培雷
作者:史庫森
頁數:255
定價:25
裝幀:平裝
出版年:2006-12-1
內容介紹 奧地利學派 和
芝加哥學派 在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時而交鋒,時而合作,亦敵亦友,相互成就。這兩個學派在
貨幣理論 、
經濟周期理論 、政府政策以及經濟學方法論等方面存在著強烈的分歧。有時,兩個學派的學者對於他們都喜歡的經濟學家的看法也不能達成一致。儘管存在著諸多分歧,兩個學派在發展古典自由市場經濟學,在思想鬥爭的嚴峻時期反擊對
資本主義 的批判等方面,都起到了成功的作用。同時,兩大學派的經濟學家都憑藉著自己的研究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本書基於作者馬克·史庫森對兩大學派經濟學家的訪談,揭示了他們各自的強勢和弱勢,在每章的結尾部分都對“誰對誰錯”作出了研判。最後,全書的分析得到了令人驚喜的結論,正如作者在全書結尾所期望的,這兩個爭論不休的學派有望增進他們共同的理論基礎。
作者介紹 馬克·史庫森,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福布斯》專欄作家,《
華爾街日報 》、《經濟瞭望》等雜誌的特約撰稿人,多家跨國公司的財務顧問,著述頗豐,理論與實務兼通。自1977年獲得
喬治·華盛頓大學 經濟學和貨幣史博士學位以來,他撰寫了《經濟邏輯》(Economic Logic,2000)、《現代經濟學的生成》(The Making of Modern Economics,2001)以及《經濟思維的力量》(The Power of Economic Thinking,2002)等20多部著作。馬克·史庫森把自己看成
奧地利學派 的一員,並對奧地利學派的理論有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