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定義,特點,編制方法,經驗法,邏輯法,因素分析法,綜合法,種類,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試(MMPI),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測試(16PF),艾森克人格問卷(EPQ),愛德華個性偏好量表(EPPS),加州心理問卷(CPI),大五人格,優缺點,優點,缺點,
簡介
定義
自陳量表(self-report inventory)是一種要求被試自行報告,回答關於他們在各種情況下的行為或感受等問題的測量工具。這些紙筆測驗的題目涉及症狀、態度、興趣、恐懼和價值觀等維度,被試則要表明每個敘述句和自己的情況相符合的程度,或對每個題目的同意程度。
自陳量表法是最常用的人格評鑑方法。自陳量表法不僅可以測量外顯行為(如態度傾向、職業興趣、同情心等),同時也可以測量自我對環境的感受(如欲望的壓抑、內心衝突、工作動機等)。
特點
自陳量表法是心理測試最常用的方法,它具有以下特點:
①測試工具一般是調查表。
②題目編制的數量多。
③大都包含多個分測量表,以同時測量多維度的個性特徵。
④易受測試對象和測試形式的影響.通常採用一定的措施控制這種影響。
⑤多採用紙筆的形式。
⑥可以測試個體亦可測試團體。
編制方法
經驗法
依照題目和效標間的經驗關係編制題目。
運用該法編制量表分為三個步驟:
①選擇效標組和對照組。
②編制題目。
③將題目實施於效標組和對照組。
經驗法的局限性:
一是原始效標對題目的效標影響較大;
二是編制的量表缺乏理論依據。
邏輯法
邏輯法是根據某種理論依據或者推理選擇測試題目。編寫時應先確定測量的個性特製,再編寫理論上認為能夠測定這些特質的題目。其局限性是表面效度低,直觀性強,應聘者容易偽裝。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同一量表中的題目都應該有較高的相關性,較高的內部統一性。採用因素分析法時,應刪除與其他題目沒有相關性的那些題目。因素分析法的局限性是要具備大量的經驗資料和大量的題目。
綜合法
理想的個性測試題目的編制策略是將上述三種方法綜合起來。具體程式是:先採用邏輯法由推理獲得大量題目,然後採用因素分析法編制出若干同質量的表,最後採用經驗法刪除沒有區分程度的題目。
種類
經典個性測驗自陳量表法中常用的方法有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試、十六種人格因素測試、艾克森人格問卷等。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試(MMPI)
在美國,明尼蘇達多相人格問卷(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是除智商(
IQ)測試以外,套用最廣泛、最有影響力的問卷調查表,是採用經驗標準編制自陳量表的典範。它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哈撒威(S·R·Hathaway)和
麥金利(J·C·Mckinley)在20世紀40年代初期編制的,採用經驗效標法,主要用於人格鑑定、心理疾病的診斷治療、心理諮詢等心理學、醫學領域。中科院心理學所,會同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45個合作單位,對1萬多個對象進行了實驗,在1989年也正式推出明尼蘇達多相(MMPI)的中國版。
MMPI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是”“否”及“不作回答”三類反應。這些題目組成了14個量表(10個臨床量表和4個效度量表)。臨床量表包括
疑病症(Hs, Hypochondriasis)、
抑鬱症(D, Depression)、
癔病(Hy, Hysteria)、
精神病態(Pd, Psychopathic deviate)、男子氣—女子氣(Mf, Masculinity—Feminity)、妄想狂(Pa, Paranoia)、
精神衰弱(Pt, Psychosthenia)、
精神分裂(Sc, Schizophrenia)、輕躁症(Ma, Hypomania)和社會內向(Si, Social Introversion),效度量表包括說謊量表(L, Lie Scale)、詐病量表(F, Vality Scale)、校正量表(K, Correction Scale)和疑問量表(?或Q, Question Scale)。
MMPI量表主要適用於16歲以上的成人,被試須具備國小以上的文化水平且沒有影響測試結果的生理缺陷。
測試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主試承擔。主試須注意自己的態度,詳細記錄施測的過程,告訴被試個性無好壞之分,應誠實回答,且以目前的情況為準進行反應。
MMPI的
再測信度分布從0.50到0.90,同能力測驗相比較低。其校標團體來自精神病人,樣本較小,所以預測效度只供參考。
MMPI是目前套用最廣泛的
人格測驗之一,對臨床確實有效。採用經驗標準編制測驗、使用效度量表以及分數解釋的編碼法等都給以後的測驗編制提供了思路,從MMPI的大量題目中發現了許多新的人格量表。但也有其缺陷:首先是它的
常模由700名明尼蘇達的正常成人得到,代表性差;其次,MMPI過多使用病理名詞,對正常人使用難免會帶來不便;另外,MMPI的題量過大,施測比較費時。
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測試(16PF)
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測試(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aire,
16PF)
十六種人格因素測驗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試研究所的R. B.
卡特爾教授編制的,是用
因素分析法編制問卷的典範,是個體人格特徵最普遍使用的工具之一,廣泛套用於各類人員。
16PF的主要功能是對個體的人格因素作出分析,從16個方面描述個體的人格特徵。這16個因素分別為:
樂群性(A)、聰慧性(B)、
穩定性(C)、持強性(E)、
興奮性(F)、有恆性(G)、敢為性(H)、
敏感性(I)、懷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憂慮性(O)、實驗性(Q
1)、
獨立性(Q
2)、
自律性(Q
3)、
緊張性(Q
4)。
該問卷中16個人格因素的題目按順序輪流排列,便於記分並能保持被試作答的興趣。16PF各因素題目儘量採用中性的題目,且題目的表面效度都不是很高,許多題目看起來與某一人格特質有關,實際與另一人格特質有關。測驗結果不僅能明確描繪16種基本人格特徵,還能根據公式進一步推算人格類型的次元因素(適應與焦慮性、內向與外向性、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性、怯懦與果斷性)。
艾森克人格問卷(EPQ)
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是英國倫敦大學
艾森克(H. J. Eysenck)領導編制的有關人格研究的測試。
艾森克認為人格是由一系列可測量的
特質構成的。他提出
人格特質可用兩個獨立的基本維度描述:情緒穩定—神經過敏、內向—外向,這兩種維度都是連續的。
隨後,艾森克又補充了
精神質(又稱心理變態傾向)這一維度。
EPQ的理論結構已被大量研究所證實。它實施簡便,
信度較高。當前我國普遍使用的有
陳仲庚修訂本和
龔耀先修訂本。
愛德華個性偏好量表(EPPS)
愛德華個性偏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
EPPS)是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於1953年編制的,主要測量個體在15種不同的心理需要上的反應傾向。EPPS可作為心理諮詢的工具,在職業指導和人員選拔中套用廣泛。
EPPS所測的15種需要為成就(ach)、順從(def)、秩序(ord)、表現(exh)、自主(aut)、親和(aff)、省察(int)、求助(suc)、支配(dom)、謙遜(aba)、慈善(nur)、變異(chg)、堅毅(end)、性愛(het)、攻擊(agg)。
EPPS的主要特點在於採用
強迫選擇法來控制
社會讚許性,這是一種創新,但也有一定局限性:首先,得到的分數是自比分數,即每種需要的強度不是以絕對分數表示,而是與個人的其他需求有關,以相對分數表示,這給分數的解釋帶來了困難,也許兩個EPPS得分相同的人,其需要的絕對強度並不相同;其次,過於將注意力集中在控制社會讚許性上,必然會影響對測量不同特質的題目的選擇,使得許多題目表面效度很高,而且,對社會讚許性的看法本來就是個體人格的一部分,會影響個體的行為,因此排除讚許性也許不恰當;再次,EPPS並沒有完全排除社會讚許性的影響,因為代表性團體得到的平均讚許性,在用於其他團體或服務於特殊的測驗目的時,本來相同的讚許性也許會變得不同;最後,由於題目編制採用反覆輪流配對的方式,因為被試極易厭倦和疲勞。
加州心理問卷(CPI)
加州心理問卷(California Psychological Inventory, CPI)是由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高夫1948年編制,1951年出版的。它以MMPI為基礎,更看重對正常人格的測查。當今,CPI在美國是使用最廣泛的測查正常人人格特點的
量表之一。
CPI的主要目的是力圖發展出一套能描述人的正常社交行為的量表,以及企圖通過測驗預測一個人在某些特殊場合下作出什麼反應。
CPI由480個題目組成,共分為18個量表,內容介紹如下:
1)第一類:自在性、優越性、自信心及人際關係適應能力測量,主要包括支配性(Do,Dominance)、上進心(Sc,Capacity for Status)、社交性(Sy, Sociability)、自在性(Sp,Social Presence)、自尊性(Sa,Self-Acceptance)、幸福感(Wb,Sencse of Well-being)
2)第二類:社會化、成熟程度、責任心及價值觀念的測量,主要包括責任心(Re,Responsibility)、社會化(So,Socialization)、自制力(Sc,Self-control)、寬容性(To,Tolerance)、好印象(Gi,Good Impression)、從眾性(Cm,Communality)
3)第三類:獲得成就潛能及智慧型效率的測評,主要包括:遵從成就(Ac,Achievement Via Conformance)、獨立成就(Ai,Achivement Via Independence)、智慧型效率(Ie,Intellectual Efficiency)
4)第四類:個人興趣、生活態度的測量,主要包括:心理性(Py,Psychological-Mindedness)、靈活性(Fx,Flexibility)、女性化(Fe,Feminity)。
CPI的再測信度為0.57~0.77(Py和Cm除外),它的單個量表效度不高,但可以作為多個量表組合預測行為的嘗試。
大五人格
1989年美國心理學家科斯塔(Costa)等人提出的“大五人格模型”,把人格進一步統計歸納分為五個方面來描述,這五種人格特質是:
(1)神經質:焦慮、生氣與敵意、憂鬱、自我覺知、衝動、易受影響
(2)外向性:熱情、樂群、果斷、活躍、尋求刺激、積極感情
(3)經驗開放性:幻想、審美、感覺、行動、想法、價值
(4)宜人性:信任、直接、利他、順從、謙虛、憐憫
(5)盡責性:能力、條理性、責任感、追尋成就、自律、熟思
優缺點
優點
(1)可操作性強。
(2)採用標準化測試的形式。
(3)簡單易行,解釋比較容易,可進行自我診斷。
(4)客觀、全面,套用非常廣泛。
缺點
(1)穩定性差。由於個人的行為隨時間而有所改變,所以個性測試所測量的行為比能力測試的穩定性差。
(2)被測試者容易弄虛作假。測試中的問題明顯,稍有頭腦的求職者往往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使自己看起來非常適合於乾某項工作。比如說,為了謀得推銷員的職位,求職者可以把自己說得頗像外向型性格的人。
(3)大多數問卷調查表容易被鑽空子,所以預測效度不太理想。在錄用考核(或入學許可)中進行該類測試時,被測試者往往偏向好的一面,即選擇社會所期望的答案,或把自己表現得更好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