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質細胞瘤血管生成擬態的分子機制及臨床意義》是依託中山大學,由陳忠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質細胞瘤血管生成擬態的分子機制及臨床意義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陳忠平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 批准號:30571914
- 申請代碼:H1825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6-01-01 至 2008-12-31
- 支持經費:25(萬元)
《膠質細胞瘤血管生成擬態的分子機制及臨床意義》是依託中山大學,由陳忠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膠質細胞瘤血管生成擬態的分子機制及臨床意義》是依託中山大學,由陳忠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我們將通過對不同病理級別的人腦膠質細胞瘤標本檢測血管生成擬態(VM)和腫瘤血管的分布,探討膠質細胞瘤中VM的普遍性,...
《雙向分化惡性腫瘤血管生成擬態的分子生物學機制》是依託天津醫科大學,由郝希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觀察雙向分化惡性腫瘤中可能存在的血管生成擬態,以證實惡性腫瘤可經非內皮細胞依賴性管道重塑微循環的新理論,探討血管生成擬態形成中涉及的腫瘤細胞變形、基質重塑和溝通宿主血管三個關鍵環節的分子機制...
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後腫瘤轉移與血管生成擬態形成有關,闡明血管生成擬態的分子機制將有助於找到腫瘤治療的新靶點。本項目組前期研究發現卵巢癌在接受短期抗血管生成治療後血管生成擬態增加,RhoA被異常激活,抑制RhoA能減少血管生成擬態形成,這一過程與抑制NFκB激活有關;文獻報導PI3K參與血管生成擬態形成,RhoA受...
在膠質瘤耐藥/放射抗拒分子機制方面做了較深入的研究。在惡性腦腫瘤免疫治療的基礎和臨床套用方面(如膠質瘤融合瘤苗的研製、CIK細胞局部免疫治療膠質瘤等)也進行了探索。還於2005年在國際上首先報導了膠質瘤也存在血管生成擬態現象(VascLJlogerIicMirnicry)。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20多篇在SCI收錄的雜誌上發表。
血管生成擬態(VM)是腫瘤中的一種特殊血供模式,其可能與血管生成抑制劑治療肺癌療效不佳有關。.軸突導向因子sema 4D在膜型基質金屬蛋白酶1(MT1-MMP)作用下由腫瘤細胞分泌,與內皮細胞膜受體plexinB1結合,可激活磷酸肌醇3激酶(PI3K);而腫瘤細胞中PI3K激活可上調MT1-MMP,後者促進腫瘤細胞形成VM。.本課題...
此外,我們研究還發現MIF能夠通過上調ROCK1活性來促進膠質瘤細胞的自噬、集落形成以及血管生成擬態(VM),從而進一步促進膠質瘤的惡性進展。這些結果提示,MIF有望成為一種僅阻斷膠質瘤侵襲而不影響免疫系統功能的新治療靶點,為針對膠質瘤侵襲遷移的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和參考,具有廣闊的臨床套用前景。由於人原代...
內皮細胞構成的脈管系統和癌細胞構成的血管擬態結構(VM)是腫瘤血液微循環的重要組成,但它們的形成機制及其在腫瘤發生髮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項目結合細胞、小鼠模型及病人標本分析,系統地闡述了肝癌血液微循環形成的新機制及其臨床意義,取得了如下的重要發現:(1)揭示了VETC血管結構介導的新型轉移途徑,...
觀察腫瘤幹細胞與宿主神經細胞相互作用腫瘤重構進程中,腫瘤幹細胞遷徙、侵襲、血管擬態、分化模擬等特性,並研究相關機制;進而在臨床病例中以神經導航技術、基因晶片技術驗證膠質瘤幹細胞體內分布特徵及相應影像學特點、在腦內血管擬態和模擬分化等生物學特性,為針對腫瘤乾細胞的靶向放化療實施、制定新的抗血管生成治療...
《HIF-1α/RhoC/ROCK2/Vimentin通路在肝癌血管化擬態中的分子機制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劉皋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課題組已經證實抗腫瘤血管生成後誘導HIF-1α表達促進血管化擬態(VM)形成,ROCK參與肝癌VM形成,但HIF-1α如何影響ROCK參與VM形成的機制還未完全闡明。有研...
肝細胞癌血管生成擬態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肝細胞癌血管生成擬態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是由安徽省立醫院完成的科技成果,登記於2011年6月16日。成果信息 項目成員 許戈良;莢衛東;李建生;任維華;馬金良;陳柯;劉文斌;王偉;吳光楊
為揭示卵巢癌VM發生和惡性進展的機制奠定基礎。結題摘要 本項目結合臨床病理標本免疫組化、細胞體外實驗和分子生物學實驗等多個層次的方法,研究了FOXM1在上皮性卵巢癌組織和細胞中的表達情況、FSH對卵巢癌細胞中FOXM1表達的影響及其機制,FSH/FOXM1軸在腫瘤血管生成擬態中的作用,以及靶向FOXM1對卵巢癌順鉑敏感性的...
癌基因AURKA高表達及血管生成擬態(VM)現象存在於人類多種類型腫瘤中,與腫瘤的侵襲和浸潤密切相關。腫瘤幹細胞(CSCs)包括乳腺CSCs,具有高度的橫向分化能力,在VM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是調控CSCs形成VM的分子機制尚未闡明。本課題組的前期體外實驗發現MDA-MB-231的holoclone細胞具有CSCs特徵,呈現AURKA高表達,能夠形成...
Twist-1在腫瘤血管生成及上皮間充質轉變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而也影響著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但其作用的分子機制有待深入研究闡明。前期共篩選出11個Twist-1可能直接調控的miRNAs,確定2個血管生成擬態(VM)相關和5個上皮間充質轉變(EMT)相關。本項目擬通過細胞增殖、遷移、侵襲、管腔形成和小鼠移植瘤模型等功...
用免疫組化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從臨床水平、細胞水平和動物模型分子水平進行研究,驗證在肝門部膽管癌中微轉移的存在及與CCR7的相關性。探討CCL21-CCR7生物學軸誘導微轉移的作用以及在淋巴微轉移、血管生成擬態和神經微轉移三方面的誘導機制。嘗試初步建立肝門部膽管癌的微轉移檢測機制,為術中確定腫瘤切除範圍、...
雙向分化惡性腫瘤血管生成擬態分子機制的研究 雙向分化惡性腫瘤血管生成擬態分子機制的研究是由天津市腫瘤醫院完成的科技成果,登記於2004年7月6日。成果信息 成果完成人 孫保存;郝希山;張詩武;趙秀蘭;趙文華;邱志強;張立華;劉岩雪;鄧為民
馬賽克血管和血管生成擬態這三種血液供應方式在空間上和時間上的相互關係。利用免疫組化、原位雜交、電鏡和雷射捕獲微切割等技術手段研究內皮祖細胞和內皮細胞以及參與構建腫瘤微循環和未參與構建腫瘤微循環的腫瘤細胞表達粘附分子和基質蛋白的差別闡述腫瘤血管構建基質重塑機制,提出腫瘤血液供應 ...
如體表良性瘤除少數可發生的局部症狀外,一般對機體無重要影響;但若發生在腔道或重要器官,也可引起較為嚴重的後果,如消化道良性腫瘤(如突入腸腔的平滑肌瘤),有時引起腸梗阻或腸套疊;顱內的良性瘤(如腦膜瘤、星形膠質細胞瘤)可壓迫腦組織阻塞腦室系統而引起顱內壓升高和相應的神經系統症狀。良性腫瘤有時可...
7. 陳寶師; 張偉; 李守巍; 張忠; 江濤 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治療惡性膠質瘤的臨床研究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 2008,8卷5期:432-436。8. 周開甲; 李守巍; 江濤; 李桂林; 徐麗膠質細胞瘤病人血漿IGFBP-2濃度的動態監測及其臨床意義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誌 2007,12卷11期:510-513。9. 周開甲; 李守巍; 江濤 ...
1. 項目名稱:腫瘤缺氧微環境調控涎腺腺樣囊性癌細胞EMT和血管生成擬態的分子機制 省科技廳套用重點項目 負責人 陳宇 2. 項目名稱:基質金屬蛋白酶及其組織蛋白酶抑制因子在口腔鱗癌及癌前病變中的表達和角色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 負責人 陳宇 3. 項目名稱:體外培養小鼠牙胚MMPs的表達和調控 四川省學術...
腫瘤細胞靶向治療是利用腫瘤細胞表面的特異性抗原或受體作為靶向,而腫瘤血管靶向治療則是利用腫瘤區域新生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表面的特異性抗原或受體起作用。雖然那些針對腫瘤細胞的單克隆抗體的靶向特性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局部腫瘤組織內的濃度,但由於這些大分子物質要到達腫瘤細胞靶區,仍然需要通過血管內皮細胞屏障,這...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活血藥干預乏氧環境對肺癌幹細胞增殖及其侵襲和轉移能力影響的研究(排名第三)。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MACC1介導的HGF/c-Met-TWIST1/2通路探討活血藥干預肺癌乾細胞血管生成擬態研究(排名第四)。7、中國臨床腫瘤學科學基金“扶正中藥對肺癌免疫逃逸調控作用的機制研究(課題副組長)。8、...