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42年12月,艾興考入廈門大學機電系機械專業。
1947年12月,艾興從廈門大學畢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廈門大學機械系助教(1947年12月至1948年7月)、講師(1948年7月至1953年7月)。
1953年10月,艾興進入山東工學院(1983年更名為
山東工業大學,2000年合組為
山東大學)工作,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
1999年,艾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2018年4月7日7時45分,艾興因病醫治無效,在濟南逝世,享年95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艾興首創融合切削學與陶瓷學於一體的陶瓷刀具研究和設計的理論新體系,截至2014年12月,艾興先後開發成功6種陶瓷刀具,其中3種屬國際首創。創建了超聲與斷續磨——間隙脈衝放電複合加工理論和技術,開發了專用直流電源和砂輪,研製了專用數控工具機。首創複雜表面分解重構理論,開發了相應軟體系統。
1966年,艾興主編了中國第一部《切削用量手冊》,後於1985、1994年分別再版;截至2018年4月,艾興一共出版教材和著書七部、發表四百多篇論文。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4.01 | 《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第2卷加工技術卷 第2版》 | 王先逵主編;艾興主審 |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
2013.07 | 《切削用量簡明手冊》 | 艾興,肖詩綱編 |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
2004.02 | 《切削用量簡明手冊 第3版》 | 艾興,肖詩綱編 | |
2003.10 | 《高速切削加工技術》 | 艾興等編著 |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
2000.03 | 《切削用量簡明手冊》 | 艾興 |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
1988.11 | 《切削刀具的強度和耐磨性》 | (蘇)洛拉得澤著;艾興等譯 |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
1988.07 | 《陶瓷刀具切削加工》 | 艾興,蕭虹編著 |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
1985.01 | 《切削用量手冊》 | 艾興,肖詩綱編 |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
1966.06 | 《切削用量簡明手冊 第3版》 | 艾興,肖詩綱編 |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
1966.06 | 《切削用量手冊》 | 艾興等編譯 |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
1966.06 | 《冷卻潤滑液對鉸削40號鉻鋼的影響》 | 艾興編 | 第一機械工業部技術情報所 |
1964.04 | 《切削用量手冊 選編》 | 艾興,陶乾,蕭詩綱 | |
期刊論文
艾興, 鄧建新. SiC晶須對Al2O3/TiB2/SiCw陶瓷刀具材料高溫斷裂韌性的影響[J]. 矽酸鹽學報, 1996(1):85-89.
艾興. 大力發展和套用現代陶瓷刀具 提高切削加工效益[J]. 現代製造技術與裝備, 1998(1):36-39.
Xing A, Jun Z, Chuanzhen H,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advanced ceramic tool material—functionally gradient cutting ceramics[J].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 1998, 248(1–2):125-131.
艾興, 趙軍. 推動陶瓷刀具研究走上國際先進行列[J]. 中國機械工程, 1999, 10(9):1033-1035.
艾興, 陳元春, 李久立, et al. 陶瓷粉末塗層硬質合金刀具的切削性能[J]. 工具技術, 1999, 33(8):3-4.
艾興. 高效加工技術及其套用研究[J]. 中國工程科學, 2000, 2(11):40-51.
艾興, 鄧建新, 趙軍, et al. 陶瓷刀具的發展及其套用[J]. 機械工人.冷加工, 2000(9).
艾興, 劉戰強, 趙軍, et al. 高速切削刀具材料的進展和未來[J]. 製造技術與工具機, 2001(8):21-25.
艾興. 高速切削技術和刀具材料現狀與展望[J]. 世界製造技術與裝備市場, 2001(3):32-36.
艾興, 劉戰強. 高速切削綜合技術[J]. 航空製造技術, 2002(3):20-23.
艾興. 發展高速切削採用先進刀具[J]. 機械工人:冷加工, 2003(9):1-1.
艾興. 堅持自主創新 加速發展和套用先進加工技術 提高加工製造水平[J]. 世界製造技術與裝備市場, 2006(1):36-40.
Ai X, Zhao J, Liu Z Q, et 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 Speed Cutting Tribology[J].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6, 315-316:5.
艾興, 劉戰強. 兩岸機電新技術暨產學合作與交流[J]. 國際學術動態, 2007(1):51-51.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起止時間 | 經費(萬元) | 本人位次 |
大型航空整體結構件加工變形機理及精度保障技術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 2005年-2008年 | 140.0 | 第一位 |
高溫自潤滑刀具的設計及其潤滑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03年-2005年 | 24.0 | 第二位 |
基於多尺度高階理論的納米複合梯度功能 | 中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 | 2003年-2007年 | 70.0 | 第二位 |
型號工程數控高速刀具研製 | 橫向課題 | 2005年-2008年 | 30 | 第一位 |
高速切削摩擦學及刀具壽命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05年-2008年 | 27 | 第二位 |
航空用鈦合金高速加工基礎理論及其套用研究 | 國防基礎科研項目 | 2005年-2008年 | 160 | 學術負責人 |
截至2018年9月,艾興先後獲得國家發明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
時間 | 獎勵名稱 | 授予單位 |
---|
1997年03月 |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 國家教育委員會 |
2004年11月 |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 教育部 |
人才培養
艾興認為:做人要老老實實的,做學問也要老老實實的,追求真理,造福人民,為國家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他堅信在科學上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並教育學生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精益求精;他提倡靜心治學,不要將急功近利、浮躁之風帶到學術方面來。
在學術科研上,艾興帶學生做實驗,對每個實驗數據都親自核對。儘可能給學生提供學習提高的機會,與青年教師、研究生合作寫論文、著書時,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後面。他自己提出的研究項目,卻支持他的學生去申。截至2018年9月,艾興先後培養了碩士生100餘人,博士生和博士後60餘人,被評為2002和2004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截至2018年9月,艾興先後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國家級和部級優秀教材獎各1項。
時間 | 獎勵名稱 | 授予單位 |
---|
1989年09月 | 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 |
榮譽表彰
時間 | 獎勵名稱 | 授予單位 |
---|
2000年04月 | 中國先進工作者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1999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1989年09月 | 中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 國家教委、中國教育工會委員會 |
1988年06月 | 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 | |
社會任職
個人生活
無論是艾興的親傳弟子,還是受艾興影響成長起來的專家學者或是艾興的家人,都對艾興教授勤奮學習的態度有著很深的印象。艾老師數十年如一日,耄耋之年仍然耕耘在教學科研一線,一生踐行“貢獻就是幸福,時間就是生命”的人生信條。山東大學教授、艾興的弟子劉戰強回憶說,艾老師的記憶力非凡,辦公室、家裡那么多文獻資料、書籍,放在哪裡,他都能記得一清二楚,需要那個資料,他張口就來,說在那個書櫥,第幾個格;聽他上課時,中間有人找他打斷他或接聽完電話,他回頭再講時,絕對接著剛才中斷時的下句講,既不重複、也不遺漏;他的專業英文水平很高,他的日語、俄語雖然發音不準,但閱讀翻譯都很專業。超人的記憶來自他的勤奮,艾老師記下了大量閱讀筆記,他對製造學科、國家經濟形勢如GDP等數據信手拈來,從來不用查資料。艾興的毅力也非常人能及,堅持爬山、游泳30年從不間斷;牙疼時咬著棉簽,堅持科研;特別是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腰椎頸椎怕受涼,四五月份他穿著厚厚的棉褲,受著濟南高溫的煎熬,忍痛堅持每天到辦公室,這是常人難以做到的,如不是每天親眼所見,也是難以想像的。艾興先生的女兒艾量說,感覺父親從沒有下班,沒有周末,回到家也一直在學習,到90多歲依然如此;為了練習外語,在50多歲時背誦整本俄語詞典,七八十歲高齡依然堅持收看英文頻道;一直堅持手抄報,家裡手抄報一本本整整齊齊的堆積如山。
艾興常說“教不嚴,師之惰”。“在學術上,他要求嚴格,數據的來源、公式的推導,要求絕對準確。”艾興院士的秘書劉繼剛說,艾興老師一直到去世前仍堅持親自批改研究生論文,小到字裡行間的標點符號,大到論文結構,艾老師都與學生反覆推敲和討論,有的論文修改次數都達到5-6遍。而對於論文中的公式,艾興老師更是親自推算,曾有學生向艾老師辯解過,說這些公式都是引用他人論文上的,結果艾興老師卻說,任何公式,無論來源於哪裡,都應得到反覆的演算和推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博士論文的嚴謹,這才是治學的態度。工科學生容不得半點馬虎,任何錯誤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艾興院士學生、山東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萬熠對艾老師晚年修改學生論文的印象特別深刻,艾老用放大鏡,然後手指頭指著文字,一行一行地看,用紅色的鉛筆在旁邊做很多標註。學生們都說在別人那裡60份及格,在艾老師那裡75份才算及格;別的課程都能得到90分以上的高分,艾老師的可能85分就算很好了。艾老師雖對學生非常嚴厲,但學生們都說艾老師是“慈父”。山東大學教授鄧建新說艾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但是很關心、體貼學生的生活。他親自帶學生做實驗,對每個實驗數據都親自核對,儘可能給學生提供學習提高的機會,在與青年教師、研究生合作寫論文、著書時,艾興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後面。他自己提出的研究項目,卻支持他的研究生去申報,把榮譽讓給別人,自己默默奉獻。生活上,當學生生病時他動員大家聯繫大夫,60多歲時冒著高溫去病房看望學生;雖物質不富裕,但當學生家屬生病時,就將自己單位發的大白菜大蔥送到學生家裡。
艾興先生做人一貫低調,始終把自己當成一名普通教師,他經常到中國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講學,不辭辛勞地播灑著科學和知識的種子,無論是面對同行們的求教還是企業界的諮詢,他都有求必應,不遺餘力地提供幫助;他時刻關心學院的改革發展,關心著學院一批又一批中青年教師的成長,心甘情願的為學院的發展不辭辛苦、操勞奔波,心甘情願地伏下身子為這些學術後繼者甘當鋪路石和人生導師。劉繼剛回憶第一次見到艾興老師的場景,艾老師為了緩解他心中的緊張對他說,“做我的秘書,其實不難,不要緊張,對於每個人來說,每份職業只是人在社會中的一個記號,要想做事,首先就要學會做人,只有堂堂正正的做人,才能做到認認真真、光明磊落的做事。”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趙軍說艾老師的一生就是對“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的最好詮釋。他在科研工作中一貫謙虛謹慎,待人誠懇,從不以權威和專家自居,每當有學者來訪或企業專家來校諮詢稱他艾院士時,他總會笑著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授,不要叫我什麼院士,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向你們學習呢”。艾老師的高尚品格一直收到學院同事的敬仰,因此遇到推選先進的事情艾老師總是第一個被推選出來,但艾老師總是說自己的榮譽已經夠多了,要將機會都讓給年輕人,給他們鋪路搭橋。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唐委校教授說,從認識艾老師,就總感覺老師與別人很不一樣,多年過去了總結為學者之專注、師者之堅守。正是艾老師辛勤耕耘,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獎掖後學,提攜晚輩的品格,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和一支優秀的教學科研創新團隊,為中國切削和先進制造學科的建設與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參加座談會的老師無一不感佩於艾興老師的勤儉節約。艾興先生的女兒艾量說,儉樸已經是融入父親血液里的品格。艾老師手中的科研經費為數不少,但在使用過程中卻“錙銖必較”。因為他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則:“國家和人民給你的錢,是用於科研工作的,是要為經濟發展服務的,我們要對得起國家和人民給你的重託,我們要讓國家的每一分錢得到充分的利用”。學生趙軍眼中的艾老師生活異常簡樸,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件外套他穿了幾十年,他辦公室里的幾個木櫥也用了幾十年,他常說櫥子只是用來存放檔案的,不是用來展示的,既然還能用為什麼要換呢?他個人也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影響著身邊的每一位工作人員和學生,草稿或非正式的檔案使用列印過的紙早已成為了一項不成文的規定,他還常把出席各種會議時發放的塑膠檔案袋和筆記本分給學生使用,用自己的行為為學生節約國家每一點資源樹立一個榜樣。就是這樣一個捨不得多花一分錢的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他主動向黨組織繳納5000元特殊黨費;家裡的物件幾乎沒有40年以下的,就連穿的幾件襯衣都是補丁重重,但汶川地震時他卻毫不猶豫的捐出了自己的唯一一件軍大衣。“我是一名黨員”、“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黨員應該帶頭”等,這是日常工作中艾老師常說的話。艾老師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一直到近90歲高齡,不管是政治學習,還是組織生活,艾老師都是準時到會議室,山東大學教授、機制所黨支部書記張進生說,學習筆記更是記了厚厚一摞。艾先生始終以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具有很高的理論水平和認識水平,政治覺悟、政治站位都很高,在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學院開展的每一次主題教育活動中都能夠起表率和模範帶頭作用,時時刻刻心繫國家的發展,一貫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事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
人物評價
艾興的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砥礪慎思、提攜後輩;他的逝世,是山東大學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科學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損失。(山東大學評)
艾興院士長期致力於機械加工領域理論與技術研究及套用,在國際國內機械工程教育領域和學術界享有很高聲譽。(《大眾日報》評)
艾先生的學識和人品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楷模,以艾先生為代表的老一代知識分子的成就和貢獻是學院的寶貴財富,全體山大機器人都應該倍加珍惜,今後學院還將開展一系列追思艾興院士的系列活動,凝練“艾興精神”。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仇道濱說)正是先生面對挫折從不低頭的堅毅品格,才使他在無經費無政策支持艱難情況下,一直堅持切削加工領域的研究從未間斷,才有了目前全國最大的切削加工團隊,山東大學才有了“切削加工的聖地”的盛譽。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黃傳真說)奉獻教研七十載,先進制造花常開。陶瓷刀具樹旗幟,高速切削領時代。分解重構立意巧,複合加工出新彩。弟子三千遍四海,山高水長師恩在。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張建華在艾興院士遺體告別儀式上)後世紀念
2018年9月9日,山東大學終身教授艾興院士追思會暨師德師風建設座談會在千佛山校區創新大廈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