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構成》是一部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克里斯蒂娜·M.科斯嘉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構成
- 作者:[美]克里斯蒂娜·M.科斯嘉德
- 譯者:吳向東 等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ISBN: 9787300310763
- 裝幀:平裝
- 出品方:中國人民大學·守望者
- 副標題:行動性、同一性與完整性
- 叢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守望者精品學術系列
《自我構成》是一部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克里斯蒂娜·M.科斯嘉德。
《自我構成》是一部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克里斯蒂娜·M.科斯嘉德。1內容簡介《自我構成》闡釋了行動性本質的道德基礎。依據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康德,克里斯蒂娜.科斯嘉德提出,行動的功能是構成行動性,並...
社會自我的構成 社會自我包括兩個部分:分別衍生於(1)人際關係(2)對較大的、較少有個人分組的團體如種族、少數民族、民族的從屬。這些關係和範疇成了自我的一部分。Baumeister和Leary有如下爭論:社會自我是以“從屬的需要”為基礎,...
心理學上的自我(ego)這個概念是許多心理學學派所建構的關鍵概念,雖然各派的用法不盡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其作用主要是調節本我與超...
可能自我是自我結構中的薄弱部分,較少被主體意識到且具有延展性和不穩定性。因為構成可能自我的成分是想像的潛在能力而非實際的經歷,對自我的新異刺激和不協調信息都會影響可能自我。個體的智力(包括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潛能開發、重要...
精神自我是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關於自我概念分類中的一種,他將自我分為主我和客我,又將客我分為許多不同的方面,如物質自我、社會自我、精神自我。定義 “精神自我”是對自己的意識狀態、心理傾向、能力等的認識。詹姆斯認為“精神自我...
《認識自己構成自己道路》作者顏曉峰,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摘要 本書收錄的論文從多領域、多角度、多層面對經濟全球化時代哲學研究基礎的發展變化和認識論不斷深入發展的現狀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分析,廣泛吸納現代哲學的有意成分,...
創造自我,人對於自我本體的發展。其源自自我的內在本質矛盾關係,是自我的自覺必然。其構成基本的人格,是自由的一般形式。創造自我從個人主義看是個人對於以自我為本質的意識與生命矛盾的解放,創造自我是社會人的總體解放。簡介 從人類學...
《自我-皮膚》是20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1974年,迪迪埃·安齊厄在《新精神分析雜誌》上發表了《自我-皮膚》(Le Moi-peau)一文,在整個學術界和臨床界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1984年,與文章同名的著作出版,同年再版,...
據此發展成為一門新的科學——自我心理學。定義 由埃里克森創立,一種接近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思想的人格理論。它表現了自我心理學的人格探討途徑,強調人格在整個一生中發展變化的重要性。埃里克森關於自我概念的論述構成了與弗洛伊德學說的重要...
在自我肯定需求框架下,個人、組織、企業、國家的成長,是一個動態過程,由認知膜構成的堅固價值框架使得經濟奇蹟得以實現、也使經濟危機爆發。我們把具有強烈自我肯定認知傾向的自信心、自豪感及價值觀的綜合體稱為認知膜。市場是自然人在...
與此同時,自我評價還需要人的自省能力。自省能力是兒童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礎,因而也是自我評價形成的前提。這樣,自我意識、自省能力、現實需要三者共同構成自我評價發生的前提條件。第三,自我評價是多學科研究的對象,它已經被哲學、心理學...
在“裝置”中,“自我”構成其動力的基礎,起控制調節作用,是一切行動,特別是自覺行動的起因,是意識結構的主體。通過它,個體行為可以表現為正常的、變態的、疾病的、符合社會規範的、反社會的、犯罪的等狀態。(2)具有完成信息的動態...
罪犯自我意識,是指罪犯對自己的身心狀況以及與周圍現實社會關係的意識。由罪犯原有的自我意識、服刑者的罪犯角色意識和經過改造形成的新的自我意識構成。其結構包括:(1)自我認識。包括罪犯對自己身心狀況的感知、觀察、分析與評價,對...
沙利文的自我發展理論由C.沙利文、J.D.格蘭特和M.Q.格蘭特創立的一種自我發展階段說,又稱“人際整合層次”或“一般心理發展”,實際上是一種人格發展理論。簡介 沙利文等人曾在聖地亞哥的伊利安營地海軍研究指揮部工作,在那裡,他們對...
國小兒童可從道德原則、主觀動機上評價自己行為的好壞,特別是中年級兒童,自我評價的獨立性、批判性得以發展,自尊心、榮譽感、責任感得以發展,並學會了有意識調節自己的行為,養成了學習的習慣。少年期,自我意識發生質變,初一學生的自我...
早期的自我評價影響著自我意象的形成,他人的評價在自我意象形成中也有重要作用。一個人的自我意象與其真實的自我可能不一致,但不論它是理想化的還是現實的,都是構成人格的一個基本成分。
自我威脅 自我威脅(ego threat),弗洛伊德人格理論用語。當人格結構中本我的原始衝動不符合自我要求時,本我對自我構成的威脅。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構成。本我(id)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部分,從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構成本我的成分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如飢、渴、性三者均屬之。本我中之需求產生時,個體要求立即滿足,故...
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構成,是人格結構中專管道德的法務部門,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類生活較高尚行動的動力,它遵循理想原則,它通過自我典範(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確定道德行為的標準,通過良心懲罰違反道德標準的行為,使人產生內疚感。
3、宗教是記載人類的自我主義的歷史中的極重要的一章。4、一個小人物的救助永遠是一種偉大的救助,最偉大的因素正是由於他的渺小。5、讓自己感覺勇敢起來,表現得很勇敢,並以意志力來實現這個目標,勇氣便可取代恐懼。評價 1890年,...
他認為,人格結構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由先天本能、基本欲望組成,是貯存心理能量的地方,它尋求直接地和立即地滿足需要,只受 “快樂原則” 支配。“自我” 是現實化了的本能,由於現實的反覆作用,...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艾里克森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老年人對死亡的態度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時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階段和第1階段首尾相聯,構成一個循環或生命的周期。艾里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