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辛多夫

艾辛多夫

艾辛多夫(Joseph Karl Benedikt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 1788-1857),出身貴族,是十九世紀德國浪漫時期的一位重要的多產詩人和作家。有人統計,他的詩歌被譜曲傳唱大約5000餘次。舒曼孟德爾頌,勃拉姆斯等等許多作曲家都為他的詩歌譜過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辛多夫
  • 外文名:Joseph Karl Benedikt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上西里西亞
  • 出生日期:1788
  • 逝世日期:1857
  • 職業自由作家
  • 代表作品:《預感與現實》、《一個無用的人的生涯》
人物生平,作品評價,

人物生平

艾辛多夫(1788—1857)是19世紀德國浪漫派作家。1788年3月10日生於上西里西亞拉蒂博爾附近的盧博維茨府邸。他出身於貴族世家,在山水秀麗的奧德河圈度過了幸福的童年,在虔誠的天主教親職教育中成長起來。1805年到1810年間,艾興多夫先後在哈勒、海德堡和維也納攻讀法律和哲學,此間結識了浪漫派作家阿爾尼姆、布倫坦諾和F.施萊格爾,並開始了他的詩歌創作。他曾參加了對拿破仳的解放戰爭,於1816年起在普魯士政府部門供職,但對文學創作的偏愛始終是他不可支搖的首要選擇。1844年,艾興多夫辭去了公職,成為自由作家。1857年死於奈斯。 艾興多夫在小說創作上也有建樹。長篇小說《預感與現實》(1815)以歌德的《威廉、表斯特》為典範,描寫了一個貴族青年衝破世俗走向成熟的故事。詩人最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說《一個無用的人的生涯》(1826)把現實誇張地描寫成一個寧靜的田園世界。在遼闊的大地上尋找“上帝奇蹟”,幸福的主人公追求的不是利益的獲得,而是在大自然中美的享受。詩人通過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田園風光,諷刺了一個庸庸碌碌、急功近利的現實。這部小說比較集中地體現了艾興多夫的藝術追求:明快的坦誠,對大自然深切的依戀和質樸的人道主義信仰。當然,作為浪漫派作家,艾興多夫對返歸自然的渴望,對田園生活的神往,也帶有明顯的理想主義色彩,是詩人對現實一種潔身自好的擺脫。

作品評價

在德語自然詩史上,他的詩顯示出一種有別於同派又不合於傳統的“異質”。它既不同於啟蒙自然詩,意在切物象形的描寫,也不同於“狂飆突進”,重在主觀情感的抒發。它是以主客統一的藝術思維,在情與景的渾融中,抒寫自我的生命體驗,造就出中國詩學所追求的“意境”。它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有繪畫美;它能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生韻致美。
艾辛多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