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6年10月17日,板芙二橋動工建設。
2012年1月,板芙二橋完成合龍。12月21日,板芙二橋定名為“芙蓉大橋”。12月25日,芙蓉大橋建成通車。
2013年9月27日,芙蓉大橋通過預驗收。
2014年3月9日,芙蓉大橋交工驗收。
橋樑位置
芙蓉大橋位於中山市板芙鎮鎮新中心區中心地段,東起白溪村,西至金鐘村,橫跨岐江河,是連線板芙鎮河東片、河西片的重要通道,與迎賓大道組成板芙鎮“三縱三橫”主幹路網中的“一橫”。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芙蓉大橋分別由西引橋、主橋、東引橋等組成,主橋路段呈西至東方向布置。
芙蓉大橋係為塔梁墩固結的雙獨柱異型塔預應力砼斜拉橋,塔柱外觀抽象為雙帆疊置的造型,更增加了其美學效果,具有雕塑感,同時塔身向邊跨略為傾斜,更加體現了動態美。
|
| |
| 跨先簡支後橋面連續的深鉸後張預應力空心板結構,橋上設凸形豎曲線,分幅的引橋橋墩設計為薄板式花瓶造型 |
| 為雙獨柱式塔,採用混凝土箱形截面,橋台為座板式台;塔柱後仰,既減少了邊跨壓載,減輕了結構自重,又使整體受力得到了最佳化;索塔採用混凝土,取消了塔頂橫撐,使橋面視野開闊 |
| 扇形布置,橫橋向採用雙索麵,縱橋向選擇結合平。行索和輻射形索特點的扇形索,其選型採用技術先進、成熟的雙層PE防護的扭絞型平行鋼絲的斜拉索 |
| 為薄壁墩,塔梁在形心交點處固結,主墩基礎由橫橋向收縮徐變,通過截面變化,同主梁自然銜接,並與主塔外形相呼應,表面槽口與主橋形式相統一 |
| C55砼邊主梁形式(DP形式),邊跨的錨跨段由小縱梁演變為雙分箱形式 |
|
設計參數
芙蓉大橋全長409.46米,橋樑跨徑布置為西引橋(2x25米+24.73米)+主橋(77米+102米)+東引橋(24.73米+5x25米),主橋結構形式為(77+102)米,主橋寬度為(2米人行道+225米布索區+0.5米防撞欄+0.5米路緣帶+3x3.75米行車道+2米分隔帶+3X3.75米行車道+0.5米路緣帶+0.5米防撞欄+2.25米布索區+2米人行道=35.0米)(主塔區段36米) ;引橋為(0.5米防撞欄+0.5米路緣帶+3x375米行車道+2米分隔帶+3x3.75米行車道+0.5米路緣帶+0.5米防撞欄=26.5米),主塔高度52.3米,最大縱坡35%,橋面橫坡±2%。主孔跨徑102米,將邊跨定為77米,索塔高度為52.287米,斜拉索總計124根,主跨索距63米,邊跨則由此決定的索距為41米,斜拉索在塔上的索距為1.5米;主線平縱凸形豎曲線半徑為2000米,平曲線為一直線,總投資金額約7000萬元。
建設成果
芙蓉大橋面臨的困難和採取的施工技術及特點為:
1、芙蓉大橋橋位區城地形較為平坦,地表特徵是成群分布各異的人工開挖的養殖魚塘和池塘間高出池水面的寬窄不等的土基交替排列,是經對原有的三角洲平原進行開挖、填築而形成的一種特殊人工地貌組合。
2、芙蓉大橋在雨季及颱風季節,集中降雨量大,平原區內地表水排泄不暢,圍堤內易形成內澇,對芙蓉大橋具有一定的破壞性。
3、芙蓉大橋主橋和引橋經過多次最佳化,採用的結構技術先進、安全可靠、適用耐久、經濟合理、整體美觀,在設計上體現了高水平和高質量,很好的滿足了工程要求。
文化特色
濱江路全長3.1千米,被當地居民稱為“中山情侶路”,為板芙鎮居民休閒的主要場所。夜晚芙蓉大橋和濱江路燈光被點亮。
價值意義
板芙二橋(現芙蓉大橋)將成為中山東西部地區經濟對接的重要通道,打通板芙鎮東西片區的交通阻隔,從整體上提升板芙河西片地價,掀起河西片交通建設的熱潮。 (《中山商報》 評)
芙蓉大橋的建成,成為板芙鎮城鎮建設中的又一里程碑,使板芙鎮“三縱三橫”的大交通網路基本形成。(新浪新聞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